陈姓男女宝宝取名技巧及得姓始祖(阜东陈,木生火)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7 10: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陈姓取名技巧要点
  (一)五行生克
  陈字由“阜、东”组成,网络标识五行为火。因此,陈姓取名宜取土、金,形成火生土,土生金的组合,或者取木,水,形成水生木,木生火的组合。

  (二)字义字意
  古人造字的方法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者中,前两项是造字法,中两项是组字法,后两项是用字法。陈为形声字,“陳(陈)”与“陣”同源,后分化。造字本义:部队在山林、旷野行军作战时的阵形。该本义后来由“阵”代替。
  《说文解字》:陈,宛丘,地名,是叫“妫满”的舜后所封的地方。字形采用“阜、木”作边旁,“申”作声旁。(原文:陳,宛丘,舜後嬀滿之所封。从阜从木申聲。)
  《广雅》: 陈,列也;《玉篇》:陈,布也。因此,陈还有排列,述说的意思。此外,还有与“新”相对的“旧”的意思。故陈姓宝宝取名可优先考虑采用表达事物、情感的字,形成贯通一气之寓意。

  (三)音韵流畅
  音韵流畅的名字,应当是声母、韵母不同类,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韵母。
  1、陈字的读音为chen,阳平音。陈ch的声母为舌尖后音,韵母en为二类开口呼。因此,陈姓取名时,名字第一个字声母避开(zh ch sh z c s),韵母避开(eereieneng)。

  2、名字的响亮度取决于声韵母,且应该将最后一个字设置为最响亮的字为佳。声母的响亮度从唇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零声母依次递减;韵母响亮度从开口呼、齐齿呼和撮口呼、合口呼依次递减。陈字声韵母均是较强的弱一组,故应该采取“高—低—高”的音色配置方式,形成前后对应。即第二个字采用舌面音,零声母,撮口呼,合口呼等,第二个字采用唇音,舌尖音,一二类开口呼,等。

  3、音调。汉字声调是由南朝始创的“平、上、去、入”四声之说衍变而来,今天四调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陈字为阳平,若取单字名的话,阴平、上声、去声皆可,忌阳平重复;若取双字名,则声调的组合有以下16种:
  1. 阳──阳──阴
  2. 阳──阳──阳
  3. 阳──阳──上
  4. 阳──阳──去
  5. 阳──阴──阴
  6. 阳──阴──阳
  7. 阳──阴──上
  8. 阳──阴──去
  9. 阳──上──阴
  10. 阳──上──阳
  11. 阳──上──上
  12. 阳──上──去
  13. 阳──去──阴
  14. 阳──去──阳
  15. 阳──去──上
  16. 阳──去──去
  上述的16种类型中,6、7、8、9、10、13、14、15是理想的组合。1、3、4、5、12次之,需要在选字上下工夫。2、11、16不宜采用。

  (四)字形和谐
  1、结构应该做到整体结构和谐平稳,形体具备美感。陈字为左右结构,取名应该避开结构的单一性,赋予一定的变化,例如第二个字可为半包,全包结构,第三个字可为上下结构,等。
  2、名字学上有“建筑美”的说法,即姓名中的每个字的笔画应该相对均等,陈字为7画,其余两个字分别最好在5—10笔画之间,这样才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稳定感和平衡感

  (五)出处高雅
  我国取名自古就有男出《楚辞》,女寻《诗经》的传统,发展至今更是不拘泥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名言名句,成语典故,《论语》、《庄子》等儒道家经典名皆为首选。如雨娟,出自杜甫《咏竹》“雨洗娟娟净”; 一帆,语出自清·李思曾“半夜乌啼霜正满,一帆斜月过枫桥”;妍姿,出自柳永《雪梅香》“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等。

  (六)三才数理
  人格与天格的关系反映发展运,人格与地格的关系反映基础运人格与外格的关系反映人际事业。从五格剖象角度分析,陈姓天格为阴金,人格避免木的笔画数(11,12,21,22,31,32)。

  二、陈姓得姓始祖
  陈姓属于封地得姓,始祖是周朝的陈胡公。周武王灭纣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这个地方建立“陈国”, 子孙以国为姓,即成为陈姓的由来。

  本文为二马(toushenglouyi)原创,首发于“二马说名字”公众号(emshmz),愿大家的宝宝都有个如意吉祥,高雅、不落俗套的名字,健康活泼地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