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 阅读题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11-3-20 1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1.将诗歌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2.反复是这首诗歌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试分析下列词句的反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2)流浪:
(3)哪年,哪月:
(4)爹娘啊,爹娘啊:
3.诗歌画线句中的三个“!”可以改为“。”吗?为什么?(画线句子是: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3-20 1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的家在东北……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欢聚在一堂?//第一层:忆家乡 第二层:离家乡 第三层:思家乡2.反复的作用主要是起强调思想感情的作用。具体分析略。3.散文语言一般都很形象、生动、详尽,诗歌语言则显得凝练、简洁。1.歌词第一段展现了东北怎样的特点?2.歌词屡次出现九一八有什么表达效用3。歌词中加点的“无尽的宝库”指的是什么4.歌词表达了沦陷区人平易近怎样的情感和什么愿望? 2.运用反复的手法,形成一种呼唤是的调子,展现了***主义帝国入侵东北后东北人平易近悲忿的情绪。3.指富厚的物产,更指和安然好的生活,还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3-20 1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 试题详解: 1.我的家在东北……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欢聚在一堂?//第一层:忆家乡 第二层:离家乡 第三层:思家乡2.反复的作用主要是起强调思想感情的作用。具体分析略。3.散文语言一般都很形象、生动、详尽,诗歌语言则显得凝练、简洁。4.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3-20 1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1.东北的特点对918的恨思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