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0-8-26 22: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说 康熙、乾隆时候也有传教士也有洋人宫廷画师,康熙也爱好数学、科学。但是满清一直坚持内外有别的政策,科技、洋人连同钟表,洋枪一样不过是皇室宫廷的玩具,而被文字狱洗脑后的知识分子则失去了好奇心,对于洋人科学技术一律称为奇技淫巧,一概排斥。 这和晚明时代西学东渐时浓浓的学术氛围和有益的社会环境有着天壤之别不要说汉唐气魄,就是晚明对外开放和交流的胸襟 ,也是大可称道的, 远远比满清强许多,并不亚于汉唐气魄。西方基督教文明和中华文明,在晚明正是文明交流的最好和最平等的时期,和平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段可贵的历史却被我们的史学界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在清末西方宗教则被史学家称为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工具,传教士刺探情报,收买奸细,胡作非为。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