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国考的一个关于阴历、阳历的一个题……疑惑……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1-4-24 22: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 天,小月定为29 天,一年有12 个月,即354 天,比阳历年少了11 天多。怎么办呢?在19 个阴历年里加7 个闰月,就和19 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 年。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A .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 .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 .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 .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参考答案选的是D。
不解的是中国古代都不知道阳历为何物,为什么还要说是“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如果拿中国古代的算盘和计算机来比,就可以说成“中国古代如何解决算盘和计算机差异问题”?
实在是不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4-24 22: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有年和岁的概念,一年有353,354,383,385等可能的天数,由12倒13个朔望月组成,由月相确定一个月的长度这属于阴历范畴;岁有365天多一点,谁说古人不知阳历,古人可以由正午日影的长度变化来确定一年的实际天数,测得结果为365.2425天,相当精确,并据日影变化(其实是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不过古人不知道这一点罢了)定出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这属于阳历范畴。如果一年按十二个朔望月计算,每过一年阴阳历便存在十几天的差距,长此以往历法就会混乱,故闰月出现了,由三年一闰,五年两闰,一直发展到19年7闰(即235个朔望月),终于将这一问题解决了。补充一点,农历是阴阳合历(这一点1楼已经指出),置闰规则相当复杂,且充满变数,农历是很多先民智慧的结晶,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4-24 22: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中国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其实,阳历的含义是以一回归年为一年,而这个时间长度是固定的,即约为365天。即中国和西方都用这一观测到的周期(一回归年)定为一年,而非只有西方人发现。而中国人又根据月亮的月象,定一朔望月为一月,为解决年月问题,使用闰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