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食品中污染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常以黄曲霉毒素B1为主要指标?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8-5-27 20: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从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与特性上看,黄曲霉毒素的结构均为二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目前已鉴定出了20余种,但共分为B系和G系两大类。而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与结构有一定关系。二呋喃环双键极易产生环氧化反映形成2、3-环氧化物。这种氧化物和核酸大分子中的亲核基团结合而影响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凡是二呋喃环的末端有双键者,其毒性是最强的,并有致癌性,如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M1。而在粮油食品天然污染中极易产生环氧化反映,所以以黄曲霉毒素B1最多见,而且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是最强的。因此,在食品卫生监测中常以黄曲霉毒素B1作为污染指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5-27 20: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曲霉素有B1、B2、G1、G2、G1、G2、M1、M2、P1、Q1等,其中B1、G1、M1毒性较强且有致癌性。在粮油食品天然污染中以黄曲霉素B1最多见,而且毒性和致癌最强,,因此食品卫生监测中常以黄曲霉素B1作为污染指标。污染品种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最严重。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