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古文《谲判》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21-9-14 18: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乾隆间,苏州乐桥有李氏子。每晨起,鬻菜于市,得钱以养母。一日,道中拾遗金一封,归而发①之,内题②四十五两。母见之,骇然曰:“汝一窭人③,计力所得,日不过百钱,分④也。今骤获多金,恐不为汝福也。且彼遗金者,或别有主,将遭鞭责,或逼偿致死矣。”促持至其所⑤以待,遗金者适至,遂还之。其人得金辄持去,市人咸怪其弗谢也。欲令分金以酬,其人不肯,诡曰:“余金固五十两,彼已匿其五⑥,又何酬焉?”市人大哗。
适某官至,询得其故,佯怒卖菜者,笞之五⑦。而发金指其题,谓遗金者曰:“汝金故五十两,今止题四十五两,非汝金矣。”举金以授卖菜者曰:“汝无罪,而妄得吾笞,吾过矣,今聊以是偿,而母所谓不祥者验矣。”促持去,一市称快。
注释:
①发:打开 ②题:标明、注记 ③窭人:穷人 ④分:本分 ⑤所:地方 ⑥匿其五:从其中藏匿了五两钱 ⑦笞之五:打了五板子
请将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9-14 18: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如下文所示:乾隆年间,苏州乐桥有个姓李的后生,每天早晨起来在集市上卖菜,赚到钱来养活母亲。有一天,路上拾到一封银子。回家打开,里边标签上写着四十五两。母亲见到这银子,惊慌地说:“你一个穷苦人,计算你挣钱的能力,一天不过百文钱的福分。现在突然得到这么多银子,恐怕不是你的福气。况且那丢银子的人,也许丢的不是自己的银子,就会遭到鞭打责罚,甚至被逼迫偿还而出人命!”催促他拿到原先的地方,以便等候丢银子的人。恰巧那人也到了,就还给了他。那人得到银子就拿着走了。集市上的人都怪他不表示谢意,想让他拿出一部分银子作为酬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9-14 18: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译文乾隆年间,苏州有一个姓李的人,每天早上起来,去市场卖菜,用来赡养母亲,一天在路上捡到一封有钱的信封,回到家里打开,数了一下有四十五两银子。母亲看了大为惊奇,说:“你是一个穷人,每天凭自己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9-14 18: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年间,苏州乐桥有一李姓男子。每天早起,在市集卖菜,赚钱供养母亲。某日,他在路上拾到一封金子,回家拆开来看,发现里面有四十五两。他的母亲看见,惊恐地说:“你是一个穷苦人,算算你劳动所得,每天不过是百钱,那是应该的。如今忽然得到这么多金子,恐怕不是你的福气。而且那个失金的人,可能也另有主人,(他)可能将要遭到(主人)的鞭打责罚,也有可能已经被逼死了。”(母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9-14 18: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年间,苏州乐桥有一李姓男子。每天早起,在市集卖菜,赚钱供养母亲。某日,他在路上拾到一封金子,回家拆开来看,发现里面有四十五两。他的母亲看见,惊恐地说:“你是一个穷苦人,算算你劳动所得,每天不过是百钱,那是应该的。如今忽然得到这么多金子,恐怕不是你的福气。而且那个失金的人,可能也另有主人,(他)可能将要遭到(主人)的鞭打责罚,也有可能已经被逼死了。”(母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