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完成问题(历史,儒学伦理方面)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8-6-13 19: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材料(1)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遵亲。《礼记·中庸》
材料(2)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材料(3)
沙门不拜王侯,不敬父母。《梵网经》
问题:概述中国儒家伦理文化的特点,为什么会有不同意见?
既有不同,是否指其不具有普遍适用价值?
说明:这是一道文化题,求高手!请不要乱搜答案,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6-13 19: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1表明:儒家遵循亲缘关系,强调以血缘关系来作为维系社会的纽带。材料2表明:这句话出自孔融。说的是父母与子无亲。材料3是有关佛教的内容,体现了佛门子弟六根清净、四大皆空。我觉得对于这三则材料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1无疑是有关儒家伦理道德的最本质也是最原始的体现。而且《礼记》也是较早流传的儒家经典,从一个侧面就可以看出这则材料所体现的内容也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主要态度。材料2的话语者是孔融。判断他说这段话的态度心理要从孔融所处的历史环境来入手,他的活动时代处于东汉末年,社会处于动荡时期,战争、灾难已使传统的儒家思想已与当时现实的社会有所出入,不能适应人们的心理了。而孔融的性格生性豪放,虽然出自儒学世家,但对儒学所提倡的观点有些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6-13 19: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1表明:儒家遵循亲缘关系,强调以血缘关系来作为维系社会的纽带。 材料2表明:父与子之间的感情是由于生来就有的,是情之本。而母与子之间的关系,则仅限于母亲将父亲寄存在母体里的儿子生下来。这个体现了儒家伦理文化中有关内位与外位的关系。内位指的是家族,包括父、夫、子。外位则与之相对而言,指的是君、臣、妇。在这里,显然指的是处于内位的父与子的关系要近于处于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