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裕陵被称为什么9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2-1-11 02: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1-11 02: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裕陵是清入关后第四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裕陵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创新。一、石像生设置8对,比其祖父康熙帝的景陵多了麒麟、骆驼、狻猊各一对,虽数量少于孝陵,但种类却与孝陵一样。二、裕陵大殿东暖阁辟为佛楼,供奉各式佛像及大量珍宝。以后帝陵纷纷效仿,成为定制。三、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建有三座规制相同的一孔拱桥,龙凤柱头栏杆,桥两端以靠山龙戗住望柱。这三座拱桥徒刑优美,雕工精细,在清陵中仅此一例。四、地宫内布满了精美的佛教题材的雕刻:三世佛、五方佛、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二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佛花以及三万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雕法娴熟精湛,线条流畅细腻,造型生动传神,布局严谨有序,堪称\"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和\"石雕艺术宝库\"。裕陵的这些特征既是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笃信佛教个人意志的体现,也是处于鼎盛时期的清王朝综合国力的反映。裕陵地宫内葬乾隆皇帝、孝贤、孝仪两位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共计六人。军阀时期,孙殿英下令炸开裕陵,乾隆生前虽然富贵寿考,死后所遭浩劫,比诸慈禧老佛爷尤为惨烈。乾隆裕陵有五位后妃附葬。根据清室善后委员实地查勘时,新旧骸骨狼藉墓道内外,晕珠残玉俯拾皆是,有的尸骨散不成形,有几具金棺已劈成残片。据当地一位乡民述说,有两位士兵掀开一具棺木,宫装峨峨,绚丽涵秀,美晰如生,瑁簪珠履,九色斑龙。两人打算抬出棺外,扒下这件满缀珠翠蟒袍,哪知尸一离棺,仿佛听见一声呻吟,玉容微粲,两人吓得胆裂魂飞,立刻瘫在地下,不但神志丧失,而且口不能言。因为当时一人扶头,一人抬脚,一个抓住珠冠宝带,一个紧攒花盆鞋底,由这些断锦碎帻,才探索出那位面貌如生的敢情是嘉庆生母孝仪皇后,所占地脉正是灵气所钟,所以百年不腐。许多文物随流于海外,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埃明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明英宗朱祁镇,宣宗长子。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三年(1428年)二月六日立为皇太子,十年(1435年)正月十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正统。英宗登极,年方9岁。由于太皇太后贤明,注意约束内官,委政三杨老臣,开始几年还能一遵仁、宣旧制,政事犹蔚然可观。后来,太皇太后因年老多病,对朝延内外的事过问渐少;三杨中,杨荣于正统五年(1440年)病故,杨士奇因儿子杨稷被言官所纠,坚卧不出,只有杨溥一人在阁,年老势孤,其余内阁大臣均资历较浅。于是,司礼监太监王振倚恃英宗的宠信,渐渐地控制了朝政。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病故,杨士奇也于次年病死,王振更加肆无忌惮,遂把持了朝廷大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的瓦剌部诱胁其他部落大举南犯。瓦剌太师也先亲自率兵攻打大同,紧急的边报纷纷飞到紫禁城。王振企图侥幸成功,劝英宗御驾亲征。兵部尚书邝埜、侍郎于谦等人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也率百官谏止,都不被采纳。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于七月十六日,率京营50余万人马,仓促出征。途中,大臣们一再劝英宗返驾回京,王振还是不听。待他们知道了前方战败的惨状,英宗和王振才惊慌失措,决定班师回京。但又没有认真周密的计划,途中多次徒劳往返。由于明军迂回奔走,到了八月十二日,才达到距怀来城20里的土木堡。第二天,瓦剌军到,将土木堡团团围住,数十万明军全部被歼。英国公张辅以下50余名文武大臣阵亡,英宗被瓦剌军俘虏。护卫将军樊忠,愤怒地举起铁锤,将王振打死。史称这次事件为“土木之变”。八月十七日,土木败报传到北京。文武百官聚于朝堂号啕大哭。皇太后孙氏下诏,立英宗的两岁儿子朱见深(当时名为见浚)为皇太子,命英宗弟郕王朱祁钰监国,总理朝政。九月,廷臣合辞呈请郕王即皇帝位,得到皇太后的同意。出使瓦剌的都指挥岳谦回来,也口传英宗圣旨,命郕王“继统以奉祭祀”。郕王遂于九月初六日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次年改元景泰。景泰皇帝在兵部尚书于谦等人的支持下,布置了北京的城防。在于谦的指挥下,军民同仇敌忾,打败了攻到北京城的瓦剌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辉煌胜利。也先原想以英宗为奇物,要挟明廷赔款,见明朝又立了新皇帝,便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将英宗放回。英宗回到北京后,虽然名义上还是太上皇帝,实际上却被幽居南宫,时时都在被监视之中,根本不能预政。景泰帝还废太子朱见深为沂王,立己子见济为皇太子。不久,见济夭亡。景泰帝也在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得了重玻武清侯石亨见景泰帝病危,就与都督张车兀、左都御史杨善、太监曹吉祥、太常卿许彬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密谋迎立英宗。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边关有警报,他们以增加皇城守备为名,带领家兵混同守御官军来到皇城。正巧第二天景泰帝也要临朝,大门开得很早,于是,他们顺利地进入皇城。黎明,到达了英宗所居的南宫。南宫门禁锢,打不开。徐有贞忙命众人手举大木猛撞宫门,又命勇士翻墙而入,与外面的人一起拆毁宫墙。墙坏门开,徐有贞等人扶英宗上辇,匆匆奔往皇宫。东华门的守卫拦阻,英宗说:“我太上皇帝也”,遂夺门而入。进入奉天殿后,众人将御座居中放置,英宗登上御座,鸣钟击鼓,召见百官。大臣们正在奉天殿前等待景泰帝升朝,听到殿内一片喧哗,徐有贞突然走出殿外,对大臣们高声喊道:“太上皇帝复位矣”,催百官入贺。英宗再次登上皇帝的宝座,史称这次宫变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后,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1457年)。废景泰帝为郕王,迁居西内。杀害抗击瓦刺有功的于谦。又用香木刻王振像,招魂以葬。从此,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谥“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临终遗诏止殉,结束了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五月,陵寝玄宫建成,八月,英宗葬裕陵。孝庄睿皇后钱氏,英宗元配,海州人,都指挥佥事(后封安昌伯)钱贵女。正统七年(1442年)立为皇后。十四年(1449年),英宗被瓦剌部所俘,为迎英宗回朝,她把自己宫中的全部资财输出,每天悲哀地呼天号地,祈求神灵保佑英宗。累了就就地而卧,以致伤残了一条腿。终日哭泣,又哭瞎了一只眼睛。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加“慈懿”徽号。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钱氏病故。谥“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九月四日葬裕陵。孝肃后周氏,宪宗生母,昌平州文宁里柳林村(今属北京市海淀区)人,锦衣卫千户追封庆云侯赠宁国公周能的女儿。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宪宗皇帝,天顺元年(1457年)册封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加尊号“圣慈仁寿”。孝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谥“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太皇太后”。四月十八日葬裕陵。裕陵始建于英宗去世后的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二十九日,太监黄福、吴昱,抚宁伯朱永,工部尚书白圭,侍郎蒯祥、陆祥奉命督工。参加营建的军民工匠共达8万余人。蒯祥和陆祥是明代初年两位技艺高超的匠师。蒯祥,江苏吴县人,原为香山木工,后授职营缮所丞,官至工部左侍郎。他技艺超群,能主大营缮,“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中上意者。能以双手握笔画双龙,合之如一。每修缮持尺准度若不经意,既造成,不失厘毫。宪宗时,年八十余,犹执技供奉,上每以‘蒯鲁班’呼之”,正统年间曾主持重建皇宫三大殿的工程。陆祥,江苏元锡人,洪武初,朝廷鼎建宫殿,与兄陆贤应召入都。陆贤授官营缮所丞,陆祥授郑王府工副。郑王就藩后隶工部,以石工绝技升工部营缮所丞,擢工部主事进郎中,后官至侍郎。他“有巧思,尝用石方寸许,刻镂为方池以献,凡水中所有鱼龙荇藻之类皆备,曲尽其巧。”在这些朝廷大员的督理下,裕陵工程进展很快,仅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地下玄官建成了。天顺八年五月八日,奉英宗皇帝梓宫人葬;六月二十日,陵寝工程全部告竣。《明宪宗实录》记载当时裕陵的规制为:“金井宝山城池一座,照壁一座,明楼、花门楼各一座,俱三间,香殿一座五间,云龙五彩贴金朱红油石碑一,祭台一,烧纸炉二,神厨正房五,左右厢房六,宰牲亭一,墙门一,奉祀房三,门房三,神路五百三十八丈七尺,神宫监前堂五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左右厢房四座二十间、周围歇房并厨房八十六、门楼一、门房一、大小墙门二十、小房八、井一,神马房马房二十、砖石桥。二、周围包砌河岸沟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栽培松树二千六百八十四株”。陵园从营建到完成,仅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裕陵的建筑曾于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缮,情况同献陵。民国年间,祾恩殿在战乱中被拆毁,祾恩门则于民国六年(1917年)被焚。现该陵殿门均成遗址,其余建筑保存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1-11 02: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后妃·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乾隆十三年,崩,年三十七。·纯帝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佐领那尔布之女,乾隆二年,封娴妃,乾隆十年,晋贵妃。孝贤皇后崩后,晋皇贵妃,主后宫事,乾隆十五年,册为皇后。三十一年七月崩,乾隆命丧葬仪式等同于皇贵妃。生有二子,永璂、永璟,一女,夭折。·孝仪纯皇后,令皇贵妃魏佳氏,内管领魏清泰之女。生四子,永璐夭折,嘉庆帝、永璘,还有一个未曾命名已夭折,二女,分别下嫁拉旺多尔济、札兰泰。原追封为令懿皇贵妃,嘉庆即位后,追封为孝仪皇后。·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之女。当乾隆还是太子时,是侧福晋。乾隆初封为皇贵妃,薨,谥为慧贤皇贵妃。·纯惠皇贵妃,苏佳氏,乾隆为太子时,就已在服侍乾拢乾隆皇帝即位后,封纯嫔,累进纯皇贵妃。薨,谥纯慧皇贵妃。生一子,永瑢。一女,下嫁福隆安。·庆恭皇贵妃,陆氏,初封庆嫔,累晋庆贵妃。薨。嘉庆曾经被她抚育过,被嘉庆帝追尊为庆恭皇贵妃。·哲悯皇贵妃,富察氏,雍正十三年,薨,被乾隆追封为哲妃,晋皇贵妃。一子,永璜,为高宗的长子,一女,殇。·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为皇子时,就已嫁给他,乾隆初,封嘉妃,晋嘉贵妃。四子,永珹、永璇、永瑆,还有一个未曾命名已殇。·婉贵妃,陈氏,乾隆为皇子时已嫁给他,乾隆间,自贵人累晋婉妃。嘉庆间,尊为婉贵太妃。薨,年九十二。·颖贵妃,巴林氏,自贵人累晋颖贵妃,尊为太妃,薨,年七十。·忻贵妃,戴佳氏,总督那苏图之女,生二女,皆殇。·愉贵妃,珂里叶特氏,生一子,永琪。·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芳妃,陈氏(?——1801),陈延纶之女,生年不详,生辰为九月二十四日。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为明常在,四十年为明贵人;后升芳嫔。嘉庆三年十月,嘉庆帝奉太上皇敕旨,尊芳嫔为芳妃。嘉庆六年芳妃薨,十一月二十七日葬裕陵妃园寝。·晋妃,富察氏,主事德克精额之女,生年不详。初入宫为贵人,嘉庆年间尊为晋妃。道光二年十二月初八晋妃薨,道光皇帝尊为皇祖晋太妃,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入葬,为乾隆所有妃嫔中最后一位入葬裕陵妃园寝者。·容妃,和卓氏,回族人,初入宫,封贵人,累进为妃,薨。·舒妃,叶赫那拉氏,生一子,殇。·豫妃,博尔锦吉特氏(1730——1774),塞桑根敦之女。入宫为多贵人,时年已有三十岁。后为豫嫔,晋豫妃。葬裕陵妃园寝。·惇妃,汪氏,生一女,固伦和孝公主,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仪嫔,黄氏,雍正时为高宗藩邸格格,乾隆元年九月封黄氏格格为仪嫔,十一年十月二十七日首批葬入裕妃园寝。·怡嫔,柏氏(?——1757),柏士彩之女。生年不详,生辰为四月初六日。乾隆六年十一月册封贵人柏氏为怡嫔。二十二年薨,同年十一月初二日葬入裕妃园寝。·恂嫔,霍硕特氏,亦作郭氏,台吉乌巴什之女。生年不详,生辰为十二月二十四日。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新封郭常在,二十五年晋郭贵人,二十六年八月扈从木兰,八月二十七日突发急病,薨于行在。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与纯惠皇贵妃一同葬入园寝。二十七年五月追封恂嫔,同年九月十三日收回其遗物。·诚嫔,钮祜禄氏(?——1784前),二等侍卫兼佐领穆克登之女,生年不详,生辰为九月二十九日。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初九进宫,新封兰贵人。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封诚嫔,四十二年因孝圣皇太后丧,未举行册封礼。四十四年补行册封礼。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葬入裕妃园寝。·慎嫔,拜尔葛斯氏(?——1765),德穆齐塞音察克之女,生年不详,生辰为四月十一日。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新封伊贵人,二十七年五月册封为慎嫔。二十九年薨;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敬事房呈览慎嫔遗物。乾隆三十年葬入裕妃园寝。·恭嫔,林氏(?——1805),拜唐阿佛音之女,生年不详,生辰为十二月二十六日。初封林常在,乾隆十六年六月赐号林贵人。五十九年十二月,林贵人册封为嫔,所拟的字样有“恭、肃、雍”三字,乾隆帝从中选择了恭字,林贵人由是成为恭嫔。嘉庆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薨,年七十余;嘉庆十二年十一月初三葬入裕妃园寝。关于贵人这一称号,《称谓录》卷十载:“东汉定制,皇后以下,即贵人也。本朝(清)贵人,位在妃嫔之下;而贵人之下,即为常在、答应。同此一称,而位只尊卑与东汉时易矣。”裕妃园寝所葬贵人,生年不详者占绝大多数,惟有一位顺贵人生卒年清楚。·白贵人,某氏(?——1805前)生年不详,生辰为六月十七日。乾隆十五年时为白常在,至五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封为白贵人,嘉庆十年三月十七日葬入裕妃园寝。·金贵人,某氏(?——约1778)生年不详,生辰为九月十一日。乾隆四十一年与循嫔一同入宫,五月初八新封金常在;四十二年九月十一日封金贵人。四十三年九月初九葬入裕妃园寝,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呈览金贵人遗物。·慎贵人,某氏(?——约1781)生年不详,生辰为十月十八日。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新封武常在,四十五年为慎贵人。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二收慎贵人遗物,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与诚嫔一同葬入裕妃园寝。·新贵人,某氏(?——约1775)生年不详,生辰为八月初八日。乾隆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新封新常在,四十年闰四月初九日新贵人遗物交上,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与诚嫔、慎贵人一同葬入裕妃园寝。·瑞贵人,索绰罗氏(?——约1766)礼部尚书德保之女。生年不详,生辰为正月十九日,乾隆二十多年时为贵人;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收瑞贵人遗物,九月二十八日葬裕妃园寝。·福贵人,某氏(?——1765),生年不详,生辰为正月十九日,与瑞贵人同。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初三日新封福常在,二十九年八月初五日福贵人发病死于承德;十一月二十六日收福贵人遗物,三十年闰二月初二葬入裕妃园寝。·秀贵人,某氏(?——1745),乾隆十年十月十四日薨,次年十月二十七日与仪嫔等首批葬入裕妃园寝。·寿贵人,柏氏(?——1809),生年不详,生辰为八月二十日。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日新封那常在,五十九年晋寿贵人。嘉庆时,仁宗嘉庆帝尊为寿太贵人。嘉庆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薨,三月十八日葬入裕妃园寝。·顺贵人,钮祜禄氏(1748——1788),总督爱必达之女,乾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乾隆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进宫初封常贵人。乾隆三十三年十月册封为顺嫔,四十一年六月诏晋顺妃,四十二年因孝圣宪皇后(乾隆帝母)丧,未举行册封礼,四十四年与循妃、诚嫔一齐补行册封礼。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顺妃四十千秋。次年正月二十九日降顺妃为顺贵人,原因不明。不久后抑郁而终,年四十一。同年十二月十八日葬纯惠皇贵妃园寝(即裕妃园寝)。·鄂贵人,西林觉罗氏(?——1808)巡抚鄂乐舜之女,生年不详,生辰为三月二十四日。乾隆十五年为鄂常在,五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封为鄂贵人。嘉庆时,仁宗嘉庆帝尊为鄂太贵人。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薨。次年三月十八日与寿贵人一同葬入裕妃园寝。·武贵人,某氏(?——约1781)生年不详,生辰为十月十八日。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封为武常在;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二日收武贵人遗下物品,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与诚嫔、慎贵人、新贵人一同葬入裕妃园寝。·陆贵人,某氏(?——1788前),亦称禄贵人,与芳妃陈氏同为来自江南的汉族女子。生年不详,生辰为九月二十三日。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新封禄常在,四十年为禄贵人,五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与顺贵人一同入葬裕妃园寝。·张常在,张氏(?——1745),乾隆十年十月十八日薨,十一年十月二十七日首批葬入裕妃园寝。·宁常在,某氏(?——1781前),生年不详,生辰为十一月十四日。乾隆二十八年新封宁常在,曾与乾隆一道南巡。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二日收宁常在遗物,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与诚嫔、慎贵人、新贵人、武贵人等一同葬入裕妃园寝。·揆常在,揆氏(?——1757前),生年不详,生辰为七月初十日。乾隆十五年时立为常在,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三日葬入裕妃园寝。·平常在,某氏(?——1778前),生年不详,为七月十二日生辰。乾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新封平常在,四十三年九月初九与金贵人一道葬入裕妃园寝。5。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