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圣雄”甘地到底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享有崇高的声誉?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2-1-11 03: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1-11 03: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8595.htm#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1-11 03: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不过,在这种反歧视过程中,甘地对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1-11 03: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古吉拉特语;MahatmaGandhi,印地语;MohandasKaramchandGandhi,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称圣雄甘地(MahatmaGandhi),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中文名: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外文名:MohandasKaramchandGandhi(英文)别名:圣雄甘地(MahatmaGandhi)国籍:印度出生地:波尔班达尔,一译博尔本德尔出生日期:1869年10月2日逝世日期:1948年1月30日职业: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毕业院校:伦敦大学学院信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教主要成就:印度“国父”、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代表作品:《印度自治》,《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政党:印度国民大会党配偶:KasturbaGandhi子女:Harilal、Manilal、Ramdas目录人物简介版本一版本二成就荣誉传奇经历生活信条荣誉头衔可敬事迹绝食运动故事六则动人故事甘地语录历史评价社会评论艺术作品电影雕塑传记其他相关人物简介版本一版本二成就荣誉传奇经历生活信条荣誉头衔可敬事迹绝食运动故事六则动人故事甘地语录历史评价社会评论艺术作品电影雕塑传记其他相关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版本一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出生于西印度波尔班达尔贵族家庭。年轻时留学英国,攻读法律,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组图(17张)1891年取得律师资格回国,后应聘前往南非任一家公司的法律顾问。1894年在南非纳塔尔省组织印度侨民投入反对南非当局种族歧视的斗争,首次提出非暴力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再次回到印度,在印度各地周游了解,组织“坚持真理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发动要求“撤离印度”的运动,运动遭到残酷镇压。印度独立后,甘地呼吁人民团结一致结束教派流血冲突。1948年1月30日,印度国大党领袖、民族解放运动著名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者,享有“圣雄”称号的甘地在德里作晚祷时,被印度教极右分子开枪暗杀,终年79岁。杀害甘地的刺客纳特胡拉姆-戈德塞是印度教的一个极端派别的成员,该派别完全拒绝甘地发出的善意、和平与爱的呼声。他一生曾创办和主编过四种刊物,主要著述有《印度自治》、《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等。甘地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精神领袖,他发起和领导了声势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非暴力方式抵制英国统治和英国商品,手纺车运动便是其中的一项内容,旨在杜绝对英国纺织物的需求。甘地赢得了许许多多男女老少对他的爱戴和忠诚,包括各种宗教信仰的欧洲人以及几乎不同政治倾向的所有印度人。版本二莫汉达斯·甘地于1869年生于印度,按照当地习俗,他在13岁时就结婚了。1888年9月,他19岁的时候乘船去了英国,学习三年后,当了一名律师。他一回到印度,就得到一个去南非的机会,到那里去处理一个案子。这个经历后来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甘地荣登1930年《时代》年度风云人在这个时期,居住在南非的印度人受到南非白人的虐待,只有极少数人有选举权。甘地在旅行时,由于坚持要坐在白人座位区,曾经先后两次被人从一列火车和一辆邮车上扔了下去。这件不平等、不公正的事情使他大为震惊,于是他成立了一个组织,领导印度人为争取平等权利而进行斗争。很快地,他就成了这个组织的领袖。20年里,在为印度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中,甘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为报纸写文章介绍社会主义,还创办了一个叫《印度舆论》的杂志。他回到印度时,曾就南非局势发表公开演说。后来南非又通过了一些法律,企图给非白种人的生活造成困难。8岁以上的印度人,不管什么时候全都必需携带通行证。印度人宣称,这项“通行证法”是不公正的。有的人还当众烧掉他们的通行证,许多人因此被捕入狱。另外一些人在警官残暴地袭击政治游行时被杀害。最后,由于印度居民的骚乱,南非首领才不得不作出让步。于是甘地赢得了第一次反对种族歧视的非暴力斗争的胜利。甘地于1915年返回印度,被誉为英雄。在随后的32年中,他为人权而斗争,为受雇主虐待的工人们的权利而斗争。最后,他要求结束英国对印度的统治,要求国家的独立。由于他的革命的观点,他在监狱里度过了许多岁月。他有一种才能,能够想方设法来阐述政治观点。他鼓励印度人自己生产棉布,拒绝购买英国布匹。他领导过一次去海滨的进军,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了他的队伍,目的是为了到海边去生产一点食盐。在那个时候,只有英国政府有权销售食盐,而食盐要征税。于是甘地就鼓励全国人民自己生产食盐。在这个事件之后,有6万印度人,包括甘地在内,被投入监狱。这次政治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印度人被允许生产和销售食盐了。以后又进行了许多次别的斗争。最后,1947年8月15日印度赢得了独立,但是五个月后甘地却被一个反对他的观点的印度教极端分子刺杀,于1948年1月30日逝世。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1-11 03: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圣雄甘地简介甘地,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甘地的一生饱经忧患,历尽坎坷。他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13岁便依父母之命与一同龄文盲女孩结婚。16岁丧父,第1个孩子出生便夭折。从小学到中学,甘地一直平庸无奇。少年时代虽受当时革新之风的感染,曾经尝试打破素食以强身健体、振兴民族国家,终因摆脱不了从小所受的教育,半途而废。19岁时,不惜被开除种姓身份,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短时的迷惘与摸索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仿,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伦敦大学的律师资格。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历遭挫折。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砸锅。半年后打道回府,在家乡拉奇科特靠兄长和亲友的资助维持律师业务。律师业务的毫无起色及令人窒息的环境,使他倍感苦闷压抑。当有个来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他处理时,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历程。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无所不及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正是在南非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了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一个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观、社会政治观。他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不过,在这种反歧视过程中,甘地对英帝国仍充满幻想。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回国初年,他坐三等车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国。一年以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斗争,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学说。他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换取英国的开恩,给予印度自治。“一战”后殖民当局的种种作为使甘地由一个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1919年3~4月间,为抗议反动的“罗拉特法”,他发起全国性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由于殖民当局的血腥镇压和群众的暴力反抗,甘地一度宣布暂缓非暴力抵抗运动,试图与政府合作,但英国政府继续在哈里发与旁遮普问题上倒行逆施,打破了甘地的幻想。在印度全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甘地的不合作思想趋于成熟,并率先在哈里发运动中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与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为全民反帝斗争形式。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的那普尔年会正式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争劝印度自治”成为国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国大党也因此由一个少数上层分子主要依靠宪政手段从事活动的团体变成一个有广泛群众基储依靠群众性直接斗争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也因此确立。此后,不论甘地是否在国大党内任职,他始终是国大党的“灵魂”,左右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方向。1922年2月,因运动中出现暴力事件,甘地宣布停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挫伤了士气,引起国大党内的思想混乱。甘地也身陷囹圄。出狱后甘地致力于重振民心士气。1929年12月31日,国大党拉合尔年会通过争取印度独立的决议,并授权甘地领导新的不合作运动。1930年3月他率领78位志愿队员开始“...甘地生平他被人们称作“巴普”,意思是父亲,因为他是20世纪印度的国父。即使在印度从英国统治者手里争得独立之前,很明显甘地就已经是3亿8千万印度人争取自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和领袖。莫汉达斯甘地于1869年生于印度,按照当地习俗,他在13岁时就结婚了。1888年9月,他19岁的时候乘船去了英国,学习三年后,当了一名律师。他一回到印度,就得到一个去南非的机会,到那里去处理一个案子。这个经历后来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在这个时期,居住在南非的印度人受到南非白人的虐待,只有极少数人有选举权。甘地在旅行时,由于坚持要坐在白人座位区,曾经先后两次被人从一列火车和一辆邮车上扔了下去。这件不平等、不公正的事情使他大为震惊,于是他成立了一个组织,领导印度人为争取平等权利而进行斗争。很快地,他就成了这个组织的领袖。20年里,在为印度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中,甘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为报纸写文章介绍社会主义,还创办了一个叫《印度舆论》的杂志。他回到印度时,曾就南非局势发表公开演说。后来南非又通过了一些法律,企图给非白种人的生活造成困难。8岁以上的印度人,不管什么时候全都必需携带通行证。印度人宣称,这项“通行证法”是不公正的。有的人还当众烧掉他们的通行证,许多人因此被捕入狱。另外一些人在警官残暴地袭击政治游行时被杀害。最后,由于印度居民的骚乱,南非首领才不得不作出让步。于是甘地赢得了第一次反对种族歧视的非暴力斗争的胜利。甘地于1915年返回印度,被誉为英雄。在随后的32年中,他为人权而斗争,为受雇主虐待的工人们的权利而斗争。最后,他要求结束英国对印度的统治,要求国家的独立。由于他的革命的观点,他在监狱里度过了许多岁月。他有一种才能,能够想方设法来阐述政治观点。他鼓励印度人自己生产棉布,拒绝购买英国布匹。他领导过一次去海滨的进军,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了他的队伍,目的是为了到海边去生产一点食盐。在那个时候,只有英国政府有权销售食盐,而食盐要征税。于是甘地就鼓励全国人民自己生产食盐。在这个事件之后,有6万印度人,包括甘地在内,被投入监狱。这次政治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印度人被允许生产和销售食盐了。以后又进行了许多次别的斗争。最后,1947年8月15日印度赢得了独立,但是五个月后甘地却被一个反对他的观点的人刺杀,于1948年1月30日逝世。甘地的信念甘地远不只是一个聪明的律师、优秀的演说家、坚定的人权战士和政治领袖。他还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政治领袖的典范。他写过一本有关他早年生活的书,书的标题是“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奥秘就体现在这个标题中。他可以无拘束地谈论他的失败和他的困难。他犯了错误时,就自动承认错误。首要的是,他拒绝从他的政治活动中获取任何利益。在他回印度之前,他就决定要像穷人那样生活,决不占有财富。他在印度旅行时,坐的是硬座,从不预订座位,而是跟农民和其它普通百姓在一起。在城市里,他拒绝乘坐人力车——一种由赤脚男人拉着的两轮车。他吃得很简单,从不吃肉。他早晨起得很早,然后坐在纺车旁纺棉线。他认为从领袖到最穷的农民人人都应该准备干重活。他对所有宗教问题都感兴趣,而不只是对印度的神。他读过很多的书。每天傍晚六点钟,他都暂停工作进行祈祷,甚至当他跟其它的世界领袖在一起的时候也是这样。每周总有一整天,他是在沉默之中度过的。在他的一生中,他总是设法获得神灵的真谛。甘地认为人们都应该能够“像爱自己一样爱世上最平凡的人”。甘地憎恨几千年来使印度社会分裂成不同种姓的那种习俗,而他的目标就是要废除这种习俗。他支持那些干收入最低的活的、属于社会最贫困阶层的人们。由于他的身体力行,所有印度人终于能够自由地在村子里同一口井中打水喝,到同一个寺庙去祈祷,甚至可以相互通婚。甘地对于妇女平等的问题给予极大的重视。他最大的信念也许就在他所说的“真理的力量”这个印度习语中。如果存在一条不公正的法律,——在印度和南非的英国统治者曾经通过了许多这种法律——那么,每个人都有责任拒绝服从这条法律,但不采取暴力手段。人们应该为了他们的信念而随时准备进监狱,而不应该拿起武器去战斗。甘地的死给印度一个悼念的机会,让人们表达他是怎样成为全印度人民的“父亲”的。几百万人观看抬着他的尸体缓缓走过首都的送葬队伍。还有成百万的人观看火葬仪式——根据印度的习俗,他的尸体被大火烧成灰烬。12天以后,又有几百万人沿铁路线排成了长长的队伍,一列慢速火车载着甘地的骨灰罐,送到584公里外河畔的一个地方。300万人观看这位伟人的骨灰缓缓地倒入褐色的江水中,骨灰将随江水流入大海。在他逝世的时候,有一个人对甘地作了如下的赞誉:“后代人也许难以相信,在这个人世间,曾经有这样一个人走过。”说这个话的人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1-11 03: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者,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动了印度的独立,赶走了英国殖民者,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