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大多数“而”字的用法,要如何判断它们的意思和作用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11-5-14 12: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关于初二的文言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5-14 12: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二十几个。 下面我把古汉语首选的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并打给你。 而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译]:“凡是捕杀他物持物而咬这一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5-14 12: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5-14 12: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1、而,一般用作转折:似是~非——看上去相似却又不是。2、而,一般作为并列:而且的意思,学而时习之——学习并且经常复习3、还有句末“而已”是“……罢了”或者同现在的“而已”的意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撤了屏障后看他,只不过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根抚尺而已。4、古文“而”同“尔”的用法:而翁归,自与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5-14 12: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而:1【名词】颊毛2【代词】你们 《史记.高祖本纪》:“此后亦非~所知也。”3【动词】象,如
《荀子.强国》:“黭然~雷击之,如墙厌之。”4【连词】用在动词、形容词或词组之间,表示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