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性格养成系列之如何消除宝宝的妒忌心理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21-1-8 04: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宝宝性格养成系列更新啦,希望每个妈妈都看下哦,可能您的宝宝就存在这些问题,千万别忽视这些问题哦,现在可能是个小问题,将来转变成大问题就不好啦,所以希望每个妈妈都来学习下哦!!
    今天给大学说的是如何消除宝宝的妒忌心理,宝宝可都是很爱妒忌的哦,比如自己的妈妈抱别的小孩呀,宝宝就会妒忌别人的,别人的鞋子比自己的漂亮呀,宝宝也是会妒忌别人的,别人的糖比自己多,也会妒忌别人的,等等。养成妒忌这种这样性格对宝宝可是很不好很不好狠不好的哦。宝宝从小应该学习学习人家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短处,如果他一直妒忌别人的话,会对宝宝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哦。相信妈妈们都知道妒忌的危害性了吧,废话不多说啦,进入正题了。
    你不得不信,6个月的宝宝就有妒忌心理。家长要善于观察和科学应对,才能保护宝宝那颗虽然弱小却善妒的心。
      婴儿是张白纸,婴儿的大脑是“一片空白”的,因此是天真无邪、没有烦恼的。这些都是我们长久以来的想法,但美国最近一系列研究得出的结果和人们的预期恰恰相反:婴儿虽小,却也有着复杂的情绪,和成年人一样,他们妒忌、害羞、同情甚至还会有挫折感。
    
      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的助理教授赛比尔·哈特做了一个实验:
      他请来以为母亲和她6个月大的女宝宝;让母亲把宝宝放在实验室一张高高的椅子上,前面是两台摄像机,用来记录小宝宝神态和表情变化。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哈特交给母亲一本书,让她读书、和哈特聊天,就是不要理宝宝。开始时,小宝宝只是好奇地打量着实验室里的一切,显得有些无聊。接下来,哈特从外面抱回一个和小宝宝差不多大小的布娃娃交给她母亲,让母亲好好“哄哄”这个小“婴儿”。看到自己“失宠”,小宝宝就不干了,她先是冲着母亲甜甜地笑。在发现母亲不理她之后,她又开始拿脚踢椅子,母亲还是忍着不看她。小宝宝这时忽然放声大哭起来,甚至哭得快要吐了。实验到此结束,结果证明小宝宝也和哈特在过去十个月的实验中碰到的每个小婴儿一样,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心理。
    
    
     宝宝的妒忌其实表现出她对失去所爱之人的害怕,婴儿妒忌心理与人际沟通有关,是感觉到某人的出现威胁到自己与亲人关系后所做出的反应。 婴儿“吃醋”可能是对父母感情依恋的表现之一,可有些年轻的父母认为这是孩子可爱之处,是不是有失偏颇。孩子的某些行为(比如任性)可能从婴儿期就开始形成,而妒忌心理往往是形成这些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婴儿的心理守护也很重要。  1、 给宝宝更多的关爱。在只有一个宝宝的家庭中,家长要给
      宝宝更多的关爱,即便工作和家务十分忙碌,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宝宝玩耍,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如果宝宝对妈妈顾着和爸爸或者其它人说话不理他表示愤怒,对小婴儿可以进行安抚让他平静,再让爸爸也抱抱,让他知道爸爸没有恶意。父母不应该把宝宝丢给家中老人照顾,自己甚少过问,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心智发育一般都不如完整的家庭好。
      2、 告诉宝宝他是独一无二的。不管家中有几个宝宝,在宝宝能听懂大人说话时,就要不断找机会告诉他他在爸爸妈妈心中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取代的,没有人能带走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并且要引导孩子在他因感到嫉妒而难受,或者因感觉被忽视而伤心时,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父母知道后就要及时安慰宝宝,让他感觉到踏实、安全和受重视。
      3、 及时制止宝宝的任性行为。宝宝因为妒忌自己发脾气、打骂小宠物、乱扔东西甚至是撕扯大人衣服头发时,就必须加以严肃的制止。先把立即让宝宝停止动作,然后让他思考一下如果妈妈对他发脾气,揪他的头发,把他的玩具扔掉他会感觉怎么样?引导宝宝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能减少他攻击他人的行为。还要告诉宝宝除了他需要妈妈,还有别的人也需要妈妈,妈妈会把特别的爱留给宝宝,但是也必须帮助其他人。让他明白不是别人夺走了他的妈妈,而是大家都需要互相帮助和协作。
      懵懵懂懂的宝宝各种性格心理更像是一堆积木,家长选择什么,如何搭建,根基是否扎实,都会影戏到积木的高度和形态。在堆砌宝宝性格心理的积木时,家长们需要耐心、细心和科学的育儿知识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4: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剖腹产后,宝宝不幸走了,痛不欲生中捱过整个月子。。。有同样情况的妈妈加QQ群:68016933。。让我们一路相伴,好孕连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4: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妒忌心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专家认为适当的妒忌心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会激励你进步。但是妒忌心太强,你就会很痛苦。别人的幸福似乎成了你的不幸,自己的不幸你更是难以忍受。心理学将这种妒忌称之为心灵上的肿瘤,是我们每个现实生活中正常的人所应该努力避免和警惕的。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妒忌心理呢?
  首先,家长要对孩子不良心理及时疏导。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方式、掌握孩子的情绪趋向。当孩子妒忌心理爆发时,家长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因为这时,孩子更需要的往往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家长耐心的倾听,以及对他们内心感受的肯定;其次,让孩子知道大人也会妒忌。妒忌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即使是他们尊敬的爸爸妈妈也会有妒忌的感受。可以告诉孩子,当孩子和爸爸在一起亲热时,妈妈也会忌妒爸爸,但是妈妈不会因此而乱发脾气或者感到难过。让他们明白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得到和别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必须学会接受;再次,尽量不拿孩子与别人对比。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谈论其他孩子如何如何的好。有时会因为一句无心的话语,或者一个微笑、一个耸肩的动作,都可能会伤害孩子。尤其是当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时,他们更容易对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忌妒;最后,帮孩子发现长处。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总喜欢强调自己的弱点,而且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更容易刺激他们的妒忌心理。因此,父母必须帮孩子建立自信,让他知道自己也有优点,也有为自己而骄傲的资本。重庆寸草心心理专家认为这种自信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忌心理,还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