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温州民资:不炒楼炒什么(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21-1-8 05: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傅白水(浙江)
  温州到底有多少民间资本在炒房呢?坊间的说法是1500亿元,而由于其隐匿性、多色彩的特点,这一数字注定是不完全的。
  随着全国房价尤其是长三角房价的飚升,一些地区的居民和媒体遂将房价飚升归罪于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的温州人,于是原来在当地政府和开发商眼中的资本英雄形象开始负面化。随着南京、上海采取了对炒房的遏制政策以后,却很少有人想到如何回答温州民资何去何从的困惑。
  
  产业困境
  
  温州民资为什么热衷于炒房?显而易见的因素是炒房是短线投资,风险小,见效快,获利高。炒房在眼下是高利润的行当,从2001年到2003年底,在楼市赚了50%乃至100%利润的事例比比皆是。
  但问题是同为民营经济发达地区,为什么别的地方居民炒房热情远没有温州人高呢?以浙江省内为例,2004年4月初,在浙江省工商局和省私营企业协会公布的2003年度浙江省民营企业百强中,绍兴有36家民营企业入围,杭州和宁波市有15家,而温州只居老四。显然并非因为温州人更有钱。
  温州人如此热衷于炒房除了资本的逐利本性外,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诱因,即在于温州本地产业现状和我国金融体制等因素的制约。
  温州本地产业体制的困境近来成为讨论的热点。当地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经济发展客观存在瓶颈,迫使温州产业急需整体升级。但投资重化工、机械等大型产业,温州缺乏产业基础;投资高科技产业,缺少技术、人才支持;继续眼下的轻工业产品加工生产和模仿制造,又面临着新市场规则的制约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于是,一向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温州民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浙江大学教授史晋川认为,温州经济增长出现瓶颈,是因为它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异常缓慢,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代际锁定”。温州产业经济增长缓慢,体现在温州经济结构相对保守,作为发展和对外扩张的主力军仍然是一些老产业,新产业鲜有起色。
  产业升级缓慢使得温州富余的民间资本难以找到投资于本地产业的领域,使得温州民资不得不将投资的目光投向外部和本地企业以外的领域。拥有雄厚资本的大企业选择了长线战略,到中西部地区寻求低廉的土地和人力资源,如奥康在重庆鹤壁投巨资建立中国最大的西部鞋城。
  而中小资本和零散资金,自己创办新企业或做大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本和技术支持,不得不寻找短线项目,捞些钱就走。温州一个企业家说出了温州炒房团的投资动机:“手中有钱之后在本地找不到好项目,而中小企业融资又非常困难,无论在本地和外地办企业,都缺乏资本支持。只好到外地炒房子。”
  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如电力、矿产、公共事业等领域,由于市场准入的限制,民营资本受限。以前,温州在容许民资进入的政府作为方面并不积极,使得民资难以在这些领域有大的作为。
  温州的民企大都是从家庭小作坊发展而来的纯家族企业,大都不愿失去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对外招股募集资金很少,这也是至今温州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的原因。温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远远少于台州、绍兴等地,这使得温州的散落于老百姓和小作坊的资本无法通过股份制进入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而绍兴、宁波、台州等地正是由于拥有众多股份制企业,才使得富裕的中小资本能及时找到投资渠道和领域。
  近几年,由于国家对地下钱庄的严厉打击,使得温州资本原来通过地下钱庄获得高利息的投资私贷方式陷入低潮。而股市几年来的低迷,无法唤起他们的投资兴趣。“买房子”于是成了最适合的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在房地产市场上,温州家族联合作战的传统优势也有了可施展的余地。那些转战南北的温州炒房“集团军”,多是亲朋好友联合起来的,几十个人、几千万资金一起砸在某个楼盘上,可以迅速抬高楼价,获得利润。
  但投资房产,又不免陷入炒作、投机的怪圈。面对众多指责,温州民资多少显现出了困惑之态。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周松山介绍,按照人民银行截至4月底的统计,温州各项存款的总额是1846.27亿元,比年初增加了60.87亿元,由此可以估算温州人的投资节奏正在放慢,而放慢的原因是新的投资通道不通畅。
  
  民资回流
  
  无论对炒房的温州民资评价如何,必须解决的是作为资本它必须找到合理的释放渠道和空间。姑且不论大量游资涌入房地产市场所带来的作用如何,单以温州经济发展利益衡量,本该在产业升级中发挥作用的资金大量流失,对当地经济发展后劲的影响不容忽视。
  温州新一届政府开始积极实施“一港三城”的新战略,企图拓展城市空间以吸引要素资源回流,“反哺”本地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
  从2003年起到2007年,温州市计划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吸引1500亿元民间资本的投入。政府将给予民间资本“国民待遇”。曾被看作是国有投资垄断的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向民资大幅度开放。温州市交通局副局长林建亚表示,“不管谁的钱,只要温州的交通发展了,我们都鼓励。”在港口建设、高速公路、城市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诸多领域,“民资回流”初显端倪。
  5月25日,民企瑞安安阳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将中标价款1055万元的资金汇至瑞安市(为温州下辖市)财政局。以拍卖方式成功获得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这在浙江省尚属首次。根据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瑞安市决定以拍卖方式向民营企业出让该市旧城区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按照协议,公司经营年限为30年。
  缺电给温州民资带来商机。今年3月份,神力集团等几家民企刚刚与泰顺县签下协议,要在泰顺县建设温州第一家抽水蓄能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为120多万千瓦,总投资额为20多亿元。在电力缺口巨大、电力资源紧俏的大环境下,投资水电成了不少嗅觉灵敏的温州人眼里的“香饽饽”。同时,温州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水电开发领域,提出“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并将经营期限放宽到50年。
  温州市医疗市场开放后,已有10多家民营企业及个人要求参与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或直接兴办医疗机构。
  浙江瑞安、萧山、义乌等3家农村合作银行,即将于6月挂牌,届时,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都可以融资参股,这为温州民资投放打开了一个缺口。
  
  金融困境
  
  然而利好之中,仍有隐忧。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对民资的开放,最大的得利者是拥有雄厚资本的大民企,因为只有大企业、大资本才能有资格拿到项目。如何让散乱的中小资本和百姓资本顺利地进入到这些新开辟的领域,却是一个突兀在中小资本面前的老问题。一直呼声甚高的民营银行,迟迟不见高层有政策松动。
  即将成立的三家农村合作银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农村合作银行是由农村信用社改革而来的。经过对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和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管理权交由省级地方政府负责。通过清产核资、清股募股,改制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入股组成,实行一级核算的农村合作银行。其性质为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运作机制的社区性现代金融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主要任务是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社区银行,且专门为农业服务,使得农业合作银行规模和功能远不如其他商业银行大。并且,目前对农业合作银行的定位仍不清晰,既然是为农业服务,就需要政策性倾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借鉴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钱以后再干啥,这个问题离我真远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