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为什么总理批示8天后就能破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21-1-8 05: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1月3日中午,位于河南南部的淅川县城万人空巷,人们聚集在县城主要街道的两侧,等待着一个特殊的时刻。
  
    12时51分,在三辆警车的引导下,一辆围有红色标语横幅的中型巴士从街道尽头缓缓驶入人们的视线。
  
    空气似乎一下子凝固了。
  
    人群当中,43岁的杨天贵猛地升直了脖子,他感觉心跳突然加速,血直往脑门上冲,便不由自主地将手按在胸口上,连吞了3次口水。
  
    和杨天贵一样,还有8个家庭的成员也在以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夹杂在人群中,等待着那辆巴士的到来。
  
    巴士上载着的,不是某个威风八面的官员,也不是哪个衣锦还乡的本族,而是这个地方半年以来陆续失踪的9名儿童。
  
    因为有了温家宝总理的批示,从2007年12月23日开始,河南南阳全境进入一种“亢奋状态”中,在以市委书记为政委的专案组全力工作下,9名一度被认为寻回无望的失踪孩童,一个不漏地被解救回乡。
  
    连续的失踪
  
    时间倒转至2007年4月15日中午,淅川县老城小学的学前班5岁男孩毕俊欣在老城镇小学操场附近玩耍时突然失踪,焦急的家长寻找无果后,到当地警方报案。如同过去曾经无数次发生的孩童失踪案一样,派出所的警员在登记之后公事公办地告诉毕家人,回去等结果,有了消息会通知他的。
  
    这一等,便是大半年。毕家从最初的疯狂寻找,慢慢变为失望,
  
    5月19日上午,淅川县上集镇二农场杨天贵7岁的儿子杨帅在家门口玩耍时突然失踪;
  
    7月26日,罗寨集贸市场贾建锋的两个儿子贾少攀(7岁)、贾杨鑫(4岁)失踪;
  
    10月3日,上集镇谢岭村刘国军的7岁男孩刘晓东失踪;
  
    11月25日,上集镇西湾村3组陈建国4岁的儿子陈淅阳失踪;
  
    ……
  
    从5月19日到12月8日,淅川县相继发生5起7名儿童失踪案,发案地集中在以县城为中心半径不到5公里的范围内,当地人开始感到恐慌。
  
    系列失踪案发生后,共同的遭遇将原本不相识的5个家庭联系到一块,大家决定联合寻人。
  
    
    2007年12月17日至18日,《河南商报》记者赶赴淅川,就孩童失踪事件作了调查,12月20日,该报的报道公开刊发后,“偷肾”谣言得到了澄清,但失踪孩童的下落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就在同一时段,新华社河南分社也报道了发生在淅川的这一怪事,消息迅速通过有关途径报送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办公桌上,这让总理很是担忧。
  
    2007年12月23日,温总理就此案作出批示,要求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切实重视此案,从对人民利益负责的高度尽快侦破案件。批示在当天被迅速传达到郑州,成为河南省委内部第1458号转文。
  
    从12月24日开始,地方政府对此案的侦破力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这一天,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温总理的批件上批示:“省市公安部门从速处理,要扩大侦破视野,不惜一切力量,限期破案,请玉海、兴维同志(指河南副省长兼公安厅长秦玉海和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记者注)亲自督办”。此后,徐光春又先后作出四次批示,对案件的侦破力度和期限作了具体布置。
  
    总理的批示和省委书记的落实,终于使失踪孩子的命运有了转机。
  
    副厅长参与侦破
  
    接下来的一周当中,在落实贯彻温总理批示的1458号转文上,除了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严令批示外,相继又增添了河南省长李成玉,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白景富,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新民的批示。
  
    省长李成玉批示要求:加强侦查力量,尽快破案,省厅派专人指导办案。而当时因公在外的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秦玉海则电话指示:要穷尽侦查措施,以最快速度突破案件。
  
   
    接到各级领导的严词批令后,河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刘国庆立即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案情,确定把此案作为重大刑事案件侦办,并决定成立以副厅长李建中为组长、刑侦总队总队长李法正为副组长的协调督导组,赴淅川具体指导协调案件侦破工作,案件不破,协调督导组不撤回。
  
    12月24日,副厅长李建中、刑侦总队长李法正带领省公安厅协调督导组成员赶赴淅川现场指导、协调案件侦破工作。
  
  
    除了在省委的1458号转文上作出批示外,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这次也动了真格。
  
    12月24日晚,黄兴维在作完批示后,又与市长朱广平紧急召集公安、宣传等部门负责人开会,听取案情汇报,指令公安机关成立淅川县“12·24”专案迅速开展案件侦查工作,同时限令专案组在2008年元旦前后必须取得重大突破。
  
    12月24日当夜,南阳市警方组织了300多名警察参与排查线索。市公安局调动了刑侦、技侦、治安、网监等部门力量,会同淅川县公安局100余名民警组成专案组,实行集体食宿,固定人员、固定车辆、固定举报电话,采取调查取证、摸排访问、串并侦查、悬赏协查及技术侦查等工作措施,强力开展侦破
   
    淅川县电视台每隔半小时便会播放这段不足2分钟的录像,向市民征集线索。同时,警方将排查重点之一放在10岁左右的少年。
  
    随着全城的发动,各类线索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专案组的案头。这些线索,最终让专案组将目光锁定到一个家族团伙。
  
    2007年12月31日晚11时30分,在离新年到来只有半小时的时候,警方发现了两个被拐小孩,经DNA比对,其中一人正是失踪儿童贾阳鑫。
  
    2008年1月1日下午,警方根据线索,在淅川县老城镇叶沟村抓获了10岁少年叶某某,此人正是前述录像资料中出现的那个少年。对叶的审讯结果又牵出了叶增喜,继而又牵出了叶 家的其他成员叶晓林和叶欣帆,连同前述被抓获的少年在内,此四人同为淅川县老城镇叶沟村人,系同一家族。
  
    元旦当天,马不停蹄的警察又根据线索赶赴河南新乡,两天之内,专案组在新乡、郑州、南阳等地抓获了10名涉案人员,并将8名失踪的淅川男童全部救出,另外还救出一名西峡县的被拐儿童。
  
    警方初步确定,叶增喜及其儿子叶欣帆等人制造了这9名男童失踪案。这9名儿童中的8名,以每人2万元的价格被卖至河南省新乡县和山东省东明县,1名儿童尚未卖出。
  
    就在1月3日警方将全部失踪儿童解救回乡后,网上也开始有人质疑,为什么非得等到总理批示才有如此高效率的侦破,如果没有总理的批示,那些可怜的孩子,此刻是否还在异乡做着噩梦?
  
    对此,河南省公安厅副厅长李建中坦言,“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攻坚战。总理以及省主要领导的批示,是促成案件迅速侦破的首要原因。”
  
    一位名叫汉应民的作者在新华报业网发表评论指出,在这起案件中,虽然案件最终被迅速破获,但如果没有总理批示、省主要领导过问,8天就能侦破的案件,破案很可能就是遥遥无期。
  
河南省委书记亲批的案件,管城区近几年13个被拐的孩子你们何时才能回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网易博客,里面收集的都是淘宝上销售汽车用品的超级卖家,品种齐全,价格实惠(不会再被4S宰了)。
有空可以去逛逛,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觉得不错的话可以把博客收藏起来哟
(这个帖子有版主认为是广告,可能会被删,还是收藏博客最保险)!O(∩_∩)O~
博客地址:http://che898.blog.163.com/blog/static/1729337382010917112328520/
有用就参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