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有个问题想请教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个问题想请教
  上中学的时候,学过孟子的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到如今对"所以动心忍性"这句话里面的"动心"二字该怎样理解还不大清楚,把这个疑问发到多个论坛,请大家帮忙解决.
  "动心"二字该怎样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到沉重的打击,你心能无动于衷吗?因此君子的心能够顺应天(道)而知其使命,克服常人具有的私欲,成就常人不能成之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到沉重的打击,每个人的心都不能无动于衷,都会触动,不单是君子.孟子在这里为什么要特别与忍性一道提出来?君子的动心与一般人的动心有什么不同?
  如果君子的心顺应了天(道)而知其使命,克服了常人具有的私欲,成就了常人不能成之事以后,动心还重要吗?这时君子还需要动心吗?还会不会动心?动心是一个过程还是和忍性一样是个结果?这是我难以理解的,我一直以为动心应当有更进一步的解释。不知道这个想法对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动心当然不是指一般的想法和冲动,而是真知与意志,是信仰!是与道产生共鸣!换言之,就是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激发了精神的力量或潜能。
  忍性,大概讲就是克服了人类共有毛病,比如贪图享受,欺善怕恶等等。这些也是人的天性,有自我保护的作用。但是圣人能够断除它们,君子也需要相当程度的克服它们。如果不能克服,还是凡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贪图享受,欺善怕恶等等。这些也是人的天性,有自我保护的作用。
  ================================
  
  上面的话有点不妥,解释一下。欺善怕恶是比人格(人的天性)还低的,说成“贪生怕死”还相对好些,其实人的天性更真善美的一面,否则就出不了圣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意的解释还是不能让我明白,如果这里的动心是真知与意志,是信仰!是与道产生共鸣!换言之,就是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激发了精神的力量或潜能。那我想孟子的话不应该是"动心忍性",应该是"立志忍性"或"定志忍性"比较贴切.我还是以为动心应当有更进一步的解释。但就是说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