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有无既已无,知有无者谁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6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论》观六种品,龙树说:
   若使无有有,云何当有无;
  
有无既已无,知有无者谁。
    青目注解为:
  
“凡物若自坏,若为他坏,名为无。无不自有,从有而有,是故言若使无有有,云何当有无。眼见耳闻尚不可得,何况无物。问曰:以无有有故无亦无,应当有知有无者。答曰:若有知者,应在有中,应在无中?有无既破,知者亦同破”。
  青目说“无不自有,从有而有”,正如黑格尔说:“‘无’经常是要与某物对立的,但某物已经是一个规定了的‘有’之物,与别的某物有区别。所以,与某物对立的‘无’,即某一个东西的‘无’,也就是一个规定了的‘无’”。绝对的“无”是形而上学的虚构,根本不存在,亚里士多德说:“我们说的非存在也是非存在的存在”。龙树说“若使无有有,云何当有无”,说明“有”“无”不能割裂为二,没有“有”,也就没有“无”。然而青目说“凡物若自坏,若为他坏,名为无”,不仅区分一个“自坏”与“他坏”,并且这样的“空”是“色败后空”,不是“色之性空”,还是割裂了“有”“无”。
  对于“有无既已无,知有无者谁”,青目说“若有知者,应在有中,应在无中?有无既破,知者亦同破”,这样的注解问题更大。青目注解《中论》两次说到“空亦复空”,直接把“空”破掉,而这里却通过“有”来破“无”(空)。其实龙树一方面破“有”“无”,说中道的“空”是“非有非无”,但另一方面中道的“空”也是不离“有”“无”。例如龙树说:
  有相无相中  相则无所住
  离有相无相  余处亦不住
  中道的“空”既不住“有”相,也不住“无”相。住“有”相则不知“色之非色”;住“无”相则不知“当色即色”,这样的“有”“无”是割裂的、相互排斥的。当龙树说“离有相无相,余处亦不住”时,“有”与“无”就是相互依存的了,中道的“空”即是“有”“无”相生的“易”,本不离“有”“无”,所以仅说“非有非无”并不能穷尽“中”的内涵。
  龙树说“有无既已无,知有无者谁”,所谓“有无既已无”,不是把“有”与“无”绝对地破掉,其实是把“有”“无”收摄统一到“生生之谓易”的“易”中。通常“有”与“无”是相对举的,一物不能自生,不能自身呈现,而是相对他物而显现,即绝对的“有”是不存在的。同样,绝对的“无”也不存在,只能说某事物不存在,或事物的某些性质消失了。任何事物都是在他物的背景中得以呈现,我们之所以能观察和认识一个事物,在于该事物与其背景物质的相互映衬。该事物本身是“有”,其背景是“无”,两者之间的映衬即是“有”“无”相生的过程。当“有”“无”绝对统一到至诚无息的“生生”时,作为认知者的“我”也被收摄在其中,所以没有“有”与“无”的对立,也就没有“能”与“所”的对立,“我”与对象是合一的,这才是“有无既已无,知有无者谁”所要表达的意思。
  可见,般若中观的缘起论既是人生“观”,也是世界“观”,贯通认识论与本体论。所谓“有无既已无,知有无者谁”,与阳明子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是殊途同归。“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是“用”,也是“体”,而不是别有一个知“是”知“非”的心体,“知有无者谁”即是“心无体”的意思。“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是其是、非其非”能尽万事万变,如《易传》云“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龙树说“有无既已无”,即是“有”“无”相生的“几”,中观的“空”本是生生不息的,所以才有“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树既说“是故知虚空,非有亦非无”,又说“离有相无相,余处亦不住”;既说“法不从自生,亦不从他生;不从自他生,云何而有生”,又说“离自性他性,何得更有法;若有自他性,诸法则得成”,前后是不矛盾的。前者是把有无、自性他性割裂为二,即:“若人见有无,见自性他性;如是则不见,佛法真实义”,所以说“非有非无”、“不从自他生”。而后者是打通了有无,自性他性也是相互依存的,“非有非无”也是既有也无,所以说“离有相无相,余处亦不住”。从自他生,即是“从无自性生”,所以说“若有自他性,诸法则得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龙树,搞得无数人晕头转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树菩萨以智慧为体,以慈悲为用,把大家搞得晕头转向,这正是以慈悲为怀。
  类似的还有:
  果不空不生,果不空不灭;以果不空故,不生亦不灭。
   果空故不生,果空故不灭;以果是空故,不生亦不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这几句就够你陶醉好长时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教人怎样修行。龙树倒好,叫人直接猜谜,猜到不能再猜就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5: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设一个圈套,说有;然后再想办法把圈套拆了,说无。这就是龙树的智慧和慈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