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要远涉重洋?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2-9-16 18: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2日到3日,来自亚太地区21个成员国的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企业家代表,海内外商人精英,国际知名学者齐聚杭州,参加“第二届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亚太中小企业峰会”,为中小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技术、教育、融资、社会责任”,作为当前全球中小企业发展途中最紧要的四大议题,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此次峰会紧扣这四大主线,针对一系列中小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打造全球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希望的平台。在峰会上,孙正义、马云、史玉柱、冯仑向正在过冬的中小企业主面授机宜,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走出困境的成功经验。
从相关的报道中可以看出,这个会议更多的还只能算是民间的一种交流,大家更多的还是从练习内功入手,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能够捱过寒冬。就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的中小企业无愧于市场经济最有活力的细胞,在它们承受利润下滑、大规模破产的关头,没有象地产商一样威胁银行和政府,而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冯仑讲了一句话我印象很深,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18000家房地产企业,最终只剩下18家,但没有一家把尸体抬到政府的门口!
这才象市场经济,自己来承担。
但是,如果我们的政府把这种状况视为理所当然,却是万万不行的。令人欣慰的是,在6、7月间,各中央领导纷纷到中小企业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和山东等地调研,并在本次峰会的前一天,出台了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的政策。这对于那些处于临界状态的中小企业,无疑是实在的帮助。
出口退税是一件毁誉参半的事情,一方面,中小企业大规模的破产引发失业潮,并不是我们想见的事情;另一方面以自杀性的价格去换取已经泛滥成灾的美元外汇,却又并不明智。这次上调两个百分点,比之前流传的四个百分点,反映出一种犹疑。在就业与经济结构转型之间,政府在做出艰难的选择。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更深层的问题。尽管有阿里巴巴的帮助,中小企业能够让自己的产品远涉重洋,但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不卖给也许更需要这些产品的中国人?
价格并不是问题,根据海关的统计,今年1-5月我国出口鞋33.9亿双,比去年同期下降3.6%,而去年同期出口同比增速为11.1%;价值102.2亿美元,增长11.5%;出口平均价格为3美元/双,上涨15.8%。我们出口的鞋子,在价格上涨了15%之后,仍然只达到了均价3美元,合人民币不到20元。鞋子只是表现最突出的一个产品,类似的还有服装、食品、电器等。
质量更不是问题,尽管去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停炒作中国的产品质量问题,但比日本更过,我们输出欧美的产品相对于国内是绝对一流的产品。
为什么卖给国外的东西质优而价廉,卖给国内的反而质次而价高?为什么类似贱卖银行的故事在实体经济中也如此司空见惯?同样的鞋子,在国内卖上百,卖给国外却二十都不到?是这些中小企业主脑子进水了吗?
我曾经多次和做外贸的朋友聊起过这个问题,结论是,尽管出口赚得不多,但是,一般情况下,每一单下来赚得很明确,而不会象国内那样,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一个经销商跑路,要死一大片!
因此,可以说,中小企业之所以要远涉重洋去贱卖中国工人的血汗,而不愿意以一个表面上更高的价格去打开国内的市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这个社会明显地缺乏信用。或者用更专业的术语讲,国内的交易费用更高!
信用缺失的根子在哪里?官员的腐败是最重要的原因,凡是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权力介入的身影。所谓的地方保护主义,不过是地方官员为自己谋利的借口。而官员的腐败,尤其是司法的腐败,对中国的侵蚀如此沉重,以至于即便是最乐观主义的我,有时候也无言以对。
民主当然是最根本的医治腐败的良药,但现在最现实的方式,也许是寄希望于纪委和防腐部门发挥更多的作用。没有一大批贪官的倒下,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的建立与维护。
只有把政府部门管好了,我们才有基础去监督企业之间是否具备信用的问题,打铁还需本身硬。这时候,通过在执法上加强对失信情况的惩治,在技术上让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没有生存的空间,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才会慢慢地建立!
面对本次的经济转型,如果仅仅是死掉一大批中小企业,那我们很可能是步入下一个死更多企业的循环中。更理想的一种结果是,我们终于在国内建立了一种与国际接轨的交易机制,这种机制以坚实的信用为基础,以强大的法治为保障,使得中国的中小企业,能够以更低廉的交易成本,就可获得比出口甚至还多的利润。
这样的交易机制,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市场各方精心培育,才是中小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保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