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很硬,可足够软吗——培养你和孩子的软能力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2-9-16 18: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中国年轻人从名校毕业,硬能力很强,这和他们从小受的严格教育和重视专业学习有关。他们的专业知识技术常远超过美国人。他们的英语远比我这一代人到美国时强多了,其大多受过新东方的培训。但是,后来他们在职场上的发展往往不是那么回事,得不到很好的升迁机会。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多年。显然,软能力不强导致了硬能力很强的许多人没有在职场上获胜,留下遗憾。这些人在学校的辉煌成了历史,等到他们醒悟,往往太晚了。很多硬能力强的人才就这样没落了。
这几年,我常常回国,去一些大学中学举办讲座,讲述我的上述思考,反响很强烈。学生们希望我以后回国能再去讲。我很愿意再去讲,但远隔重洋谈何容易。于是,有了写这本书的想法。
本书写给所有一心想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更上一层楼的年轻人。它对年轻家长们培养孩子想必有参考价值。全书围绕着一个中心——我们最迫切需要提高哪些软能力。
今天,书店和网站到处都是有关成功人士的书籍和励志读物。我们的媒体报道了大量的各行各业精英。比如,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先生。他们都极富人格魅力,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的一些特质:敢闯敢干敢冒风险,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些却不是我们从小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所推崇和引导的。教育专家和我们自己都意识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和我们学校人才培养之间是脱轨的。这种脱轨,自1978年开放后来来回回讨论了30年,并没有实质变化。相反,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略培养软能力的教育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蔓延到“起跑线”——幼儿园了。
我们不能坐等教育改革来改变我们自身。趁我们还年轻,我们自己需要提升自己。
本书就所讨论的软能力对中美差异进行了对比。就总体而言,与同等程度者相比,美国老百姓的硬能力比我们差。美国公司里干技术硬活者、大学理工科的博士生和科技研究者,大多数都是外国人和移民。美国高中生的数理化和国际地理等知识,普遍不如中国高中生。美国人的强项在于他们的软能力的确普遍比我们好,比如,正式场合里当众言说能力和独立能力。
我不是要一味地批判或吹捧中美文化。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各有所长、各有其短。《人民日报》记者丁刚先生曾提出“脱美国化”:不是美国什么都好,我们不是要把中国变成另一个美国。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丁先生说得好:“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美国,真正从美国学到我们想学的东西。”
我希望这本书,从个人和社会的双向,能帮助读者真正学到美国好的东西而不是其文化垃圾,帮助年轻人了解什么才是提高自己素质的当务之急——在保持硬能力的同时加强软能力!这也是在回答我自己曾困惑的问题: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和哈佛、普林斯顿等名牌大学的美国大学生相比,咱们很多学生的智商很高,比美国学生勤奋,为什么我们学生的领导才干和当众言说能力普遍不如别人?当然,这是涉及许多领域的话题,包括意识形态、教育制度、社会心理、遗传基因等诸多因素。希望这本书能引起众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探讨。
著名法国哲学家福柯指出,知识分子的角色并不是告诉别人他们应该做什么,而是不停地对设定不言自明的公理提出疑问,动摇人们的心理习惯、行为方式,拆解熟悉的被认可的事物,重新审查规则和体制,在此基础上重新问题化。我正是沿着这一思路来写这本书的。做人的原则是行为者知道前面的方向,如果不知道,有旁观者给指一下路,就省麻烦省时了。
有位家长,有一天听了我的讲座后很有信心,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孩子将来一定比我们出色!”但愿。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希望所在。
有一句英文是这样说的:“To teach is to touch a person’s life.”中文意思是:“教育就是去触动一个人的生命。”我所教过的学生和听我演讲或实况节目的听众里,或多或少,有些生命是被我触动过的。但愿这本书也有如此效果。因为这是令人喜悦的生命意义上的转让和增值,是金钱交易所不能比拟的。我不求这是一本完美的书,只求它可读性强,哪怕有一个人的生命因此而增值,这本书的价值就很高了。如果有读者说:“我花掉比坐一趟出租车还少的钱来买这本书,实在很值。”我就很开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