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智者的思维,你跟上了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2-9-16 18: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了一篇博文《地球是圆的,古人早知道》,提到在儒家经典《周礼》中,一段有关地理测绘的记述,已经触摸到大地是球形的科学真理。——这不过是读书偶得,写来与博友们分享,以证明中国人并不笨,对自然的认识常有惊人的见解。不料竟引来不少负面回应,有人大骂“儒粉”;有人说你这算什么?人家西方通过实证得出结论,那才是真正的科学!还有人不跟你辩论是非,只说:若真的如此,还等你来宣布?——弄得你哭笑不得。
不过真有几位认真“掰扯”的,给我讲《周礼》中的描述完全可以在天圆地方的概念中实现,又是垂线、又是夹角地讲了一大通,如果博客评论有发图功能,相信一定会给我发来一卷图纸。
《周礼》用文言表述,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困难。但我以为经过白话翻译,一般读者应当能看懂。不过从眼下的博客评论来看,有不少人显然仍没看懂。这也不奇怪,在网络大广场上,要求所有人的理解力都在一个水平,也不现实。因此我想再多解释两句,也许能让更多朋友了解这一事实。
这么说吧,“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天地的一个基本认识,他们认为大地是平的,太阳从东方一个叫扶桑的地方升出地表,在天空中划一道180度的圆弧,傍晚坠落到西方一个叫咸池的地方去——我们暂且把这说法称之为“地平说”吧。在这种说法中,扶桑、咸池是分别位于东西方极远处的两个神秘地点,人类(除了童话《太阳山》中的老大)难以达到。
而《周礼》中的描述(我们称之为“周礼说”)恰恰打破了“扶桑”、“咸池”神话。为了讨论方便,我仍将《周礼》这段文字连同译文抄移于下。顺带说到,我的译文参考了几种研究《周礼》的学者论著,应当能较准确传达原文意思:
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这里的“景”,即“影”。文意是说:通过测日影,来求得大地的中心;若其地偏南(离太阳近),日影就短,气候就炎热;若其地偏北(离太阳远),日影就长,气候就寒冷。若其地偏东,(见到太阳较早,当大地中心处于正午时),这里已是黄昏;这样的地方干燥多风;若其地偏西,(看到太阳较晚,当大地中心处于正午时),其地才是早晨,这样的地方多阴雨。
我们把“地平说”中的扶桑、咸池代入“周礼说”,就会得出这样的悖论:当太阳高悬在地处中央的百姓头上时,中央这里是中午;而东方某地(即《周礼》所说的“日东”,也应是“地平说”中的扶桑)已是黄昏;即是说,东方那里的百姓此刻会认为位于他们西边的“中央”乃是日落之地,也就是“咸池”。
就在同一时刻,西方某地(即《周礼》所说的“日西”,也应是“地平说”中的咸池)则正是清晨,他们那里的百姓会认为此刻位于他们东面的“中央”乃是日出之地,也就是“扶桑”!
同样是“中央”,怎么可能既是“扶桑”又是“咸池”呢?显然“地平说”的扶桑、咸池神话在这里讲不通,或者说,破产了!
事实上,“周礼说”要告诉大家的是:大地无处不“扶桑”、无处不“咸池”,同时又无处不“中央”。这也是“周礼说”与“地平说”的最大不同,即其视角是移动的。——此刻太阳高悬在“中央”百姓的头顶上,但半天之前,它也曾悬在东方人的头上(而不是像“地平说”描述的,是从东方的地底下冒出来),而半天之后,它又会悬在西方人头上(而不是像“地平说”描述的,是坠入地下去了)。——注意,这个概念很重要!
假设正午时太阳与人的垂直距离是一百个长度单位,那么无论中央还是东、西方,在不同时段都可能出现烈日当空(也就是中午)的时刻,太阳都曾悬在当地人头顶上,距离同为一百个长度单位。——此刻你画一张图,先画一条180度的圆弧,代表“地平说”中太阳的运行轨迹,然后再在这条日轨弧线下画一条与之等距的线作为大地(这个“等距”,可以规定为一百个长度单位),那么你看到了什么?你是否看到一条直径略小、弧度相同的圆弧?这就是《周礼》测绘者心目中的大地弧线!
战国时人一旦有了这样的认识,是不难加以类推,得出“地球是圆的”的结论的。——我始终认为,任何时代都有智力超群的人,我们的祖先中也不乏爱因斯坦式人物。我们如今借助现代物理教科书能明白的道理,比我们聪明一百倍的某些古人,当然不难通过测绘、推理而得出同样的结论。——就怕两千多年前智者的思维,至今还有一些人跟不上,或者根本不愿意跟上。
(本博客文章均属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