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警方高调扫黄与疾控中心默许卖淫?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2-9-17 02: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有两则新闻耐人寻味:一则是北京朝阳警方兵分四路突查“天上人间”等4家豪华夜总会,当场查获有偿陪侍小姐557人。另一则是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入暗娼场所调查,发现服务工作者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例不足两成。该市日前确定艾滋病防治目标,今年内暗娼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须达到82%,至2014年,此比例要上升至90%;今后六年内,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须控制在1%以内。该市日前启动了全球基金艾滋项目,获批108万美元的经费,使东莞每年的防艾经费增加了两倍多。


警方“扫黄”与疾控部门“防艾”各司其职
警方“扫黄”与疾控部门“防艾”,看起来各司其职,但疾控部门只顾“防艾”不管“扫黄”,无意识地“支持”暗娼商业性行为的做法,这与“只顾医驼背、不顾人死活”是一样的道理,显然是欠妥的。卖淫嫖娼是社会公害,理应“人人喊打”,全社会包括疾控部门在内都应形成共识,坚决予以抵制。
一些地方疾控部门之所以热衷于提高暗娼“戴套率”和控制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不完全是“社会责任感”使然,更重要的恐怕是为了增加“防艾经费”。实际上,担负“防艾”职责的疾控部门,宣传和普及“防艾”知识,理应深入城乡社区及各单位,广泛面向社会大众才是,如果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非法存在的暗娼场所,将宣传对象瞄准那些非法的性交易者,不管其出发点是如何积极、善意,其“理由”总还是难以“光明正大”的。
诚然,“扫黄”和“防艾”本是紧密相连的,因为“扫黄”扫得干净,暗娼场所被取缔,卖淫嫖娼行为自然失去了土壤,艾滋病的发病率、传播率自然大大减少,无疑对“防艾”工作是有利的。反之,如果“扫黄”不力,甚至对暗娼场所“放水养鱼”,卖淫嫖娼行为就会泛滥,就很容易出现“扫黄”、“防艾”两张皮的不正常现象。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近日,“东莞将对12500名暗娼进行艾滋病防治干预”的消息正在发酵,引起全国网民的关注。一边是从北京到东莞,政府部门的高调扫黄,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更是严厉表示,无论什么酒店涉黄,都要严查。而另一边,东莞市疾控中心宣传称,今年将对12500名暗娼进行艾滋病防治干预。
那么,对暗娼进行防艾培训,这是否就是默许卖淫嫖娼?一时间议论纷纷。支持者、反对者打起了口水仗。
风波源头:108万元美元防艾资金入东莞
东莞于1991年发现第一例HIV感染者以来,截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现住址为东莞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超过2000例,其中AIDS病人195例,报告死亡138例。2009年报告数居全省第七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4月29日,“东莞市艾滋病防治暨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启动会议”在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会议厅召开。5月10日,东莞市疾控中心网站简要公布了会议内容。风波的发端正是源于这个项目。
据了解,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是目前东莞经费额度最大的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是对东莞艾滋病防治资源的重要补充。该项目整合了全球基金资源、中央补助地方艾滋病防治项目、省级艾滋病防治项目和市级艾滋病防治项目。
据悉,广东省卫生厅批准东莞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一期)经费为108万余美元(不包括各级财政投入),执行期三年(2010年1月至2012年)。“全球基金项目按照东莞市总体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要求,主要支持中央补助地方艾滋病防治项目和省、市级艾滋病防治项目工作领域内未开展的重要防治活动、扩展已有重要防治活动的范围和数量及补充已有重要活动所需经费的不足。”东莞市疾控中心负责人说。
风波骤起:85%暗娼用套被指变相鼓励卖淫
近几年,东莞市参加的“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国家“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及策略研究”、“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及试点研究”等项目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此次,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在东莞启动,东莞制定了三年的工作计划,目标包括:使85%的暗娼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小于1%;85%的暗娼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等。
项目实施三年后的主要工作指标则包括: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1%;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8%;85%的暗娼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等。其中,“85%的暗娼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这一数据一公布就引起热议。在此之前,相关部门掌握的数据是,暗娼用套率仅约两成。“这是什么目标?”采访中,无论是网民还是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都提出这样的疑问,“这是否算变相鼓励暗娼卖淫?”
观点碰撞:支持者与反对者对培训暗娼各执一词
然而,整个计划中最吸引眼球也最惹来非议的却是“东莞将对12500名暗娼进行艾滋病防治干预”。苦于没有证据证明政府部门默许色情桑拿存在的网民认为,“这不就是铁证?”
根据“东莞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2010年各镇(街)主要工作量表”显示,东莞32镇街今年的暗娼干预总人数为12500名。对此,有网友提出,政府部门既然高调扫黄,按摩疾控部门掌握的这12500名暗娼不正好是严厉打击的对象吗?接受记者采访中,市民刘先生提出,“这边是扫黄,另一边是对暗娼进行培训,说起来怎么都是矛盾。但矛盾的不是对暗娼进行培训,而是扫黄。几乎大家都认为,东莞扫黄是根本扫不绝的,务实的做法就是培训。”
也有支持者认为,培训是务实而理性的做法。提高暗娼的用套率,对暗娼进行艾滋病防治培训,不仅与扫黄没有矛盾,反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扫黄。两者区别在于,公安扫的是“黄色行为”,而卫生部门扫的是由“黄色行为”所导致的公众健康问题,也就是这些行为所滋生的艾滋病蔓延隐患。
而反对者认为,治病救人最根本的莫过于切除病根。给暗娼发放安全套只是治标措施,治本措施则是彻底清除暗娼。对从事卖淫活动者进行强制治疗教育后遣送就行了。这才是最有效的艾滋病防御措施。同时,也避免了放纵暗娼而导致“卖淫合法化”的尴尬质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