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怎样做个好汉?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21-1-8 07: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样做个好汉?
     作者:汉风唐韵
    
     从历史上为数众多的春秋义士,到秦时项羽,汉时霍去病,唐时颜真卿,宋时岳飞,明时文天祥。。。这些突出的代表身上无不体现出:好汉总有无所畏惧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超强的体力,超群的智力。。。
    
     很多人都会说他们是天生的好汉我做不来,也有些人立志做好汉只是不得法。怎样做个好汉东西方是有不同方法的,西方会通过各种超过本人极限的方式训练,训练出来就是好汉,部队中的特种兵就是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便于制定标准批量制造,弊端是淘汰率相当高,而且对人性的伤害非常大。
    
    中国传统的方式是从人的根本入手,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这三宝的用处可大了,人的一切都由这三宝决定。比方我们说一个人没精打采的都会说他精神不好,一个小孩很聪明、学东西很快,会说很有灵气,一个人干活很有积极性干什么总是跃跃欲试我们会说他精神头足。好汉的其他一些素质也都是精气神作用的结果,有的人先天遗传好天生的就很有毅力,困难面前很能坚持,我国农村经常说这种人天生咬牙。有的人天生就能静下心来,老百姓常说这孩子天生坐得住。。。按照传统文化的观点什么样的精气神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人。
    
    中国古代训练好汉的方法是直接改"遗传",这种训练办法只要入了师门什么样的人都能成就,成功率极高,只有这样才有了孔子的有教无类,如果没有改遗传这个前提是无法做到有教无类的,就像一个做不下来的孩子让他老实的写毛笔字一样,太难了。碰到这样的孩子中国传统的做法并不是现在流行的给孩子讲道理,让家长帮忙做工作督促孩子静下来,这样折腾来折腾去收效甚微,偶尔有效的也只是孩子平时被灌输了很多要静下来的理念,依然静不下来,只是后来受了大的触动才忽然洗心革面,按照父母老师的要求做了起来,其实这怨不得孩子,孩子并不想和父母老师对着干,问题是他打不过天生的那个自己,受了触动做出改变其实也不是理智战胜了自我,也是大的触动改变了他的气血使他的先天接受安静。
    
    这样的例子很多。澳门赌王何鸿燊的父亲是个大富豪,他过惯了花钱如流水,放荡不羁的生活,父亲的破产他和被抛弃的母亲生活的十分困苦,亲戚都敬而远之,这件事给何鸿燊很大的刺激,使他从富家弟子的旧梦中彻底清醒过来,开始告别了过去的自己靠奋斗成就了自己,至于他事业是不是正当这不是本文谈论的,只是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人的性格大改变通常情况下需要大的触动,这也很偶然。
    
    再说中国古代怎么让多动的孩子静下来练字,古代私塾老师是不会多讲道理的只是用戒尺逼迫孩子做下来,每天不管你用不用心都要写够多少篇,不要小看这个书法,中国的文化就是这么厉害,随着时间的累积小孩的性格也改变了,能做得下来了,再学其他需要静心的自然很容易入门,可见中国古代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这是一种改变人的先天的素质教育,有别于现在流行的基于西方科学的素质教育。
    
    万丈高楼凭地起,中国古代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点点的改变人的遗传,最后儒家的秀才带兵就不让人奇怪了,韩信、曹操、诸葛亮、文天祥。。。都是文人打仗没问题,什么原因?古代的素质教育好啊,有了智慧和勇气带兵又有何难?
    
    所以要做个好汉光从外在的去学这个学那个,训练这个训练那个收效不大的,这些方法只对那些先天遗传比较好的有效,禀赋差一点的想做好汉还是从儒家的正心开始改变自己的先天遗传,改变自己的气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8 07: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到长城非好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