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古文中所有以“也”字结尾的都是判断句吗? 判断句怎么辨别?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12-2-16 01: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2-16 01: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不是,不过大多数都是。一、“……,……也”的格式。如:①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周密《观潮》)(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最雄伟的景象。)二.“……者,……也”的格式。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廉颇是赵国的良将。)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释疑惑的人。)有时这种格式,也可以用到谓语部分,变成“……者也”的格式。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们宴》)(这便是沛公的卫士樊哙。)三.“……耳”的格式。如:如:此亡秦之续耳。(《鸿们宴》)(这种做法是在走秦灭亡的老路。)四.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如: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们宴》)(如今,人家正好比是刀何砧板,我们是鱼肉,还要告辞做什么呢?)②“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也。”(《公输》)(“这是什么样的人呢?”“一定是有偷窃毛病的人。”)五.用副词来帮助判断。如:如:①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这样的人就是善于用兵的人。)②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③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秦的过错在于人民怨恨它,不是郡县制度错了。)六.判断词“是”的出现。在文言文中,“是”常常作指示代词用,不能误认为都是判断动词。如:《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日月星辰等各种天象,这是夏禹、夏桀时代都相同的。)如果不认真分析一下的话,句中的“是”是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判断动词的,其实是指示代词在句中作主语。但文言文中也确实有“是”作判断动词的用法:如:①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西门豹治邺》)(巫婆何她的徒弟是女人,不能讲明白事由。)②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问现在是什么朝代。)③巨是凡人。(《赤壁之战》)(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其实,“是”作为判断动词,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此是何种也?”(这是什么样的东西?)其中的“是”用于主语何名词性谓语之间,肯定是一个判断动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2-16 01: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吧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2-16 01: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者,…也。”翻译后为“…是…”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