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课本中对小学生的品行有哪些要求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2-9-22 00: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良好的行为品德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善良的人品表现在懂孝顺,知礼节,守公德,为人厚道,与人为善,常怀感恩宽容之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品德修养良好的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能遵守公共社会道德,传统生活礼节。品德行为修养需要家庭的良好教育,更需要学校老师的精心培育。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初级小学老课本中,有关小学生品德修养的课文内容非常丰富,内容涉及修养、品德、爱国、公德、卫生、教育、为人等多个方面。课文内容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易学易记易掌握,从日常生活切入,强调待人处世之准则,突出至情至性的道理,力图让孩子们有所感悟,从小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初小修身课文第一课,课文内容以一名小学生的语气强调:我在下课的时候,做适当的游息。游息是指行动、活动的踪迹以及言行举止皆能守礼尊制。游息还有游玩与休憩之意,也就是游玩和休息之时仍然能遵规守制。文中所说“我在下课的时候,做适当的游息。”重点指游戏,即下课休息时间,作适可而止有意义游戏,既可以愉悦身心,放松紧张的学习心情,又能在游戏中增长智慧。因此,编者强调在下课的时候,做适当游息。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级小学常识课本中的“游息公约”包括以下内容:一、要遵守公共秩序。例如,走路要靠左边;通路中不奔走;不大声疾呼;不到禁止的地方去。二、不要妨害人家。例如,在别的级没有下课的时候,不要喧闹;在通路上不逗留;无事不到教师的预备室。三、要注意公共卫生。例如,吐痰要入痰盂;纸屑果核不要随意抛弃;饭后不做剧烈的运动。四、要有公德心。例如,爱护公物,用完仍放原处。五、要有快乐的活泼精神。例如,待人家要和气;受了人家的服务要说谢谢等。

这些对初入学校的小学生要求的游息公约包括: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要妨害人家、要注意公共卫生、要有公德心、要有快乐的活泼精神等方面。其内容就是教育好小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做事,哪些是该做必做之事,哪些是令行禁止的行为等等。其中将遵守公共秩序排在第一位。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要求。构建良好公共秩序,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遵守公共秩序,要依靠道德规范,首要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增强遵守公约意识,从而使公共秩序得到真正的实现,这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公约。

在首要遵守公共秩序行为中,课文举例,如“走路要靠左边。”这一项似乎和如今的行走靠右边有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其实,古人走路行车靠左是为了保护长辈。南宋哲学家朱熹,出门走路,必定靠左。他的学生说:“老师,您走官道靠左,是怕跟人撞车,怎么走羊肠小道也靠左呢?这小路上又没马车,哪边好走就走哪边。”朱熹说:“君子为人处世,讲究不欺暗室,人前人后得一个样,有人管没人管得一个样,虽然这是小路,咱也得按照走大路的规矩走,这样才有助于修身。”然后朱熹又教导学生:“一个人要想做君子,对自己的要求得高一些,走路光靠左就行了吗?远远不够,你得走在长辈后面,以显示对人家的尊敬。如果长辈要求你跟他并排,你最好走在他的右边(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以便保护人家。”

朱子大儒所提及左行之道,亦是尊长敬师之礼,作为一名小学生必须谨记在心,体现在日常行为中。除了遵守公共秩序之外,其他的诸如不要妨害人家、要注意公共卫生、要有公德心、要有快乐的活泼精神等。这五项游息公约之中,有四项是要求必须作为的,只有一项是不能作为的,即“不要妨害人家”。作为小学生的游息公约,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必须时刻牢记,付诸于行动中。不要妨害人家,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很难。公约举例为:在别的级没有下课的时候,不要喧闹;在通路上不逗留;无事不到教师的预备室等。这些都是初入小学生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

老课本中关于游息公约的条条要求意在告诉小学生知礼明事,结合日常生活和学校学习等方面,给初入学校的小学生以点拨启发,讲明做人之道,在寥寥数语间,简明扼要地把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学校要求、游息公约传达给孩子,使孩子在活泼生动的氛围中懂得明理启智做人的人生基本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