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一个历史问题,谢谢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1-6-26 20: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hiti.edu.sina.com.cn/paper/6/69/36906/c_p.php
第16题为何A选项农副产品质量差不对呢
如果是D的话,苏联应该是在二战前就完成了工业化,所以取得苏德战争的胜利,而1955年执政的就是赫鲁晓夫了,他的改革不是放在农业上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6-26 20: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今年江苏考生,历史A+,或许能给一些参考我在考场上看这题时,一看就知道A肯定不会选,很简单,这是历史考试,考的肯定是历史的某个知识点,如果答案选A那这道题出的就一点意义都没有。第二A项表达不正确。题干中只能看出农产品交换工业品少。并不代表农产品价格低,还有材料提到“义务交售价格为成本的10%”这并不是说明价格低,而是政府在强制收购时给农民的钱太少了。所谓义务交售就是用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卖给国家也就相当于白送了。而且材料更不能说明农产品质量差。BC只要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是错的D项,看看题目问的问题“反映了这一时期苏联”首先这一时期指什么看看材料应该是“1928~1953”也就是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是在这一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6-26 20: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觉得是C因为特别指出了“成本”一词,低于成本这么多 只有计划经济可以 市场化程度非常不足 很明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6-26 20: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农业不够重视所以导致农产品供不应求,能交换到的农产品才少,与价格,质量无关,如果价格质量差啊,那势必能换到更多农产品才对。工业化虽然是说在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1955年赫鲁晓夫执政大力推广农业生产(工业生产重心转移到农业,还记得书上有图说赫鲁晓夫爱玉米吧。。。),因为农产品过剩,供过于求,所以量大了,而人民实际需要的没生产的那么多,所以价格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6-26 20: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D对因为题目是说1955年时的价格。在1955年以前苏联在恢复经济和冷战中主要以重工业为主,这为以后的经济畸形奠定了基础。A很容易排除C也是错的,因为长期使用计划经济 B错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农业集体化向农民索取太多,生产积极性不高,并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进农业发展,许多人去西伯利亚开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6-26 20: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赫鲁晓夫的改革依然没走出斯大林模式,重心依然在重工业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