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石榴的诗歌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09-6-8 07: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的:
也许青绿 也许绯红也许从此心无旁念在午后的风中凋零
乡愁是脸上的雀斑圆圆的符咒般的红唇吻过青枝斑斓
我的酸甜世人皆知有谁等到我怦然心动喋血枝头摔开这人间真味古代的:
宋.苏轼(忘记了名字,对不起。) 榴花满院谁家种,品质不与杏李同。 密密枝条堆暗绿,点点叶瓣映霞红。 金房始挂千滴露,玉瑙终隔万苞琼。 任是秋霜萧瑟处,凭将涩果建奇功。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斫得厅前栽。烂熳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麴尘。泪痕(氵邑)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6-8 07: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日观妓
万楚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
《咏石榴花》(王安石)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元 马祖常 《赵中丞折枝石榴》“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这首诗不仅道出了石榴的来源,也描写了石榴花的优美。
榴花金元格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庭榴明杨升庵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西园石榴开宋欧阳修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最怜夏景铺珍簟,尢爱晴香入睡轩。乖兴便当携酒去,不须旌骑摇拥车辕。
榴花唐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山石榴寄元九唐白居易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石榴歌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柳宗元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孔绍安
侍宴咏石榴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孙逖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
客自新亭郡,朝来数物华。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车。海上移珍木,楼前咏所思。遥闻下车日,正在落花时。旧绿香行盖,新红洒步綦。从来寒不易,终见久逾滋。

方干
海石榴
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满枝犹待春风力,数朵先欺腊雪寒。舞蝶似随歌拍转,游人只怕酒杯干。久长年少应难得,忍不丛边到夜观。
咏石榴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城.
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唐作者:白居易作品:喜山石榴花开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作品:题山石榴花内容:
一丛千朵压栏杆,剪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年代:唐作者:李白作品: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内容: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七律·农家乐
作者:邓柔刚
门前屋后绿油油,四季飘香入画楼。桃树花开红艳艳,石榴果熟滑溜溜。芭蕉蔽日垂长吊,金桔满枝挂彩球。政策归心开富路,农家老少乐悠悠。
元稹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僧衣。
石榴园下禽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
年代:唐作者:陆龟蒙作品: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
紫府真人饷露囊,猗兰灯烛未荧煌。丹华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却照霜。谁与佳名从海曲,只应芳裔出河阳。那堪谢氏庭前见,一段清香染郄郎。
《虞美人·次韵和飘零沧桑上阕》
千重碧树莺啼乱,香陌春行倦。红裙妒杀石榴花,为言客愁无不在天涯。
七绝和汉宫秋词长咏石榴花
榴花初染火般红,果实涂丹映碧空。自古人夸多子贵,如今徒惹恨无穷。
古风五月石榴
杨槐撑华盖,桃李结青子;
残红倦歇艳,石榴吐芳菲。
奇崛梅枝干,清新柳叶眉;
单瓣足陆离,双瓣更华炜。
热情染腮晕,柔媚点娇蕊;
醉入玛瑙瓶,红酒溢金罍。
风骨凝夏心,神韵妆秋魂;
朱唇启皓齿,灵秀瑶台妃。
山石榴【唐】杜牧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庆清朝榴花年代:【宋】作者:【王沂孙】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薰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馀数点,还胜春浓。
朱熹《榴花》
窈窕安榴花,乃是西邻村。坠萼可怜人,风吹落幽户
王义山《石榴花诗》待阙南风欲上场。阴阴稚绿绕丹墙。石榴已著乾红蕾,无尽春光尽更强。不因博望来西域。安得名花出安石。朝元阁上旧风光,犹是太真亲手植。义山另有《石榴》诗一首:「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齐民要术》安石榴第四十一作者:.[后魏]贾思勰.陆机曰(一):“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安石榴也。”
《广志》曰(二):“安石榴有甜、酸二种(三)。”
《邺中记》云(四):“石虎苑中有安石榴,子【二】大如盂□,其味不酸。”
《抱朴子》曰(五):“积石山有苦榴(六)。”
周景式《庐山记》曰(七):“香炉峰头有大磐石,可坐数百人,垂生山石榴【三】。三月(八)中作花,色如石榴而小淡,红敷【
四】紫萼,烨烨【五】可爱。”
《京口记》曰(九):“龙刚县有石榴。”
《西京杂记》曰(十):“有甘石榴”也。
栽石榴法:三月初,取枝大如手大指者,斩令长一尺半,八九枝共为一窠,烧下头二寸。不烧则漏汁矣【六】。掘圆坑深一尺七寸,口径尺。竖枝于坑畔,环圆布枝(十一),令匀调也。置枯骨、礓石【七】于枝间,骨、石,此是树性所宜。下土筑之。一重土,一重骨、石,平坎止。其土令没枝头一寸许也。水浇常令润泽。既生,又以骨、石布其根下,则科圆滋茂可爱。若孤根独立者,虽生亦不佳焉。
十月中,以蒲□裹而缠之。不裹则冻死也。二月初乃解放。
若不能得多枝者,取一长条,烧头,圆屈如牛拘【八】而横埋之亦得。然不及上法根强早成。其拘中亦安骨、石。
其斸根栽【九】者,亦圆布之,安骨、石于其中也。
(一) 《艺文类聚》卷八六、《太平御览》卷九七十及《图经本草》均引作“陆机《与云弟书》”,文同,惟“涂林”不重文,作“……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类聚》“石”作“熟”)。“涂林”重文,则“涂林”是安石榴的异名。但《类聚》同卷引梁元帝《赋得咏石榴》诗有“涂林未应发,春暮转相催”句,《本草纲目》卷三十引《博物志》:“汉张骞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则“涂林”是地名。他书所引,“涂林”也不重文,未知《要术》是否衍误。关于张骞引进安石榴,《文选》潘岳《闲居赋》李善注引《博物志》亦有此说。
(二) 《太平御览》卷九七十引《广志》同《要术》。
(三) “二种”,从金抄及《太平御览》卷九七十引,他本作“二等”。
(四) 《初学记》卷二八、《太平御览》卷九七十均引到此条,“
盂□”作“□盏”,《邺中记》则作“□盏”,余并同《要术》。
(五) 此条不见今传《抱朴子》。
(六) “苦榴”,各本同。《本草纲目》卷三十“安石榴”:“实有甜、酸、苦三种。《抱朴子》言苦者出积石山,或云即山石榴也。”按今本抱朴子不载此条,李时珍当亦根据《要术》。惟石榴亦名“
若榴”,“若”、“苦”二字相差极微,《要术》中每有彼此互误,“苦”字是否“若”字之误,已无可查证。
(七) 《初学记》卷二八、《太平御览》卷九七十均引到此条,“
烨烨”《初学记》作“炜晔”,《御览》作“辉华”。
(八) “三月”,各本作“二月”,仅金抄作“三月”,《初学记》及《太平御览》引同。兹从金抄。
(九) “京口”即江苏省镇江市。据史书记载,龙刚县始置于晋,属于桂林郡(见《晋书.地理志下》),和京口不相干,此条似有问题。《太平御览》卷九七十引有:“《襄国记》曰:‘龙岗县有好石榴。’”极可注意。襄国即今河北省邢台县,为后赵石勒所都,石虎迁都于邺(今河北省临漳县),改为襄国郡,后魏复为县,隋改龙冈县。《襄国记》是《邺中记》一类的书。据《晋书.地理志》反映,当时入侵中原各国所建郡县名称,“并不可知”,可能后赵时曾在襄国地区建立过龙岗(或刚)县,故《御览》所引《襄国记》,有如上说。龙刚既与京口大不相侔,而“襄国”二字残烂之后,很容易错成“京口”,因此我们怀疑这里《京口记》可能是《襄国记》之误。
(十) 《西京杂记》只有“安石榴”三字。
(十一)“环圆布枝”,金抄、黄校、张校、渐西本如文,意谓环坑周竖布石榴插条,明抄“环”字空白,“枝”误作“枚”,湖湘本“
圆”误作“口”。
【一】 “安石榴”即石榴。《图经本草》:“有甘酢二种,甘者可食,酢者入药。”《要术》中在加工制造方面多有用到,如卷七《笨曲并酒》篇引《博物志》用安石榴汁浸胡椒酒,卷八《羹臛法》篇引《食经》用以作“胡羹”,卷五《种红蓝花栀子》篇用醋石榴汁作胭脂等。
【二】 “子”,指石榴果实,不是籽粒。
【三】 《图经本草》:“又一种山石榴,形颇相类而绝小,不作房。生青齐间甚多。不入药,但蜜渍以当果,或寄京下,甚美。”
【四】 “敷”是“柎”的假借字,指萼的底部,即所谓“鄂足”。《诗经.小雅.常棣》:“鄂、不韡韡”。郑玄笺:“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柎;柎,鄂足也。”“鄂”是“萼”的假借字。
【五】 “烨”,音业,“烨烨”,红艳夺目,光耀可爱。
【六】 《要术》对插条或接穗采用烧下头二三寸的方法有不少处,如上面插梨篇的对远道携梨穗,本篇此处和下文的“烧头”,以及卷五《种槐柳楸梓梧柞》篇的烧柳条等。这里注明烧的作用在防“漏汁”。插条中贮藏营养物质的多少和动态,对插条的再生作用有密切关系,但烧下头能否达到防止养分的走失,不无可疑。
【七】 “礓石”,《玉篇》:“礓,砾石也。”
【八】 “牛拘”,即“牛鼻环”,指将插条圆曲如牛鼻环的形状。《说文》:“●,牛鼻中环也。”字省作“●”,音卷。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二《别译阿含经》引《埤苍》:“●,牛拘也。”又卷四《大灌顶经》:“今江南以北皆呼牛拘。”《要术》这样的繁殖方法,现在叫做“盘状扦插”,西北等地在繁殖石榴时偶有采用。
【九】 “斸根栽”,掘根剪成短条,进行扦插,即今“根插法”。
今人倾情种下相思籽,暑去寒来苦培栽,历尽春秋四十载,终于盼得石榴开。花香满园关不住,难免惹得蝶蜂来,狂蜂浪蝶均不屑,芳心只许不世才。奉劝坛内君切记,石榴只为知音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自哀。
其实唐人诗中的“榴花”往往是海榴或山石榴(杜鹃花)。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王维《栾家濑》)
李商隐 无题(二首选一)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6-8 07: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4、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5、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6、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8、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0、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1、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12、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3、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5、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 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 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 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 ——燃烧!不停的燃烧!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 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 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 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 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 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 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 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 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 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 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 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 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 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 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 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 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 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 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 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 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 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 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 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 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 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 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 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 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 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 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 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 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 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 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 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 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 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 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 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 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 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 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 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我虔诚得不敢寻觅词汇, 因为老师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敬词。 我是一棵绿树,沐浴着智慧的阳光, 在您知识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天的深情,地的厚爱,铭刻在我心里,生生世世,永不忘怀。 老师,您还记得我吗?那个顽皮而不懂事的孩子。 当您收到这张心意卡时,就想我又来到您的身边。 您的教诲,是明朗朗的阳光,照在我的心田里,让我青春之花开放。 老师,您启迪我真正领会了大自然的恩惠, 从此我读懂了每一瓣绿叶,每一片彩云,每一个浪花。 敬爱的老师,素白的雪,是您的象征; 献上为您编织的神圣光环,祝福您岁岁愉快,年年如意!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我们喜欢你,年轻的老师; 您像云杉一般俊秀,像蓝天一样深沉; 您有学问,还有一颗和我们通融的心。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亦融融。 祝福您,节日愉快! 别后,漫漫岁月,您的声音,总在我耳畔响起; 您的身影,常在我脑中浮现;您的教诲,常驻在我心田…… 在今天这属于您的日子里,恭祝您平安如愿!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 在您的节日,您的学生愿您永远年轻! 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 敬爱的老师,您的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 我虔诚地祝福您:安康,如意! 您给了我灿灿如金的生活真谛,经过岁月的磨洗,弥久而愈明!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亦未必永垂千古; 而刻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您的名字,将真正永存! 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一切逝去了的方知其可贵——我怀念这您带我们走过的分分秒秒。 今天,在遥远的他乡,您的学生把您给予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心湖…… 你的谆谆教导,是爱的清泉,将在我心灵的河床里,永远流淌……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浓; 甘雨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 ——祝您节日愉快! 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我成为挺拔的白杨,还是低矮的小草, 老师,我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敬! 愿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着您; 愿欢乐年华,永远伴随您。祝您节日愉快! 老师,我们诚挚的祝福, 就像老树上的翠绿,浓浓密密,与岁月俱增! 所有的思念,更融合着不尽的感激与敬仰, 愿您的节日里洋溢着 璀璨,平安! 当我们采摘丰收果实的时候,您留给自己的却是被粉笔灰染白的两鬓白发。 向您致敬,敬爱的老师! 多想再一次注视您的目光,多想再一次倾听您的讲课,多想再一次紧握您的双手。 衷心道声谢谢,用我所有的真诚。 一份诚挚的祝福,代表一颗颗充满感激的心。 愿您的喜悦,您的愿望,在您打开这小小卡片时能够同时满足! 愿老师像那高挂的太阳,将自己的温暖送给我们,对此我们爱你; 老师像那汹涌的大海,将自己的热情奉献我们,对此我们尊你; 老师像那辛勤的园丁,将自己的果实留给我们,对此我们敬你; 老师像那忠诚的黄牛,将自己的劳动传送我们,对此我们服你! 春蚕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春蚕”是广大教师感到无比荣耀的称谓。著名教育家朱光潜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 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春蚕这些优秀的品质,只有光荣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这样的称谓。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蜡烛 源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人们歌颂蜡烛,是因为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说起蜡烛这种品质,人们就联想到敬爱的老师,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这种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耀人间”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正是对人民教师的最生动的比喻吗?“如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似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这幅老师自勉的对联正是对“蜡烛”称谓的认可和自豪。 孺子牛 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人们之所以把老师称作孺子牛,认为这是当之无愧最贴切的比喻。我国历来有师生“亲如父子”的传统美德,老师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就像 孺子牛一样辛勤地耕耘,为把孺子培养成才心甘情愿地作出奉献、鞠躬尽瘁,不图回报。获得“孺子牛奖”的全国优秀教师刘让贤扎根青海高原乡村几十年如一日,像牛一样兢兢业业地工作,把自己的爱无私奉献给孩子,刘让贤是广大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孺子牛”精神的生动体现。“孺子牛”精神表现为“深怀爱心,默默耕耘、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些优秀品质都集中体现在我国广大教师身上。因此把老师称作“儒子牛”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褒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6-8 07: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给我唱新赞美诗224首没有参考资料:...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