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昱畅离黄渤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8 11: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映第二天票房截止目前斩获4200多万,老实港,不够漂亮。
但,豆瓣7.4、猫淘双双9.2的评分,意味着随着影片口碑发酵,票房随时有“逆袭”的可能。

而有一个人,在几乎所有观众心里都是加分项。
就是这个今年国庆档刷脸最频繁,新片上线“端水宣传”,但偏偏没人烦他的——瘦下来的日系少年彭昱畅。

某种意义上说,《一点就到家》能将一个扶贫攻坚的主题聚焦到小人物的成长经历中,把一个青年人创业故事拍到飞起,青春、梦幻、高燃,很大程度依靠的是刘昊然、彭昱畅、尹昉的青春组合,也因此能打动更多的年轻受众。
尤其在彭彭饰演的彭秀兵身上,我们更能看到那种年轻人的单纯和热血。电影中,其他角色都在某个时刻放弃过,只有他,一根筋冲到底,也正是这种一根筋,最终感染了其他人,让这场“三傻闹新村”,收获了一个圆满大结局。

在我看,即便对于彭昱畅这个年轻的老戏骨来说,即便许多观众已经将他自动对标黄渤,这都是个极艰巨的任务。
因为他演绎的,是一个外傻内燃、看起来简单懵懂,其实比谁活得都明白的人物。
结果,他演得让所有人看完心服口服。
看完电影就想说一句话——这个国庆档最大惊喜,是他了。
为什么许宏宇第一个就定下彭昱畅?不得不说许宏宇眼光独到。
拍《喜欢你》,找周冬雨演那个迷住万人迷金城武的古灵精怪少女,拍《穿越火线》,找鹿晗演那个混不吝的“远古”游戏大神。
这一次,他挖出了新一代实力演技派的半壁江山。

而选角对了,电影的味道就对了。
之前许多人,都将电影称作青年版《中国合伙人》,许宏宇却说,他要拍的,就只是青春片而已。
必须说,许宏宇拍出的类型片,总是会打破你的某种常规认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看过电影就发现,的确,与其说这是青年版《中国合伙人》,倒不如说更像是一部属于年轻人的励志「爽片」,虽然是脱贫题材,却完全不是严肃风格,反而轻快,愉悦,跳脱,从影像到节奏,带有浓厚的漫画感。

但仔细一琢磨,漫画般的视觉风格下承载的,又是城市与乡情的重量,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咖啡与茶的冲突,年轻与长辈的碰撞。
在观众已经近乎默认青春片=甜宠的今天,《一点就到家》无疑是一支射向现实的箭。
不否认,《一点就到家》本质是励志的,向上的,美好的。
但那些都市压力,青年迷茫,梦想与现实的挤压碰撞,还有蠢蠢欲动的青年人的渴望,同样被埋在故事底下。
而所有的故事与表达,又被放在三个主角身上。

魏晋北是身患抑郁症的都市青年,彭秀兵是个北漂梦想家,而李绍群是一个养生朋克,三个人物的核心性格设定搭建完成,就仿佛为观众呈现了当代青年的群像,许宏宇想要的故事“灵魂”就定了。
而第一个定下来的,就是彭昱畅。
用导演的话说,“他的性格与彭秀兵有相似之处,特别简单、憨厚,很直接纯真。”
演员和角色性格类似,演起来,轻而易举吗?没那么容易。
注意许宏宇在访谈中说的,他“或许算是魏晋北与李绍群的结合体,但他又想要一个彭秀兵式的朋友”。
什么意思?前两者,就长在这代青年身上,唯有彭秀兵,更类似一个梦想中的朋友。

这个内心质朴但有执着信念,皮肤黝黑,笑起来一口大白牙的铁的铁憨憨,从云南小山村出来,一心来到北京打拼,找到快递员的工作,成为每个月的“快递之星”。
勤勤恳恳工作了10年,存款19万,却为不甘只在大城市的人潮中做一只跑得够快的蝼蚁,而想把便捷的快递生活带回自己云南山沟沟的家乡。“外面的路走得慢,家乡的路任你闯。”
也就是他在北京送的最后一单快递,不但把刘昊然饰演的魏晋北从跳楼边缘捞了回来,更顺手把人捞回老家,成了商业思维入股的“创业顾问”。
结果,开了一个快递店,帮乡亲们无偿代购、退换货,却把自己的19万全都败光了。

但他怎么说?“失败的只是事儿,不是人。”
自我安慰?看似没头脑的他,看上去,输了积蓄,但赢了什么?
后来在他组织乡亲们一起种植普洱咖啡时,淳朴的乡亲们纷纷响应的理由很简单:
“我们不是相信普洱咖啡,我们相信你。”

这角色,有点意思。
你可能觉得,这不过是彭彭本色出演罢了。
听他说的一口西南方言,怕不是西南人?但实际上,彭彭是江西的。
只是他利落的短发,黝黑的皮肤,活脱脱一个憨厚的农村创业小伙,看起来就像是云南寨子里土生土长的村民。
这就叫,入戏。
但,光入戏还不够。还要带着观众入戏。

影片完全是轻喜剧风格的,时而是美丽云南风光旅游片,时而加入了奇幻的漫画式画面。甚至有时候,又会变身惊悚片!典型的许宏宇式摄影和剪辑,画风非常古灵精怪,很有想象力。
拍《喜欢你》这样的爱情片,这就够了,但拍《一点就到家》这样的青春创业片,当主题被包裹在一个轻喜剧的框架里,影片的成败就在于:观众能否在角色身上找到熟悉的共鸣。
换言之,对于电影来说,选角就是一场最大的豪赌。
赌错了,观众光看个热闹,满盘皆输。赌对了,电影就赢了。

好在,彭彭什么时候让导演失望过。
彭昱畅离黄渤,不远了?也是这样的影片和这样的表演,又让人想起了黄渤。
一部《夺冠》让众人接受彭昱畅和黄渤长得像的设定,电影之外,他们也的确属于同一类演员。



外形都不算偶像派,但却超有观众缘,角色时常看起来不正经,其实比谁都能扛事。
两人起点也不高,黄渤入行先跟着管虎拍电视剧,演了国产剧中最真实的民工。
彭昱畅的第一个角色,网剧《太子妃升职记》里的强公公,演员表里,稳扎稳打排在第八位。

低开才好高走,这些都演过,以后什么类型的戏什么类型的角色,都不是问题。
2017,《闪光少女》,彭彭这片“绿叶”苦练几个月后的击鼓段落成为全片的高光时刻,本来漫展上无人在意民乐乐队,随着鼓声气势磅礴。

2019年,一部《快把我哥带走》,和张子枫演技交相辉映,兄妹戏之外,一场看到家人幸福团聚后的戏,完全靠肢体动作演出角色的瞬间失落与崩溃。

果然,前浪有前浪的功底,后浪也有后浪的厉害。
演员的一切技法、表现力,终究会归于情感。
《一点就到家》的情感基础是什么?年轻人逐梦的痛苦与安慰。
世间没什么是平等的,唯有年轻人的痛苦挫败,总是平等。
那为什么我们会为彭彭的角色动容?因为这角色背后的意思是——
面前压力再巨大,失败再惨痛,前途再凶险……我往这山上一站,就不会退让一步。

彭昱畅把黄渤视为最想合作的偶像,黄渤也在综艺上夸过他“演戏真的可以”。 因为两人的表演,都是粗中有戏。
不论如何宏大的叙事,情感是互通的。用情感去挖掘人物的内心最深的那一层。挖得越深,打动的人,就越多。
这样走心的表演,也是《一点就到家》表面漫画式搞笑,也依旧能够打动观众的原因。
这也是我看到最后,倍感欣慰的地方——新一代演员,真的可以。
但,后浪彭彭和前浪黄渤的表演,到底还是不同了。
有一个镜头充满争议:
许宏宇定剪后成片拿给陈可辛看,后来接到个很长的电话,陈可辛说了很多需要修改的细节,最后来了一句,“其实那些不修改都无所谓,但是有一个镜头你一定要拿走,我受不了。”
就是三位主演在床上牵着手的那个镜头,他说,“能不能拿走?” 许宏宇说不能,陈可辛问“点解?”许宏宇说,“没有为什么,年轻人会喜欢。”

最后这个镜头就真的留了下来,而影院里的观众看到这一幕,的确笑得很开心。
喜剧不是独角戏,需要演员互相打配合,才会更有感染力。而新一代演员们,自有新一代演员的演绎方式。让黄渤在《寻龙诀》里和陈坤在床上手牵手,不可能。新一代这么演,就能成。
有人说,这么拍过于那啥,没有必要。
有人说,这一幕很感动。
我觉得,这个画面的确是过火的,我是陈可辛,亲自进剪片室把它删掉,哪会跟许宏宇多废话。但陈可辛没有,所以他是陈可辛,我不是。
因为陈可辛老了,却懂得尊重年轻人的生活和表达,年轻人觉得有趣,那就随他去。
而国产电影的未来,也要看这群年轻人的了。

彭彭的未来会如此?刘昊然的未来会如何?问题的答案也许就是:国产电影的未来的,会如何。
但,不能急。
就像电影三个主角一样,慢悠悠地在云南古寨里安营扎寨,花上几年时间去等待咖啡成熟。喝茶,打坐,看山,不那么急躁,不那么恐惧时间的流逝,依然能够得到年轻人想要的。
魏晋北和彭秀兵之间的友情、共同的事业虽然经历过动摇,但最后彼此互相扶持走了下去。电影的最后,李绍群父亲接过儿子的那杯咖啡,代表了上一辈对后辈的认可,而儿子捧过父亲的那杯茶,则意味着传承的继续。
《一点就到家》这样的电影,彭彭这样新一代的表演,也像是,从老一辈手里,接过了什么。
不敢说彭昱畅什么时候能拿下影帝。但就像何炅说的,他是那个屋子里,最有可能拿下影帝的人。
而彭昱畅自己说,只要观众看到他,说上一句“彭昱畅演的真的还不错”,就足够。

也许艾怡良唱的“Forever Young”放到彭彭身上就是——
青春会一直在燃烧,但“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终于明白,为何所有人都爱彭昱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