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恽是谁杨恽是什么时候的人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12-2-23 03: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2-23 03: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2-23 03: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汉文学家。字子幼,华阴人。宣帝时曾任左曹,后因告发霍光谋反有功,封平通侯,迁中郎将。神爵元年(前61)升为诸吏光禄勋,位列九卿。其父杨敞曾两任汉宣帝时丞相,母亲司马英是著名史学家兼文学家司马迁的女儿。杨恽家中藏有一部母亲从外祖父家中带来的外公司马迁写的《史记》,因此杨恽有机会目睹这一历史名著。受外祖父和母亲的影响,杨恽自幼熟读了《史记》和名家经典,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另外,外祖父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对杨恽的影响也颇深。杨恽自幼“轻财好义”,从小在朝中就有很大的名气。为官之时也能大公无私,奉公守法,不徇私情。据《汉书·杨恽传》载,杨恽母亲司马英去世后,其父杨敞为之娶一后母,后母无子,杨恽侍之如亲娘,孝敬有加。其后,后母去世,留下财产数百万,临终前,他的后母叮嘱由杨恽继承,但是后母去世后,杨恽没有将这笔财产据为己有,而是将后母留下的大笔财产分给她的几位兄弟。父亲杨敞去世后,杨恽本人还从父亲那里继承500万的财物,为官清廉,经济状况并不很好的杨恽却将其全部用来救济那些宗亲。杨恽传世的名篇《与孙会宗书》就是他仿效外祖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写出来的,其文真可与外祖父媲美。文章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几乎与外祖父的《报任安书》完全类似,其作品文采斐然,才气纵横,激烈潇洒,颇得太史公的真传。步入仕途的杨恽,目睹朝廷之中贪赃枉法成风。对此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吏视而不见,独有杨恽同他外祖父一样,出污泥而不染,铁骨铮铮,一身正气,敢于冒死在皇帝面前直谏,大胆进行揭发。他还告发与父亲杨敞有深交的朝廷元老重臣霍光谋反之事。因此,杨恽和另外几个与他一同告发此事的人都获取了封侯的赏赐,还加官进爵。正是由于他敢于直言,大胆揭发朝臣的不轨行为,遭到许多人的怨恨,不少人还在背后暗算他。太仆戴长乐是汉宣帝的故交,宣帝在藩时,就与长乐相好。后来,戴长乐因事下狱。戴长乐前思后想,终于认定他的事之所以被告发,全是平时喜欢告发别人的杨恽所为。于是他抓住杨恽平时的一些话柄,在皇帝面前加以发挥,状告杨恽平时言语“大不敬”,有诽谤皇上之嫌。戴长乐告杨恽主要有两件事,一件是:有一次,杨恽听到一个匈奴降汉的人告诉他,匈奴王单于被手下的人杀害。一旁的杨恽听了此事后便道:“这是一个不明是非的君王,放下忠臣提出的治国良策不用,却听信小人的谗言,杀害忠良的必然下常自古以来,各朝的君王都是一丘之貉,莫不如此。”还有一件事是,戴长乐曾经状告杨恽说,富平侯张延寿曾告诉他,前朝时有马狂奔,直触宫殿门,马撞死了,不久,连汉昭帝也驾崩了。而今又有商昌侯的车马狂奔撞在北掖门上(宣帝宫殿北门),对此,杨恽说:“今复如此,天时,非人力也1戴长乐将杨恽对这两件事所发表的看法无限上纲,说杨恽借单于被杀,马触宫殿昭帝驾崩之事,诅咒汉宣帝必步单于或昭帝的后尘。宣帝听了戴长乐的不实之词,也未加调查,就信以为真,立即将杨恽免职,“废为庶人”。免职后的杨恽,对戴长乐等人及皇上的昏聩大为不满。回到家乡后,凭着自己的才干,大治产业,广建宅室,结交宾客,以财自娱。对免职后的杨恽的这些所作所为,他的朋友安定太守孙会宗极为担心,并写信劝告杨恽:朝廷大臣废退,本应当杜门不出,应时刻担心还有不测之祸,更不能大治产业,广招宾朋,否则惹人耳目,又会招致不测之祸。对朋友的忠告,杨恽不以为然,于是给朋友孙会忠写了《与孙会宗书》一信。在信中,杨恽表达了他绝意仕途以及对宣帝寡情少义的不满。结果不出孙会忠所料,没多久,杨恽罢官后的所作所为被人在皇帝面前告发。汉宣帝认为,当初杨恽本该处以死罪,还是皇恩浩荡,免他一死,因此,仅仅只是罢了他的官。而免官后的杨恽非但没有闭门思过,相反招摇过市。恰好在此时,天空中又出现日蚀,有人便牵强附会向皇上进言,说这是由于杨恽骄横奢侈,不悔过认错所致。汉宣帝听后便将杨恽再次下狱治罪,并派人抄了他的家,抄家时还发现杨恽写的《与孙会宗书》一文。宣帝一看这封信,认为其中有许多语言对皇上大为不敬,当即勃然大怒,下诏将杨恽处以腰斩,妻子儿女流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2-23 03: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liclass=\"goo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