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不求人”靠制度也靠社会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8 11: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办事不求人”是题中应有之义。提到办事求人那点事,人人有话要讲。11月3日,《人民日报》一篇文章,再次关注了“办事不求人”。文章提出,要杜绝办事走后门、找关系,寻求社会的公平、公正,规章制度的严密、细化和刚性是第一步。而这,再一次引起了舆论共鸣。人民日报这篇文章,是《何时办事不求人》的系列之一。在今年春天,人民日报评论版就在头条位置,连续三天刊发“本报评论部”文章,聚焦“让百姓办事不求人”。连续关注“办事不求人”,而且几乎每篇文章出来,都引发舆论热议,这大致说明,当前办事求人太普遍了,人们对办事求人也“受够了”。
现实中,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没有求人办事,没有想求人办事?对于有关系的人来说,关系就是资源,也是价值的一个体现——虽然有点庸俗,他们是运用关系的高手,也是关系哲学的受益者。这也是人们说的,“没关系的不想求人,有关系的并没觉得求人。”但是即便有关系的人,有时也深受关系之害,也深为办事求人所痛。
如何杜绝“办事求人”?从根本上讲,还得从权力从制度入手。同样是办事求人,有些由于制度缺失,有些由于执行不力,还有些人把关系和资源,当成了权力的象征和利益的回馈。从权力层面上讲,要想实现“办事不求人”,起码涉及制度、规则和责任三方面的问题,厘清人与事、权与法、公与私的关系,把权力纳入制度的笼子,做到规范操作阳光运行,真正“权为民所用”。我们推进作风建设,推动政府改革,指向权力运行的一些根本问题,也是“办事不求人”的重要保证。一段时间以来,政风的蔚然好转,已经让人们受益匪浅。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前门不开后门开、大路不通小路通。从长远讲,要想“办事不求人”,必须“办事不必求人”。“不必求人”,指向的就是制度力量。如果没有制度作保证,实现“办事不求人”,几无可能。但在强调制度力量的同时,还要发挥社会力量,要让社会力量倒逼、监督和配合制度力量的发挥。
从“熟人社会”迈向“陌生人社会”,有着很多改变,也有很多不变。关系哲学就没有改善,反而有加深的倾向。碰到一件事了,想办一件事了,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找关系、开后门。固然有制度不完善,造成前门不通、后门洞开的原因,但在很多时候,前门其实还是通的,而且后门未必有用。比如,有些人到商场买台电视,也先想到找个关系。找人帮忙真比自己还价有用吗?无论有没有前门,总有些人首先想到走后门——这种集体无意识造成的文化土壤,迫切需要改良。
今天我们讲社会新常态,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办事不求人”。要想实现“办事不求人”,靠制度也靠社会。从制度角度讲,要用制度管住权力任性,要靠规则重塑权力生态,要靠责任回归权力本位;从社会角度讲,要习惯从后门转到前门来,减少关系哲学的运行空间。制度和社会合力,才能把关系哲学扫进历史的角落,才能让“办事不求人”不再是奢望。
“永远不行贿”是我们的市场梦,“办事不求人”是我们的社会梦。《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千万不要小看社会力量的作用,于权力和制度而言,社会力量能起到自救和渡人的作用。(毛建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