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叙事学的理论分析下列文字的成败得失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9-1-9 18: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他第一次离乡。
十八年,整整十八年他没有离开过家乡。说不上什么原因,可能家境不是太好,没有旅游的资本,可能他生性散淡,没有到处漂泊的欲望,也可能,真的没有必要吧。
但这次他却是不得不离开这片生活了十八年的土地,来到东方那个最繁华的城市上大学。
将要走进大学的他突然来到这样一片陌生的土地,心情自然是忐忑而又兴奋。虽说都是商业气氛浓重的都市,但站在这里心中总感觉要比在故乡多出那么点说不清的膨胀欲。
于是趁着没开学的那两天,他揣着钱包来到繁华的商业街。没有特意打算要买什么,只是想着一定要见识一下国内这个离世界最近的都市到底有什么魅力。
还是暑假的余梢,即使空气还是带着夏天散不去的闷热,街上依旧熙熙攘攘。他随着人群慢吞吞地挪着,睁大着眼睛看着周围的事物。
“到底是国际性大都市,就是不一样。街上的洋人比家乡的多,百货商店比家乡的大,商业大楼比家乡的高,甚至连人的素质都比家乡的高——街头捏泥人、卖小吃的大爷大妈竟然都会说流利的英文。”这么想着,他既为家乡的“落后”自卑,又暗暗窃喜自己来到这里,能够受到不一样的教育,一种仿佛即将功成名就的感觉油然而生。
逛了一天,回到宿舍他倒头就睡。沉入梦乡前,他迷迷糊糊地看到母亲端着杯牛奶来到他面前,牛奶缓缓上升的热气模糊了母亲的脸,朦朦胧胧看不真切……
后很快就开学了。大学生活比高中轻松了很多,但他的课程加上社团活动仍占去了他几乎所有时间。白天他就像只陀螺,不停地旋转,到了晚上,他就会静静地躺在床上,构想着将来。似乎,故乡已经被他淡忘了……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十一长假的到来让他稍稍有些不安。离乡以来第一次有机会回去,他理应珍惜,可私心中,他不愿回乡——都住了十八年了,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何况这还是一个可以让他好好游览这个都市的好机会。这么想着,他也就狠下心来对家里人说,长假学校有活动,不能回去了。他没有忽略母亲听到后语气里的失望,但想着自己的计划,他心头那淡淡的不安也弥散殆尽了。
十一的时候他邀了一个本地的同学,尽兴地玩了一圈。长假即将结束的那个晚上,他面对空荡荡的宿舍,却意外地失眠了。他不断回味着白天吃到的家乡土特产的味道,那是多少水都冲不淡的滋味。月光从窗外明晃晃的照进来,分外刺眼。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天花板想起了小时候父亲教他咿咿呀呀地念的《静夜思》。之前一直觉得这首诗很幼稚,直到今天,在离开家乡失眠的这个晚上,他才觉得自己真正懂得了这首流传千年不衰的名诗的魅力。
之后的几个月他就安安静静地上着大学,似乎什么都没变,又似乎有什么在悄悄地改变。
终于捱到春节,直到坐在回家的火车上,他才终于发现自己始终觉得这个异乡少了的是什么,才终于感到自己每晚心中空落落的是什么感觉,才终于明白什么是“月是故乡明”,什么是“近乡情更怯”。
原来,再繁华的都市都没有家乡的味道;原来,再明亮的月亮也比不上家乡的温柔;原来,不论自己飞多远,他的根,始终在家乡,牢牢的,牢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9 18: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今何在《悟空传》初次见到这句话是在第三届新概念大赛作品选上面,这个捧出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文大赛上面有这么一篇让我看过后觉得很不错的预赛文,已经忘记题目,但是记得那个故事很让我震撼,在我还在感慨原来西游记还可以这样解读的时候,看到作者写在最后的p.s,他说,整篇故事灵感来源于一本叫做《悟空传》的书,他的这篇文只能算是一个读后感,那一刻,我开始对《悟空传》充满好奇和渴望,于是在中午放学后立刻坐公车赶往离学校最近的商场,在那里找到了黄色封面的瘦瘦的一本书,付钱买回,晚上在寝室偷电夜读,完全忽略第二天的期中考试,在半夜一口气看完后,抬起头,震撼的久久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1-9 18: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