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女教师失联事件:为何“家属拒绝回应”会被舆论围攻?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8 02: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媒体报道,9月21日,成都26岁失联女教师已被找到。据悉,此前家属称女教师16日送材料到教育局过程中,从成都地铁站进入后走失。据知情人透露,女教师在“甘肃天水”被发现,关于失联原因,家属未予回应:“并称不需要打听得这么清楚”。

就事论事,最近的媒体报道中,“女性失联事件”比较多。但是,在“总体失联事件”的占比上,被报道出来的应该还是少数。这个“少数”,就意味着,事情本身不只是“个体”或“家庭”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成为“公共事件”。所以,当“失联者”被找到后,媒体还是会继续跟进,让整个事件有个“闭环式的结局”。

但是,就“成都女教师事件”中的家属而言,显然并不愿意“回应真相”。并且,从媒体的追问过程中,与女教师相关的单位或人员,都好像不太愿意“回应”。总之,从“失联后”的声势浩大,到“找到后”的闭口不语,总显得有些“不正常”。

于此,“公共舆论”自然有些“不开心”。所以,社交媒体上,才会出现“各种揣测”。而这些纷杂的声音,也让“失而复得”的氛围,变得不那么欣喜,反而成为“女教师和女教师家属的沉重包袱”。由此而言,似乎“成都女教师失联事件”远还没有结束。

因为,舆论更为关心的是,“失联事件”有没有涉及“外力干扰”。毕竟,一个大活人走丢,作为外围的舆论,肯定最关心的是“周边的安全秩序”。而失联女教师的家属,“避而不谈”,非但不能平息事件本身,反而会触发舆论更多的追问。

当然,从事情的进展来看,以及家属的回应态度,似乎人们陷入一种“道德揣测”,也就是“家丑不可外扬”的逻辑。因此,作为“失联事件”的性质,也就彻底被改变,转而成为一种“家庭八卦”。而关乎女性的家庭八卦,不外乎就是“感情问题”,“原生家庭问题”。而这也是舆论,最猎奇,最反感的问题。

坦白讲,“家属拒绝回应”并不是不可以,但是,“基本的失联原因”范畴,还是有必要给出交代的。比如是“工作原因”,“心理原因”,“家庭原因”等。至于,细节方面,可回应,也可不回应。毕竟,作为当事女教师及家属,还要面对正常的生活,隐私还是要保护的。

不过,人们最关心的还是,“有没有外力”对女教师的失联,造成干扰。因为,有或者没有(外力),事件的性质就完全不同。并且,舆论的反应也会完全不同。所以,作为“舆论围攻”的推动力本身,人们还是渴望得到确切的“事件性质”回应,来平息舆论本身的不确定性。

至于,是否关心女教师的安危及女教师家属的感受,这本来也不是舆论存在的主要目的。说到底,整个事件既然依靠“公共资源”进行寻人,就不应该在“失而复得”后,表现出冷漠的切割态度。无论怎样,起码的态度要真诚,要不然舆论怎么会那么容易散去。

不过,舆论的追问范畴和真正目的,最好不要对“当事者”造成“二次伤害”。要不然,所谓的“公共正义”就显得面目狰狞,失去初衷。女教师既然已经找到,肯定状态也不会太好。所以,家属方面的态度,即便不太好,也不应该给予太多苛责。

要不然“失而复得”本身,也就变得不再轻松。坦白讲,从众多的失联事件来看,多数反映出的是人性的残酷和逼仄。无论是一个人的自处,还是与周遭的相处,都好像变得艰涩无比。而被困在痛苦和不被理解的空间里,很多人不得不用生命之疼,给出回击。

事实上,就“成都女教师”失联事件,本质上,这在即时通讯工具如此发达的年代,显得有些不正常。如果她没有受到“外力的挟持”,那么“失联本身”,就是一种“逃离熟人”的方式,讲得更为直接一些,就是反抗某种“不爽”。当然,具体的失联真相,在“真正的回应”前都属于揣测。但是,基本的范畴不会偏离太多。

只是,回到“公共事件”的意义,最终还是要直面“公共秩序”的意义。就是,在个体事件中,人们除却打捞个体,也能顺势构筑“公共正义”。所以,本质上,“公共资源”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个体发力”,也有维护整体秩序的意义。

于此,很多人强调,既然利用“公共资源”寻人,就要给“公共资源”一个交代,就显得有些赤裸。这种“赤裸拷问”本身,也再次实证,舆论本身除却正义的目的,也有消费的目的。就是在伸张正义的同时,也难以回避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娱乐方式。

所以,到底是谁成全谁,还不太好厘清。由此,我们更要清楚一点,对于“公共事件”来讲,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外人”,都要尽可能的态度真诚,否则,很容易被舆论裹挟,失去初衷。尤其,在具体的态度上一定不能含糊。而这也是“家属拒绝回应”中,根本性的“硬伤”。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