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娃被撞就诊7小时无人管:为何“按闹分配”会成为默认秩序?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8 02: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媒体报道,8月3日,在吉林榆树市,一家长称自己2岁孩子被车撞到,头部有血,到医院就诊后,医生却相互推脱长达7小时。据悉,晚上7点半左右孩子到达医院,凌晨4点才包扎上伤口。随后,当事医院通报,涉事医生未执行首诊责任制,给予辞退处理。

事情的细枝末节,并没有被披露出来。但是,事件的整体发展,其实已经很明确,就是“患者就医,接诊怠慢”。这种较为撕裂的光景,貌似符合人们对于“医患关系”的基本认知。所以,当家长一怒之下,将沟通不畅的视频晾晒出来后,整个事情的性质,就瞬间升级。

本来只是个体患者和医生的矛盾,却因事件的散播,迅速转变成舆论对医院的讨伐。这种情况下,院方为安抚舆论之怒,自然就会拿医生开刀。总之,类似的事件发展模式,已经形成“固定格式”,并且,这种“固定格式”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乃至医院,都很清楚其中的致命之处。所以,在处理“医患关系”上,往往都是“责任划分”的很明确。这一点,但凡,有过住院经历的人都很清楚。很多协议看起来无关紧要,但是,当出现差池的时候,基本上就会陷入君子式的“甩锅逻辑”。

事实上,“医患关系”之所以搞不好,本质上还是“患者和医者”不能互相认同的结果。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当下的医患互评中,都是各种各样的“吐槽之声”,医生抱怨患者素质低,患者抨击医生品行差,总之,当一切行为还能在基本秩序下维持时,还能勉强保持基本的尊重。可但凡出现沟通不畅,就会陷入撕裂之争。

就拿“2岁娃被撞就诊7小时无人管”而言,听起来,总让人感到些许不该。想必,医生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为何会出现接诊怠慢的事情,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接诊怠慢”的情境中,“按闹分配”的秩序隐约可见。

如果没有较为良性的秩序维持,“医患关系”中,患者和医生都将处于弱势一面。从现实的处境来看,患者求医绝大多数时候,都显得异常卑微,当然,也并不是医生的强势造成的,而是,在患者的骨子里,总害怕得罪医生。于此,能忍则忍。

当然,医生方面也是这样,对于患者来讲,能保守治疗尽量保守治疗。因为,很多时候,当出现治疗失败的时候,就会陷入各种纷争。总之,从“医患关系”来看,本质上是两个弱势群体的僵持不下。所以,多年来,一直是社会的一块伤疤,但凡提起来就不会太轻快。

就拿“2岁娃被撞就诊7小时无人管”来看,事情的开始,患者很明显没有存在感。但是,当闹腾的视频发出后,医生又瞬间处于弱势的处境。总之,弱者对峙,也算是两败俱伤。至于医院来讲,处罚通报一发,很多事情也就可以平息,最终留下的还是“医患关系”的伤疤,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不过,“按闹分配”也是患者不认命的体现,但是,这样的“闹腾”,只会让医患关系越来越差。甚至,会让医生越来越没有职业安全感和荣辱感,留下的只是乡愿式的明哲保生。当然,同样摆在现实面前的是,“不闹”就能变好吗?这着实是一个无解的追问,起码就当下来看,并不乐观。

就如艾里希·弗洛姆所言:“如果人生活的条件违背人的本性,没有达到人的成长与精神健全的基本要求,人就必定会作出反应,他(她)要么堕落,灭亡,要么创造出一些更适合自身需要的条件”。而“按闹分配”来讲,可能就是基于这样的一种逻辑。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理解,为何医院的免责声明会越来越细化。因为,只要没有写在纸上,就很难在差错之后讲得清楚。所以,无论是手术前,还是出院前,家属都会面对很多协议。虽然,绝大多数都不太懂,但是也得签字。总之,治病救人的道德感,越来越弱,即便很多医生的办公室挂满锦旗。

被默认化的秩序,其实最终都会“一地鸡毛”。比如“潜规则”下的关系,各取所需时,一切安好。可是,但凡出现背叛和自保,基本上没有好下场。同样的“按闹分配”,可能“闹腾的人”看起来很勇敢,但是,不见得会对生态本身有益处。

只是,舆论上往往靠惯性往前走,过去就过去,不会回头看。然而,对于被辞退的医生,以及推到风口浪尖的家长,可能当下的生活秩序也会被打乱。说到底,在面对“按闹分配”的问题上,除却要加强秩序管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人与人之间的生命认知应该被重视起来。

只有这样,人与人的互动中,才能把人当人看。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是一堆无用的激情”。如果这堆激情被策划,被裹挟,恐怕就显得来势不善。只是,这样的推动,如果还是处于人性的消解层面,大概很难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只能说是一种无奈的撕裂。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