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拖鞋驾车致5人死亡:面对惨案,为何“死刑”不是救赎?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8 02: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媒体报道,7月15日,浙江“7·30交通肇事案”宣判,“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六年。据悉,2018年7月30日,“被告人”因穿拖鞋驾车失控发生事故致5人死亡,多人受伤。案件宣判后,“量刑”方面触发广泛争议。因为,案件中涉及“5死”,很多人就觉得被告人必须“死刑”,并且还与就近的肇事案进行对照评议。

只是,从当下“交通肇事罪”来看,如若有自首,赔偿,被害人及家属谅解,六年的有期徒刑,事实上也是合规的。毕竟,“交通肇事罪”最高刑期是七年。当然,这里要清楚一点,肇事者意愿危害性是主观的,还是过失的。虽然界限上不容易区分,但是通过严格的取证,以及事故发生时的状态,还是能判断出来。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因“穿拖鞋驾车致5人死亡”,法院给出的“量刑”,从法理程序上而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人们提出的各种非议,根本上讲,还是“杀人偿命”的逻辑在推动。就好像只要是“人命案”,就必须要让被告人偿命,只有这样,才感觉正义普照,人心被暖。

只可惜,这样的“朴素正义”体现的更多是“道德正义”,而非“法理正义”。“穿拖鞋驾车”确实不妥,但是,跟“醉驾”和“酒驾”而言,还是有本质区别的。“穿拖鞋驾车”起码神智上是清醒的,也就是主观驾车意识没问题;而“酒驾”,“醉驾”,神智已经陷入含糊不清,自然就属于主观意识不清的状态。当然,对于两种驾驶的状态,都不值得提倡。

说到底,只要对驾驶安全有不良影响的行为,都应该引起注意。但与此同时,也要清楚,在交通肇事中,确实存在过失的事情,就算人们再怎么规避,还是会有一定的肇事概率,并且也会有无辜丧命者的伴随。说到底,这算是人类文明难以回避的问题。

然而,作为对肇事情况的的看待,在除却不可回避的事情下,人们最关心的就是避免别有用心之人,“借力打力”,“肆无忌惮”的伤害周遭。于此,对于“穿拖鞋驾车致5人死亡”事件而言,与酒驾,醉驾造成死亡的事件,还是应该区别对待。毕竟,本质上关乎“人性救赎”和“人性善恶”。

面对“惨案”,我们到底是关注“结果”,还是关注“过程”,这是一个需要搞清楚的问题。事实上,“过程”和“结果”都很重要。不过,也应该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进行看待。对于结果而言,想必受害者一方最在意,因为伤痛和灾难需要承受;而对于过程,其实更多是公共层面的意义。

对于公众而言,可能“过程”更为主要,因为“过程”将代表案件的性质。一方面,厘清一件惨案的发生过程;一方面,警示人们回避这样的行为。总之,过程的细节里,有凶猛的行为,也有审视凶猛行为的慈悲面孔。说到底,如果只是为终结一件案件,可能慰藉伤亡者和惩治肇事者就足矣。

可是,在他(她)们之外,有个更大的共识空间需要救赎。同样的结果,确实可能有不同的过程。就像一个人“摔倒”,可能是有人故意强推,也可能是有人无意撞到。但是,摔倒的人,却会呈现出两种情绪。这是双标吗?当然不是,而是在人性之中,有一种“善恶意识”的分辨。

是的,“杀人偿命”如果被通用,可能法官会很省事儿,可这样真的好吗?有时候,人们对交通肇事中的死者,总是恻隐之心满怀。而对于消灭一个肇事者而言,从来都显得不问是非,只问人命。并且,在各类社交媒体上,我们能感受到强大的冷漠力量。

并且,这种力量总是被重复,被跑偏。甚至,有太多人相信,只有“死刑”才能救赎人性。可是,我们要知道,当“亡命之徒”,“肆无忌惮者”不再犹豫的时候,可能“死刑”也是徒劳的。所以,对于“死刑”的信奉,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应该回归“程序正义”,“法理正义”。

因为,这关乎普遍性秩序的治理。如果,只是机械的将“杀人偿命”作为一种流程释放,可能发生多少次惨案,都如同“第一次发生”。因为,除却惩治以外,根本毫无救赎的展现。所以,对于“杭州奔驰失控撞人案”的量刑结果,还是应该更为理性的看待,而非盲目带节奏。

我们常讲,要“远离道德审判”,并非不让道德关注案件,而是希望在正义的路上,法理程序不被道德干扰。坦白讲,道德的认知上,总是难以回避情绪化,而情绪化本身又容易裹挟是非,放大是非。所以,在面对各类案件时,无论怎样,要尽早回归法理轨道,而非一味的浸润在道德之水中,肆意翻滚。

熊培云曾在《慈悲与玫瑰》中写道:“一个社会,面对经年累月的不公平和非正义,如果没有基本的愤怒与憎恨,自然是不正常的。但若只剩下愤怒与憎恨,甚至发展为一个戾气弥漫的互害社会,将正义的诉求扭曲为以血还血的报复,仇恨的宣泄,乃至殃及无辜,只能说这个社会失去爱的能力,也失去了就事论事的能力”。

就拿最近的“女子醉驾玛莎拉蒂”事件而言,就事论事,确实影响恶劣。但是,恶劣归恶劣,还是应该以肇事者为中心进行审判,即便是道德审判也应该如此。只是,从舆论的发散来看,却在案件没有开始审判时,就已经各种揣测,甚至,围绕家庭背景进行开扒,对没有发生的事实进行“强力脑补”。甚至,在人们的言语里,已经写满“偿命的宣言”,着实值得深思和追问。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