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因子女未报本校被停职:为何会出现“表忠心式”的霸王条款?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8 02: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媒体报道,近日,武汉某中学准高三年级多个家长反映,孩子的班主任老师被停职,因为他的孩子没有“报考本校”,而是去“教学条件”更好的学校。班主任本人确认此事属实,不过该校副校长称:“学校有相关文件,对其停职解聘”。事情经媒体报道后,触发社交媒体上的广泛热议。

坦白讲,无论学校的“相关文件”再怎么有“存在感”,这样的“霸王条款”也是不合时宜的。说到底,父母是老师,这是没得选的事情,但是,要是自己的成绩,可以进入教学条件更好的学校,这当然也是孩子自己的权利。并且,作为父母也不能过多干预。

所以,对于“教师因子女未报本校被停职”的事情,显然定论上已经有方向。无论是外部的评价,还是内部的考量,都会显得很不合情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很明显是在利用教师的身份,强留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至于,为何如此,想必大家也心知肚明。

说到底,评价一所高中的优劣,往往最依赖高考的升学率。所以,能尽可能的吸纳好的生源,往往会赢得关键性评价。所以,对于多数高中学校而言,应该是难以回避这个目的。要不然,学校为何会管老师的孩子去哪上学,就事论事,也没道理。

或许,有人会说,要是老师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如何解释?这其实也不复杂,因为成绩好坏,总还是有概率的。所以,总还是有学习不错的孩子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自然也算是值当。总之,学校吸纳更多高材生的心思,其实早已不言自明。

这种带有功利性的教学任务,好不好,其实也不好评说。但是,作为吸纳高材生的手段,还是要尽量的合乎情理。要不然,当“表忠心”成为一种被扭曲的标签时,说明教育的本来初心也已经不复存在。甚至,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当事老师也是很尴尬的,一肚子苦水,貌似老师也是“弱势群体”。

老师的孩子不选择在自己任教的学校就读,是不是在否定自己所任教的学校不行?这其实算是一道“送命题”?但是,从实际的考量上来讲,学校也别太玻璃心。作为老师的孩子来讲,回归到家庭单位,就应该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有自己的权衡。

甚至,作为孩子的父母,在帮助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是有权利以孩子的权益为核心进行选择的。至于,所选择的学校是不是自己任教的学校,或许并不是核心问题。起码,就当下的大环境来看,这样的“教育自由”还是有的。

于此,作为当事学校来讲,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不应该对老师以及老师的孩子进行就读选择上的“干预”。说到底,这有些荒唐,也有些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甚至,就学校里来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才是当务之急,而非是在这些细枝末节上耽误功夫。

不过,“表忠心”有时候也没毛病,但是,所裹挟的枝节还是要独立在对应的个体上,要不然就显得有点“耍流氓”。学校期待一个老师“表忠心”,可以从教学质量和工作选择上进行考量,但是,要是把老师的孩子也纳入其中,自然就不是一件敞亮的事情。

所以,社交媒体上,人们冠以“霸王条款”也算是名副其实。无论学校给出的理由多么苦情,也依旧无法掩盖粗鄙的逻辑。甚至,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是不是一些大学教授的孩子,就一定不能出国留学呢?显然,答案是否定。

说到底,这是极其荒唐的。但是,我们会发现,有这种逻辑的存在,也缘于“乡土社会”中的“人情捆绑”的遗留。这种思维,在一些家庭中,团体中也存在。但是多是人情层面的考量,但凡面对实打实的轻重权衡,就会自觉的让步。不得不说,当事学校在对应的问题上,有些用力过猛。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局域的小政策可以有,但不要冲破大环境的底线。显然,当事学校,这方面的考虑很不周到。毕竟,就当下来看,无论是情理上,还是秩序上,这样的事情都让人感到很不正常。毕竟,这不符合常识,更不符合共识。

当然,类似的事情,在各行各业都有,很多人可能忌惮实际处境,就会作出让步。但是,对于已经形成文件性质的规定,自然就不只是“局域的小政策”的问题。因为,再怎么强调规则,也要依据共同的底线进行,否则就是不合时宜的一种粗鄙逻辑。

所以,回到“教师因子女未报本校被停职”的事情上,作为当事老师,先别急着无奈。这样的事情,总是要解决的,不是这一次,也要下一次。所以,还是尽早的解决为好。如果,真的有老师,因为这样的“局域小政策”,将自己的孩子强硬的留在自己任教的学校,或许才是真正的悲哀。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