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的名称有什么关系,好象都是什么文公,庄公等之类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1-7-23 11: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说的这个是帝王、公侯的谥号。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刘基,字伯温,谥号文成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7-23 11: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分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地位不同。 一般诸侯国国君都称为“XX公”,像文、庄之类的是谥号。号为“文”、“武”的国君一般是比较英明的,号为“灵”“厉”之类的则较为昏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