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5-7-19 13: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时地域的闭塞使得声调差异。还有少数民族、外国的方言和口音也影响的。福建、浙江的山区方言是唐末的口音。现在朝鲜语是宋时方言日本话则完全是盛唐古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7-19 13: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1) 生活的社会群体:村落、驻军,例如福建南平说北方话,因为曾作为军事基地(2) 地域、地理条件:大河、大山、关口,长江是重要的方言分界线山西:位于北方方言区,但与北方话有区别,历史上高山、关口造成山西与外界隔绝,近代阎锡山实行封闭政策(铁路规格)。(3) 行政区划:虽然方言不是依据省界划分的,但行政区划对方言的形成是有作用的,一个地方归哪里管,人口自然向那里流动。例如广西北部有几个县说湘语,因为在唐以前那里归湖南。又如山西南部有几个县的方言近似陕西话,因为那里在唐以前归陕西。(4) 人口迁徙:杨雄《方言》记载长江南岸说一种话,是古吴语原有的,现在南方方言都是北方向南迁徙带来的,古代那里是蛮夷,不是汉族聚居区。(5) 方言间的相互影响:南方方言受北方方言的影响同时又影响北方方言。外来语首先取道南方方言区,如洋泾浜话。汉语演化图〈商代〉→〈西周〉→〈东周〉→〈汉代〉→〈西晋〉→〈唐代〉→〈南宋〉→〈现代〉               ?燕语——→河北语              ┌→巴蜀语—→蜀语—┐              │         ?              ├→交州语—→???┼→粤语—┬→粤语——→粤语              │         ?    ?         ┌→秦语—┼→秦晋语—→关中语┼→北语—┼→北语——→北语         │    │         ?    ?         │    │         ?    ├→赣语——→赣语    ┌→齐语—┤    │         ├→???┤    │    │    └→关东语—→中原语┤    └→客语——→客语    │    │              │ 周语—┤    └→齐语——→齐语——→???┼→闽语——→闽语——→闽语    │                   ?    ├→晋语——→晋语           ?    ┌→吴语——→吴语    │         ┌→吴语——→吴语—┴→吴语—┤    └→楚语——→楚语—┤              └→徽语——→徽语              │              └→楚语——→楚语——→楚语——→湘语——→湘语下面是我现代汉语课的方言部分的笔记:第三节 现汉方言3.0. 普通话和方言 理论上,普通话一旦形成以后就应该迅速推广,普通话在方言区的推广也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但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就要禁绝方言。方言在一定环境中还有其积极作用。3.1. 划分方言的依据(1) 理论上,方言是语言的内部变体,在历史上什么民族说什么话。但在现代,也会出现例外。例如:北欧语言很相似,但分属于不同的民族;德语与荷兰语很接近,但两国属于不同的民族;瑞士。中国的各种方言互相也听不懂,但是属于同一种语言,因为各种方言具有统一的文字系统和共同的历史来源(语音系统)。事实上,方言的划分也不按听得懂听不懂。(2) 方言的分类:a. 按“同言线”以地域划分的“地域方言”:不按省份,按方言特点。b. “社会变体”、“社会方言”,适用于特定的社会团体,例如:黑话、儿童语言(“洗澡澡”)、“女国音”(适用于一二十岁的年轻女性)、网络语言、校园语言。c. “语体变体”、“语体方言”,例如:政论语体、对话语体(小说)、广告语体。(3) 方言的差别:方言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语音的差别,次之为词语的差别,语法差别最小。(4) 次方言:方言内部有次方言,例如:山西话保留入声,因为山西地理环境封闭,闽语也有若干分支,且各自之间差别较大。3.2. 汉语主要方言的分布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使用方言的地区成为方言区。(1) 七大方言概况:a. 北方方言:又称“官话方言”,分布广,人口、地域都占全国的3/4。分布地区:
长江以北汉族居住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区,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部分地区,湖南一小块。东北至哈尔滨,东南至南京,西南至昆明,西北至酒泉。包括四个次方言:
华北、东北方言: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东北三省,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徐州、蚌埠一带。
西北方言:西北各省汉人聚居地区——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西南方言: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分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的小块地区。
东南方言:又称“江淮官话”、“下江官话”,安徽、江苏两省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两岸的沿江一带(如南京、镇江等地)。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北方话代表方言:北京话。b. 吴方言(江浙话):使用人口不到10%,居第二位。分布地区:江苏的长江以南、镇江以东(不含镇江),浙江大部分地区,上海,江西东北部,闽南小部分。代表方言:上海话或苏州话。代表地区:太湖流域,浙江山区(台州、京华、温州、丽水)。c. 湘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5%左右。分布地区:湖南中部及南部,桂北几个县。湘方言处于赣方言、西南方言及客家方言的包围中,内部分歧很大,有些地方更接近于赣方言和西南方言。代表方言:长沙话。d. 赣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2%左右。分布地区:江西大部分地区,湖北东南一小片地带。历史上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人民因躲避战乱曾几次大规模南迁,江西是南迁必经之路,对赣方言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再加上长期接受邻近方言的影响特征已经不很突出。代表方言:南昌话。e. 客家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4%左右。分布地区: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广东东北部、福建西部和北部、江西南部),四川、湖南、台湾小块地区。原北方中原居民逃难,到闽、粤、赣交界处定居,后与中原隔绝。客家人海外移民很多。代表方言:广东梅县话。f. 闽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4%左右。分布地区:福建省、广东潮汕地区、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浙江省南部一些地区。各方言中内部分歧最大,语言现象最为复杂。次方言: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包括福建南部、浙江省南部、海南省大部分地区、广东潮汕地区、台湾。
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包括闽江下游和山区。
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北部山区。散居在南洋群岛上的华侨也都以闽方言作为母语。g. 粤方言:人口占汉族5%左右。分布在广东中部和西南部、广西东南部、港澳地区。代表方言:广州话。海外华侨以粤方言为母语。闽、粤地区古代都不是汉族聚居区,汉语是南下的汉人带过去的,和古代方言结合,又远离北方,与北方隔绝,也就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特点,语音、词汇上接近古汉语,单音节词多,如“靓”、“惊”,保留了塞音尾(吴语中的塞音尾不完整)。(2) 注意:a. “方言岛”现象:成片方言区中异方言的分布福建南平说北方官话,因为明清北方军队驻扎在这里,赶走老百姓,所以有异于周边的闽语。海南“军话”。杭州在吴语区中,但说官话,南宋定都杭州,受北方话影响很大。四川华阳县有客家方言区,是客家人向西、北迁徙、定居形成的。b. 域外方言:海外华人聚居区:南洋,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闽语残留)、菲律宾,说闽语。c. 七大方言虽以地域命名,却不严格按照地域划分 d. 南方各方言与北方方言差别最大的是闽语、粤语,其次是客家话,再次是吴语,最后是湘语和赣语。e. 保留古汉语特点罪的也是闽语和粤语,其次也是客家话,再次也是吴语,最后还是湘语和赣语。越靠东南就越古老,越在汉语的底层;越靠东南与北方方言的差别就越大,越在汉语的外层。3.3. 汉语方言差异的表现形式 不以听懂与否划分方言;但若听不懂就一定不是一种方言。3.3.1. 语音的差异:最大3.3.1.1. 声母的差异(1) 北方话无浊声母,而南方话浊声母多:上海话中的“陪”、“倍”,“盆”、“笨”,“田”、“电”。(2) zhi、chi、shi、zi、ci、si、ji、qi、xi在方言中分不清,有的三种不分,有的两种。(3) n、l半个中国不分,“老牛”、“老刘”。(4) f、h不分(5) 零声母:山东话念“人”(ren)作yin,念“肉”(rou)作you3.3.1.2. 韵母的差异(1) 作为韵尾的前后鼻音n、ng不分(2) 南方方言的入声明显(3) 粤语、闽语以辅音(塞音)结尾,b、d、g。3.3.1.3. 声调的差异:差别最大粤语有九、十个声调。天津话中“天津”都是11调。3.3.2. 词汇的差异(1) 同义用不同词,“词义互通”:“火柴”→“自来火”、“洋火”
“玉米”→“棒子”、“珍珠米”(沪)“小孩”→“小人”(苏州)、“细人子”(长沙)、“细路仔”(粤语)“锅”→“镬”(吴语)、“鼎”(粤语)
“穿”→“着”(沪)(2) 词义扩大:“蚊子”:湘语也包括苍蝇“肥”:北京话就是“比胖还胖”,粤语中无“胖”,都是“肥”“茶”:上海话也含白开水(3) 词义缩小:“面”:吴语中只指面条不指面粉“咸菜”:上海话中只指雪里蕻,别的叫“酱菜”(4) 词义转移:“跑”:浙江某地是跳的意思“爹”:苏州话中是(外)祖父的意思“馒头”:上海话中有肉3.3.3. 语法的差异:差别很小(1) 虚词:普通话“了”、“着”、“过”。(2) 量词:“一个人” →客家话:“一只人”“一把刀” →粤语:“一张刀”“一粒米” →粤语、闽语:只要圆就行,如“一粒球”、“一粒西瓜”(3) 语法结构:北京话:“我打不过他” →吴语:“我打他不过”北京话:“我比他高” →粤语:“我高过他” →普通话:“一浪高过一浪”(南方话侵入普通话的证据)(4) 一般疑问句:北京话:“V.吗?”或“V.不V.?” →方言还有“adv.+V.?”合肥话:“你可相信”。(5) 助词:普通话:“吃的”、“悄悄地”、“干干净净的” →有的方言区分很明显,如粤语。这些差异作为证据也说明:其他方言正是汉语。3.4. 汉语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古代(主要原因):自然条件多,交通、地理、经济。现代:交往。总而言之,以下几点:(1) 生活的社会群体:村落、驻军(2) 地域、地理条件:大河、大山、关口,长江是重要的方言分界线山西:位于北方方言区,但与北方话有区别,历史上高山、关口造成山西与外界隔绝,近代阎锡山实行封闭政策(铁路规格)。(3) 行政区划:虽然方言不是依据省界划分的,但行政区划对方言的形成是有作用的,一个地方归哪里管,人口自然向那里流动。例如广西北部有几个县说湘语,因为在唐以前那里归湖南。又如山西南部有几个县的方言近似陕西话,因为那里在唐以前归陕西。(4) 人口迁徙:杨雄《方言》记载长江南岸说一种话,是古吴语原有的,现在南方方言都是北方向南迁徙带来的,古代那里是蛮夷,不是汉族聚居区。(5) 方言间的相互影响:南方方言受北方方言的影响同时又影响北方方言。外来语首先取道南方方言区,如洋泾浜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7-19 13: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各个国家一样,每个地方的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而各地人们交流都不多,传下来也就成了多种语言了.后来就统一了,但还保存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