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5-8-22 12: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汉时候,班超跟随奉车都尉(官名)窦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劳。后被派出使西域  (今新疆全省,甘肃边,和葱岭以西中亚一部份地区)。他首先到郑善国。国王早知班超为  人,对他十分敬重,但隔一个时期,忽然变得怠慢起来。班超召集同来约三十六人说:“郑  善国最近对我们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有人来笼络他,使他躇踌不知顺从那一边。聪  明人要在事情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发现它,何况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经过打听,果然是这样。于是班超又约同所有的人:“我们现在处境很危险,匈奴使者  才来几天,郑善国王就对我们这么冷淡,如果再过一些时候。郑善国王可能会把我们绑起来  送给匈奴。你们说,这该怎么办?”当时大家坚决地表示愿听他的主张。他使继续道:“不  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今天夜里用火攻击匈奴来使,迅速把他们杀  了。只有这样,郑善国王才会诚心归顺汉朝。”  这天夜里,班超就和他同去的三十六个同伴,冲入匈奴人住所,奋力死战,用少数人力  战胜了多数的匈奴人,达到了预期目的。  以后的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引伸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用来说明人们做  事,如果不下决心,不身历险境,不经过艰苦的努力,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例如有几位科学  家为欲研究利用冰川化水灌溉农田的可能性,准备到冰山实地考察和实验。这是一件危险而  艰辛的工作,但他们认为不实地去考察研究,便不能得到真实结果。这种情况,便可说是: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参考资料:http://www.greentx.com/school/student/wenxue/qushi/200506/575.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8-22 12: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8-22 12: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句成语的原意是不进虎窝怎能逮得住小老虎?引申为不亲自经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现在常用来比喻不经过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