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厦门市2010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13-10-14 05: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厦门市2010-2011学年(下)高一期末统一测试<br/>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br/>(本卷分A、B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br/>A卷(满分100分)<br/>参考答案<br/>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br/>
题序<br/>
1<br/>
2<br/>
3<br/>
4<br/>
5<br/>
6<br/>
7<br/>
8<br/>
9<br/>
10<br/>
11<br/>
12<br/>
13<br/>
答案<br/>
D<br/>
C<br/>
C<br/>
D<br/>
B<br/>
B<br/>
D<br/>
C<br/>
A<br/>
B<br/>
A<br/>
A<br/>
B<br/>
题序<br/>
14<br/>
15<br/>
16<br/>
17<br/>
18<br/>
19<br/>
20<br/>
21<br/>
22<br/>
23<br/>
24<br/>
25<br/>
<br/>
答案<br/>
B<br/>
C<br/>
C<br/>
C<br/>
D<br/>
D<br/>
D<br/>
A<br/>
A<br/>
B<br/>
C<br/>
C<br/>
<br/> <br/>二.综合题(3题,共50分)<br/>26. (12分)<br/>⑴福建省人口分布不平衡,沿海人口多(或稠密)(1分),内陆山区人口少(或密度较小)。(1分)<br/>省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吸引内陆人口迁入(1分);内陆经济、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人口持续迁移流出。(1分)<br/>国家户籍等政策改革,促进了该地区人口由内陆向沿海迁移。(1分)<br/>⑵人口持续迁入沿海地区,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1分)、扩大市场(1分); <br/>内陆山区人口迁移流出,环境资源的人口压力减轻,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1分)<br/>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分)<br/>原因<br/>①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增加,医疗健康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1分)<br/>②国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等人口控制政策,出生率下降;(1分)<br/>③人口教育文化水平提高,生育观念发生变化。(1分)<br/>27. (20分)<br/>⑴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3分)<br/>⑵B(1分) 靠山、临河、向阳,离工业污染源较远,环境清新(4分)<br/>⑶紧邻市区,影响市容和可能产生垃圾污染(2分);位于河流上游,易产生污水对河流下游造成污染(2分)。(如回答地处冬季市区的上风地带,可能对市区产生大气污染可酌情给分)<br/>⑷乳畜业(郊区型农业、或果蔬花卉业,含为城市提高农产品的农业即可)(2分)<br/>①靠近城市消费市场(1分);②交通便利(1分);③离工业区较远(1分)。<br/>⑸高新技术产业区:<br/>有利:①地势较高,避免可能的城市水污染(1分);②靠近林区,环境清新;(1分)<br/>不利:夏半年可能受到来自南面化工区的大气污染(1分)<br/><br/>28.(18分)<br/>⑴地处海峡西岸(1分),北接长三角经济区(1分),南连珠三角经济区(1分),与台湾区一水相隔,交通便利(1分),便于经贸合作。<br/>⑵(8分)(答对以下其中4点即可得满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8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br/>①水陆交通便利(2分);②靠近省会和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广阔(2分);③对接台港澳,有利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2分);④地处郊区土地租金较低(2分);⑤工业集聚有利工业联系,基础设施利用率高,降低成本(2分);⑥得到国家政策支持(2分)。<br/>⑶(6分)(答对以下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br/>①以高铁干线为主要发展轴,促进沿海综合交通运输网的形成(2分);②促进沿海城市化,加快城市带(群)的发展和形成(2分);③密切城乡联系,提升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服务功能和地位(2分);④加强区域内外联系,带动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2分)。<br/><br/>B卷(满分50分)<br/>29. (25分)<br/>⑴以中心城市为核心(1分),从环城、远郊、外围有三大农业带(圈)构成(3分),呈同心圆模式。(2分)<br/>⑵<br/>①环城地带紧靠城市,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2分);土地稀缺,地租高(2分),多用于为城市服务的、附加值高且不耐运输的商品化、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2分); <br/>②远郊离市区有一定距离,土地资源增加,地租下降,适用于大面积的粮棉生产;(2分)<br/>③外围山区远离城市,地租低,主要生产耐藏,便于较长距离运输的林茶果产品。(2分)<br/>⑶甲、乙两地处于山区,都面临水土流失威胁(2分)。<br/>应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林果茶特色农业(3分),适度发展旅游业(2分),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做好水土保持(2分)。<br/>30.(25分)<br/>⑴沿黄浦江两岸(2分),河西大于河东(或以河西为主)(2分)<br/> 交通(1分)、历史原因(1分)、国家政策(1分)。<br/>⑵方向上,全方位但不平衡(2分),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东北方向;(2分)<br/> 速度上,中期(从A到B)快速扩张(1分),后期(从B到C)速度趋缓(1分)。<br/>影响因素:<br/>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动大卖场的快速扩张(2分),后期受饱和的影响速度减缓(1分);<br/>扩展方向主要受交通因素主导(2分),沿江(东北西南方向)(1分)、沿城际铁路(西北方向)(1分)发展较快。<br/>⑶位于城区的河流上游(2分),水源清洁,水质较好(2分);离入海口较远,避免可能发生的海水倒灌造成水质下降的情况(1分)。<br/><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