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果子的来历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1-8-11 18: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油果子又叫“包尔沙克”,用牛奶加适量盐水和面(发酵的面为佳),然后搓成条状,用刀将和好的面切成菱形,再用煮沸的牛、羊、骆驼油或植物油炸成黄色即可。[1] 朔州特产油果子,早在清代已是走俏的外销特产之一,做法:首先糯米粉放点糖(少许)、水、发酵粉混起,发酵,至少要放一晚上。然后手沾油,像包汤圆一样把糖心包进去 ,再将包好的“汤圆”扔进生芝麻里面,裹一层生芝麻 ,最后锅内倒大半锅的油,将裹了芝麻的“汤圆”放进去,用漏勺翻滚 炸至金黄色起锅 现在油果子做法和口味也很多,有滚糖、罩蜜、夹心、包馅、擦酥、渗糖品种多样,美味可口,益气胃,享誉四邻。[2] 在阜阳方言中,油果子指代油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