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600字作文,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9-6-8 18: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最感动的一瞬间翻书的时候,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 我弯腰,拾起,惊觉这是初中毕业时同桌送给我的,背面上写着“珍重,朋友!”不记得当时是否有种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枯黄的叶片上早已是滴滴泪痕。想起,这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了感动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 曾有朋友写给我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两个字——感动。”的确,我们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们不再用心收藏起身边的一丝一毫感动,只有当我们错过它,再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失去了很多。 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是感动;口渴了,朋友帮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动;沮丧时,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高兴时,有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是感动;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树叶,也是感动……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动着!或许,有时正是由于它们的平凡才让我们视而不见。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让庸碌蒙住我们的眼睛而无法感受感动的滋味呢?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人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 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 朋友,请把心从泥淖中拔出来吧!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6-8 18: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趴在被窝里发呆、嘻嘻哈哈的哼着涅磐的歌曲,柔弱的淡黄色灯光敷在那些铅色的文字上、很温馨的氛围、却因为一个人的孤独而显得格格不入。
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梁晓声说:“怀念是相会的形式”。于是,在这昏色的雪夜,我与我的童年相会。
这一瞬间,过去的一切都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闪过。
小时侯,常常和素素光着脚丫在乡下奶奶家的泥墙边,用小木碗堆起一个个的小馒头,小时候不怕脏,即使是弄脏了衣服、抓脏了小脸、也是无所谓的。
有的时候、堆小馒头堆累了、就伸出脏脏的小手向奶奶要一元钱、和素素蹦蹦跳跳的跑向卖冰糕的婶婶家。
“哎呀,朴朴来拉。”
“恩,婶婶,最近有没有新上的雪糕啊。”
“有有有,你看婶婶家新来的冰激凌怎么样啊。”
“好啊好啊,奶奶说刚玩完吃会儿冷饮最好拉。”
“恩、那素素呢,素素吃什么样的啊。”
“恩…我也要冰激凌吧,要奶油味的,好吗?”
“哎呀,素素真聪明啊,婶婶家的冰激凌啊,就属奶油味的好吃拉。”
“谢谢婶婶,婶婶快做吧,我们都流口水了。”
“好好好,你们最可爱了,婶婶最喜欢你们了!这就给你们做去!”
我和素素两眼发直的看着婶婶从那个怪怪的机器里挤出美味的冰激凌。
“朴朴,想什么呢,冰激凌好拉。”
婶婶笑盈盈的把冰激凌放到我和素素的桌上,抬头一看,素素都吃上了呢,我急忙端起冰激凌,用木头的小勺勺起冰激凌、甜甜的,真的很好吃。
小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就知道一个“好吃”来形容,可是现在都长大了,恐怕再也说不出那样天真的话语了。
奶奶家的筒子楼下,也是我和素素普遍出现的地方,那里有个疯女人,她会拾起别人丢掉的西瓜皮和烂橘子,装进背后的麻袋里,带回家去。
我和素素对着疯婆娘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我们有的时候会调皮的用西瓜皮丢她。
她会哭泣着拣起我们丢掉的垃圾。
有的时候我和素素会怜悯她。
但是小孩子的好奇心总是大于爱心的。
所以,我和素素乐此不疲。
以至于后来我们几乎和疯婆娘成了好朋友。
… …
一直到我六岁的那年,一个闷热的午后。
疯婆娘失踪了,大人的嘴里传着。
“什么”
“素素素素!疯婆娘失踪了!”
… …
我和素素为此大哭了3天。
这三天,我和素素不约而同的吃好多西瓜,希望疯婆娘回来。
可是我们再也没看到她回来捡西瓜皮。
只看到清洁工阿姨骂我们不懂事。
我们只是小孩子,确实不懂事。大人不会懂我们的心,也不会懂疯婆娘的心。
所以,我们和疯婆娘很有共鸣,在几何里这里证明的很清楚。
只是我们小、不懂几何。
还有、最快乐的就是吃糖了…也许,童年就像一块糖,连空气都是甜的。
而我心中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素素一起含着糖块哼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其实,春天就在这里,属于我的童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6-8 18: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师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这条腿何时、为什么截去,我们不知道。只记得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氏补天造人的传说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得力量太大了,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课堂提问,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有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然而,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