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青莲居士

[复制链接]
查看22 | 回复22 | 2006-2-6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 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无诤居士——刘 迎(金文学家); 六如居士——唐 寅(明画家、文学家); 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 温陵居士——李 贽(明文学家); 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 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6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隋末迁居中亚的碎叶城。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统治的盛唐即开元、天宝年间度过的。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篇诗中,大部分鲜明的表现了他对封建贵权的轻蔑,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同时也由于封建统治思想的严重影响,李白的不少作品往往流露道家人生如梦、及时行乐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李白是我国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各体俱佳,而其中又以七言歌行与七言绝句最为擅长。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 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无诤居士——刘 迎(金文学家); 六如居士——唐 寅(明画家、文学家); 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 温陵居士——李 贽(明文学家); 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 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6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无诤居士——刘 迎(金文学家); 六如居士——唐 寅(明画家、文学家);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6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 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被唐玄宗如入长安,供奉翰林,但他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叠出,代表作有《长干行》、《横江词》、《乌栖曲》、《蜀道难》、《子夜吴歌》、《古风.大车扬飞尘》、《行路难》、《梁园吟》等。
自长安受挫后李白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并与杜甫结为好友,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次年分手后再未会面,但彼此都写下了感情深挚的怀念诗篇。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曾欲参加讨安战斗,但半路因病折回,次年病逝。这时期的代表作品,安史之乱以前有《梦游无姥吟留别》、《战城南》、《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古风.羽檄如流星》、《将进酒》、《北风行》、《远别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安史乱后有《古风.西上莲花山》、《永王东巡歌》、《庐山谣奇卢待御虚舟》等。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我首,内容丰富多采。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他还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歌颂爱情和友谊的诗篇以及同情人民的诗篇。
李白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朴素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他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李白诗歌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李白还有若干词作。《尊前集》著录12首,《花庵绝妙词选》著录7首。李白的散文,今存60多篇,也多对偶句。其中《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一作“李”)园序》两文,为后代选本所取,传诵较广。李 白( 701 ~ 762 )
唐 代 诗 人。 字 太 白, 号 青 莲 居 士。 绵 州 昌 隆 (今 四 川 江 油) 人。 生 平
李 白 少 年 时 代 的 学 习 范 围 很 广 泛, 除 儒 家 经 典、 古 代 文 史 名 著 外, 还 浏 览 诸 子 百 家 之 书, 并“ 好 剑 术”。 相 信 道 教, 有 超 脱 尘 俗 的 思 想; 同 时 又 有 建 功 立 业 的 政 治 抱 负。 他 青 少 年 时 期 在 蜀 地 所 写 诗 歌, 留 存 很 少, 但 已 显 示 出 突 出 的 才 华。 李 白 约 在 二 十 五、 六 岁 时 出 蜀 东 游。 在 此 后 十 年 内, 漫 游 了 长 江、 黄 河 中 下 游 的 许 多 地 方, 开 元 十 八 年 (730) 左 右, 他 曾 一 度 抵 长 安, 争 取 政 治 出 路, 但 失 意 而 归。 天 宝 元 年 (742), 被 玄 宗 召 入 长 安, 供 奉 翰 林, 作 为 文 学 侍 从 之 臣, 参 加 草 拟 文 件 等 工 作。 不 满 两 年, 即 被 迫 辞 官 离 京。 此 时 期 李 白 的 诗 歌 创 作 趋 于 成 熟。 此 后 11 年 内, 继 续 在 黄 河、 长 江 的 中 下 游 地 区 漫 游, “浪 迹 天 下, 以 诗 酒 自 适”。 他 仍 然 关 心 国 事,希 望 重 获 朝 廷 任 用。 天 宝 三 载, 李 白 在 洛 阳 与 杜 甫 认 识, 结 成 好 友, 次 年 分 手 后 未 再 会 面。 天 宝 十 四 载, 安 史 之 乱 爆 发, 李 白 正 在 宣 城 (今 属 安 徽)、 庐 山 一 带 隐 居。 次 年 十 二 月 他 怀 着 消 灭 叛 乱、 恢 复 国 家 统 一 的 志 愿 应 邀 入 永 王 李 幕 府。 永 王 触 怒 肃 宗 被 杀 后, 李 白 也 因 此 获 罪, 被 系 浔 阳 (今 江 西 九 江) 狱, 不 久 流 放 夜 郎 (今 贵 州 桐 梓 一 带)。 途 中 遇 赦 得 归, 时 已 59 岁。 晚 年 流 落 在 江 南 一 带。 61 岁 时, 听 到 太 尉 李 光 弼 率 大 军 出 镇 临 淮, 讨 伐 安 史 叛 军, 还 北 上 准 备 从 军 杀 敌, 半 路 因 病 折 回。 次 年 在 他 的 从 叔 当 涂 (今 属 安 徽) 县 令 李 阳 冰 的 寓 所 病 逝。 文 学 创 作
李 白 诗 歌 散 失 不 少, 今 尚 存 900 多 首, 内 容 丰 富 多 采。
李 白 一 生 关 心 国 事, 希 望 为 国 立 功, 不 满 黑 暗 现 实。 他 的 《古 风》 59 首 是 这 方 面 的 代 表 作 品。 对 唐 玄 宗 后 期 政 治 的 黑 暗 腐 败, 广 泛 地 进 行 了 揭 露 批 判, 反 映 了 贤 能 之 士 没 有 出 路 的 悲 愤 心 情。 言 多 讽 兴, 气 骨 高 举。 李 白 固 然 迫 切 要 求 建 功 立 业, 为 国 效 劳, 但 他 并 不 艳 羡 荣 华 富 贵, 而 是 认 为 “钟 鼓 馔 玉 不 足 贵”(《将 进 酒》)。 在 建 树 功 业 以 后, 他 要 以 战 国 时 代 高 士 鲁 仲 连 为 榜 样, 不 受 爵 禄, 飘 然 引 退。 其 思 想 明 显 地 受 到 道 家 特 别 是 庄 子 的 影 响。 李 白 的 不 少 诗 篇, 表 现 了 对 人 民 生 活 的 关 心 和 同 情。 这 种 内 容 常 常 结 合 着 对 统 治 者 的 批 判。 他 的 一 部 分 乐 府 诗, 反 映 妇 女 的 生 活 及 其 痛 苦, 其 中 着 重 写 思 妇 忆 念 征 人, 还 写 了 商 妇、 弃 妇 和 宫 女 的 怨 情。 他 的 《宿 五 松 山 下 荀 媪 家》、 《丁 都 护 歌》、 《秋 浦 歌》 “炉 火 照 天 地”, 分 别 描 绘 了 农 民、 船 夫、 矿 工 的 生 活, 表 现 了 对 劳 动 人 民 的 关 怀。 李 白 一 生 写 下 不 少 描 绘 自 然 风 景 的 诗 篇。 他 的 “蜀 道 之 难, 难 于 上 青 天” (《蜀 道 难》)、“君 不 见 黄 河 之 水 天 上 来, 奔 流 到 海 不 复 回” (《将 进 酒》)、“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望 庐 山 瀑 布》) 等, 形 象 雄 伟, 气 势 磅 礴, 都 是 传 诵 千 古 的 名 句。 这 类 诗 篇, 正 象 他 若 干 歌 咏 大 鹏 鸟 的 作 品 那 样, 表 现 了 他 的 豪 情 壮 志 和 开 阔 胸 襟, 从 侧 面 反 映 了 他 追 求 不 平 凡 事 物 的 渴 望。 另 外 一 些 诗 篇, 像 《秋 登 宣 城 谢 眺 北 楼》、 《独 坐 敬 亭 山》、 《清 溪 行》, 则 善 于 刻 画 幽 静 的 景 色, 清 新 隽 永, 风 格 接 近 王 维、 孟 浩 然 一 派。 李 白 还 有 不 少 歌 唱 爱 情 和 友 谊 的 诗 篇。 其 乐 府 诗 篇, 常 常 从 女 子 怀 人 的 角 度 来 表 达 委 婉 深 挚 的 爱 情。 还 有 若 干 寄 赠、 怀 念 妻 室 的 诗, 感 情 也 颇 为 深 挚。 李 白 投 赠 友 人 的 作 品 数 量 很 多, 佳 篇 不 少。 其 中 有 的 诗 表 现 了 鲜 明 的 政 治 态 度, 更 多 的 是 表 现 日 常 送 别、 相 思 之 感, 像 《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 之 广 陵》、《沙 丘 城 下 寄 杜 甫》、 《闻 王 昌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 此 寄》、 《忆 旧 游 寄 谯 郡 元 参 军》、 《赠 汪 伦》 等 等, 感 情 深 挚, 形 象 鲜 明, 具 有 强 烈 的 艺 术 感 染 力 量。 李 白 诗 歌 内 容 也 包 含 着 一 部 分 封 建 糟 粕, 其 中 较 多 的 是 宣 扬 人 生 若 梦、 及 时 行 乐、 纵 酒 狂 欢 的 消 极 虚 无 思 想 和 表 现 求 仙 访 道、 炼 丹 服 药 的 宗 教 迷 信。 他 描 写 妇 女 和 爱 情 题 材 的 诗, 也 有 少 数 存 在 庸 俗 情 调。 李 白 诗 歌 中 大 量 采 用 夸 张 手 法 和 生 动 的 比 喻。 他 的 “抽 刀 断 水 水 更 流, 举 杯 消 愁 愁 更 愁 (《宣 州 谢 眺 楼 饯 别 校 书 叔 云》)、 “白 发 三 千 丈, 缘 愁 似 个 长” (《秋 浦 歌》 其 十 五), 刻 画 他 长 安 政 治 活 动 失 败 后 深 广 的 忧 思, 是 广 泛 流 传 的 名 句。 他 如 “吟 诗 作 赋 北 窗 里, 万 言 不 值 一 杯 水” (《答 王 十 二 寒 夜 独 酌 有 怀》), 写 自 己 的 怀 才 不 遇; “欲 渡 黄 河 冰 塞 川, 将 登 太 行 雪 满 山”(《行 路 难》), 写 仕 途 艰 难;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赠 汪 伦》), 写 朋 友 间 的 深 厚 友 谊 等, 都 以 鲜 明 突 出 的 形 象 打 动 读 者。 李 白 诗 歌 的 想 象 是 很 丰 富 和 惊 人 的。 他 的 “狂 风 吹 我 心, 西 挂 咸 阳 树” (《金 乡 送 韦 八 之 西 京》)、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 随 风 直 到 夜 郎 西” (《闻 王 昌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 此 寄》), 都 以 奇 特 的 想 象 表 现 了 对 长 安 和 诗 友 的 怀 念。 《梁 甫 吟》、《古 风》 “西 上 莲 花 山” 分 别 通 过 幻 想 方 式 来 表 现 自 己 在 长 安 受 到 谗 毁 和 安 史 叛 军 对 中 原 地 区 的 蹂 躏; 《远 别 离》 更 通 过 迷 离 惝 恍 的 传 说 来 表 现 对 唐 玄 宗 后 期 政 局 的 隐 忧; 它 们 都 显 得 形 象 鲜 明, 寓 意 深 刻。 《蜀 道 难》、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则 借 助 于 神 话 传 说, 构 造 出 色 彩 缤 纷、 惊 心 动 魄 的 境 界。 李 白 诗 歌 丰 富 的 想 象 力 在 篇 幅 较 长 的 七 言 歌 行 中 表 现 得 尤 为 突 出, 这 方 面 明 显 地 可 以 看 出 受 到 屈 原 的 影 响。 在 体 裁 方 面, 李 白 擅 长 形 式 比 较 自 由 的 古 诗 和 绝 句, 不 爱 写 格 律 严 整 的 律 诗。 《古 风》 59 首 是 他 五 古 的 代 表 作 品。 他 乐 府 中 的 五 古, 继 承 汉 魏 六 朝 乐 府 民 歌 的 优 良 传 统, 文 笔 朴 素 生 动, 并 倾 注 着 诗 人 洋 溢 的 热 情。 他 的 七 言 古 诗 (包 括 乐 府 七 言 歌 行 和 一 般 七 古) 具 有 更 大 的 创 造 性。 写 景 则 形 象 雄 伟 壮 阔, 气 势 磅 礴, 色 彩 缤 纷, 抒 情 则 感 情 奔 放 激 荡, 跳 脱 起 伏, 变 化 多 端。 从 文 学 渊 源 说, 这 类 诗 受 屈 原 作 品 和 鲍 照 《拟 行 路 难》 的 影 响 最 深。 李 白 擅 长 绝 句。 他 的 绝 句, 在 南 北 朝 乐 府 民 歌 的 基 础上, 锻 炼 提 高, 更 为 精 警。 五 绝 如 《静 夜 思》、 《玉 阶 怨》 等, 蕴 藉 含 蓄, 意 味 深 长。 七 绝 佳 作 更 多, 语 言 明 朗 精 练, 声 调 和 谐 优 美, 写 景 抒 情, 深 入 浅 出。 像 《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 之 广 陵》、 《望 庐 山 瀑 布》 其 二、 《望 天 门 山》、 《早 发 白 帝 城》、 《赠 汪 伦》 等 等, 都 是 脍 炙 人 口 的 名 篇。 历 来 评 唐 代 七 言 绝 句, 认 为 李 白 与 王 昌 龄 最 称 擅场; 李 白 集 中 七 律 最 少, 仅 十 多 首, 也 少 佳 作。 五 律 有 70 多 首, 有 的 写 得 很 好, 说 明 他 能 写 律 诗, 只 是 不 爱 多 写。 李 白 的 乐 府 诗, 虽 用 乐 府 旧 题, 却 能 自 出 新 意, 唐 人 以 乐 府 古 题 写 诗 的, 当 推 李 白 的 成 就 最 为 杰 出。 他 的 某 些 歌 行 和 绝 句, 虽 不 用 乐 府 题 目, 也 富 有 乐 府 诗 的 风 味。 他 诗 歌 语 言 的 最 大 特 色, 可 以 说 是 “清 水 出 芙 蓉, 天 然 去 雕 饰”。 具 体 表 现 为 语 言 直 率 自 然, 音 节 和 谐 流 畅, 浑 然 天 成, 不 假 雕 饰, 散 发 着 民 歌 的 气 息。 这 主 要 得 力 于 学 习 汉 魏 六 朝 的 乐 府 民 歌。 但 他 不 是 仅 仅 学 习、 模 拟 民 歌 语 言, 而 是 在 学 习 基础上 加 以 提 高, 使 之 更 加 精 练、 优 美, 含 意 深 长。 他 的 七 言 古 诗 除 明 朗 自 然 外, 语 言 更 以 雄 健 奔 放 见 长。 杜 甫 《春 日 忆 李 白》 诗 称 誉 李 白 诗 “清 新”、 “俊 逸”, 道 出 了 它 语 言 风 格 的 显 著 特 色。 李 白 诗 歌 对 后 代 产 生 深 远 影 响。 唐 代 韩 愈、 李 贺, 宋 代 欧 阳 修、 苏 轼、 陆 游, 明 代 高 启, 清 代 屈 大 均、 黄 景 仁、 龚 自 珍 等 著 名 诗 人, 都 在 不 同 程 度 上 向 李 白 诗 歌 汲 取 营 养, 受 其 影 响。 李 白 还 有 若 干 词 作。 《尊 前 集》 著 录 12 首, 《花 庵 绝 妙 词 选》 著 录 7 首。 其 中 《清 平 调》 “云 想 衣 裳 花 想 容” 3 首, 体 裁 实 为 七 言 绝 句, 当 时 配 乐 演 唱。 其 他 传 为 李 白 作 的 长 短 句 均 不 甚 可 信。 其 中 《菩 萨 蛮》 “平 林 漠 漠 烟 如 织”、 《忆 秦 娥》“箫 声 咽” 两 篇 最 为 著 名, 但 这 两 首 词 是 否 李 白 作 品, 颇 滋 后 世 疑 问。 李 白 的 散 文, 今 存 60 多 篇。 多 对 偶 句, 没 有 摆 脱 当 时 流 行 的 骈 文 风 尚。 但 语 言 比 较 自 然 流 畅, 与 其 诗 歌 风 格 有 相 似 之 处。 其 中 《与 韩 荆 州 书》、 《春 夜 宴 从 弟 桃 花 (一 作 “李”) 园 序》 两 文, 为 后 代 选 本 所 取, 传 诵 较 广。 本 集 和 校 注 版 本
唐 人 所 编 的 李 白 集 子, 现 在 没 有 流 传 下 来。 北 宋 有 《李 太 白 文 集》 30 卷, 刻 于 苏 州, 世 称 “苏 本”。 后 又 有 根 据 苏 本 翻 刻 的 蜀 本, 是 现 存 最 早 的 李 白 集, 康 熙 年 间 缪 曰 芑 据 以 翻 刻, 世 称 缪 本。 最 早 为 李 白 集 作 注 者, 是 南 宋 杨 齐 贤 的 《李 翰 林 集》 25 卷, 注 释 颇 为 繁 富。 今 人 瞿 蜕 园、 朱 金 城 的 《李 白 集 校 注》 是 迄 今 为 止 李 白 集 注 释 中 最 详 备 的 本 子。 关 于 研 究 李 白 的 著 作: 五 四 运 动 以 后 至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立 前 有 李 长 之 著 《道 教 徒 诗 人 李 白 及 其 痛 苦》、 戚 惟 翰 著 《李 白 研 究》 等;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立 后, 有 詹 著 《李 白 诗 文 系 年》、 《李 白 诗 论 丛》、 王 运 熙 等 著 《李 白 研 究》 等。 除 此 以 外, 还 有 不 少 单 篇 论 文, 中 华 书 局 曾 选 择 其 一 部 分 较 有 代 表 性 的, 于 20 世 纪 60 年 代 编 成 《李 白 研 究 论 文 集》 出 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6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啊,因为他生活在四川江油的青莲,故名为青莲居士.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6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号青莲居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6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6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6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 号青莲居士 地球人都知道非李白莫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6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