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道德风险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06-2-12 14: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风险是指参与合同的一方所面临的对方可能改变行为而损害到本方利益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12 14: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在保险业领域,被保险人为了获取额外的利益,刻意制造假象,发生骗取保费的行为,就是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道德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12 14: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像贷款人恶意不偿还贷款也属于道德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12 14: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挪用客户资金道德风险:由于机会主义行为而带来更大风险的情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2-12 14: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风险是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体现“经济人”趋利避害本性的风险。即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本有能力履行义务,但出于最大化自身效用的不良道德,其可能做出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对方的违约行为,并隐藏行为给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带来事先无法预期的损失的风险。在工程保证保险中,既存在因建筑市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投保人主观违约、被保险人疏忽管理等道德风险,也存在因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投保人恶意欺诈、被保险人恶意索赔等道德风险。多重道德风险的客观存在,会导致建筑市场与保险市场缺乏效率,这要求保险公司积极应对、创新求变。

1、建筑市场相关道德风险从工程业主与承包商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契约)出发,业主与承包商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如由于信息不对称,业主在承包人履约过程中无法全面了解工程建设的详细进程及实际成本,也无法在缺陷责任期全面把握承包商的缺陷维修表现。

贯穿工程建设全程的信息不对称会使契约双方面临道德风险问题。对于发包人来说,其可能面临招标阶段的围标串标、弄虚作假、恶意串通现象,缺陷责任期内的拖延维修、拒绝保修行为,以及合同履约过程中的转包、违法分包、偷工减料、消极怠工、以次充好、挪用工程款、虚报工程量乱象。对于承包人而言,也可能面临发包人不及时支付工程款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发承双方在投保前后的行为改变也属于保险公司需要防范的道德风险:承包人投保工程保证保险后,发包人由于自身的项目管理责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移,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疏忽对于违约风险的预防和管理,从而导致承包人违约可能性增加;同理,承包商也可能放松对于分包商的管理。

2、保险市场相关道德风险工程保证保险合同是存在于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三方当事人之间的契约,另两方参与主体都可能阻碍保险人希望了解或本来能够了解的信息的对称交流,进而阻碍保险功能的实现。从建筑企业与保险公司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保险公司也面临着来自发承双方的道德风险。

一方面,保险公司可能面临来自投保人的恶意欺诈风险,具体包括投保人采用欺诈、 串通、贿赂等手段订立建设工程合同,或是虚构保险标的诱使保险人承保;以及未如实告知投保信息、隐瞒重大过失,引发保险人赔付等隐蔽行为。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还面临来自被保险人的恶意索赔风险,具体包括:被保险人故意捏造乃至制造保险事故,以谋取保险赔付金;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不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损失,甚至故意扩大损失程度,以及伪造、变造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证据等恶意行为。

3、工程保证保险中道德风险的防范为防范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已围绕工程保证保险的险种设计与承保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险种设计上,道德风险防范主要体现在条款设计和反担保设置中。前者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四项工程保证保险示范条款为例,其一方面通过责任免除条款规避道德风险,限定保险人的保险责任;另一方面也赋予保险人以设置免赔额的权利,免赔额类似于健康险中的等待期,实践已证明该设置对于防止投保人的道德风险行为十分有效。另外,反担保措施的设置也可以有效避免投保人的道德风险:保险人可以通过对反担保物的处置将道德风险转移回风险源,连带责任反担保更是能将道德风险降至最低。在承保管理上,道德风险防范主要体现在保前审查和保后管理中。在承保前,保险人主要通过企业声誉、资金水平、承建能力审查公司风险,以及通过合同条款、项目难度、班组成员审查项目风险,从而预判风险类型与道德水平,并相应厘定费率水平;在承保后,保险人主要通过承包行为监督检查来预防、识别、应对道德风险。

当前,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仍要求保险公司继续优化产品设计、完善风险管理。一方面,如何给承包人设计一个最优激励保险合同、给发包人设计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事关工程保证保险的市场效率,前者需通过激励机制将承包商一部分损失和利益联系起来,后者也应通过惩戒机制实现业主行为与信用的直接挂钩。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在工程管理方面仍心有余而力不足,还需借助质量检查机构(TIS)的力量优化资信审查、深化建设检查、强化损失追偿,以增大道德风险被发现的概率并提高相关违约成本,在此基础上保险公司也能更科学地制定保险费率优惠等激励措施;此外也可借助再保公司、共保组织的力量,实现道德风险在多主体间的转移与分配。不难发现,工程保证保险在防范建筑市场道德风险上大有作为。长远来看,由于道德风险问题在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建材、机械等建筑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建立健全建筑市场信用制度也将成为一种客观需要。完备的建筑企业档案将有利于保险公司在承保前把握道德风险水平,也能在道德风险行为发生后更新信用记录,为后续保证行为提供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