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想过南迁吗,其实南迁的话还是有好处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17-9-17 14: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崇祯当然想过南迁 但最终……平心而论,在当时的情况下,“南迁”似乎是摆脱困境唯一可供选择的方案。长江中游有左良玉十万大军,下游又有江北四镇(四个总兵)的军队扼守长江天堑,南京比北京要安全得多,即使北方陷落,偏安于江南,还是有可能的。问题在于,“南迁”意味着放弃宗庙陵寝,难以启口,必须有内阁、六部的重臣出来力排众议,形成朝廷一致的共识。遗憾的是,那些大臣都怕承担骂名,不敢提倡“南迁”。正月初九,他向内阁六部大臣提出“朕愿督师”时,大臣们争先恐后表示愿意“代帝出征”,没有一个人提到“南迁”。然而形势越来越紧急。李自成进军山西后,发布声讨明朝的檄文,其中的警句——“君非甚黯,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尽管李自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7-9-17 14: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一直有南迁的想法,并和李明睿策划了许久,但朝堂上,安徽桐城人光时亨说了一句话:“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诸大臣再也没人敢说南迁之事了.南迁的好处:一,南方非常富庶,不像北方灾害连连,财政问题似乎可以缓解二,南方尚有不少军队,完全可以自保三,李自成占领北京,时日长了,可能会跟清军作战,真是赢了平外患,输了平内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7-9-17 14: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蝴蝶效应,假设崇祯南迁成功了!李自成做皇帝劝降吴三桂,李也不会轻易为难吴的家人!(崇祯跑南方了)这样吴也就不会放清兵入关,然后跑四川劝降老张,李搜刮七千万两银子,军事能得到大量补给!老张也不是那么不识抬举!(鸡蛋干不过石头)然后在李张二人的威逼利诱下吴三桂,这种反复小人肯定会投降大顺,然后矛头直指南方,但也不会轻举妄动,左良玉拥兵八十万!赢取短暂的和平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