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15-5-14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动词之前,或主语之前,做句中或句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用作补语,翻译的时候,习惯上把它当作状语,所以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而从古代汉语脱胎而来的成语中也常有这种用法。 状语后置现象在成语中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于”字结构的成语,这类成语是由介词“于”和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如:“无济于事”中“于事”是状语,放在了谓语“无济”后面,现代汉语语序应是“于事无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于忧患生,于安乐死”;其他类似的还有“重于泰山、死于非命、无动于衷,喜形于色、毕其功于一役、拒人于千里之外、防患于未然”等。在文言文中,这类现象和用法比比皆是。 第二,“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5-14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的说就是介词结构部分做状语,被放在谓语动词之前,或主语之前,做句中或句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5-14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5-14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for example 曹刿论战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的“于长勺”。美韩在吉林吃饭=美韩吃饭与吉林(介词+状语)+动词=动词+(介词+状语)在+吉林+吃饭
=吃饭+于+吉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