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相声台词

[复制链接]
查看12 | 回复12 | 2006-3-5 15: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等 于 几 甲 听说相声演员都是知识渊博,很有学问。 乙 唉,哪儿,我们知道的都很浅薄。不过干我们这一行那得要多学、多问。 甲 噢,不,我听说您在数学方面很有研究。 乙 哎,什么研究啊,在过去上学的时候啊,这一门比其他的功课略微的强一点儿。 甲 嗯,好!在数学方面您都学过什么? 乙 也就是:加减乘除,比例、四则,算术、代数,三角、几何,微积分儿。咳,其实啊,马马虎虎。 甲 嘿!好家伙1 乙 哎,您别瞧学了这么些个啊,可是成绩不太好啊。您算:哪次考试的时候啊,总是九十多分,连一百分都不保证。 甲 您这成绩还不好吗? 乙 咳!马马虎虎。 甲 那行了,我有一道算术题得跟您请教请教。 乙 唉呀,那可不敢当,咱们这互相的研究。 甲 噢不,肯定地说向您学习。 乙 哪里哪里。 甲 这道算术题啊,我算了好几年,都没有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乙 噢。 甲 我想去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一下。 乙 嗯嗯。 甲 怕人家工作忙。 乙 噢。 甲 这碰见您了,行吗?您给帮帮忙吧。 乙 噢。, 甲 嗯? 乙 我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啊。那么,您可以说一说是怎么样一道题呢? 甲 我的跟您请教。 乙 哎,不敢。 甲 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嗯,您说什么? 甲 一等于几? 乙 就是这道题啊? 甲 算了好几年没算上来。 乙 哎呀,这道题可是太难啦。 甲 要不怎么我想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呢! 乙 您哪,不用了。 甲 嗯? 乙 您就向我请教就行了。 甲 噢,您能解决我这个难题? 乙 当然喽。 甲 我可是请教过一些朋友。 乙 那么人家怎么说的啊? 甲 他们表示无能为力啊。 乙 我看哪,这人都不愿跟您怄气啊! 甲 这叫什么话! 乙 就这样的算术题,您还要去请教专家呀? 甲 我算不上来嘛! 乙 哎,我就能做出准确而使你满意的答案。 甲 那我非常感谢啦。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等于两个零点五。 甲 噢,一嘛等于两个零点五? 乙 对了!要列成式子:一乘一等于一。 甲 要按您的计算方法,似乎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嘛还等于一。 乙 干吗还似乎应该呀,它就等于一! 甲 谁告诉您一等于一?嗯,您是数学专家吗? 乙 我呀,小学刚毕业. 甲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乙 不奇怪啊,这样的算术题啊,几岁的小孩子他都知道。 甲 您这叫什么话啊?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就是等于一。我怎么大个子白活了,我不知道? 乙 啊......其实您也不知道。 甲 我知道我干吗还问你? 乙 啊......可说呢! 甲 要这么简单,我还去请教数学专家。 乙 是啊......您还请教数学专家。 甲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充分表现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对任何问题不要轻易地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多思考思考。拿起就说,哼,岂有此理! 乙 嘿,这倒是怨我。我应该思考思考再说。我再算一算。一乘一等于......还是等于一啊。嘿,差点儿没让他把我给唬住啊。我说先生...... 甲 多思考思考吧。 乙 哎,这甭思考了。这个呀就等于一。这是肯定的,这是推不翻的公式。 甲 你这是书本上的学问。 乙 嗯? 甲 您这叫死啃书本。古人说那么句话—— 乙 说什么啊? 甲 读书死,死读书,读书读死不如不读书。我们念书讲究活念活用,你撇开书本再想想这个问题。 乙 您这话我不懂。 甲 你是相声演员吧? 乙 是啊。 甲 是搞语言艺术的,语言词汇一定很丰富喽。 乙 哎,也不敢再那么说啊。 甲 有这么个谚语,你听说过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一呀。 甲 那么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又怎么讲呢? 乙 啊......是呀!这是顶俩不是等于俩! 甲 那么顶俩和等于俩有什么区别呢? 乙 嗯,顶俩和等于俩,似乎......应该是......一样。 甲 哼,这不是废话么! 乙 不不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知识,有经验,肯于钻研,一个人能做出两个人的工作来。 甲 少说废话,我问你一等于就几呢? 乙 等......要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似乎、应该、这个一就等于二。 甲 为什么又等于二了呢? 乙 这,不等于二,你不满意啊。 甲 哎,这话叫什么意思?我强迫你了啊? 乙 唉,没有,这个事实说服了我了。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等于二。 甲 嗯,还有这么两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嗯,什么? 甲 好汉不用多—— 乙 一个顶十个! 甲 一等于几? 乙 好么,这一又等于十了。 甲 等于十了?这不是结论。在大跃进中,我们工人搞发明创造,创造了很多机器,过去手工操作的现在是机器操作。 乙 哎,您说说什么工作? 甲 说最简单的吧,包装。 乙 噢,包装。 甲 包针,包仁丹,包糖果,过去都是手工包装。 乙 是啊,现在不都改了机器包装了吗? 甲 对啊,有这么两句谚语啊,一把工具改,一人顶一百。 乙 好,这结论又改了,一等于一百了。嗯。 甲 要是人人都把窍门钻—— 乙 还可能一人顶一千。 甲 还有这么句农业上的谚语儿,一籽入地—— 乙 万粒归仓! 甲 这一等于几? 乙 等......哎呀,这个一就等于万啦。 甲 还有这么几句谚语—— 乙 我说你有完没完。算术里加谚语啊?没法算清楚喽。你见哪个会计净往这帐本学谚语来了?查帐的来一瞧,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好汉不用多,一个顶十个”。你说这叫做什么玩意儿? 甲 那么你说怎么样才能算清楚? 乙 这算术题嘛,你得有具体的钱数。 甲 说具体的,你也算不上来。 乙 那也不一定啊! 甲 你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一厘钱哪......一厘钱它等于......我,我,你说五厘钱行不行啊? 甲 干吗呀? 乙 好按一分钱算哪。 甲 五厘钱干吗算一分哪? 乙 你要四舍五入么! 甲 我没让你写账,我就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那好算哪,一厘钱等于一分钱的十分之一,一角钱的百分之一,一元钱的千分之一。咳,微不足道。 甲 不对,一厘钱有它的经济价值呢。 乙 有什么经济价值?您买根冰棍儿还得五分钱呢。五十个人一根冰棍,这怎么吃啊? 甲 一人咬一口。 乙 多大口? 甲 小口。 乙 小口啊?不够,每人只能拿那舌头尖就那么一沾,小沾,还别大沾。你要遇见个大舌头啊,这根冰棍没了。有什么经济价值啊? 甲 你说一厘钱有多大分量? 乙 没约过。看得见用得着,银行里不出,帐本上不写。有多大分量啊。 甲 有这么几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您听吧,这谚语又来啦!什么啊? 甲 大海大不大? 乙 大! 甲 一滴一滴水汇成的。 乙 那倒是! 甲 万丈布匹多不多? 乙 多呀! 甲 一丝一丝线织成的。 乙 当然喽! 甲 首都人民大会堂高不高?它是一砖一瓦砌成的。您姥姥的年纪老不老? 乙 我...... 甲 她是一天一天老起来的。 乙 你这不废话么? 甲 一厘钱搁一个人身上是微不足道的。 乙 哦! 甲 你要知道我们全国有六亿多人口。 乙 是啊! 甲 每个人都应该有着一本大账,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一个细小的数目。 乙 哦。 甲 用六亿多这个数子去乘,就会得出一个巨大的数目。 乙 嗯。 甲 是吧? 乙 对。 甲 所以说点滴节约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精神,节约一厘钱、一寸布、一滴油、一度电、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一灰一石、一丝一毫,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一”汇集到一起,变成一个巨大的“一”字。 乙 嗯。 甲 让它在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乙 对! 甲 你嚷什么? 乙 哎,您说的是太对了! 甲 可您对一厘钱是什么样的看法呢? 乙 啊? 甲 你只喜欢这个大大的多多的。 乙 嗯,我的不喜欢那小小的通通的。我是外国人哪? 甲 你呀,只知从大处着手,不在小处着眼:只看问题的一面,没有全局观点;只会铺张浪费,不去节约从俭。这种思想发展,真正危险——危险! 乙 好嘛,他这儿给我做坚定来啦!您不问我一厘钱是等于多少吗?可是谁知道您这一厘钱后面又有六亿多呢?一会儿乘,一会儿加的,这谁也算不上来! 甲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乙 嗯,什么? 甲 您说一个人等于多少? 乙 一个人哪?一个人他等于......那得看个儿大、个儿小啦!这个儿大的分量就多,他个儿小的分量就少。 甲 干吗你,过秤哪? 乙 我干吗过秤啊,你不说清楚喽,我知道一个人等于多少? 甲 有这么两句谚语你知道吗? 乙 这位的谚语儿倒真不少。嗯,什么? 甲 工人常说的话:“为了社会主义早实现,两天的工作一天干!”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二。 甲 还有这么两句谚语儿。 乙 什么? 甲 争分夺秒抢时间,仨人工作一人担!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就等于三啦。 甲 现在我们中国人民都有社会主义的觉悟,都有主人翁的态度,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忘我的劳动精神,在生产上都是一人多艺、一机多能,生产效率是一翻再翻,你说这个一究竟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 甲 嗯。 乙 这个一那就等于——好些个0啦。 甲 别含糊启辞,说准喽。 乙 说准喽啊? 甲 嗯。 乙 就这个一啊,哼哼——不知道! 甲 这半天才答对! 乙 怎么着,答对啦? 甲 我说的一等于几啊,就是没有答案的一个算术题。是多是少都看我们主观能力性。有一分热必发一分光。节约一分钟,为国家创造一分财富。节约一厘钱,为国家积累一分资金。这是我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责任感。是吗? 乙 对,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甲 可是具体到我身上,你说这个一等于几了呢? 乙 那么,到我身上啊?到我身上......咳,那就马马虎虎。 甲 你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等于几? 乙 没告诉你是马马虎虎吗? 甲 那么你在节约方面等于几? 乙 马马虎虎! 甲 那么你整天睁着眼睛看着这些新人新事都有什么看法? 乙 马马虎虎嘛! 甲 噢,你是马虎眼! 乙 谁是马虎眼呀? 甲 什么眼? 乙 我这眼是好眼啊,左眼一点三,右眼一点二。 甲 噢,正好。 乙 嘿嘿! 甲 二五眼。 乙 我呀? 这是侯宝林大师的《一等于几》,我感觉还算合适,可以进行以下适当的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5 15: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甲 您是?乙 哦,我是相声演员。甲 噢?相声的演员?乙 对啦!甲 我跟您不一样。乙 那您是?甲 我是文人。乙 您是什么?甲 文人哪。乙 文人?哼哼,这我还真不理会。甲 不理会吗?乙 对啦。甲 我没“闻”过您吗?乙 哎……对啦,独让你“闻”哪?什么叫“闻我”呀?甲 文人墨客。乙 这对。甲 每天我要读读书啊,阅阅报啊。乙 学习嘛。甲 操操琴哪,舞舞剑呢。乙 好!甲 做做诗啊,尿尿炕啊。乙 啊?甲 这个……写写账。乙 他差点儿把实话说出来。甲 啊,写写账。乙 这写账也是您的工作呀?甲 那当然啦!每天我要算一算我的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能不能保持平衡。乙 生活有计划。甲 还经常到公园游玩游玩。乙 哦,您喜欢到公园去玩儿去。甲 对。这话在三月份吧!我还到北海去游玩。乙 噢,您到北海去玩儿去啦!甲 游玩哪。乙 哎?什么叫”游玩哪“?您说玩儿去不就得啦?甲 您不知道,因为我这个人说话就爱走大音。乙 你那么说多别扭?甲 到北海去游玩。乙 哎,游玩!甲 那天的天气还是比较好,响晴白日!乙 是啊。甲 有点儿小风儿。这个风嘛,也不大。乙 够几级风?甲 也就在一、二级左右。乙 唉,不大。甲 哎呀,我一看这个风景啊,非常的优美。乙 是啊。甲 我一看这个河水,也是非常的清凌。乙 嚯。甲 当时我一看这河水这么清凌,我一高兴啊!乙 怎么样?甲 我就洗了个“枣”。乙 哦……啊?甲 洗“枣”……乙 别说啦!要把你淹死怎么办呢?甲 洗“枣”怎么能淹死人呢?乙 怎么淹不死?北海那儿水深着呢,你脱了衣服下河里洗澡去,会淹不死你?甲 冲你这么一说呀,你这个人一定没洗过“枣”。乙 我怎么没洗过澡?甲 洗“枣”我脱衣服干什么呢?乙 废话!你不脱衣服怎么洗呀?甲 我洗“枣”你懂不懂?乙 懂啊。不就是脱了衣服,下河里头,洗澡去嘛。甲 不,洗“枣”。乙 你怎么个洗澡啊?甲 就是地下有一个枣,我把它捡起来,到那儿洗了洗,然后我把它给吃啦!乙 洗“枣儿”啊?甲 啊,洗“枣”。乙 咳,那得说洗“枣儿”。甲 我已经跟您说了,我这个人说话就爱走大音嘛。乙 你走大音?可吓我一跳呢,我还直怕把你给淹死哪。甲 这是笑谈。乙 别取笑。甲 我那天确实是很高兴。河水是非常的情凌。这个小风刮的河水是一层一层的波浪。乙 是啊。甲 当时我一看这河水一层一层的波浪,我的诗性大发。乙 噢,你做了一首诗。甲 做诗的时间来不及啦。乙 那你做什么呢?甲 当时我的灵机这么一动,我就写了一副对联。乙 哦,作了一副对子。那你这个对子以什么为题呀?甲 以这个“风、水”为题。乙 好!这对子你怎么做的?甲 干什么?乙 您念一念,我向你学习学习。甲 念一念?在哪儿念?乙 就在这儿念啊。甲 在这儿念?这儿可不能念。乙 怎么?甲 这是什么地方?乙 这是娱乐场所呀。甲 娱乐场所,读书人之多,识字人之广,倘有一字说差,岂不被大家耻笑,我学生便如何是好呢?乙 这是什么鸟叫唤哪?甲 你看,要是大家耻笑我,那可怎么办呢?乙 没关系,耻笑你呀,我替你兜着。这还不行吗?甲 那我就给您念一念。我这个对子是以“风、水”为题。乙 是啊。那您这个上联是怎么做的呢?甲 上联是:风吹水面层层浪。乙 哎,还真不错呀。呵呵!甲 见笑,见笑。乙 哎呀,哪里,哪里!您这个下联是什么呀?甲 这是献丑啊,献丑!乙 您太客气啦!那您这个下联儿是?甲 惭愧、惭愧!乙 您太谦虚啦!那您这个下联儿是?甲 真是粗……乙 你还有完没完啦?干什么呀?甲 向您表示谦虚嘛!乙 您甭谦虚啦!我问您哪?这个下联儿是什么呀?甲 “风”就是刮“风”的那个风。乙 哦,我没问这个“风”。我问您啊,下联儿。甲 “风”的下边嘛,那就是“吹”。这个“吹”嘛!就是“口”字边,这边一个“欠”债的“欠”字。乙 这个我认识!甲 噢,这个认识?乙 我问您呐,下联儿!甲 下面就是“水面”,这个“水面”嘛,就当表面来讲。乙 对,这我懂!甲 哦,这个也明白!乙 我问你呀!下联儿?甲 再下边儿就是“层层”!乙 他没有下联儿吧!甲 这个“层层”嘛,当然就不是一层两层,而是很多——“层层”!乙 对对,我知道这个。我问你呀!下联儿!甲 紧下边儿就是“浪”。乙 他是没下联儿。甲 “浪”嘛,就是三点水加……什么意思?乙 我问问你:就像你这样的文人,家里住那房子也安着门哪吗?甲 这什么意思这是?那当然有门啦!乙 哦!也有门。你们家的门,有门框没有?甲 没有门框,那门往哪儿安呢?乙 哦,也有门框!那比方说过节的时候,你们家贴对子,这边儿上联儿你贴的是“风吹水面层层浪”,那么这边儿下联儿你贴什么呀?甲 哦!明白你的意思!乙 明白啦!甲 你说嘛,两个门框,这边贴上“风吹水面层层浪!”乙 哎!甲 这儿边贴上什么?乙 对!对子得有上下联儿啊!甲 要不怎么说你这个人,脑筋太简单呢。乙 哦,怎么?甲 这个对子是死的,你这人是活的呀!你可以再写一张,再贴到这边呀!那也没有什么关系嘛。乙 嗐!俩“层层浪”啊!甲 仨也照样贴呀!乙 没听说过!你那怎么念呢?甲 我教给你呀!按我这么念:上联把音压下去!下联把韵挑起来。你这么一听,它就是对子上下联儿啦!乙 怎么念呢?甲 上联儿是——“风吹水面层层浪”。乙 下联儿呢?甲 下联儿是——“风吹水面层层——浪!”乙 呵呵!那横批?合 风吹水面!乙 就这个呀?你什么文人哪?你纯粹是“捡枣”的!我认识你!我跟人各位一说,人就明白啦!不错!前些日子,他还真上北海去玩儿去啦!明着是玩儿去呀,暗含着就是捡枣去啦!竟听说那金丝蜜枣挺好吃的,可是没尝过。一想怎么办呢?哎!北海那儿游人多,保不齐那儿有掉枣的!如果有掉的呢!好捡起来尝尝,明儿个好跟别人说去!他正在河边那儿转悠哪!可巧前边有两个人,拿一大包子枣儿,人家是一边儿走一边吃。有一个人一看,那水波浪刮的挺好看的,就跟他旁边儿的这个人说:“嘿,你看啊!真是‘风吹水面层层浪’啊!旁边儿那人一听,“哎,好!你这一句话呀,够个对子上联儿,咱给记下来吧!”哎,人家呢,就拿笔给记下来啦!不是人家记下来了吗?他在后头,他也给记下来啦!那个人说:“你看,咱们有上联啦!还没下联呢,那多不好啊!我呀,再给你对个下联儿。”刚要对下联儿啊,一看手里拿那枣儿是坏的,人家一瞧是坏的就不吃了,“啪”一下子就给扔啦。他一看,这机会可来了,撒腿就追!等捡起这枣儿来了,没法吃。怎么?掉泥里头啦!那怎么办呢?他也有主意,他就上河边那儿去啦。干吗去啦?哎,就上那儿洗“枣”去啦!等洗完了这“枣”儿,吃完了,坏啦!人家那下联也念完了,他没听见。这合着你就拿一上联儿这儿唬我来了,是不是?那哪行啊?常言说的好啊!“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金砖何厚,玉瓦何薄”?自大念个“臭”!懂吗?哼!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甲 演员哪。乙 哎,对了。演员的肚是杂货铺,你买什么我这儿有什么。唬别人行啦!我呀?你差点儿。我说你可不能白说。今天呢,我要给你对上一个下联儿来。你记住啦,明儿哪,好再唬别人儿去!听见没有?甲 好!乙 那么你那个上联儿是什么呀?甲 “风吹水面层层浪”!乙 哦!上联有“风吹”,下联儿?我给你对“雨打”。对子嘛,嘿嘿!我给你对“雨打沙滩万点坑!”听明白没有?甲 听明白啦!乙 记住了吗?甲 记住了。乙 好!捡枣儿去吧!别这儿起哄啦!什么“文人”呢?真是!甲 哎呀,您真是高才呀高才!乙 哈哈,岂敢,岂敢。甲 都说相声演员没有多大学问。乙 唉,那是他们。甲 您是不然。乙 啊?甲 您可称得起是乱石之中,您这么一块无暇的美玉。乙 哎哟,不敢当,不敢当!甲 乱草之中会有您这么一棵灵芝。乙 啊,过奖,过奖,哈哈!甲 这狗食盆子里头儿,会有您这么大块儿的坛子肉啊。乙 您太……那我还是狗食啊!你这是夸我吗?甲 夸你?我为什么要夸你呀?乙 给你对上下联儿来啦!甲 对上下联儿?你这下联儿怎么对的?乙 “雨打沙滩万点坑”啊!甲 “雨打沙滩万点坑”?怎么个讲法?乙 当然有讲啦!甲 你说说。乙 我说下雨呀,下了一万个点儿,下到沙滩上了,把这沙滩呢,砸了一万个坑,这不叫“雨打沙滩万点坑”嘛。甲 哦,下雨?下了一万个点儿,你数着来着?乙 我?没有。甲 那你怎么会知道下一万个点儿呢?它就不许多下点儿?它就不许少下点儿吗?它就不许下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点儿吗?它就不许下一万零一个点儿吗?怎么那么寸,就下一万个点儿呢?这一万个点儿全下沙滩上啦?乙 啊。甲 马路上没有?乙 啊……没有。甲 石头上也没下着?那么这雨点儿下到石头上没砸坑那怎么办呢?这得请石匠,现凿?乙 那多麻烦哪。甲 那么这雨点儿要下到你脑袋上呢?那也得现钻眼儿?乙 那我脑袋就成漏勺啦?甲 那什么叫“雨打沙滩万点坑”?乙 它这……不且比你没有下联儿强的多吗?甲 你怎么会知道我没下联儿?乙 那有下联儿,你怎么不念呢?甲 还没容我念,我这儿刚想解释解释,你瞧这份儿催!下联儿!下联儿!我听见啦!我不爱理你!你知道不知道?乙 那这么一说,你有下联儿?甲 当然喽!没有下联能跟你这儿说来吗?乙 那你这下联儿是什么呀?甲 我这下联?唉,跟你那个也差不多。乙 噢,一个样?甲 一个样啊?那还说什么?当然是不同。乙 那你这是?甲 我这下联是“雨打沙滩点点坑”!乙 “雨打沙滩点点坑”?我对的是“雨打沙滩万点坑”。甲 一个样吗?乙 哦,差着一个字儿不咧!甲 嗯?一个字儿不咧?这一字入宫门,是九牛拽不出啊。比如说人该你拾块钱,还你一块钱行不行?乙 那哪儿行啊?甲 哎,一个字儿不咧。乙 那不成!还差九块呢。甲 还是的,那你这叫什么“雨打沙滩万点坑”你对错了对子,我还不恼你,你瞧刚才这一大套——“什么文人?纯粹是捡枣儿的?”你怎么会知道我是捡枣儿的?乙 我瞧你像!哼。甲 瞧我像?我这錾着字呢?“捡枣的”?啊?您听这一大套!又什么“天不言自高”啊、“地不言自厚”啊、“人不言自能”啦,“水不言自流”!什么什么“金砖何厚”、“玉瓦何薄”?你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啊?又“自大念个‘臭’?那对吗?乙 怎么不对呀?甲 自大念个“臭”,自大一点儿念个“臭”!你那点儿哪儿去啦?乙 我那……点儿,不下到沙滩上了吗?甲 像话吗?还又是“演员的肚、杂货铺”?乙 对,对。甲 你那是杂货铺吗?乙 啊,杂货铺。甲 大杂货铺,小杂货铺?乙 这个……小杂货铺。甲 来包火柴!乙 没有。甲 买盒烟卷儿。乙 不卖!甲 卖什么?乙 什么也不卖!今儿盘货。甲 对对子规矩,你都不懂!有数对有数,无数对无数啊。如果说我现在的上联是“千层浪”,你下联可以对“万点坑”。我上联是“层层浪”,你为什么要对“万点坑”?啊?知道再对,不知道别胡对!那常言说的却好!你“知之为知之,是知也;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患人知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是求为可之!”乙 您听吧,他又来劲儿啦!甲 完不了!我越想越生气,我有心打你一通吧!乙 什么?打人?甲 我……我又怕打不过你。乙 你这不废话吗?甲 我有心骂你。乙 你敢骂街?甲 有失我学生的身份!不打你,不骂你,难解我心头之恨,完不了。限你三分钟,你要答复我!否则的话,我在你这儿抽疯!乙 别介!甲 我还说抽就抽。乙 哎,先生?你怎么真抽啊?甲 完不了!我就问你什么叫“雨打沙滩万点坑”?乙 您说我招谁惹谁了我?没法子,说几句好话呀,我给他央告走也就算完了。嘿嘿!甲 完不了!乙 你吓我一跳!您呐,消消气儿,别跟我一般见识!我这人呢,不会说话,您就拿我当个小孩子!甲 啊,等会儿!你说你是什么?乙 我就是个小孩子?甲 “小孩子”?哼哼!你比不了!乙 这“小孩子”我怎么比不了呢?甲 那是一位古人。乙 古人?我不知道。甲 不知道?那好!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乙 什么叫“想当初”?甲 就是——不是现在的事情。乙 哦,过去的事儿啦!甲 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浮球之智。司马温公,倒有破翁救儿之谋;汉孔融,四岁让梨,懂得谦逊之礼;黄香九岁温府奉亲;秦甘罗,一十二岁身为宰相;吴周瑜,七岁学文,九岁习武,一十三岁官拜水军都督,执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权,施苦肉、献连环、借东风、借雕翎、火烧战船,使曹操望风鼠窜,险些命丧江南。虽有卧龙、凤雏之相帮,那周瑜也算小孩子当中之魁首。我说的这几个小孩子,阁下您比哪位呀?乙 哪位我也比不了啊!对啦,你净说那好的啦!那尿炕的你一个没提呀?甲 你说什么叫“雨打沙滩万点坑”?乙 我没跟您说吗?别生我的气!我这人呢,什么都不懂,我就是这么一个粗鲁人。别跟我……甲 你说你是什么?乙 我是个粗鲁人哪。甲 “粗鲁人”?你比不了!乙 怎么这“粗鲁人”我也比不了啊?甲 那又是一位古人。乙 我不知道。甲 不知道?那好。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乙 还是过去的事儿。甲 唐朝有一位粗鲁人。此人复姓尉迟,单字名恭,号敬德,保定三后留五州,日抢三关,夜夺八寨。自秦王夜探白壁关,敬德月下赶秦王,打三鞭、还两锏、马跳红泥涧。自降唐以来,征南大战王世充,扫北收复皮克能!跨海征东,月下访白袍。唐王得胜,班师回朝。那尉迟恭因救白袍,在午门外拳打皇亲李道宗,打掉门牙二齿。唐王大怒,贬至田庄,后来白袍访敬德。那尉迟恭独坐船头垂钓,忽听得身背后人又喊,马又叫,“吾乃征东薛平僚,特地前来访故交,你我金殿去交旨,保你为宫永在朝。”敬德言道:“将军不要错认!我乃山野村夫,耕种锄耪一粗鲁人也。”粗鲁人——敬德!门神爷,你比得了吗?乙 门神爷?我连兔爷也比不了啊?甲 那你说!什么叫“雨打沙滩万点坑”?乙 还记着这茬儿哪?您呢,消消气儿!我不说了吗?您千万别跟我一般见识!我这人呢,不会说话,就是这么一个莽撞人。甲 等会儿,你说你是什么?乙 咳,我是个莽撞人呢。甲 “莽撞人”?你比不了。乙 怎么“莽撞人”我也比不了啊?甲 那又是一位古人。乙 我不知道。甲 不知道?那好!合 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乙 我倒霉就倒霉这“想当初”上啦!甲 后汉三国,有一位莽撞人。自从桃园三结义以来,大爷,姓刘名备字玄德,家住大树楼桑;二弟,姓关名羽字云长,家住山西蒲州解梁县;三弟姓张名飞字翼德,家住涿州范阳郡;后续四弟,姓赵名云字子龙,家住真定府常山县,百战百胜,后称为常胜将军。只皆因,长坂坡前,一场鏖战,那赵云,单枪匹马,闯入曹营,砍倒大纛两杆,夺槊三条,马落陷坑,堪堪废命。曹孟德在山头之上见一穿白小将,白盔白甲白旗号,坐骑白龙马,手使亮银枪,实乃一员勇将。心想:我若收服此将,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爱将之意,暗中有徐庶保护赵云,徐庶进得曹营,一语未发。今日一见赵将军马落陷坑、堪堪废命,口尊:“丞相莫非有爱将之意?”曹操言道:“正是”。徐庶言道:“何不收留此将!”曹操急忙传令:“令出山摇动,三军听分明,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倘有一兵一将伤损赵将军之性命!八十三万人马,五十一员战将,与他一人抵命。”众将闻听,不敢前进,只有后退。赵云,一仗怀揣幼主;二仗常胜将军之特勇,杀了个七进七出,这才闯出重围。曹操一见这样勇将,焉能放走?在后面紧紧追赶!追至在当阳桥前,张飞赶到,高叫:“四弟不必惊慌,某家在此,料也无妨!”让过赵云的人马。曹操赶到,不见赵云,只见一黑脸大汉,立于桥上。曹操忙问夏侯敦:“这黑脸大汉,他是何人”?夏侯敦言道:“他乃张飞,一‘莽撞人’。”曹操闻听,呀!大吃一惊:想当初关公在白马坡斩颜良之时,曾对某家言道:他有一结拜三弟,姓张名飞,字翼德,在百万军中,能取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反掌观纹一般。今日一见,果然英勇。撤去某家青罗伞盖,观一观那莽撞人的武艺如何?”青罗伞盖撤下,只见张飞:豹头环眼、面如润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海下扎里扎煞一部黑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头戴镇铁盔、二龙斗宝,朱缨飘洒,上嵌八宝——云、罗、伞、盖、花、罐、鱼、长。身披锁子大叶连环甲,内衬皂罗袍,足登虎头战靴,跨下马——万里烟云兽,手使丈八蛇矛,站在桥头之上,咬牙切齿,捶胸愤恨,大骂:“曹操听真,呔!今有你家张三爷在此,尔或攻或战、或进或退、或争或斗;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尔乃匹夫之辈!”大喊一声,曹兵吓退;大喊二声,顺水横流;大喊三声,把当阳桥喝断。后人有诗赞之曰:“长坂坡前救赵云,吓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留芳莽撞人”!莽撞人——张飞!你比得了吗?乙 您甭说张飞啦,我连咖啡也比不了啊?甲 你说什么叫“鱼打沙滩万点坑”?乙 你怎么还记着这茬儿啊?甲 完不了!乙 你说了半天,我不言语就算得啦!甲 得啦?得啦,你还不吃去。乙 你听哎!甲 我听,你唱?乙 你瞧哎。甲 我瞧,你变!乙 哟?甲 么翻过来是个六。乙 嗬!甲 喝?你带汤扒拉吧!乙 别介!甲 别借过得去吗?乙 算啦,算啦!甲 蒜辣吃韭菜呀?乙 我说我算啦!甲 我甭算啦!你属猴的。乙 我不好!甲 你不好请大夫瞧啊!乙 您让我小。甲 小也没欺负你呀!乙 我岁数小。甲 还没满月哪?乙 我呀?八扇屏 (对口相声) 甲:你念过书吗?乙:没念过书,倒是认识几个字。甲:你们应当念点儿书啊,省得说出话一嘴的白字。乙:您别瞧没念过书,识字虽然不多,用字倒也不错。白字可没有,要有白字您给挑出来。甲:现在这白字就出来了。乙:哪个是白字?甲:我问您这“给”怎么写?乙:啊!就是提手儿一个“手”字。甲:怎么讲呢?乙:就是拿这手递给那手吗?甲:不对,是乱搅丝一个“人一口”的“合”字,正字念给(ji)。山东都说正字,比如在饭馆候饭帐,“二哥,你吃多少钱我‘给’(ji)啦。”正字念“给”(ji)。乙:嘿!保不齐有一个俩字。甲:什么叫“俩”呀?一是一,两是两。到钱铺去换钱:“掌柜的,您换我两块钱。”有说“俩”块钱的?乙:嘿!一个俩就是仨呀?甲:什么叫“仨”呀?正字是“三”,前门外有三庆戏院。有说仨庆戏院的吗?乙:明儿我改了!甲:什么叫“明儿”呀?正字念“明”。电影明星有叫电影“明儿”星的吗?乙:今儿我倒霉!甲:什么叫“今儿”呀?正字念“今”。当今万岁。有念“当今儿”万的吗?乙:你别较真儿。甲:什么叫“较真儿”?正字念“真”。乙:您净琢(zuo)磨。甲:什么叫琢(zuo)磨呀?正字是琢(zhuo)磨。如切如磋,如琢(zhuo)如磨。琢(zuo)磨琢(zuo)磨,小贫骨头!乙:照你这样我就甭说话了。甲:什么叫“甭”呀?乙:我们就这个,什么仨不仨,六不六,跑啦,开啦,挠(nao)鸭子啦,就这个!甲:你们生意人就是用大言欺人,有白字愣说没白字,限你三分钟答复我,否则取消你的营业!乙:得啦,您别生气,您别生气,您原谅我无知,我不过是一个江湖人。甲:哈哈!呸!啐你一脸香水精。你敢比江湖人?乙:江湖人怎么啦?甲: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大宋朝有一江湖人,此人姓苗名训字广义,不遇之时,在洒金桥旁,摆下一座卦棚。巧遇未遇时的赵太祖打马比此经过,见桥旁人烟稠密,围着一座卦棚。迎面有一副对联。上联写:“一笔如刀,劈开昆山分石玉,”下联配:“双瞳似电,观透苍海变鱼龙。”横批:“断事如见。”匡胤一见心中不悦:“何处狂生,敢出此浪言大话?待我下马访之。”想罢翻身下马,将马拴在卦棚以外柳树之上,分开众人,走进卦棚,向先生躬身言道:“先生,你看某后当如何?”广义一看,吃惊非常,原来是开国太祖!急忙站起,口称:“万岁,草民接驾来迟,望祈主公恕罪。”匡胤闻言,大吃一惊:“先生你莫非有疯癫之症?”广义言道:“我主不必惊慌,看我主双眉带煞,二目有神,左肩头有一朱砂痣,后必有九五之尊。”匡胤闻言,心中暗想:“我左肩头有朱砂痣,他人怎能知晓?莫非到后来果应他言。”想罢对先生低声言道:“某日后如登九五,当将你宣入朝中,封为护国军师。”广义谢恩。匡胤走出卦棚。向众人道:“列位听真,此人乃江湖人,江湖口,江湖术士,不过奉承而已。”说完上马,奔他方而去。到后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果将广义宣进宫去,封为护国军师,执掌三军司令。到后来,湖北韩龙进来他妹韩素梅,太祖酒醉桃花宫,带酒斩三弟,醒酒免去苗先生。广义去后,太祖后悔,说出:“可惜我那先生,他乃洒金桥旁卖卦之一江湖人也。”苗广义——江湖人,你比得了吗?乙:我比不了!甲:我看你也好有一比。乙:比什么呀?甲:你好比面茶锅里煮皮球。乙:此话?甲:我说你浑蛋,你还一肚子气!乙:我没敢有气呀!得啦,您就拿我当个小孩子! 甲:哈哈,呸!我啐你一脸花露水!你敢比小孩子。乙:又怎么啦?甲: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马温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汉孔融,四岁就懂让梨逊之礼。十三郎五岁朝天。唐刘晏七岁举翰林,汉黄香九岁温席奉亲。秦甘罗十二岁有宰相之才。吴周瑜一十三岁拜为水军都督,统带千军万马,执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权,使苦肉,献连环,借东风,烧战船,使曹操望风鼠窜,险些丧命江南。虽有卧龙、凤雏之相帮,那周瑜也算小孩子中之魁首。这些小孩子你比得了哪个?乙:哪个也比不了!甲:你也有一比。乙:比从何来?甲:好比面茶锅里煮灯泡,我说你浑蛋,你还一肚子火儿。乙:我没火儿呀!得啦,你把我当个乡下人。甲:哈哈!呸!我啐你一脸冷面蜜!你敢比乡下人?乙:怎么啦?甲: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自秦王夜探白壁关,敬德月下赶秦王,打三鞭,换两锏,马跳红泥涧。自降唐以来,征南大战王世充,扫北大战雷世猛。跨海征东,月下访白袍。唐王得胜,班师回朝,鄂国公因救白袍,在午门外拳打皇亲李道亲门两齿。唐王恼怒,贬至田庄,后来白袍访敬德,那尉迟恭正在船头独自垂钓,忽听身背后人又喊,马又叫,言道:“吾乃征东薛平辽,特地前来访故交,你若金殿去交旨,保你为官永在朝。”敬德闻听说:“吾乃山野村夫,耕种锄耪一乡下人也。”这是一个乡下人,你比得了吗?乙:我比不了!甲:你也有一比。乙:比从何来?甲:你好比面茶锅里煮茄子,简直是浑蛋大紫包!乙:你这面茶锅里什么煮哇?我也不能比,那也不能比,你把我当成莽撞人行不行?甲:哈哈,呸!乙:又啐我一脸什么?是香水精?是花露水?还是冷面蜜?甲:我啐你一脸马屎!嘿 !乙:这回怎么马屎啦?甲:你把我气糊涂啦。你敢比莽撞人?乙:哎。甲乙(合):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乙:今儿个我倒霉就倒霉在这“想当初”上啦!甲:后汉三国出了一个莽撞人。自从桃园结义,大哥姓刘名备字玄德,家住大树楼桑。二弟姓关名羽字云长,家住山东蒲州解梁县。三弟姓张名翼德,家住涿州范阳郡。后续四弟,姓赵名云字子龙,家住真定常山县,百战百胜,后封为常胜将军。只皆因长坂坡前,一场鏖战,赵云单人独马,闯进曹营,砍倒大纛两杆,夺槊三条。赵云马落陷坑,堪堪废命。曹孟山头之上见一穿白小将,白盔白甲白旗号,坐骑白龙马,手使亮银枪,实乃一员勇将。“我若收服此将,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爱将之意,暗中有徐庶保护赵云,徐庶进曹营一言未发,见赵云马落陷坑,堪堪废命,言:“丞相莫非有爱将之意?”曹操言道:“正是。”徐庶言道:“何不收留于他?”曹操急忙传令:“令出山摇动,三军听分明,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若有一兵一将伤损赵将军之性命,八十三万人马,五十一员战将,与他一人抵命。”众将闻听,不敢前进,往后而退。一仗赵云怀揣真龙,二仗常胜将军实在骁勇,杀了个七进七出,这才闯出重围。曹操言道:“这员勇将,焉能放走,后头紧紧追赶!”追在当阳,张飞赶到,高叫:“四弟不必惊慌,某家在此,料也无妨!”放过赵云的人马,曹操赶到,不见赵云,见一黑脸大汉。“他是何人?”夏侯言道:“他乃是张飞莽撞人。”曹操闻听,大吃一惊,言道:“想当初关公在白马坡斩颜良之时对我言道,他有一三弟,在百万营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取物一般,今日一见,果然英勇,撤去某家青罗伞盖,观那莽撞人武艺如何?”青罗伞盖撤下,只见张飞豹头环眼,面如润铁,扎里扎煞一部黑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头戴镔铁盔,二龙斗宝朱缨飘洒,上嵌八宝,轮、罗、伞、盖、花、罐、鱼、长,腰系丝鸾带,身披锁子连环蛇矛。桥头之上,咬牙切齿,大骂:“曹操听真,现有你家三爷在此,尔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5 15: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兄——蓝猫  二师兄——雪怪  三师弟——宝石  (落日渐渐隐去,天边只留下一抹似乎永远凝固在那里的紫色轻纱)  (雪怪和宝石走来)  雪怪:吹个球,吹个大气球……嘻嘻,师兄果然又在这里练习亡命一击,这次我又猜对了。  宝石:为什么又是你赢?真是没创意。  雪怪:因为我级别高你那么一点点,还要感谢暗使的召唤。你找他算帐去吧。说那么多干吗?拿来。  (宝石不情愿的递给雪怪一锭银子)  宝石:唉。大家都来童话那么久了,玩家还每天这样,真搞不懂童话有什么好看的。  雪怪:我虽然长得比他帅,智慧和武功又比他高一点点,可是论到PK字我承认是比他要差那么一点点。  宝石:他难道还在想着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吗?  雪怪:整天忙着做救火队长的任务,一眼就看出来了,还问什么嘛!真是白痴?越问越伤心……  (大师兄终于出场了,原来是名扬天下的喵喵~蓝猫。  蓝猫:KAO!你们两个以后没事不要在这里婆婆妈妈,叽叽歪歪,影响我看泡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么美丽和谐的气氛下有两只苍蝇在嗡……嗡……对不起,不是两只,是两堆苍蝇在嗡……嗡……飞到耳朵里,吵死人了!小心我抓住这两只苍蝇后挤破它们的肚皮把它们的肠子扯出来再用它们的肠子勒住他的脖子用力一拉,呵——整条舌头都伸出来啦!我再手起刀落哗——整个世界清净了。  雪怪:嘻嘻,师兄,你又吓我们。泡马子有你这样看到流眼泪的吗?  蓝猫:这里风沙大,我有沙眼,流点眼泪不行啊?(若无其事的揉揉眼睛,擦去泪水)  雪怪:师兄,伤心就伤心嘛,这样的借口你也说得出来。  蓝猫:哈——哈哈哈,我象在伤心吗?  雪怪:这又何必呢?大家都是情圣,你的痛苦我了解,可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确已经……看着我干什么,看着我我也这么说,她是从纵火犯嘛!  (蓝猫瞪着雪怪,象要杀人,突然变疯了~~~~~~~~好可怕)  宝石:是啊,是啊!大师兄,卖火柴的小女孩早就死在监狱,你不要再骗自己了嘛。再说,风流不羁只是你的外表,你其实是个重情重义的英雄,以后还怕找不到所爱的人吗?天涯何处无芳草呢?哈哈哈……  (雪怪吃惊的望着宝石,宝石脸色突然变白)  雪怪:好!有种!敢在他面前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死了。(向宝石竖起大拇指)  宝石:大师兄,我不是有意的……  (雪怪和宝石连滚带爬的逃走了,天门外只剩蓝猫孤独一人)  蓝猫: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害死了你……  (蓝猫悲痛欲绝。远处传来孤鸿的几声哀鸣,蓝猫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他越想越伤心,满腔的痛苦无处发泄,忽然发疯般狂喊着,挥起断空拳向青鸟皇宫的柱子打去。皇宫立刻被打塌了半边)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5 15: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甲 听说相声演员都是知识渊博,很有学问。 乙 唉,哪儿,我们知道的都很浅薄。不过干我们这一行那得要多学、多问。 甲 噢,不,我听说您在数学方面很有研究。 乙 哎,什么研究啊,在过去上学的时候啊,这一门比其他的功课略微的强一点儿。 甲 嗯,好!在数学方面您都学过什么? 乙 也就是:加减乘除,比例、四则,算术、代数,三角、几何,微积分儿。咳,其实啊,马马虎虎。 甲 嘿!好家伙1 乙 哎,您别瞧学了这么些个啊,可是成绩不太好啊。您算:哪次考试的时候啊,总是九十多分,连一百分都不保证。 甲 您这成绩还不好吗? 乙 咳!马马虎虎。 甲 那行了,我有一道算术题得跟您请教请教。 乙 唉呀,那可不敢当,咱们这互相的研究。 甲 噢不,肯定地说向您学习。 乙 哪里哪里。 甲 这道算术题啊,我算了好几年,都没有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乙 噢。 甲 我想去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一下。 乙 嗯嗯。 甲 怕人家工作忙。 乙 噢。 甲 这碰见您了,行吗?您给帮帮忙吧。 乙 噢。, 甲 嗯? 乙 我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啊。那么,您可以说一说是怎么样一道题呢? 甲 我的跟您请教。 乙 哎,不敢。 甲 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嗯,您说什么? 甲 一等于几? 乙 就是这道题啊? 甲 算了好几年没算上来。 乙 哎呀,这道题可是太难啦。 甲 要不怎么我想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呢! 乙 您哪,不用了。 甲 嗯? 乙 您就向我请教就行了。 甲 噢,您能解决我这个难题? 乙 当然喽。 甲 我可是请教过一些朋友。 乙 那么人家怎么说的啊? 甲 他们表示无能为力啊。 乙 我看哪,这人都不愿跟您怄气啊! 甲 这叫什么话! 乙 就这样的算术题,您还要去请教专家呀? 甲 我算不上来嘛! 乙 哎,我就能做出准确而使你满意的答案。 甲 那我非常感谢啦。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等于两个零点五。 甲 噢,一嘛等于两个零点五? 乙 对了!要列成式子:一乘一等于一。 甲 要按您的计算方法,似乎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嘛还等于一。 乙 干吗还似乎应该呀,它就等于一! 甲 谁告诉您一等于一?嗯,您是数学专家吗? 乙 我呀,小学刚毕业. 甲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乙 不奇怪啊,这样的算术题啊,几岁的小孩子他都知道。 甲 您这叫什么话啊?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就是等于一。我怎么大个子白活了,我不知道? 乙 啊......其实您也不知道。 甲 我知道我干吗还问你? 乙 啊......可说呢! 甲 要这么简单,我还去请教数学专家。 乙 是啊......您还请教数学专家。 甲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充分表现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对任何问题不要轻易地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多思考思考。拿起就说,哼,岂有此理! 乙 嘿,这倒是怨我。我应该思考思考再说。我再算一算。一乘一等于......还是等于一啊。嘿,差点儿没让他把我给唬住啊。我说先生...... 甲 多思考思考吧。 乙 哎,这甭思考了。这个呀就等于一。这是肯定的,这是推不翻的公式。 甲 你这是书本上的学问。 乙 嗯? 甲 您这叫死啃书本。古人说那么句话—— 乙 说什么啊? 甲 读书死,死读书,读书读死不如不读书。我们念书讲究活念活用,你撇开书本再想想这个问题。 乙 您这话我不懂。 甲 你是相声演员吧? 乙 是啊。 甲 是搞语言艺术的,语言词汇一定很丰富喽。 乙 哎,也不敢再那么说啊。 甲 有这么个谚语,你听说过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一呀。 甲 那么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又怎么讲呢? 乙 啊......是呀!这是顶俩不是等于俩! 甲 那么顶俩和等于俩有什么区别呢? 乙 嗯,顶俩和等于俩,似乎......应该是......一样。 甲 哼,这不是废话么! 乙 不不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知识,有经验,肯于钻研,一个人能做出两个人的工作来。 甲 少说废话,我问你一等于就几呢? 乙 等......要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似乎、应该、这个一就等于二。 甲 为什么又等于二了呢? 乙 这,不等于二,你不满意啊。 甲 哎,这话叫什么意思?我强迫你了啊? 乙 唉,没有,这个事实说服了我了。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等于二。 甲 嗯,还有这么两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嗯,什么? 甲 好汉不用多—— 乙 一个顶十个! 甲 一等于几? 乙 好么,这一又等于十了。 甲 等于十了?这不是结论。在大跃进中,我们工人搞发明创造,创造了很多机器,过去手工操作的现在是机器操作。 乙 哎,您说说什么工作? 甲 说最简单的吧,包装。 乙 噢,包装。 甲 包针,包仁丹,包糖果,过去都是手工包装。 乙 是啊,现在不都改了机器包装了吗? 甲 对啊,有这么两句谚语啊,一把工具改,一人顶一百。 乙 好,这结论又改了,一等于一百了。嗯。 甲 要是人人都把窍门钻—— 乙 还可能一人顶一千。 甲 还有这么句农业上的谚语儿,一籽入地—— 乙 万粒归仓! 甲 这一等于几? 乙 等......哎呀,这个一就等于万啦。 甲 还有这么几句谚语—— 乙 我说你有完没完。算术里加谚语啊?没法算清楚喽。你见哪个会计净往这帐本学谚语来了?查帐的来一瞧,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好汉不用多,一个顶十个”。你说这叫做什么玩意儿? 甲 那么你说怎么样才能算清楚? 乙 这算术题嘛,你得有具体的钱数。 甲 说具体的,你也算不上来。 乙 那也不一定啊! 甲 你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一厘钱哪......一厘钱它等于......我,我,你说五厘钱行不行啊? 甲 干吗呀? 乙 好按一分钱算哪。 甲 五厘钱干吗算一分哪? 乙 你要四舍五入么! 甲 我没让你写账,我就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那好算哪,一厘钱等于一分钱的十分之一,一角钱的百分之一,一元钱的千分之一。咳,微不足道。 甲 不对,一厘钱有它的经济价值呢。 乙 有什么经济价值?您买根冰棍儿还得五分钱呢。五十个人一根冰棍,这怎么吃啊? 甲 一人咬一口。 乙 多大口? 甲 小口。 乙 小口啊?不够,每人只能拿那舌头尖就那么一沾,小沾,还别大沾。你要遇见个大舌头啊,这根冰棍没了。有什么经济价值啊? 甲 你说一厘钱有多大分量? 乙 没约过。看得见用得着,银行里不出,帐本上不写。有多大分量啊。 甲 有这么几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您听吧,这谚语又来啦!什么啊? 甲 大海大不大? 乙 大! 甲 一滴一滴水汇成的。 乙 那倒是! 甲 万丈布匹多不多? 乙 多呀! 甲 一丝一丝线织成的。 乙 当然喽! 甲 首都人民大会堂高不高?它是一砖一瓦砌成的。您姥姥的年纪老不老? 乙 我...... 甲 她是一天一天老起来的。 乙 你这不废话么? 甲 一厘钱搁一个人身上是微不足道的。 乙 哦! 甲 你要知道我们全国有六亿多人口。 乙 是啊! 甲 每个人都应该有着一本大账,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一个细小的数目。 乙 哦。 甲 用六亿多这个数子去乘,就会得出一个巨大的数目。 乙 嗯。 甲 是吧? 乙 对。 甲 所以说点滴节约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精神,节约一厘钱、一寸布、一滴油、一度电、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一灰一石、一丝一毫,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一”汇集到一起,变成一个巨大的“一”字。 乙 嗯。 甲 让它在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乙 对! 甲 你嚷什么? 乙 哎,您说的是太对了! 甲 可您对一厘钱是什么样的看法呢? 乙 啊? 甲 你只喜欢这个大大的多多的。 乙 嗯,我的不喜欢那小小的通通的。我是外国人哪? 甲 你呀,只知从大处着手,不在小处着眼:只看问题的一面,没有全局观点;只会铺张浪费,不去节约从俭。这种思想发展,真正危险——危险! 乙 好嘛,他这儿给我做坚定来啦!您不问我一厘钱是等于多少吗?可是谁知道您这一厘钱后面又有六亿多呢?一会儿乘,一会儿加的,这谁也算不上来! 甲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乙 嗯,什么? 甲 您说一个人等于多少? 乙 一个人哪?一个人他等于......那得看个儿大、个儿小啦!这个儿大的分量就多,他个儿小的分量就少。 甲 干吗你,过秤哪? 乙 我干吗过秤啊,你不说清楚喽,我知道一个人等于多少? 甲 有这么两句谚语你知道吗? 乙 这位的谚语儿倒真不少。嗯,什么? 甲 工人常说的话:“为了社会主义早实现,两天的工作一天干!”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二。 甲 还有这么两句谚语儿。 乙 什么? 甲 争分夺秒抢时间,仨人工作一人担!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就等于三啦。 甲 现在我们中国人民都有社会主义的觉悟,都有主人翁的态度,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忘我的劳动精神,在生产上都是一人多艺、一机多能,生产效率是一翻再翻,你说这个一究竟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 甲 嗯。 乙 这个一那就等于——好些个0啦。 甲 别含糊启辞,说准喽。 乙 说准喽啊? 甲 嗯。 乙 就这个一啊,哼哼——不知道! 甲 这半天才答对! 乙 怎么着,答对啦? 甲 我说的一等于几啊,就是没有答案的一个算术题。是多是少都看我们主观能力性。有一分热必发一分光。节约一分钟,为国家创造一分财富。节约一厘钱,为国家积累一分资金。这是我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责任感。是吗? 乙 对,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甲 可是具体到我身上,你说这个一等于几了呢? 乙 那么,到我身上啊?到我身上......咳,那就马马虎虎。 甲 你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等于几? 乙 没告诉你是马马虎虎吗? 甲 那么你在节约方面等于几? 乙 马马虎虎! 甲 那么你整天睁着眼睛看着这些新人新事都有什么看法? 乙 马马虎虎嘛! 甲 噢,你是马虎眼! 乙 谁是马虎眼呀? 甲 什么眼? 乙 我这眼是好眼啊,左眼一点三,右眼一点二。 甲 噢,正好。 乙 嘿嘿! 甲 二五眼。 乙 我呀? 这是侯宝林大师的《一等于几》,我感觉还算合适,可以进行以下适当的修改 回答者:大海森林 - 秀才 三级 3-5 15:07--------------------------------------------------------------------------------一 等 于 几 甲 听说相声演员都是知识渊博,很有学问。 乙 唉,哪儿,我们知道的都很浅薄。不过干我们这一行那得要多学、多问。 甲 噢,不,我听说您在数学方面很有研究。 乙 哎,什么研究啊,在过去上学的时候啊,这一门比其他的功课略微的强一点儿。 甲 嗯,好!在数学方面您都学过什么? 乙 也就是:加减乘除,比例、四则,算术、代数,三角、几何,微积分儿。咳,其实啊,马马虎虎。 甲 嘿!好家伙1 乙 哎,您别瞧学了这么些个啊,可是成绩不太好啊。您算:哪次考试的时候啊,总是九十多分,连一百分都不保证。 甲 您这成绩还不好吗? 乙 咳!马马虎虎。 甲 那行了,我有一道算术题得跟您请教请教。 乙 唉呀,那可不敢当,咱们这互相的研究。 甲 噢不,肯定地说向您学习。 乙 哪里哪里。 甲 这道算术题啊,我算了好几年,都没有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乙 噢。 甲 我想去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一下。 乙 嗯嗯。 甲 怕人家工作忙。 乙 噢。 甲 这碰见您了,行吗?您给帮帮忙吧。 乙 噢。, 甲 嗯? 乙 我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啊。那么,您可以说一说是怎么样一道题呢? 甲 我的跟您请教。 乙 哎,不敢。 甲 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嗯,您说什么? 甲 一等于几? 乙 就是这道题啊? 甲 算了好几年没算上来。 乙 哎呀,这道题可是太难啦。 甲 要不怎么我想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呢! 乙 您哪,不用了。 甲 嗯? 乙 您就向我请教就行了。 甲 噢,您能解决我这个难题? 乙 当然喽。 甲 我可是请教过一些朋友。 乙 那么人家怎么说的啊? 甲 他们表示无能为力啊。 乙 我看哪,这人都不愿跟您怄气啊! 甲 这叫什么话! 乙 就这样的算术题,您还要去请教专家呀? 甲 我算不上来嘛! 乙 哎,我就能做出准确而使你满意的答案。 甲 那我非常感谢啦。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等于两个零点五。 甲 噢,一嘛等于两个零点五? 乙 对了!要列成式子:一乘一等于一。 甲 要按您的计算方法,似乎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嘛还等于一。 乙 干吗还似乎应该呀,它就等于一! 甲 谁告诉您一等于一?嗯,您是数学专家吗? 乙 我呀,小学刚毕业. 甲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乙 不奇怪啊,这样的算术题啊,几岁的小孩子他都知道。 甲 您这叫什么话啊?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就是等于一。我怎么大个子白活了,我不知道? 乙 啊......其实您也不知道。 甲 我知道我干吗还问你? 乙 啊......可说呢! 甲 要这么简单,我还去请教数学专家。 乙 是啊......您还请教数学专家。 甲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充分表现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对任何问题不要轻易地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多思考思考。拿起就说,哼,岂有此理! 乙 嘿,这倒是怨我。我应该思考思考再说。我再算一算。一乘一等于......还是等于一啊。嘿,差点儿没让他把我给唬住啊。我说先生...... 甲 多思考思考吧。 乙 哎,这甭思考了。这个呀就等于一。这是肯定的,这是推不翻的公式。 甲 你这是书本上的学问。 乙 嗯? 甲 您这叫死啃书本。古人说那么句话—— 乙 说什么啊? 甲 读书死,死读书,读书读死不如不读书。我们念书讲究活念活用,你撇开书本再想想这个问题。 乙 您这话我不懂。 甲 你是相声演员吧? 乙 是啊。 甲 是搞语言艺术的,语言词汇一定很丰富喽。 乙 哎,也不敢再那么说啊。 甲 有这么个谚语,你听说过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一呀。 甲 那么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又怎么讲呢? 乙 啊......是呀!这是顶俩不是等于俩! 甲 那么顶俩和等于俩有什么区别呢? 乙 嗯,顶俩和等于俩,似乎......应该是......一样。 甲 哼,这不是废话么! 乙 不不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知识,有经验,肯于钻研,一个人能做出两个人的工作来。 甲 少说废话,我问你一等于就几呢? 乙 等......要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似乎、应该、这个一就等于二。 甲 为什么又等于二了呢? 乙 这,不等于二,你不满意啊。 甲 哎,这话叫什么意思?我强迫你了啊? 乙 唉,没有,这个事实说服了我了。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等于二。 甲 嗯,还有这么两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嗯,什么? 甲 好汉不用多—— 乙 一个顶十个! 甲 一等于几? 乙 好么,这一又等于十了。 甲 等于十了?这不是结论。在大跃进中,我们工人搞发明创造,创造了很多机器,过去手工操作的现在是机器操作。 乙 哎,您说说什么工作? 甲 说最简单的吧,包装。 乙 噢,包装。 甲 包针,包仁丹,包糖果,过去都是手工包装。 乙 是啊,现在不都改了机器包装了吗? 甲 对啊,有这么两句谚语啊,一把工具改,一人顶一百。 乙 好,这结论又改了,一等于一百了。嗯。 甲 要是人人都把窍门钻—— 乙 还可能一人顶一千。 甲 还有这么句农业上的谚语儿,一籽入地—— 乙 万粒归仓! 甲 这一等于几? 乙 等......哎呀,这个一就等于万啦。 甲 还有这么几句谚语—— 乙 我说你有完没完。算术里加谚语啊?没法算清楚喽。你见哪个会计净往这帐本学谚语来了?查帐的来一瞧,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好汉不用多,一个顶十个”。你说这叫做什么玩意儿? 甲 那么你说怎么样才能算清楚? 乙 这算术题嘛,你得有具体的钱数。 甲 说具体的,你也算不上来。 乙 那也不一定啊! 甲 你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一厘钱哪......一厘钱它等于......我,我,你说五厘钱行不行啊? 甲 干吗呀? 乙 好按一分钱算哪。 甲 五厘钱干吗算一分哪? 乙 你要四舍五入么! 甲 我没让你写账,我就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那好算哪,一厘钱等于一分钱的十分之一,一角钱的百分之一,一元钱的千分之一。咳,微不足道。 甲 不对,一厘钱有它的经济价值呢。 乙 有什么经济价值?您买根冰棍儿还得五分钱呢。五十个人一根冰棍,这怎么吃啊? 甲 一人咬一口。 乙 多大口? 甲 小口。 乙 小口啊?不够,每人只能拿那舌头尖就那么一沾,小沾,还别大沾。你要遇见个大舌头啊,这根冰棍没了。有什么经济价值啊? 甲 你说一厘钱有多大分量? 乙 没约过。看得见用得着,银行里不出,帐本上不写。有多大分量啊。 甲 有这么几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您听吧,这谚语又来啦!什么啊? 甲 大海大不大? 乙 大! 甲 一滴一滴水汇成的。 乙 那倒是! 甲 万丈布匹多不多? 乙 多呀! 甲 一丝一丝线织成的。 乙 当然喽! 甲 首都人民大会堂高不高?它是一砖一瓦砌成的。您姥姥的年纪老不老? 乙 我...... 甲 她是一天一天老起来的。 乙 你这不废话么? 甲 一厘钱搁一个人身上是微不足道的。 乙 哦! 甲 你要知道我们全国有六亿多人口。 乙 是啊! 甲 每个人都应该有着一本大账,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一个细小的数目。 乙 哦。 甲 用六亿多这个数子去乘,就会得出一个巨大的数目。 乙 嗯。 甲 是吧? 乙 对。 甲 所以说点滴节约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精神,节约一厘钱、一寸布、一滴油、一度电、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一灰一石、一丝一毫,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一”汇集到一起,变成一个巨大的“一”字。 乙 嗯。 甲 让它在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乙 对! 甲 你嚷什么? 乙 哎,您说的是太对了! 甲 可您对一厘钱是什么样的看法呢? 乙 啊? 甲 你只喜欢这个大大的多多的。 乙 嗯,我的不喜欢那小小的通通的。我是外国人哪? 甲 你呀,只知从大处着手,不在小处着眼:只看问题的一面,没有全局观点;只会铺张浪费,不去节约从俭。这种思想发展,真正危险——危险! 乙 好嘛,他这儿给我做坚定来啦!您不问我一厘钱是等于多少吗?可是谁知道您这一厘钱后面又有六亿多呢?一会儿乘,一会儿加的,这谁也算不上来! 甲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乙 嗯,什么? 甲 您说一个人等于多少? 乙 一个人哪?一个人他等于......那得看个儿大、个儿小啦!这个儿大的分量就多,他个儿小的分量就少。 甲 干吗你,过秤哪? 乙 我干吗过秤啊,你不说清楚喽,我知道一个人等于多少? 甲 有这么两句谚语你知道吗? 乙 这位的谚语儿倒真不少。嗯,什么? 甲 工人常说的话:“为了社会主义早实现,两天的工作一天干!”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二。 甲 还有这么两句谚语儿。 乙 什么? 甲 争分夺秒抢时间,仨人工作一人担!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就等于三啦。 甲 现在我们中国人民都有社会主义的觉悟,都有主人翁的态度,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忘我的劳动精神,在生产上都是一人多艺、一机多能,生产效率是一翻再翻,你说这个一究竟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 甲 嗯。 乙 这个一那就等于——好些个0啦。 甲 别含糊启辞,说准喽。 乙 说准喽啊? 甲 嗯。 乙 就这个一啊,哼哼——不知道! 甲 这半天才答对! 乙 怎么着,答对啦? 甲 我说的一等于几啊,就是没有答案的一个算术题。是多是少都看我们主观能力性。有一分热必发一分光。节约一分钟,为国家创造一分财富。节约一厘钱,为国家积累一分资金。这是我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责任感。是吗? 乙 对,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甲 可是具体到我身上,你说这个一等于几了呢? 乙 那么,到我身上啊?到我身上......咳,那就马马虎虎。 甲 你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等于几? 乙 没告诉你是马马虎虎吗? 甲 那么你在节约方面等于几? 乙 马马虎虎! 甲 那么你整天睁着眼睛看着这些新人新事都有什么看法? 乙 马马虎虎嘛! 甲 噢,你是马虎眼! 乙 谁是马虎眼呀? 甲 什么眼? 乙 我这眼是好眼啊,左眼一点三,右眼一点二。 甲 噢,正好。 乙 嘿嘿! 甲 二五眼。 乙 我呀? 回答者:吴星仪 - 助理 二级 3-5 17:39--------------------------------------------------------------------------------这个网址听听: http://www.11bu.com/play/v_57302.htm 王跃:最近啊,我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赵统军:什么报纸上发表的? 王跃:《明天日报》。 赵统军:啥?《明儿个日报》? 王跃:看过没有? 赵统军:《明儿个日报》我上哪儿看去呀? 王跃:我提醒你应该去瞧瞧。 赵统军:行,你届文章有什么特色呀? 王跃:这篇文章主要是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方的名称联系在一起的。 赵统军:那都有啥内容啊? 王跃:主要写我一段出国的重要经历。 赵统军:你出国干嘛去了? 王跃:看我姨去了。 赵统军:你姨是谁呀? 王跃:夏威姨。 赵统军:你姨住什么地方啊? 王跃:冰岛。 赵统军:那地方可够冷的。 王跃:冷不要紧,我穿衣服多。 赵统军:你都穿啥衣服啊? 王跃:我穿一件喜玛拉雅衫。 赵统军:这衣服新鲜。 王跃:我脖子上扎着一条马尔带,裤子是毛里球丝的巴裤。 赵统军:届料子可真够新鲜的。 王跃:我头上还戴着乌克兰式的巴氏帽。 赵统军:干嘛戴那帽子啊? 王跃:那还不是为了保护我这两只尼泊耳呀? 赵统军:我靠,你这还长尼泊尔了。 王跃:当时我穿戴完了就坐着飞机出发了。 赵统军:啊? 王跃:下了飞机我又找了一艘船。 赵统军:啥船呀? 王跃:阿根艇。 赵统军:哇塞,这船可真够大的。 王跃:下了船我又骑马。 赵统军:什么马呀? 王跃:巴拿马呀。 赵统军:好么,这马也能骑。 王跃:下了马我又走了一段路。 赵统军:什么路? 王跃:奥丝路。 赵统军:那路好走吗? 王跃:不好走,都是北海道。 赵统军:嘿! 王跃:我又绕了很多新加坡。 赵统军:新加坡? 王跃:最后我就到了广岛。 赵统军:这就到广岛咧。 王跃:广岛四周都是水。 赵统军:那可不都是水嘛。 王跃:左边永定河,右边尼罗河,前边洞庭湖,后边是珠江。 赵统军:什么乱七八糟的。 王跃:那水里边有种奇怪的东西叫“爪畦”。 赵统军:那是什么东西啊? 王跃:是一种浑身长满了加尔各达而且叫的声音很怪的动物。 赵统军:都是怎么叫的呀? 王跃:古巴,古巴……。 赵统军:怎么叫古巴呀。 王跃:你别说,我听了那个害怕呀,就拼命往前跑。 赵统军:嘿! 王跃:我突然发现前边儿有一村庄。 赵统军:什么地方啊? 王跃:柬埔寨。 赵统军:好么,跑那儿去了。 王跃:前边还有一个城堡。 赵统军:什么城堡啊? 王跃:卢森堡。 赵统军:卢森堡啊。 王跃:我走进了卢森堡一看,两边一间一间的全是名古屋。 赵统军:都是房子呀。 王跃:房子建造得非常讲究。 赵统军:都怎么建的呀? 王跃:地上铺的都是比利石。 赵统军:比利石? 王跃:上面还铺了一层巴基斯毯呢。 赵统军:好家伙,可真够阔的。 王跃:那柱子一根根的全是克里木。 赵统军:啊? 王跃:墙上全抹的是安徽。 赵统军:那是什么灰呀? 王跃:房子上五颜六色的全是日内瓦。 赵统军:够豪华的。 王跃:波士墩上还有一凡蒂缸呐。 赵统军:那凡蒂缸是装什么的? 王跃:装花的呗。 赵统军:装啥花呀? 王跃:荷兰。 赵统军:这地方真够美的。 王跃:我一打听这就是我姨她们家。 赵统军:不用问,你姨肯定是一资本家呀。 王跃:我姨开过洪都拉丝。 赵统军:那是什么买卖? 王跃:大买卖。 赵统军:是呀,赶紧敲门去吧。 王跃:我上前去“咚咚咚”敲她的也门。 赵统军:也门?那叫家门。 王跃:他们全都出来欢迎我。 赵统军:都什么人呀? 王跃:我的几个表妹先出来的。 赵统军:你几个表妹都叫什么呀? 王跃:英格兰、波兰、米兰、北爱尔兰。 赵统军:好么,这几个表妹。 王跃:我那几个表哥也出来了。 赵统军:都是谁呀? 王跃:墨西哥、芝加哥、多巴哥、墨罗哥。 赵统军:好么,这四位。 王跃:他们用当地的方式欢迎我。 赵统军:什么仪式? 王跃:我哥哥都吹起了好望角。 赵统军:嘿。 王跃:我妹妹她们都敲起了开锣。 赵统军:开锣? 王跃:我姨亲自打起了曼鼓。 赵统军:好嘛。 王跃:我们一起唱起了圣地亚歌。 赵统军:嘿。 王跃:忽然我眼前一片慕尼黑。 赵统军:怎么了? 王跃:停电了。 赵统军:快点灯呀。 王跃:不行,那天缅甸。 赵统军:嘿!你说。 王跃:我妹妹赶紧拿了一根苏门达蜡。 赵统军:这蜡能行吗? 王跃:真正的名牌。 赵统军:什么呀? 王跃:希腊呀。 赵统军:啊? 王跃:点着了以后看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5 15: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网址听听:http://www.11bu.com/play/v_57302.htm王跃:最近啊,我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赵统军:什么报纸上发表的? 王跃:《明天日报》。 赵统军:啥?《明儿个日报》? 王跃:看过没有? 赵统军:《明儿个日报》我上哪儿看去呀? 王跃:我提醒你应该去瞧瞧。 赵统军:行,你届文章有什么特色呀? 王跃:这篇文章主要是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方的名称联系在一起的。 赵统军:那都有啥内容啊? 王跃:主要写我一段出国的重要经历。 赵统军:你出国干嘛去了? 王跃:看我姨去了。 赵统军:你姨是谁呀? 王跃:夏威姨。 赵统军:你姨住什么地方啊? 王跃:冰岛。 赵统军:那地方可够冷的。 王跃:冷不要紧,我穿衣服多。 赵统军:你都穿啥衣服啊? 王跃:我穿一件喜玛拉雅衫。 赵统军:这衣服新鲜。 王跃:我脖子上扎着一条马尔带,裤子是毛里球丝的巴裤。 赵统军:届料子可真够新鲜的。 王跃:我头上还戴着乌克兰式的巴氏帽。 赵统军:干嘛戴那帽子啊? 王跃:那还不是为了保护我这两只尼泊耳呀? 赵统军:我靠,你这还长尼泊尔了。 王跃:当时我穿戴完了就坐着飞机出发了。 赵统军:啊? 王跃:下了飞机我又找了一艘船。 赵统军:啥船呀? 王跃:阿根艇。 赵统军:哇塞,这船可真够大的。 王跃:下了船我又骑马。 赵统军:什么马呀? 王跃:巴拿马呀。 赵统军:好么,这马也能骑。 王跃:下了马我又走了一段路。 赵统军:什么路? 王跃:奥丝路。 赵统军:那路好走吗? 王跃:不好走,都是北海道。 赵统军:嘿! 王跃:我又绕了很多新加坡。 赵统军:新加坡? 王跃:最后我就到了广岛。 赵统军:这就到广岛咧。 王跃:广岛四周都是水。 赵统军:那可不都是水嘛。 王跃:左边永定河,右边尼罗河,前边洞庭湖,后边是珠江。 赵统军:什么乱七八糟的。 王跃:那水里边有种奇怪的东西叫“爪畦”。 赵统军:那是什么东西啊? 王跃:是一种浑身长满了加尔各达而且叫的声音很怪的动物。 赵统军:都是怎么叫的呀? 王跃:古巴,古巴……。 赵统军:怎么叫古巴呀。 王跃:你别说,我听了那个害怕呀,就拼命往前跑。 赵统军:嘿! 王跃:我突然发现前边儿有一村庄。 赵统军:什么地方啊? 王跃:柬埔寨。 赵统军:好么,跑那儿去了。 王跃:前边还有一个城堡。 赵统军:什么城堡啊? 王跃:卢森堡。 赵统军:卢森堡啊。 王跃:我走进了卢森堡一看,两边一间一间的全是名古屋。 赵统军:都是房子呀。 王跃:房子建造得非常讲究。 赵统军:都怎么建的呀? 王跃:地上铺的都是比利石。 赵统军:比利石? 王跃:上面还铺了一层巴基斯毯呢。 赵统军:好家伙,可真够阔的。 王跃:那柱子一根根的全是克里木。 赵统军:啊? 王跃:墙上全抹的是安徽。 赵统军:那是什么灰呀? 王跃:房子上五颜六色的全是日内瓦。 赵统军:够豪华的。 王跃:波士墩上还有一凡蒂缸呐。 赵统军:那凡蒂缸是装什么的? 王跃:装花的呗。 赵统军:装啥花呀? 王跃:荷兰。 赵统军:这地方真够美的。 王跃:我一打听这就是我姨她们家。 赵统军:不用问,你姨肯定是一资本家呀。 王跃:我姨开过洪都拉丝。 赵统军:那是什么买卖? 王跃:大买卖。 赵统军:是呀,赶紧敲门去吧。 王跃:我上前去“咚咚咚”敲她的也门。 赵统军:也门?那叫家门。 王跃:他们全都出来欢迎我。 赵统军:都什么人呀? 王跃:我的几个表妹先出来的。 赵统军:你几个表妹都叫什么呀? 王跃:英格兰、波兰、米兰、北爱尔兰。 赵统军:好么,这几个表妹。 王跃:我那几个表哥也出来了。 赵统军:都是谁呀? 王跃:墨西哥、芝加哥、多巴哥、墨罗哥。 赵统军:好么,这四位。 王跃:他们用当地的方式欢迎我。 赵统军:什么仪式? 王跃:我哥哥都吹起了好望角。 赵统军:嘿。 王跃:我妹妹她们都敲起了开锣。 赵统军:开锣? 王跃:我姨亲自打起了曼鼓。 赵统军:好嘛。 王跃:我们一起唱起了圣地亚歌。 赵统军:嘿。 王跃:忽然我眼前一片慕尼黑。 赵统军:怎么了? 王跃:停电了。 赵统军:快点灯呀。 王跃:不行,那天缅甸。 赵统军:嘿!你说。 王跃:我妹妹赶紧拿了一根苏门达蜡。 赵统军:这蜡能行吗? 王跃:真正的名牌。 赵统军:什么呀? 王跃:希腊呀。 赵统军:啊? 王跃:点着了以后看见一片仰光。 赵统军:能亮堂点了。 王跃:屋里面摆着许多水果招待我。 赵统军:都有什么水果? 王跃:第一盘是刚果。 赵统军:能咬动吗? 王跃:好吃着呢。 赵统军:那尝尝吧。 王跃:拿起来我一咬,哎哟。 赵统军:怎么了? 王跃:咯着我的西班牙了。 赵统军:你嘴也太急了。 王跃:我吃第二盘吧。 赵统军:第二盘是什么? 王跃:第二盘是巴黎。 赵统军:啊?巴黎?什么味啊? 王跃:黎巴嫩。 赵统军:什么叫黎巴嫩呀? 王跃:我姨又给我拿了一盘当地的土特产。 赵统军:什么呀? 王跃:尼加拉瓜。 赵统军:哎,还真没吃过这种瓜。 王跃:太甜了,顺着我嘴角往外流密鲁。 赵统军:够馋的。 王跃:这时候我姨把我拉到餐厅让我吃饭。 赵统军:可真够享福的。 王跃:他们特地为我准备了几道菜。 赵统军:都什么菜呀? 王跃:一个香酥洛衫鸡,一个青蒸斯得哥尔蘑,一盘乌拉龟,一盘虾仁炒约旦。 赵统军:这几个菜呀。 王跃:我太爱吃呀,后来又吃饺子。 赵统军:吃多少? 王跃:十多个佛得饺,吃得我肚子蒙鼓蒙鼓的。 赵统军:蒙古跑那儿去了。 王跃:吃得我伸着脖子打了几个布拉格。 赵统军:谁让你吃那么多来着。 王跃:我吃多了睡不着觉了。 赵统军:活该呀你。 王跃:这时候外边儿刮起了珠穆朗玛风。 赵统军:这风可够大的。 王跃:我姨怕我冷叫保姆拿被来。 赵统军:保姆是谁啊? 王跃:达雷丝撒拉姆。当时就给我铺上了撒拉热窝。 赵统军:好大个被窝呀。 王跃:我进去后可真是里约热内炉呀,不一会儿我就出了一身阿富汗,还是睡不觉。 赵统军:怎么了? 王跃:我肚子疼呀。 赵统军:赶紧上厕所呀。 王跃:是啊,我跑去厕所一拉那澳门。 赵统军:啊? 王跃:里边儿有人。 赵统军:谁啊? 王跃:我伯父阿拉伯在里边儿呢。 赵统军:他说什么呀? 王跃:我出去,你再进来,咱俩伦蹲吧。 赵统军:啊啊?甲 听说相声演员都是知识渊博,很有学问。 乙 唉,哪儿,我们知道的都很浅薄。不过干我们这一行那得要多学、多问。 甲 噢,不,我听说您在数学方面很有研究。 乙 哎,什么研究啊,在过去上学的时候啊,这一门比其他的功课略微的强一点儿。 甲 嗯,好!在数学方面您都学过什么? 乙 也就是:加减乘除,比例、四则,算术、代数,三角、几何,微积分儿。咳,其实啊,马马虎虎。 甲 嘿!好家伙1 乙 哎,您别瞧学了这么些个啊,可是成绩不太好啊。您算:哪次考试的时候啊,总是九十多分,连一百分都不保证。 甲 您这成绩还不好吗? 乙 咳!马马虎虎。 甲 那行了,我有一道算术题得跟您请教请教。 乙 唉呀,那可不敢当,咱们这互相的研究。 甲 噢不,肯定地说向您学习。 乙 哪里哪里。 甲 这道算术题啊,我算了好几年,都没有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乙 噢。 甲 我想去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一下。 乙 嗯嗯。 甲 怕人家工作忙。 乙 噢。 甲 这碰见您了,行吗?您给帮帮忙吧。 乙 噢。, 甲 嗯? 乙 我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啊。那么,您可以说一说是怎么样一道题呢? 甲 我的跟您请教。 乙 哎,不敢。 甲 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嗯,您说什么? 甲 一等于几? 乙 就是这道题啊? 甲 算了好几年没算上来。 乙 哎呀,这道题可是太难啦。 甲 要不怎么我想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呢! 乙 您哪,不用了。 甲 嗯? 乙 您就向我请教就行了。 甲 噢,您能解决我这个难题? 乙 当然喽。 甲 我可是请教过一些朋友。 乙 那么人家怎么说的啊? 甲 他们表示无能为力啊。 乙 我看哪,这人都不愿跟您怄气啊! 甲 这叫什么话! 乙 就这样的算术题,您还要去请教专家呀? 甲 我算不上来嘛! 乙 哎,我就能做出准确而使你满意的答案。 甲 那我非常感谢啦。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等于两个零点五。 甲 噢,一嘛等于两个零点五? 乙 对了!要列成式子:一乘一等于一。 甲 要按您的计算方法,似乎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嘛还等于一。 乙 干吗还似乎应该呀,它就等于一! 甲 谁告诉您一等于一?嗯,您是数学专家吗? 乙 我呀,小学刚毕业. 甲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乙 不奇怪啊,这样的算术题啊,几岁的小孩子他都知道。 甲 您这叫什么话啊?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就是等于一。我怎么大个子白活了,我不知道? 乙 啊......其实您也不知道。 甲 我知道我干吗还问你? 乙 啊......可说呢! 甲 要这么简单,我还去请教数学专家。 乙 是啊......您还请教数学专家。 甲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充分表现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对任何问题不要轻易地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多思考思考。拿起就说,哼,岂有此理! 乙 嘿,这倒是怨我。我应该思考思考再说。我再算一算。一乘一等于......还是等于一啊。嘿,差点儿没让他把我给唬住啊。我说先生...... 甲 多思考思考吧。 乙 哎,这甭思考了。这个呀就等于一。这是肯定的,这是推不翻的公式。 甲 你这是书本上的学问。 乙 嗯? 甲 您这叫死啃书本。古人说那么句话—— 乙 说什么啊? 甲 读书死,死读书,读书读死不如不读书。我们念书讲究活念活用,你撇开书本再想想这个问题。 乙 您这话我不懂。 甲 你是相声演员吧? 乙 是啊。 甲 是搞语言艺术的,语言词汇一定很丰富喽。 乙 哎,也不敢再那么说啊。 甲 有这么个谚语,你听说过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一呀。 甲 那么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又怎么讲呢? 乙 啊......是呀!这是顶俩不是等于俩! 甲 那么顶俩和等于俩有什么区别呢? 乙 嗯,顶俩和等于俩,似乎......应该是......一样。 甲 哼,这不是废话么! 乙 不不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知识,有经验,肯于钻研,一个人能做出两个人的工作来。 甲 少说废话,我问你一等于就几呢? 乙 等......要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似乎、应该、这个一就等于二。 甲 为什么又等于二了呢? 乙 这,不等于二,你不满意啊。 甲 哎,这话叫什么意思?我强迫你了啊? 乙 唉,没有,这个事实说服了我了。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等于二。 甲 嗯,还有这么两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嗯,什么? 甲 好汉不用多—— 乙 一个顶十个! 甲 一等于几? 乙 好么,这一又等于十了。 甲 等于十了?这不是结论。在大跃进中,我们工人搞发明创造,创造了很多机器,过去手工操作的现在是机器操作。 乙 哎,您说说什么工作? 甲 说最简单的吧,包装。 乙 噢,包装。 甲 包针,包仁丹,包糖果,过去都是手工包装。 乙 是啊,现在不都改了机器包装了吗? 甲 对啊,有这么两句谚语啊,一把工具改,一人顶一百。 乙 好,这结论又改了,一等于一百了。嗯。 甲 要是人人都把窍门钻—— 乙 还可能一人顶一千。 甲 还有这么句农业上的谚语儿,一籽入地—— 乙 万粒归仓! 甲 这一等于几? 乙 等......哎呀,这个一就等于万啦。 甲 还有这么几句谚语—— 乙 我说你有完没完。算术里加谚语啊?没法算清楚喽。你见哪个会计净往这帐本学谚语来了?查帐的来一瞧,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好汉不用多,一个顶十个”。你说这叫做什么玩意儿? 甲 那么你说怎么样才能算清楚? 乙 这算术题嘛,你得有具体的钱数。 甲 说具体的,你也算不上来。 乙 那也不一定啊! 甲 你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一厘钱哪......一厘钱它等于......我,我,你说五厘钱行不行啊? 甲 干吗呀? 乙 好按一分钱算哪。 甲 五厘钱干吗算一分哪? 乙 你要四舍五入么! 甲 我没让你写账,我就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那好算哪,一厘钱等于一分钱的十分之一,一角钱的百分之一,一元钱的千分之一。咳,微不足道。 甲 不对,一厘钱有它的经济价值呢。 乙 有什么经济价值?您买根冰棍儿还得五分钱呢。五十个人一根冰棍,这怎么吃啊? 甲 一人咬一口。 乙 多大口? 甲 小口。 乙 小口啊?不够,每人只能拿那舌头尖就那么一沾,小沾,还别大沾。你要遇见个大舌头啊,这根冰棍没了。有什么经济价值啊? 甲 你说一厘钱有多大分量? 乙 没约过。看得见用得着,银行里不出,帐本上不写。有多大分量啊。 甲 有这么几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您听吧,这谚语又来啦!什么啊? 甲 大海大不大? 乙 大! 甲 一滴一滴水汇成的。 乙 那倒是! 甲 万丈布匹多不多? 乙 多呀! 甲 一丝一丝线织成的。 乙 当然喽! 甲 首都人民大会堂高不高?它是一砖一瓦砌成的。您姥姥的年纪老不老? 乙 我...... 甲 她是一天一天老起来的。 乙 你这不废话么? 甲 一厘钱搁一个人身上是微不足道的。 乙 哦! 甲 你要知道我们全国有六亿多人口。 乙 是啊! 甲 每个人都应该有着一本大账,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一个细小的数目。 乙 哦。 甲 用六亿多这个数子去乘,就会得出一个巨大的数目。 乙 嗯。 甲 是吧? 乙 对。 甲 所以说点滴节约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精神,节约一厘钱、一寸布、一滴油、一度电、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一灰一石、一丝一毫,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一”汇集到一起,变成一个巨大的“一”字。 乙 嗯。 甲 让它在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乙 对! 甲 你嚷什么? 乙 哎,您说的是太对了! 甲 可您对一厘钱是什么样的看法呢? 乙 啊? 甲 你只喜欢这个大大的多多的。 乙 嗯,我的不喜欢那小小的通通的。我是外国人哪? 甲 你呀,只知从大处着手,不在小处着眼:只看问题的一面,没有全局观点;只会铺张浪费,不去节约从俭。这种思想发展,真正危险——危险! 乙 好嘛,他这儿给我做坚定来啦!您不问我一厘钱是等于多少吗?可是谁知道您这一厘钱后面又有六亿多呢?一会儿乘,一会儿加的,这谁也算不上来! 甲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乙 嗯,什么? 甲 您说一个人等于多少? 乙 一个人哪?一个人他等于......那得看个儿大、个儿小啦!这个儿大的分量就多,他个儿小的分量就少。 甲 干吗你,过秤哪? 乙 我干吗过秤啊,你不说清楚喽,我知道一个人等于多少? 甲 有这么两句谚语你知道吗? 乙 这位的谚语儿倒真不少。嗯,什么? 甲 工人常说的话:“为了社会主义早实现,两天的工作一天干!”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二。 甲 还有这么两句谚语儿。 乙 什么? 甲 争分夺秒抢时间,仨人工作一人担!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就等于三啦。 甲 现在我们中国人民都有社会主义的觉悟,都有主人翁的态度,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忘我的劳动精神,在生产上都是一人多艺、一机多能,生产效率是一翻再翻,你说这个一究竟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 甲 嗯。 乙 这个一那就等于——好些个0啦。 甲 别含糊启辞,说准喽。 乙 说准喽啊? 甲 嗯。 乙 就这个一啊,哼哼——不知道! 甲 这半天才答对! 乙 怎么着,答对啦? 甲 我说的一等于几啊,就是没有答案的一个算术题。是多是少都看我们主观能力性。有一分热必发一分光。节约一分钟,为国家创造一分财富。节约一厘钱,为国家积累一分资金。这是我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责任感。是吗? 乙 对,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甲 可是具体到我身上,你说这个一等于几了呢? 乙 那么,到我身上啊?到我身上......咳,那就马马虎虎。 甲 你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等于几? 乙 没告诉你是马马虎虎吗? 甲 那么你在节约方面等于几? 乙 马马虎虎! 甲 那么你整天睁着眼睛看着这些新人新事都有什么看法? 乙 马马虎虎嘛! 甲 噢,你是马虎眼! 乙 谁是马虎眼呀? 甲 什么眼? 乙 我这眼是好眼啊,左眼一点三,右眼一点二。 甲 噢,正好。 乙 嘿嘿! 甲 二五眼。 乙 我呀? 这是侯宝林大师的《一等于几》,我感觉还算合适,可以进行以下适当的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5 15: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等 于 几 甲 听说相声演员都是知识渊博,很有学问。 乙 唉,哪儿,我们知道的都很浅薄。不过干我们这一行那得要多学、多问。 甲 噢,不,我听说您在数学方面很有研究。 乙 哎,什么研究啊,在过去上学的时候啊,这一门比其他的功课略微的强一点儿。 甲 嗯,好!在数学方面您都学过什么? 乙 也就是:加减乘除,比例、四则,算术、代数,三角、几何,微积分儿。咳,其实啊,马马虎虎。 甲 嘿!好家伙1 乙 哎,您别瞧学了这么些个啊,可是成绩不太好啊。您算:哪次考试的时候啊,总是九十多分,连一百分都不保证。 甲 您这成绩还不好吗? 乙 咳!马马虎虎。 甲 那行了,我有一道算术题得跟您请教请教。 乙 唉呀,那可不敢当,咱们这互相的研究。 甲 噢不,肯定地说向您学习。 乙 哪里哪里。 甲 这道算术题啊,我算了好几年,都没有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乙 噢。 甲 我想去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一下。 乙 嗯嗯。 甲 怕人家工作忙。 乙 噢。 甲 这碰见您了,行吗?您给帮帮忙吧。 乙 噢。, 甲 嗯? 乙 我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啊。那么,您可以说一说是怎么样一道题呢? 甲 我的跟您请教。 乙 哎,不敢。 甲 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嗯,您说什么? 甲 一等于几? 乙 就是这道题啊? 甲 算了好几年没算上来。 乙 哎呀,这道题可是太难啦。 甲 要不怎么我想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呢! 乙 您哪,不用了。 甲 嗯? 乙 您就向我请教就行了。 甲 噢,您能解决我这个难题? 乙 当然喽。 甲 我可是请教过一些朋选? 乙 那么人家怎么说的啊? 甲 他们表示无能为力啊。 乙 我看哪,这人都不愿跟您怄气啊! 甲 这叫什么话! 乙 就这样的算术题,您还要去请教专家呀? 甲 我算不上来嘛! 乙 哎,我就能做出准确而使你满意的答案。 甲 那我非常感谢啦。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等于两个零点五。 甲 噢,一嘛等于两个零点五? 乙 对了!要列成式子:一乘一等于一。 甲 要按您的计算方法,似乎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嘛还等于一。 乙 干吗还似乎应该呀,它就等于一! 甲 谁告诉您一等于一?嗯,您是数学专家吗? 乙 我呀,小学刚毕业. 甲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乙 不奇怪啊,这样的算术题啊,几岁的小孩子他都知道。 甲 您这叫什么话啊?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就是等于一。我怎么大个子白活了,我不知道? 乙 啊......其实您也不知道。 甲 我知道我干吗还问你? 乙 啊......可说呢! 甲 要这么简单,我还去请教数学专家。 乙 是啊......您还请教数学专家。 甲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充分表现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对任何问题不要轻易地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多思考思考。拿起就说,哼,岂有此理! 乙 嘿,这倒是怨我。我应该思考思考再说。我再算一算。一乘一等于......还是等于一啊。嘿,差点儿没让他把我给唬住啊。我说先生...... 甲 多思考思考吧。 乙 哎,这甭思考了。这个呀就等于一。这是肯定的,这是推不翻的公式。 甲 你这是书本上的学问。 乙 嗯? 甲 您这叫死啃书本。古人说那么句话—— 乙 说什么啊? 甲 读书死,死读书,读书读死不如不读书。我们念书讲究活念活用,你撇开书本再想想这个问题。 乙 您这话我不懂。 甲 你是相声演员吧? 乙 是啊。 甲 是搞语言艺术的,语言词汇一定很丰富喽。 乙 哎,也不敢再那么说啊。 甲 有这么个谚语,你听说过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一呀。 甲 那么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又怎么讲呢? 乙 啊......是呀!这是顶俩不是等于俩! 甲 那么顶俩和等于俩有什么区别呢? 乙 嗯,顶俩和等于俩,似乎......应该是......一样。 甲 哼,这不是废话么! 乙 不不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知识,有经验,肯于钻研,一个人能做出两个人的工作来。 甲 少说废话,我问你一等于就几呢? 乙 等......要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似乎、应该、这个一就等于二。 甲 为什么又等于二了呢? 乙 这,不等于二,你不满意啊。 甲 哎,这话叫什么意思?我强迫你了啊? 乙 唉,没有,这个事实说服了我了。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等于二。 甲 嗯,还有这么两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嗯,什么? 甲 好汉不用多—— 乙 一个顶十个! 甲 一等于几? 乙 好么,这一又等于十了。 甲 等于十了?这不是结论。在大跃进中,我们工人搞发明创造,创造了很多机器,过去手工操作的现在是机器操作。 乙 哎,您说说什么工作? 甲 说最简单的吧,包装。 乙 噢,包装。 甲 包针,包仁丹,包糖果,过去都是手工包装。 乙 是啊,现在不都改了机器包装了吗? 甲 对啊,有这么两句谚语啊,一把工具改,一人顶一百。 乙 好,这结论又改了,一等于一百了。嗯。 甲 要是人人都把窍门钻—— 乙 还可能一人顶一千。 甲 还有这么句农业上的谚语儿,一籽入地—— 乙 万粒归仓! 甲 这一等于几? 乙 等......哎呀,这个一就等于万啦。 甲 还有这么几句谚语—— 乙 我说你有完没完。算术里加谚语啊?没法算清楚喽。你见哪个会计净往这帐本学谚语来了?查帐的来一瞧,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好汉不用多,一个顶十个”。你说这叫做什么玩意儿? 甲 那么你说怎么样才能算清楚? 乙 这算术题嘛,你得有具体的钱数。 甲 说具体的,你也算不上来。 乙 那也不一定啊! 甲 你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一厘钱哪......一厘钱它等于......我,我,你说五厘钱行不行啊? 甲 干吗呀? 乙 好按一分钱算哪。 甲 五厘钱干吗算一分哪? 乙 你要四舍五入么! 甲 我没让你写账,我就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那好算哪,一厘钱等于一分钱的十分之一,一角钱的百分之一,一元钱的千分之一。咳,微不足道。 甲 不对,一厘钱有它的经济价值呢。 乙 有什么经济价值?您买根冰棍儿还得五分钱呢。五十个人一根冰棍,这怎么吃啊? 甲 一人咬一口。 乙 多大口? 甲 小口。 乙 小口啊?不够,每人只能拿那舌头尖就那么一沾,小沾,还别大沾。你要遇见个大舌头啊,这根冰棍没了。有什么经济价值啊? 甲 你说一厘钱有多大分量? 乙 没约过。看得见用得着,银行里不出,帐本上不写。有多大分量啊。 甲 有这么几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您听吧,这谚语又来啦!什么啊? 甲 大海大不大? 乙 大! 甲 一滴一滴水汇成的。 乙 那倒是! 甲 万丈布匹多不多? 乙 多呀! 甲 一丝一丝线织成的。 乙 当然喽! 甲 首都人民大会堂高不高?它是一砖一瓦砌成的。您姥姥的年纪老不老? 乙 我...... 甲 她是一天一天老起来的。 乙 你这不废话么? 甲 一厘钱搁一个人身上是微不足道的。 乙 哦! 甲 你要知道我们全国有六亿多人口。 乙 是啊! 甲 每个人都应该有着一本大账,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一个细小的数目。 乙 哦。 甲 用六亿多这个数子去乘,就会得出一个巨大的数目。 乙 嗯。 甲 是吧? 乙 对。 甲 所以说点滴节约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精神,节约一厘钱、一寸布、一滴油、一度电、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一灰一石、一丝一毫,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一”汇集到一起,变成一个巨大的“一”字。 乙 嗯。 甲 让它在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乙 对! 甲 你嚷什么? 乙 哎,您说的是太对了! 甲 可您对一厘钱是什么样的看法呢? 乙 啊? 甲 你只喜欢这个大大的多多的。 乙 嗯,我的不喜欢那小小的通通的。我是外国人哪? 甲 你呀,只知从大处着手,不在小处着眼:只看问题的一面,没有全局观点;只会铺张浪费,不去节约从俭。这种思想发展,真正危险——危险! 乙 好嘛,他这儿给我做坚定来啦!您不问我一厘钱是等于多少吗?可是谁知道您这一厘钱后面又有六亿多呢?一会儿乘,一会儿加的,这谁也算不上来! 甲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乙 嗯,什么? 甲 您说一个人等于多少? 乙 一个人哪?一个人他等于......那得看个儿大、个儿小啦!这个儿大的分量就多,他个儿小的分量就少。 甲 干吗你,过秤哪? 乙 我干吗过秤啊,你不说清楚喽,我知道一个人等于多少? 甲 有这么两句谚语你知道吗? 乙 这位的谚语儿倒真不少。嗯,什么? 甲 工人常说的话:“为了社会主义早实现,两天的工作一天干!”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二。 甲 还有这么两句谚语儿。 乙 什么? 甲 争分夺秒抢时间,仨人工作一人担!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就等于三啦。 甲 现在我们中国人民都有社会主义的觉悟,都有主人翁的态度,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忘我的劳动精神,在生产上都是一人多艺、一机多能,生产效率是一翻再翻,你说这个一究竟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 甲 嗯。 乙 这个一那就等于——好些个0啦。 甲 别含糊启辞,说准喽。 乙 说准喽啊? 甲 嗯。 乙 就这个一啊,哼哼——不知道! 甲 这半天才答对! 乙 怎么着,答对啦? 甲 我说的一等于几啊,就是没有答案的一个算术题。是多是少都看我们主观能力性。有一分热必发一分光。节约一分钟,为国家创造一分财富。节约一厘钱,为国家积累一分资金。这是我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责任感。是吗? 乙 对,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甲 可是具体到我身上,你说这个一等于几了呢? 乙 那么,到我身上啊?到我身上......咳,那就马马虎虎。 甲 你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等于几? 乙 没告诉你是马马虎虎吗? 甲 那么你在节约方面等于几? 乙 马马虎虎! 甲 那么你整天睁着眼睛看着这些新人新事都有什么看法? 乙 马马虎虎嘛! 甲 噢,你是马虎眼! 乙 谁是马虎眼呀? 甲 什么眼? 乙 我这眼是好眼啊,左眼一点三,右眼一点二。 甲 噢,正好。 乙 嘿嘿! 甲 二五眼。 乙 我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5 15: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声剧本

黄莉娟蓉:今天奉妈咪之命上台表演。沅:是啊,顺便赚一些买玩具的钱。蓉:既然收了订金…沅:那就开始吧!蓉:刘昕蓉
上台一鞠躬。沅:刘晁沅蓉:其实,咱们刘家姐弟可不是青青菜菜就出来露脸。沅:没错,除了妈咪提供的奖金,可还有三大条件。蓉:嗯!这不先说清楚,我们恐怕要被说成「抢钱一族」。沅:首先,要有好剧本。蓉:这剧本妈咪写的,没得挑!沅:再来,要有个气派的舞台。蓉:狮湖国小的礼堂,一级棒!沅:最后,这场合要意义非凡。蓉:为退休师长举办欢送会,这意义非比寻常!沅:所以,我们就来了。蓉:嗯,不过,今天的题外话要就此打住,赶快进入主题。沅:好,今天是来为即将退休的师长说一些祝福的话。蓉:今年有九位师长要退休,咱们先来介绍介绍。沅:应该的,这让我来说。一心二圣三多四维五……蓉:「等一下」(日语)你这是「高雄市道路介绍」吧!应该是…一新二天三元四莲五贞六芬七卿八萍九德。沅:大家好像都听得「雾煞煞」(台语),我们应该要郑重介绍一下。蓉:嗯!一新…是陈显新老师;二天…是何钧天伯伯。沅:三元…是谢埙元老师;四莲…是黄锦莲老师。蓉:五贞…是林淑贞老师;六芬…是蔡素芬老师。沅:七卿…是江炳卿老师;八萍…是王瑞萍老师。蓉:九德…是服务年资最久的李文德老师。蓉:其实,别看他们都很年轻,他们每一位在教育工作上的时间可都相当的久。沅:有10年吗?(比出双掌)蓉:(也比出双掌)比这样还多呢!沅:哇塞!20年!!蓉:嗯!事实上,这些师长们在教育工作上的时间几乎都超过25年,其中,李文德老师已经服务满36年了。沅:36年?那时候…爹地1岁,妈咪还在阿嬷的肚子里,那…我们在哪里呀?蓉:ㄣ…应该还在天上玩吧!沅:哇!如果一个人用25年来算,9个人一共有(比著手指头算)……蓉:别比了,就算是一百只脚的马陆来,也不够算。沅:我去拿计算机。蓉:别忙了,妈咪的剧本上早写了,一共268年。沅:268?有没有算错呀!蓉:诺!这上面写了,是人事主任谢阿伯(台语)算的,「第一名算的,整丛好好,没错啦!」(台语)沅: 268年!那他们教过的学生不就更多了!蓉:是啊!用「成千上万」来形容,还嫌太马虎了。沅:我知道,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了!蓉:ㄟ…这次你可说对了,而且,有许多桃子、李子,都已经又生了小桃子和小李子了呢!沅:还有,很多学生在他们爱的教导下,长大后也当了老师。蓉:所以,这真是一件伟大的工作。沅:能圆满这份工作,真是有福气的人。蓉:虽然大家都会因此而舍不得和想念。沅:但是,却也为他们的福气感到高兴和深深的祝福。蓉:祝福这些师长们在退休后的日子里,天天都很平安。沅:天天都很健康。蓉:天天都很快乐。沅:天天都无忧又无虑。蓉:刘昕蓉
下台一鞠躬。沅:刘晁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5 15: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等 于 几 甲 听说相声演员都是知识渊博,很有学问。 乙 唉,哪儿,我们知道的都很浅薄。不过干我们这一行那得要多学、多问。 甲 噢,不,我听说您在数学方面很有研究。 乙 哎,什么研究啊,在过去上学的时候啊,这一门比其他的功课略微的强一点儿。 甲 嗯,好!在数学方面您都学过什么? 乙 也就是:加减乘除,比例、四则,算术、代数,三角、几何,微积分儿。咳,其实啊,马马虎虎。 甲 嘿!好家伙1 乙 哎,您别瞧学了这么些个啊,可是成绩不太好啊。您算:哪次考试的时候啊,总是九十多分,连一百分都不保证。 甲 您这成绩还不好吗? 乙 咳!马马虎虎。 甲 那行了,我有一道算术题得跟您请教请教。 乙 唉呀,那可不敢当,咱们这互相的研究。 甲 噢不,肯定地说向您学习。 乙 哪里哪里。 甲 这道算术题啊,我算了好几年,都没有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乙 噢。 甲 我想去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一下。 乙 嗯嗯。 甲 怕人家工作忙。 乙 噢。 甲 这碰见您了,行吗?您给帮帮忙吧。 乙 噢。, 甲 嗯? 乙 我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啊。那么,您可以说一说是怎么样一道题呢? 甲 我的跟您请教。 乙 哎,不敢。 甲 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嗯,您说什么? 甲 一等于几? 乙 就是这道题啊? 甲 算了好几年没算上来。 乙 哎呀,这道题可是太难啦。 甲 要不怎么我想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呢! 乙 您哪,不用了。 甲 嗯? 乙 您就向我请教就行了。 甲 噢,您能解决我这个难题? 乙 当然喽。 甲 我可是请教过一些朋友。 乙 那么人家怎么说的啊? 甲 他们表示无能为力啊。 乙 我看哪,这人都不愿跟您怄气啊! 甲 这叫什么话! 乙 就这样的算术题,您还要去请教专家呀? 甲 我算不上来嘛! 乙 哎,我就能做出准确而使你满意的答案。 甲 那我非常感谢啦。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等于两个零点五。 甲 噢,一嘛等于两个零点五? 乙 对了!要列成式子:一乘一等于一。 甲 要按您的计算方法,似乎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嘛还等于一。 乙 干吗还似乎应该呀,它就等于一! 甲 谁告诉您一等于一?嗯,您是数学专家吗? 乙 我呀,小学刚毕业. 甲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乙 不奇怪啊,这样的算术题啊,几岁的小孩子他都知道。 甲 您这叫什么话啊?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就是等于一。我怎么大个子白活了,我不知道? 乙 啊......其实您也不知道。 甲 我知道我干吗还问你? 乙 啊......可说呢! 甲 要这么简单,我还去请教数学专家。 乙 是啊......您还请教数学专家。 甲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充分表现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对任何问题不要轻易地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多思考思考。拿起就说,哼,岂有此理! 乙 嘿,这倒是怨我。我应该思考思考再说。我再算一算。一乘一等于......还是等于一啊。嘿,差点儿没让他把我给唬住啊。我说先生...... 甲 多思考思考吧。 乙 哎,这甭思考了。这个呀就等于一。这是肯定的,这是推不翻的公式。 甲 你这是书本上的学问。 乙 嗯? 甲 您这叫死啃书本。古人说那么句话—— 乙 说什么啊? 甲 读书死,死读书,读书读死不如不读书。我们念书讲究活念活用,你撇开书本再想想这个问题。 乙 您这话我不懂。 甲 你是相声演员吧? 乙 是啊。 甲 是搞语言艺术的,语言词汇一定很丰富喽。 乙 哎,也不敢再那么说啊。 甲 有这么个谚语,你听说过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一呀。 甲 那么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又怎么讲呢? 乙 啊......是呀!这是顶俩不是等于俩! 甲 那么顶俩和等于俩有什么区别呢? 乙 嗯,顶俩和等于俩,似乎......应该是......一样。 甲 哼,这不是废话么! 乙 不不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知识,有经验,肯于钻研,一个人能做出两个人的工作来。 甲 少说废话,我问你一等于就几呢? 乙 等......要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似乎、应该、这个一就等于二。 甲 为什么又等于二了呢? 乙 这,不等于二,你不满意啊。 甲 哎,这话叫什么意思?我强迫你了啊? 乙 唉,没有,这个事实说服了我了。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等于二。 甲 嗯,还有这么两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嗯,什么? 甲 好汉不用多—— 乙 一个顶十个! 甲 一等于几? 乙 好么,这一又等于十了。 甲 等于十了?这不是结论。在大跃进中,我们工人搞发明创造,创造了很多机器,过去手工操作的现在是机器操作。 乙 哎,您说说什么工作? 甲 说最简单的吧,包装。 乙 噢,包装。 甲 包针,包仁丹,包糖果,过去都是手工包装。 乙 是啊,现在不都改了机器包装了吗? 甲 对啊,有这么两句谚语啊,一把工具改,一人顶一百。 乙 好,这结论又改了,一等于一百了。嗯。 甲 要是人人都把窍门钻—— 乙 还可能一人顶一千。 甲 还有这么句农业上的谚语儿,一籽入地—— 乙 万粒归仓! 甲 这一等于几? 乙 等......哎呀,这个一就等于万啦。 甲 还有这么几句谚语—— 乙 我说你有完没完。算术里加谚语啊?没法算清楚喽。你见哪个会计净往这帐本学谚语来了?查帐的来一瞧,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好汉不用多,一个顶十个”。你说这叫做什么玩意儿? 甲 那么你说怎么样才能算清楚? 乙 这算术题嘛,你得有具体的钱数。 甲 说具体的,你也算不上来。 乙 那也不一定啊! 甲 你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一厘钱哪......一厘钱它等于......我,我,你说五厘钱行不行啊? 甲 干吗呀? 乙 好按一分钱算哪。 甲 五厘钱干吗算一分哪? 乙 你要四舍五入么! 甲 我没让你写账,我就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那好算哪,一厘钱等于一分钱的十分之一,一角钱的百分之一,一元钱的千分之一。咳,微不足道。 甲 不对,一厘钱有它的经济价值呢。 乙 有什么经济价值?您买根冰棍儿还得五分钱呢。五十个人一根冰棍,这怎么吃啊? 甲 一人咬一口。 乙 多大口? 甲 小口。 乙 小口啊?不够,每人只能拿那舌头尖就那么一沾,小沾,还别大沾。你要遇见个大舌头啊,这根冰棍没了。有什么经济价值啊? 甲 你说一厘钱有多大分量? 乙 没约过。看得见用得着,银行里不出,帐本上不写。有多大分量啊。 甲 有这么几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您听吧,这谚语又来啦!什么啊? 甲 大海大不大? 乙 大! 甲 一滴一滴水汇成的。 乙 那倒是! 甲 万丈布匹多不多? 乙 多呀! 甲 一丝一丝线织成的。 乙 当然喽! 甲 首都人民大会堂高不高?它是一砖一瓦砌成的。您姥姥的年纪老不老? 乙 我...... 甲 她是一天一天老起来的。 乙 你这不废话么? 甲 一厘钱搁一个人身上是微不足道的。 乙 哦! 甲 你要知道我们全国有六亿多人口。 乙 是啊! 甲 每个人都应该有着一本大账,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一个细小的数目。 乙 哦。 甲 用六亿多这个数子去乘,就会得出一个巨大的数目。 乙 嗯。 甲 是吧? 乙 对。 甲 所以说点滴节约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精神,节约一厘钱、一寸布、一滴油、一度电、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一灰一石、一丝一毫,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一”汇集到一起,变成一个巨大的“一”字。 乙 嗯。 甲 让它在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乙 对! 甲 你嚷什么? 乙 哎,您说的是太对了! 甲 可您对一厘钱是什么样的看法呢? 乙 啊? 甲 你只喜欢这个大大的多多的。 乙 嗯,我的不喜欢那小小的通通的。我是外国人哪? 甲 你呀,只知从大处着手,不在小处着眼:只看问题的一面,没有全局观点;只会铺张浪费,不去节约从俭。这种思想发展,真正危险——危险! 乙 好嘛,他这儿给我做坚定来啦!您不问我一厘钱是等于多少吗?可是谁知道您这一厘钱后面又有六亿多呢?一会儿乘,一会儿加的,这谁也算不上来! 甲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乙 嗯,什么? 甲 您说一个人等于多少? 乙 一个人哪?一个人他等于......那得看个儿大、个儿小啦!这个儿大的分量就多,他个儿小的分量就少。 甲 干吗你,过秤哪? 乙 我干吗过秤啊,你不说清楚喽,我知道一个人等于多少? 甲 有这么两句谚语你知道吗? 乙 这位的谚语儿倒真不少。嗯,什么? 甲 工人常说的话:“为了社会主义早实现,两天的工作一天干!”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二。 甲 还有这么两句谚语儿。 乙 什么? 甲 争分夺秒抢时间,仨人工作一人担!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就等于三啦。 甲 现在我们中国人民都有社会主义的觉悟,都有主人翁的态度,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忘我的劳动精神,在生产上都是一人多艺、一机多能,生产效率是一翻再翻,你说这个一究竟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 甲 嗯。 乙 这个一那就等于——好些个0啦。 甲 别含糊启辞,说准喽。 乙 说准喽啊? 甲 嗯。 乙 就这个一啊,哼哼——不知道! 甲 这半天才答对! 乙 怎么着,答对啦? 甲 我说的一等于几啊,就是没有答案的一个算术题。是多是少都看我们主观能力性。有一分热必发一分光。节约一分钟,为国家创造一分财富。节约一厘钱,为国家积累一分资金。这是我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责任感。是吗? 乙 对,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甲 可是具体到我身上,你说这个一等于几了呢? 乙 那么,到我身上啊?到我身上......咳,那就马马虎虎。 甲 你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等于几? 乙 没告诉你是马马虎虎吗? 甲 那么你在节约方面等于几? 乙 马马虎虎! 甲 那么你整天睁着眼睛看着这些新人新事都有什么看法? 乙 马马虎虎嘛! 甲 噢,你是马虎眼! 乙 谁是马虎眼呀? 甲 什么眼? 乙 我这眼是好眼啊,左眼一点三,右眼一点二。 甲 噢,正好。 乙 嘿嘿! 甲 二五眼。 乙 我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5 15: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甲 听说相声演员都是知识渊博,很有学问。 乙 唉,哪儿,我们知道的都很浅薄。不过干我们这一行那得要多学、多问。 甲 噢,不,我听说您在数学方面很有研究。 乙 哎,什么研究啊,在过去上学的时候啊,这一门比其他的功课略微的强一点儿。 甲 嗯,好!在数学方面您都学过什么? 乙 也就是:加减乘除,比例、四则,算术、代数,三角、几何,微积分儿。咳,其实啊,马马虎虎。 甲 嘿!好家伙1 乙 哎,您别瞧学了这么些个啊,可是成绩不太好啊。您算:哪次考试的时候啊,总是九十多分,连一百分都不保证。 甲 您这成绩还不好吗? 乙 咳!马马虎虎。 甲 那行了,我有一道算术题得跟您请教请教。 乙 唉呀,那可不敢当,咱们这互相的研究。 甲 噢不,肯定地说向您学习。 乙 哪里哪里。 甲 这道算术题啊,我算了好几年,都没有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乙 噢。 甲 我想去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一下。 乙 嗯嗯。 甲 怕人家工作忙。 乙 噢。 甲 这碰见您了,行吗?您给帮帮忙吧。 乙 噢。, 甲 嗯? 乙 我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啊。那么,您可以说一说是怎么样一道题呢? 甲 我的跟您请教。 乙 哎,不敢。 甲 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嗯,您说什么? 甲 一等于几? 乙 就是这道题啊? 甲 算了好几年没算上来。 乙 哎呀,这道题可是太难啦。 甲 要不怎么我想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呢! 乙 您哪,不用了。 甲 嗯? 乙 您就向我请教就行了。 甲 噢,您能解决我这个难题? 乙 当然喽。 甲 我可是请教过一些朋友。 乙 那么人家怎么说的啊? 甲 他们表示无能为力啊。 乙 我看哪,这人都不愿跟您怄气啊! 甲 这叫什么话! 乙 就这样的算术题,您还要去请教专家呀? 甲 我算不上来嘛! 乙 哎,我就能做出准确而使你满意的答案。 甲 那我非常感谢啦。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等于两个零点五。 甲 噢,一嘛等于两个零点五? 乙 对了!要列成式子:一乘一等于一。 甲 要按您的计算方法,似乎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嘛还等于一。 乙 干吗还似乎应该呀,它就等于一! 甲 谁告诉您一等于一?嗯,您是数学专家吗? 乙 我呀,小学刚毕业. 甲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乙 不奇怪啊,这样的算术题啊,几岁的小孩子他都知道。 甲 您这叫什么话啊?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就是等于一。我怎么大个子白活了,我不知道? 乙 啊......其实您也不知道。 甲 我知道我干吗还问你? 乙 啊......可说呢! 甲 要这么简单,我还去请教数学专家。 乙 是啊......您还请教数学专家。 甲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充分表现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对任何问题不要轻易地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多思考思考。拿起就说,哼,岂有此理! 乙 嘿,这倒是怨我。我应该思考思考再说。我再算一算。一乘一等于......还是等于一啊。嘿,差点儿没让他把我给唬住啊。我说先生...... 甲 多思考思考吧。 乙 哎,这甭思考了。这个呀就等于一。这是肯定的,这是推不翻的公式。 甲 你这是书本上的学问。 乙 嗯? 甲 您这叫死啃书本。古人说那么句话—— 乙 说什么啊? 甲 读书死,死读书,读书读死不如不读书。我们念书讲究活念活用,你撇开书本再想想这个问题。 乙 您这话我不懂。 甲 你是相声演员吧? 乙 是啊。 甲 是搞语言艺术的,语言词汇一定很丰富喽。 乙 哎,也不敢再那么说啊。 甲 有这么个谚语,你听说过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一呀。 甲 那么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又怎么讲呢? 乙 啊......是呀!这是顶俩不是等于俩! 甲 那么顶俩和等于俩有什么区别呢? 乙 嗯,顶俩和等于俩,似乎......应该是......一样。 甲 哼,这不是废话么! 乙 不不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知识,有经验,肯于钻研,一个人能做出两个人的工作来。 甲 少说废话,我问你一等于就几呢? 乙 等......要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似乎、应该、这个一就等于二。 甲 为什么又等于二了呢? 乙 这,不等于二,你不满意啊。 甲 哎,这话叫什么意思?我强迫你了啊? 乙 唉,没有,这个事实说服了我了。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等于二。 甲 嗯,还有这么两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嗯,什么? 甲 好汉不用多—— 乙 一个顶十个! 甲 一等于几? 乙 好么,这一又等于十了。 甲 等于十了?这不是结论。在大跃进中,我们工人搞发明创造,创造了很多机器,过去手工操作的现在是机器操作。 乙 哎,您说说什么工作? 甲 说最简单的吧,包装。 乙 噢,包装。 甲 包针,包仁丹,包糖果,过去都是手工包装。 乙 是啊,现在不都改了机器包装了吗? 甲 对啊,有这么两句谚语啊,一把工具改,一人顶一百。 乙 好,这结论又改了,一等于一百了。嗯。 甲 要是人人都把窍门钻—— 乙 还可能一人顶一千。 甲 还有这么句农业上的谚语儿,一籽入地—— 乙 万粒归仓! 甲 这一等于几? 乙 等......哎呀,这个一就等于万啦。 甲 还有这么几句谚语—— 乙 我说你有完没完。算术里加谚语啊?没法算清楚喽。你见哪个会计净往这帐本学谚语来了?查帐的来一瞧,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好汉不用多,一个顶十个”。你说这叫做什么玩意儿? 甲 那么你说怎么样才能算清楚? 乙 这算术题嘛,你得有具体的钱数。 甲 说具体的,你也算不上来。 乙 那也不一定啊! 甲 你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一厘钱哪......一厘钱它等于......我,我,你说五厘钱行不行啊? 甲 干吗呀? 乙 好按一分钱算哪。 甲 五厘钱干吗算一分哪? 乙 你要四舍五入么! 甲 我没让你写账,我就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那好算哪,一厘钱等于一分钱的十分之一,一角钱的百分之一,一元钱的千分之一。咳,微不足道。 甲 不对,一厘钱有它的经济价值呢。 乙 有什么经济价值?您买根冰棍儿还得五分钱呢。五十个人一根冰棍,这怎么吃啊? 甲 一人咬一口。 乙 多大口? 甲 小口。 乙 小口啊?不够,每人只能拿那舌头尖就那么一沾,小沾,还别大沾。你要遇见个大舌头啊,这根冰棍没了。有什么经济价值啊? 甲 你说一厘钱有多大分量? 乙 没约过。看得见用得着,银行里不出,帐本上不写。有多大分量啊。 甲 有这么几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您听吧,这谚语又来啦!什么啊? 甲 大海大不大? 乙 大! 甲 一滴一滴水汇成的。 乙 那倒是! 甲 万丈布匹多不多? 乙 多呀! 甲 一丝一丝线织成的。 乙 当然喽! 甲 首都人民大会堂高不高?它是一砖一瓦砌成的。您姥姥的年纪老不老? 乙 我...... 甲 她是一天一天老起来的。 乙 你这不废话么? 甲 一厘钱搁一个人身上是微不足道的。 乙 哦! 甲 你要知道我们全国有六亿多人口。 乙 是啊! 甲 每个人都应该有着一本大账,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一个细小的数目。 乙 哦。 甲 用六亿多这个数子去乘,就会得出一个巨大的数目。 乙 嗯。 甲 是吧? 乙 对。 甲 所以说点滴节约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精神,节约一厘钱、一寸布、一滴油、一度电、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一灰一石、一丝一毫,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一”汇集到一起,变成一个巨大的“一”字。 乙 嗯。 甲 让它在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乙 对! 甲 你嚷什么? 乙 哎,您说的是太对了! 甲 可您对一厘钱是什么样的看法呢? 乙 啊? 甲 你只喜欢这个大大的多多的。 乙 嗯,我的不喜欢那小小的通通的。我是外国人哪? 甲 你呀,只知从大处着手,不在小处着眼:只看问题的一面,没有全局观点;只会铺张浪费,不去节约从俭。这种思想发展,真正危险——危险! 乙 好嘛,他这儿给我做坚定来啦!您不问我一厘钱是等于多少吗?可是谁知道您这一厘钱后面又有六亿多呢?一会儿乘,一会儿加的,这谁也算不上来! 甲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乙 嗯,什么? 甲 您说一个人等于多少? 乙 一个人哪?一个人他等于......那得看个儿大、个儿小啦!这个儿大的分量就多,他个儿小的分量就少。 甲 干吗你,过秤哪? 乙 我干吗过秤啊,你不说清楚喽,我知道一个人等于多少? 甲 有这么两句谚语你知道吗? 乙 这位的谚语儿倒真不少。嗯,什么? 甲 工人常说的话:“为了社会主义早实现,两天的工作一天干!”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二。 甲 还有这么两句谚语儿。 乙 什么? 甲 争分夺秒抢时间,仨人工作一人担!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就等于三啦。 甲 现在我们中国人民都有社会主义的觉悟,都有主人翁的态度,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忘我的劳动精神,在生产上都是一人多艺、一机多能,生产效率是一翻再翻,你说这个一究竟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 甲 嗯。 乙 这个一那就等于——好些个0啦。 甲 别含糊启辞,说准喽。 乙 说准喽啊? 甲 嗯。 乙 就这个一啊,哼哼——不知道! 甲 这半天才答对! 乙 怎么着,答对啦? 甲 我说的一等于几啊,就是没有答案的一个算术题。是多是少都看我们主观能力性。有一分热必发一分光。节约一分钟,为国家创造一分财富。节约一厘钱,为国家积累一分资金。这是我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责任感。是吗? 乙 对,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甲 可是具体到我身上,你说这个一等于几了呢? 乙 那么,到我身上啊?到我身上......咳,那就马马虎虎。 甲 你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等于几? 乙 没告诉你是马马虎虎吗? 甲 那么你在节约方面等于几? 乙 马马虎虎! 甲 那么你整天睁着眼睛看着这些新人新事都有什么看法? 乙 马马虎虎嘛! 甲 噢,你是马虎眼! 乙 谁是马虎眼呀? 甲 什么眼? 乙 我这眼是好眼啊,左眼一点三,右眼一点二。 甲 噢,正好。 乙 嘿嘿! 甲 二五眼。 乙 我呀? 这是侯宝林大师的《一等于几》,我感觉还算合适,可以进行以下适当的修改短信喜剧时代甲: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新年好,给各位拜年了!(低头作揖,做拜年状)乙:给大家拜年了!(低头作揖,做拜年状)甲:今天我们给朋友们献上一段相声,这段相声和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都息息相关。乙:手机?相声和手机有什么关系?说来听听。甲:相声的名字叫“手机短信喜剧时代”。(手机短信铃声响起)甲:嘿,还说来就来呢!(掏出手机,看短信)瞧,说曹操,曹操就到。(低头看短信)乙:短信里写些什么,敢不敢念出来大伙听听?甲:(念短信)2005鸡情祝愿:祝**公司冠上加冠,事业坐飞鸡!祝全体员工天天有生鸡,大小鸡会,通通都珍惜;保持常联系,不许总关鸡!乙:恩,不错,还真是鸡情祝愿呢,语句押韵,还句句都有鸡,可以开养鸡场了。这手机短信的功能还真不错,大过年的也不休息。甲:(收起手机)那还用说!我告诉你啊,这手机不仅能发祝福的短信,还有人通过手机短信谈恋爱呢!乙:谈恋爱?(做惊讶状)我只听说手机可以上网,可以玩游戏,现在新的手机可以照相,没听说手机还会谈恋爱。甲:不是手机谈恋爱,是两个人借助手机的短信息功能来谈恋爱。乙:我就在想手机怎么谈恋爱呢,还以为是诺基亚爱上了摩托罗拉!这手机谈恋爱是怎么回事,说来听听?甲:不是手机谈恋爱!是通过手机短信谈恋爱!你这人真是,没用过手机还没看过别人用?!乙:哦,是是是,是通过手机短信谈恋爱,不是手机谈恋爱。那你给大伙说说是如何通过手机短信谈恋爱的?甲:是这样的,小刘和小王相识于网上,相爱于手机上,之后陷入热恋,很快就结婚了!乙:哦?通过手机热恋?还结婚?不会是他们俩头脑发昏吧?甲:后来又很快离婚了!乙:又离婚了?肯定都是手机惹的祸。说说看,这小刘和小王是怎么跟手机恋爱又结婚又离婚的!甲:不是跟手机恋爱又结婚又离婚,是通过手机短信谈恋爱、结婚,然后又离婚,你这人怎么总是不开窍!乙:好好好,是我弄错了。你还是先说说这小刘和小王到底是怎么跟手机谈恋爱……哦,不是,他们是怎么通过手机短信谈恋爱,然后结婚又离婚的?甲:这小刘和小王是怎么认识的,我就不说了,我就说说他们是怎么热恋、怎么结婚,又怎么离婚的。乙:对,挑重要的说,都是手机惹的祸,幸亏我没有手机。甲:好,我就先说说小刘和小王是怎么通过手机谈恋爱的。哦,不对,是小刘和小王怎么通过手机短信谈恋爱的,都被你弄糊涂了!(手机短信铃响,甲掏出手机看)乙:甭看了!赶紧把怎么跟手机恋爱的事给大伙说说!甲:好了,开始了,我给大家伙说了。(甲掏出手机,往下念)甲:我在初中知道你,从高中喜欢你,去复读爱上你,上大学失去你,昨天夜里又梦见你。(乙伸手摸甲的头)乙:没发烧啊!你啥时候爱上我了,这大过年的,你没病吧你?!甲:你才有病呢!我念的是小刘给小王的短信情书。乙:哦,是别人的情书啊,还以为是头脑发热对我抒情呢!那个小王回了吗?怎么说?甲:小王回了啊,他们的短信情书都在我手机里呢。甲:这小王回的是“你从小缺钙,长大缺爱,身披麻袋,头顶锅盖,穿着短裤,系着腰带,光着上身,打着领带,这样的光辉形象,我怎敢去爱?!”乙:哦,拒绝了!就小刘这种形象,换了我也不会接受。接着往下念,让大伙听听别人的情书。甲:这小刘又回了:别看我有点瘦,我浑身是肌肉;别看我有点黑,我满脸放光辉。我头可断,发型从来不可乱;血可流,皮鞋天天都上油。乙:嘿,这小子还蛮会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不知王小姐有没有被花言巧语迷惑,小王怎么说?是不是被迷惑啦?甲:她还能怎么说,反正是拒绝,这拒绝还是用短信回复的。乙:说来听听,小王是怎么拒绝的?甲:小王回到:你长得很有创意,能活着是你的勇气,丑陋并非你的本意,如果没有你,谁来衬托世界的美丽?乙:哈哈,王小姐的回复够损的!看来还是拒绝了,这小刘估计是不符合小王的要求,俩人没戏了!甲:谁说俩人没戏啦?小刘又回信息了,这次转了个弯。乙:转了个什么弯?说来大伙听听。甲:小刘这样回的:万水千山总是情,请你吃饭行不行?天涯处处有芳草,除了你一个都不找!乙:花言巧语不顶用了,又换上糖衣炮弹了!这回小王该答应了。甲:有人请你吃饭,你也会答应的。小王答应了,还是通过手机短信。乙:有人请我吃饭,我当然要答应!说说小王是怎么答应的!甲:小王答应了,还是通过手机短信。你是书本我是包,你是耗子我是猫,你本是木头我是胶,你是猪肉我是刀,今晚饭钱你来掏!乙:嘿,有戏了!先是吃饭,接着喝茶,以后就顺理成章,一朵鲜花要配牛粪了!接下来怎么着?甲:接下来小刘又回信息了:我是牛粪你是花,你是豆腐我是渣,我们曾经是一家。乙:原来俩人还真是有缘,一个豆腐一个渣。接着呢?是不是开始热恋了?热恋应该不用短信了吧?甲:是热恋了,还是通过手机短信。乙:热恋又发了些什么短信?念给大伙听听。甲:先念小王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干吗你在本地找!乙:这还用问,本地找的语言相通,没有沟通障碍呗!这是恋爱中的人都喜欢问的问题,这小刘怎么回的?甲:小刘又回了。你是早上的面包,夏天的雪糕,冬天的棉袄,黑夜里的灯泡,山东人的大蒜,四川人的辣椒。遇到你心跳加快,不见你心情变坏,梦见你时间过得太快,拥有你不是漫长的等待……乙:好了好了,你不用往下念了,你直接告诉大家这小王最后答应了没有?甲:答应了,还是通过短信,两人你来我往的,还真凑成了一对儿。乙:还通过短信啊?念给大伙听听。甲:大伙听好了,这俩人的短信情书还蛮有意思的。(继续念)爱你不是我的错,都是月亮惹的祸。 你是风儿我是沙,你是皮鞋我是刷; 我是风儿你是沙,我是哈密你是瓜;你是风儿我是沙,你想喝水我泡茶; 我是风儿你是沙,明天一早就成家; 你是风儿我是沙,你生孩子我看娃; 我是风儿你是沙,缠缠绵绵到没牙…………乙:打住打住,够了够了,这小王和小刘就这么跟手机恋爱成功了,看来手机恋爱的成功率还蛮高的,在座各位还没对象不妨也考虑一下这种求爱方式。甲:不对不对,是通过手机短信恋爱成功,不是跟手机恋爱成功,你又糊涂了!乙:是是,不是我糊涂了,是手机短信糊涂了。甲:这俩人恋爱成功了,接下来就结婚了。俩人通过短信恋爱,结婚后还是互相发送短信。乙:结婚了还发啊?俩人天天在一起,还要发短信啊?给大伙说说,这结婚以后怎么又发了些什么短信。(甲拿出手机,继续望下念)甲:结婚了,还得发短信。先是小王给小刘的。乙:小王怎么说?甲:先是小王给小刘的。从今天起,工资全部上交,包括计划外的;剩饭全部承包,包括馊了的;家务全都干掉,包括岳母家的;思想天天汇报,包括一闪念的。乙:完了完了,这一结婚就掉进温柔陷阱里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来了,小刘他同意吗?甲:小刘当然不同意,他不同意又能怎么着?结婚了就得听老婆的。乙:大伙都听到了,这是他说的,结婚了就得听老婆的。甲:小刘同意了,很无奈。乙:他怎么回的?甲:小刘回了。现在我才体会到,单身是春天的种子,充满希望;是夏天的烈日,热情奔放;是秋天的落叶,自由自在;是冬天的雪花,浪漫无限。乙:哦?单身这么好他干吗要想着结婚啊!我们厂里最近很多人结婚,你还得小心点。小王怎么说?她是不是也有同感?甲:我小心什么?这是人家小刘和小王的夫妻夜话。小王当然是也有同感,用短信表达了她的想法。乙:小王怎么想的?甲:小王回了信息。说:单身女人像燕子,爱怎么飞就怎么飞;订婚的女人如鸽子,想飞却不敢飞太远;结婚的女人像鸭子,想飞已力不从心。乙:我得问一句最近我们厂里结婚的人有没有同感,看看大家是不是已经后悔了? 甲:你别问,问了他们也不会答,保证说不后悔,其实就象小王和小刘一样,甭提有多悔了;乙:小刘和小王怎么悔的?他们又发了些什么短信?甲:多着呢!这俩人和手机短信也结上婚了,一天到晚有事没事都在发信息。乙:都有些什么?念给大伙听听?甲:我开始念了,各位结了婚的没结婚的都听好了。(开始念)恋爱是轻音乐热恋是摇滚乐结婚是通俗音乐离婚是流行音乐;乙:嘿,还蛮搭配的。甲:你背叛了我的背叛,我却等待着你的等待;乙:这俩人一个背叛,一个等待,生活真滋味。甲:你远看绿水青山,近看满脸雀斑;远看青山绿水,近看龇牙咧嘴;你一回头能吓死一头牛,二回头乔丹改打乒乓球,三回头吓得彗星撞地球;乙:那干吗结婚之前不看清楚点!甲:你追我时像孙子百依百顺;订婚后像儿子饶舌顶嘴;结婚后像老子发号施令;如今又像兔子想一溜了之。记着:你是树我是藤,我绕你;我是灯你是油,我耗你;我是锅你是饼,我烙你;你是茶我是水,我泡你!乙:嘿嘿,俩人的婚姻遇到危机了!看来手机短信恋爱、结婚不可靠。接下来呢?甲:是不可靠,接下来俩人离了!乙:离了?这么快就离了?还通过手机短信啊?甲:离了,还通过手机短信。乙:他们真够绝的!这离婚又发些什么短信,说来大伙听听!甲:离了,这离婚时发的短信更绝,我一个人还念不过来,你得跟我配合配合。乙:好,反正我也没结婚,也不怕离婚,你说要怎么配合?甲:小王和小刘离了,还是通过手机短信。这样吧,我们俩把他们俩互发的手机短信念给大伙听听,我念那小刘发的,你念那小王发的。乙:好呢,没问题,开始吧!大伙都听好了,甲:好,开始了,我一句你一句。甲:我是兔子你是草;乙:兔子不吃窝边草。甲:你是老牛我是草;乙:老牛喜欢吃嫩草。甲:我是马儿你是草;乙:好马不吃回头草。甲:我是天涯你是草;乙:天涯何处无芳草。甲、乙(同时):单身男人(女人)是个宝,一旦结婚变成草!(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3-5 15: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帮助 百度知道 > 艺术/文学 > 相声小品 用户信息 您好:ycl000魔法学徒 一级 ( 84 ) ? 我的提问 ? 个人中心 ? 我的回答 ? 退出同类热点问题 ?我爸爸爱听单田芳的评书,不知哪里可以下载或是卖磁带的 ?误听的相声小品,急! ?胡雪岩、乔家大院相关的评书下载 ?谁知道节约话题的相声或小品剧本 ?郭德纲说的讽刺汪洋的相声那里可以听到? 更多>>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订阅该问题待解决 求相声台词悬赏分:105 - 离问题结束还有 8 天 1 小时 要独特搞笑适宜儿童 提问者:sooczz123 - 助理 二级答复 共 10 条一 等 于 几 甲 听说相声演员都是知识渊博,很有学问。 乙 唉,哪儿,我们知道的都很浅薄。不过干我们这一行那得要多学、多问。 甲 噢,不,我听说您在数学方面很有研究。 乙 哎,什么研究啊,在过去上学的时候啊,这一门比其他的功课略微的强一点儿。 甲 嗯,好!在数学方面您都学过什么? 乙 也就是:加减乘除,比例、四则,算术、代数,三角、几何,微积分儿。咳,其实啊,马马虎虎。 甲 嘿!好家伙1 乙 哎,您别瞧学了这么些个啊,可是成绩不太好啊。您算:哪次考试的时候啊,总是九十多分,连一百分都不保证。 甲 您这成绩还不好吗? 乙 咳!马马虎虎。 甲 那行了,我有一道算术题得跟您请教请教。 乙 唉呀,那可不敢当,咱们这互相的研究。 甲 噢不,肯定地说向您学习。 乙 哪里哪里。 甲 这道算术题啊,我算了好几年,都没有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乙 噢。 甲 我想去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一下。 乙 嗯嗯。 甲 怕人家工作忙。 乙 噢。 甲 这碰见您了,行吗?您给帮帮忙吧。 乙 噢。, 甲 嗯? 乙 我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啊。那么,您可以说一说是怎么样一道题呢? 甲 我的跟您请教。 乙 哎,不敢。 甲 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嗯,您说什么? 甲 一等于几? 乙 就是这道题啊? 甲 算了好几年没算上来。 乙 哎呀,这道题可是太难啦。 甲 要不怎么我想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呢! 乙 您哪,不用了。 甲 嗯? 乙 您就向我请教就行了。 甲 噢,您能解决我这个难题? 乙 当然喽。 甲 我可是请教过一些朋友。 乙 那么人家怎么说的啊? 甲 他们表示无能为力啊。 乙 我看哪,这人都不愿跟您怄气啊! 甲 这叫什么话! 乙 就这样的算术题,您还要去请教专家呀? 甲 我算不上来嘛! 乙 哎,我就能做出准确而使你满意的答案。 甲 那我非常感谢啦。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等于两个零点五。 甲 噢,一嘛等于两个零点五? 乙 对了!要列成式子:一乘一等于一。 甲 要按您的计算方法,似乎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嘛还等于一。 乙 干吗还似乎应该呀,它就等于一! 甲 谁告诉您一等于一?嗯,您是数学专家吗? 乙 我呀,小学刚毕业. 甲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乙 不奇怪啊,这样的算术题啊,几岁的小孩子他都知道。 甲 您这叫什么话啊?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就是等于一。我怎么大个子白活了,我不知道? 乙 啊......其实您也不知道。 甲 我知道我干吗还问你? 乙 啊......可说呢! 甲 要这么简单,我还去请教数学专家。 乙 是啊......您还请教数学专家。 甲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充分表现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对任何问题不要轻易地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多思考思考。拿起就说,哼,岂有此理! 乙 嘿,这倒是怨我。我应该思考思考再说。我再算一算。一乘一等于......还是等于一啊。嘿,差点儿没让他把我给唬住啊。我说先生...... 甲 多思考思考吧。 乙 哎,这甭思考了。这个呀就等于一。这是肯定的,这是推不翻的公式。 甲 你这是书本上的学问。 乙 嗯? 甲 您这叫死啃书本。古人说那么句话—— 乙 说什么啊? 甲 读书死,死读书,读书读死不如不读书。我们念书讲究活念活用,你撇开书本再想想这个问题。 乙 您这话我不懂。 甲 你是相声演员吧? 乙 是啊。 甲 是搞语言艺术的,语言词汇一定很丰富喽。 乙 哎,也不敢再那么说啊。 甲 有这么个谚语,你听说过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一呀。 甲 那么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又怎么讲呢? 乙 啊......是呀!这是顶俩不是等于俩! 甲 那么顶俩和等于俩有什么区别呢? 乙 嗯,顶俩和等于俩,似乎......应该是......一样。 甲 哼,这不是废话么! 乙 不不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知识,有经验,肯于钻研,一个人能做出两个人的工作来。 甲 少说废话,我问你一等于就几呢? 乙 等......要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似乎、应该、这个一就等于二。 甲 为什么又等于二了呢? 乙 这,不等于二,你不满意啊。 甲 哎,这话叫什么意思?我强迫你了啊? 乙 唉,没有,这个事实说服了我了。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等于二。 甲 嗯,还有这么两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嗯,什么? 甲 好汉不用多—— 乙 一个顶十个! 甲 一等于几? 乙 好么,这一又等于十了。 甲 等于十了?这不是结论。在大跃进中,我们工人搞发明创造,创造了很多机器,过去手工操作的现在是机器操作。 乙 哎,您说说什么工作? 甲 说最简单的吧,包装。 乙 噢,包装。 甲 包针,包仁丹,包糖果,过去都是手工包装。 乙 是啊,现在不都改了机器包装了吗? 甲 对啊,有这么两句谚语啊,一把工具改,一人顶一百。 乙 好,这结论又改了,一等于一百了。嗯。 甲 要是人人都把窍门钻—— 乙 还可能一人顶一千。 甲 还有这么句农业上的谚语儿,一籽入地—— 乙 万粒归仓! 甲 这一等于几? 乙 等......哎呀,这个一就等于万啦。 甲 还有这么几句谚语—— 乙 我说你有完没完。算术里加谚语啊?没法算清楚喽。你见哪个会计净往这帐本学谚语来了?查帐的来一瞧,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好汉不用多,一个顶十个”。你说这叫做什么玩意儿? 甲 那么你说怎么样才能算清楚? 乙 这算术题嘛,你得有具体的钱数。 甲 说具体的,你也算不上来。 乙 那也不一定啊! 甲 你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一厘钱哪......一厘钱它等于......我,我,你说五厘钱行不行啊? 甲 干吗呀? 乙 好按一分钱算哪。 甲 五厘钱干吗算一分哪? 乙 你要四舍五入么! 甲 我没让你写账,我就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那好算哪,一厘钱等于一分钱的十分之一,一角钱的百分之一,一元钱的千分之一。咳,微不足道。 甲 不对,一厘钱有它的经济价值呢。 乙 有什么经济价值?您买根冰棍儿还得五分钱呢。五十个人一根冰棍,这怎么吃啊? 甲 一人咬一口。 乙 多大口? 甲 小口。 乙 小口啊?不够,每人只能拿那舌头尖就那么一沾,小沾,还别大沾。你要遇见个大舌头啊,这根冰棍没了。有什么经济价值啊? 甲 你说一厘钱有多大分量? 乙 没约过。看得见用得着,银行里不出,帐本上不写。有多大分量啊。 甲 有这么几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您听吧,这谚语又来啦!什么啊? 甲 大海大不大? 乙 大! 甲 一滴一滴水汇成的。 乙 那倒是! 甲 万丈布匹多不多? 乙 多呀! 甲 一丝一丝线织成的。 乙 当然喽! 甲 首都人民大会堂高不高?它是一砖一瓦砌成的。您姥姥的年纪老不老? 乙 我...... 甲 她是一天一天老起来的。 乙 你这不废话么? 甲 一厘钱搁一个人身上是微不足道的。 乙 哦! 甲 你要知道我们全国有六亿多人口。 乙 是啊! 甲 每个人都应该有着一本大账,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一个细小的数目。 乙 哦。 甲 用六亿多这个数子去乘,就会得出一个巨大的数目。 乙 嗯。 甲 是吧? 乙 对。 甲 所以说点滴节约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精神,节约一厘钱、一寸布、一滴油、一度电、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一灰一石、一丝一毫,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一”汇集到一起,变成一个巨大的“一”字。 乙 嗯。 甲 让它在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乙 对! 甲 你嚷什么? 乙 哎,您说的是太对了! 甲 可您对一厘钱是什么样的看法呢? 乙 啊? 甲 你只喜欢这个大大的多多的。 乙 嗯,我的不喜欢那小小的通通的。我是外国人哪? 甲 你呀,只知从大处着手,不在小处着眼:只看问题的一面,没有全局观点;只会铺张浪费,不去节约从俭。这种思想发展,真正危险——危险! 乙 好嘛,他这儿给我做坚定来啦!您不问我一厘钱是等于多少吗?可是谁知道您这一厘钱后面又有六亿多呢?一会儿乘,一会儿加的,这谁也算不上来! 甲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乙 嗯,什么? 甲 您说一个人等于多少? 乙 一个人哪?一个人他等于......那得看个儿大、个儿小啦!这个儿大的分量就多,他个儿小的分量就少。 甲 干吗你,过秤哪? 乙 我干吗过秤啊,你不说清楚喽,我知道一个人等于多少? 甲 有这么两句谚语你知道吗? 乙 这位的谚语儿倒真不少。嗯,什么? 甲 工人常说的话:“为了社会主义早实现,两天的工作一天干!”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二。 甲 还有这么两句谚语儿。 乙 什么? 甲 争分夺秒抢时间,仨人工作一人担!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就等于三啦。 甲 现在我们中国人民都有社会主义的觉悟,都有主人翁的态度,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忘我的劳动精神,在生产上都是一人多艺、一机多能,生产效率是一翻再翻,你说这个一究竟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 甲 嗯。 乙 这个一那就等于——好些个0啦。 甲 别含糊启辞,说准喽。 乙 说准喽啊? 甲 嗯。 乙 就这个一啊,哼哼——不知道! 甲 这半天才答对! 乙 怎么着,答对啦? 甲 我说的一等于几啊,就是没有答案的一个算术题。是多是少都看我们主观能力性。有一分热必发一分光。节约一分钟,为国家创造一分财富。节约一厘钱,为国家积累一分资金。这是我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责任感。是吗? 乙 对,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甲 可是具体到我身上,你说这个一等于几了呢? 乙 那么,到我身上啊?到我身上......咳,那就马马虎虎。 甲 你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等于几? 乙 没告诉你是马马虎虎吗? 甲 那么你在节约方面等于几? 乙 马马虎虎! 甲 那么你整天睁着眼睛看着这些新人新事都有什么看法? 乙 马马虎虎嘛! 甲 噢,你是马虎眼! 乙 谁是马虎眼呀? 甲 什么眼? 乙 我这眼是好眼啊,左眼一点三,右眼一点二。 甲 噢,正好。 乙 嘿嘿! 甲 二五眼。 乙 我呀? 这是侯宝林大师的《一等于几》,我感觉还算合适,可以进行以下适当的修改 回答者:大海森林 - 秀才 三级 3-5 15:07--------------------------------------------------------------------------------一 等 于 几 甲 听说相声演员都是知识渊博,很有学问。 乙 唉,哪儿,我们知道的都很浅薄。不过干我们这一行那得要多学、多问。 甲 噢,不,我听说您在数学方面很有研究。 乙 哎,什么研究啊,在过去上学的时候啊,这一门比其他的功课略微的强一点儿。 甲 嗯,好!在数学方面您都学过什么? 乙 也就是:加减乘除,比例、四则,算术、代数,三角、几何,微积分儿。咳,其实啊,马马虎虎。 甲 嘿!好家伙1 乙 哎,您别瞧学了这么些个啊,可是成绩不太好啊。您算:哪次考试的时候啊,总是九十多分,连一百分都不保证。 甲 您这成绩还不好吗? 乙 咳!马马虎虎。 甲 那行了,我有一道算术题得跟您请教请教。 乙 唉呀,那可不敢当,咱们这互相的研究。 甲 噢不,肯定地说向您学习。 乙 哪里哪里。 甲 这道算术题啊,我算了好几年,都没有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乙 噢。 甲 我想去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一下。 乙 嗯嗯。 甲 怕人家工作忙。 乙 噢。 甲 这碰见您了,行吗?您给帮帮忙吧。 乙 噢。, 甲 嗯? 乙 我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啊。那么,您可以说一说是怎么样一道题呢? 甲 我的跟您请教。 乙 哎,不敢。 甲 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嗯,您说什么? 甲 一等于几? 乙 就是这道题啊? 甲 算了好几年没算上来。 乙 哎呀,这道题可是太难啦。 甲 要不怎么我想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呢! 乙 您哪,不用了。 甲 嗯? 乙 您就向我请教就行了。 甲 噢,您能解决我这个难题? 乙 当然喽。 甲 我可是请教过一些朋友。 乙 那么人家怎么说的啊? 甲 他们表示无能为力啊。 乙 我看哪,这人都不愿跟您怄气啊! 甲 这叫什么话! 乙 就这样的算术题,您还要去请教专家呀? 甲 我算不上来嘛! 乙 哎,我就能做出准确而使你满意的答案。 甲 那我非常感谢啦。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等于两个零点五。 甲 噢,一嘛等于两个零点五? 乙 对了!要列成式子:一乘一等于一。 甲 要按您的计算方法,似乎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嘛还等于一。 乙 干吗还似乎应该呀,它就等于一! 甲 谁告诉您一等于一?嗯,您是数学专家吗? 乙 我呀,小学刚毕业. 甲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乙 不奇怪啊,这样的算术题啊,几岁的小孩子他都知道。 甲 您这叫什么话啊?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就是等于一。我怎么大个子白活了,我不知道? 乙 啊......其实您也不知道。 甲 我知道我干吗还问你? 乙 啊......可说呢! 甲 要这么简单,我还去请教数学专家。 乙 是啊......您还请教数学专家。 甲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充分表现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对任何问题不要轻易地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多思考思考。拿起就说,哼,岂有此理! 乙 嘿,这倒是怨我。我应该思考思考再说。我再算一算。一乘一等于......还是等于一啊。嘿,差点儿没让他把我给唬住啊。我说先生...... 甲 多思考思考吧。 乙 哎,这甭思考了。这个呀就等于一。这是肯定的,这是推不翻的公式。 甲 你这是书本上的学问。 乙 嗯? 甲 您这叫死啃书本。古人说那么句话—— 乙 说什么啊? 甲 读书死,死读书,读书读死不如不读书。我们念书讲究活念活用,你撇开书本再想想这个问题。 乙 您这话我不懂。 甲 你是相声演员吧? 乙 是啊。 甲 是搞语言艺术的,语言词汇一定很丰富喽。 乙 哎,也不敢再那么说啊。 甲 有这么个谚语,你听说过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一呀。 甲 那么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又怎么讲呢? 乙 啊......是呀!这是顶俩不是等于俩! 甲 那么顶俩和等于俩有什么区别呢? 乙 嗯,顶俩和等于俩,似乎......应该是......一样。 甲 哼,这不是废话么! 乙 不不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知识,有经验,肯于钻研,一个人能做出两个人的工作来。 甲 少说废话,我问你一等于就几呢? 乙 等......要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似乎、应该、这个一就等于二。 甲 为什么又等于二了呢? 乙 这,不等于二,你不满意啊。 甲 哎,这话叫什么意思?我强迫你了啊? 乙 唉,没有,这个事实说服了我了。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等于二。 甲 嗯,还有这么两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嗯,什么? 甲 好汉不用多—— 乙 一个顶十个! 甲 一等于几? 乙 好么,这一又等于十了。 甲 等于十了?这不是结论。在大跃进中,我们工人搞发明创造,创造了很多机器,过去手工操作的现在是机器操作。 乙 哎,您说说什么工作? 甲 说最简单的吧,包装。 乙 噢,包装。 甲 包针,包仁丹,包糖果,过去都是手工包装。 乙 是啊,现在不都改了机器包装了吗? 甲 对啊,有这么两句谚语啊,一把工具改,一人顶一百。 乙 好,这结论又改了,一等于一百了。嗯。 甲 要是人人都把窍门钻—— 乙 还可能一人顶一千。 甲 还有这么句农业上的谚语儿,一籽入地—— 乙 万粒归仓! 甲 这一等于几? 乙 等......哎呀,这个一就等于万啦。 甲 还有这么几句谚语—— 乙 我说你有完没完。算术里加谚语啊?没法算清楚喽。你见哪个会计净往这帐本学谚语来了?查帐的来一瞧,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好汉不用多,一个顶十个”。你说这叫做什么玩意儿? 甲 那么你说怎么样才能算清楚? 乙 这算术题嘛,你得有具体的钱数。 甲 说具体的,你也算不上来。 乙 那也不一定啊! 甲 你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一厘钱哪......一厘钱它等于......我,我,你说五厘钱行不行啊? 甲 干吗呀? 乙 好按一分钱算哪。 甲 五厘钱干吗算一分哪? 乙 你要四舍五入么! 甲 我没让你写账,我就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那好算哪,一厘钱等于一分钱的十分之一,一角钱的百分之一,一元钱的千分之一。咳,微不足道。 甲 不对,一厘钱有它的经济价值呢。 乙 有什么经济价值?您买根冰棍儿还得五分钱呢。五十个人一根冰棍,这怎么吃啊? 甲 一人咬一口。 乙 多大口? 甲 小口。 乙 小口啊?不够,每人只能拿那舌头尖就那么一沾,小沾,还别大沾。你要遇见个大舌头啊,这根冰棍没了。有什么经济价值啊? 甲 你说一厘钱有多大分量? 乙 没约过。看得见用得着,银行里不出,帐本上不写。有多大分量啊。 甲 有这么几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您听吧,这谚语又来啦!什么啊? 甲 大海大不大? 乙 大! 甲 一滴一滴水汇成的。 乙 那倒是! 甲 万丈布匹多不多? 乙 多呀! 甲 一丝一丝线织成的。 乙 当然喽! 甲 首都人民大会堂高不高?它是一砖一瓦砌成的。您姥姥的年纪老不老? 乙 我...... 甲 她是一天一天老起来的。 乙 你这不废话么? 甲 一厘钱搁一个人身上是微不足道的。 乙 哦! 甲 你要知道我们全国有六亿多人口。 乙 是啊! 甲 每个人都应该有着一本大账,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一个细小的数目。 乙 哦。 甲 用六亿多这个数子去乘,就会得出一个巨大的数目。 乙 嗯。 甲 是吧? 乙 对。 甲 所以说点滴节约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精神,节约一厘钱、一寸布、一滴油、一度电、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一灰一石、一丝一毫,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一”汇集到一起,变成一个巨大的“一”字。 乙 嗯。 甲 让它在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乙 对! 甲 你嚷什么? 乙 哎,您说的是太对了! 甲 可您对一厘钱是什么样的看法呢? 乙 啊? 甲 你只喜欢这个大大的多多的。 乙 嗯,我的不喜欢那小小的通通的。我是外国人哪? 甲 你呀,只知从大处着手,?%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