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IBM的一封建议信---关于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了多钱?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2-6-12 2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当年沈南鹏在美国应聘碰到的问题,可以有多解。面试官的目的,也许是想让沈南鹏知难而退——一个仅仅在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读了一年就退学转到其他学校的青年,数学能好到哪里去?但是,面试官并不知道,沈南鹏虽然承认自己并非数学天才,但他却从来没被任何一道智力题难倒过——因为在中学的六年时间里,他一直在数学题海里遨游。
三人的答案是:美国应聘者认为赚了2美元,日本应聘者认为亏了2美元,而沈南鹏却认为亏了4美元!
美国应聘者的解题思路是:
同样的鸡,第一次买一只:8买9卖,9-8=1,赚了1美元;第二次买一只:10买11卖,11-10=1,赚了1美元。两次交易相加——1+1=2,所以答案是赚了2美元。
日本应聘者的解题思路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6-12 2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赚1块。平均利益-平均成本:(9+11)/2 - (8+10) /2 = 1二,赚2块。销售额-成本:(9+11)-(8+10)=2三,亏4块.
经济利益最大化:8块的东西可以卖11块,2次交易本应赚6块。结果只赚了2块,所以“亏”了4块。总结:1.第一种算法,前提是商品的市场成本价有波动。(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6-12 2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屁民角度随便说说答案1 :你可以假设身上有10块,进过交易以后最后得出12块答案2:忽略了过程中自己出了1块答案3:按答案给出的如果算成3次交易,那么第一次和第三次已经包含了第二次的行为,第二次算作是重复计算了,多出来一个-1答案4:题目是问他赚了多少,利润=销售额-成本,这里的计算完全是混淆关系,用第二次的销售额减去最初的成本,忽略了中间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6-12 2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步: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这是一个事件,赚了1元。第二步: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仔细思考可以很明显的知道,在本题中这不是一个事件!如果没有【8元买只鸡】和【11元再卖出去】这前后2件事的话,它可以作为一个事件考虑,你们的争论也是有意义的。但是出题者,以此迷惑大家,让人不自觉的考虑了这一“事件”,并得出折本1元的结论。所以我的意思是:他总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6-12 2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注意,问题最后问得是:“请问他赚了多钱”?而不是“他最多能赚多少钱”如果是后者,那么答案四还算得上合理。我不知道“经测试,企业认为:。。。。”这段话您是从哪里得来的,如果是IBM公司的评判标准,那我想这中间也许有些误会。最后,劝您不要迷信IBM,(我们俗称“十八摸”),我有不少同学在这公司内任职的,对这个公司的评价不高,至少中国区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