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详细资料.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1 | 2020-11-30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丑化等等,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夸张、美化、丑化等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11-30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1]《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2]作品名称三国演义外文名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The、Three Kingdoms Era作品别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演义作者罗贯中创作年代元末明初洪武年间火烧赤壁/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儿童绘本系列¥15.90¥19.80服务由京东提供去购买三英战吕布/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儿童绘本系列¥15.90¥19.80服务由京东提供去购买空城计/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儿童绘本系列¥15.90¥19.80服务由京东提供去购买中国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 (彩绘注音版)¥31.50¥39.80服务由京东提供去购买麦芽点读版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连环画:三国演义(全11册)支持小考拉和小达人点读笔¥73.50¥98.00服务由京东提供去购买《三国演义》中十大名兵器共10个词条铁蒺藜骨朵三尖两刃刀双铁戟雌雄双股剑有关《三国演义》的成语共20个词条三顾茅庐相关人物:刘备初出茅庐相关人物:诸葛亮草船借箭相关人物:周瑜百步穿杨相关人物:黄忠三国演义中的特殊兵种共12个词条虎豹骑西凉铁骑白马义从陷阵营明代四大奇书共4个词条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各类小说鼻祖共27个词条寻秦记网络穿越小说鼻祖我是大法师yy小说的鼻祖重生传说都市重生流小说鼻祖蜀山剑侠传仙侠小说鼻祖翻拍成影视作品的小说共34个词条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少年的你后宫·甄嬛传甄嬛传琅琊榜琅琊榜:风起长林步步惊心步步惊心快速导航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人物介绍文学特色后世影响作品评价版本信息作者简介内容简介黄巾起义 群雄逐鹿东汉末年,皇帝昏聩,宦官专权,民不聊生。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一代英雄人物竞相涌现。大将军何进在与十常侍的斗争中被杀,袁绍、曹操等大臣以平“十常侍之乱”为名冲入皇宫,剿杀宦官。在保护汉少帝的过程中,西凉刺史董卓引兵入关,随即掌控大权,废汉少帝,另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生性残暴的董卓倒行逆施,引发多方愤然。曹操假借圣旨之名,召集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虎牢关前,志在匡扶汉室的的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大战吕布。讨董盟军声威浩大,迫使董卓挟献帝逃至长安,最终被司徒王允设连环计除掉。《三国演义》封面然而十八路诸侯各怀异心,联盟开始分崩离析。袁绍欲谋取长沙太守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联合刘表将孙坚杀死。同时,袁绍又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成为北方最强势力。此时的曹操也广招贤才,积聚实力。群雄逐鹿的雏形初成。衣带秘诏 官渡之战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于许昌建都,并运用军事和政治手段除去了袁术、张绣、吕布等人,展现了非凡的治国才能。汉献帝不甘于被曹操胁迫,联合董承、刘备等大臣,秘密颁布“衣带诏”意欲除掉曹操,却因事机不密反遭其害,致使董承等人被杀。刘备侥幸逃脱,前往河北依附袁绍,与关羽张飞兄弟分离。汉朝末年黄巾起义形势在江东,孙坚之子孙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称霸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人称“小霸王”。孙策亡故后,其弟孙权继业。孙权在周瑜等人扶持下,为吴国的建立积聚了强大的实力。关羽身在曹营却心念故主,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最终与刘备张飞在古城相会。袁绍以“衣带诏”为名,率领大军讨伐曹操,双方于官渡展开艰苦鏖战。袁军虽然势大,但内部勾心斗角,于官渡之战被曹操击败。袁绍气病交加身亡,袁家兄弟又相互猜忌,最终被曹操设计除掉。曹操继而征伐乌桓一统北方,为此后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荆襄风云 火烧赤壁刘备在汝南战败,投奔荆州刘表。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足智多谋又心怀天下的诸葛亮辅佐。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举兵南征,矛头直指荆州。此时刘表亡故,荆州落入曹操手中。刘备遭曹操沿途追杀,命悬一线,幸而有诸葛亮、赵云等人死命保全才得以存身。面对曹操南征之势,刘备遣诸葛亮往江东与孙权结盟。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最终促成孙刘联军。在诸葛亮、周瑜、庞统、黄盖等文臣武将的合作下,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孙刘联军在赤壁一战以弱胜强大破曹军,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篇章。赤壁大战过后,刘备孙权转而争夺荆州。孙权遣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则在诸葛亮的劝谕下多次推辞。周瑜献计,骗刘备前往东吴成亲,进而将其扣留以换荆州。不料周瑜的计谋被诸葛亮屡屡识破,致使其“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最终在诸葛亮的讥讽中呕血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历经了半生的屈辱磨难之后,刘备真正拥有了自己的领地,为进军西川打下基础。曹丕篡汉 三国鼎立赤壁之后,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之战,杀得难分胜负。西凉马超起兵报仇被曹操平定,曹操进爵魏公、魏王。拥有荆州的刘备则历经一番争斗打败刘璋,以“凤雏”庞统之死为代价夺占西川,并趁曹军立足未稳夺得汉中,自封汉中王。后东吴与曹魏修好,孙权受封南昌侯。坐镇荆州的关羽率军攻打曹魏,于罾口川水淹七军,威震天下。此时荆州防务空虚,被东吴都督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袭击。进退失据的关羽败走麦城,兵败身亡。此时,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承魏王的爵位,进而逼迫汉献帝退位,自称魏帝。自此,大汉王朝不复存在。曹丕篡汉后,刘备以“恢复汉室”为名在益州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孙权则坐镇江东一方。至此,天下大势底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称帝后的刘备,不顾劝阻东征吴国。出兵前夕,张飞亦死于非命。刘备痛心疾首,亲自领兵挥师东进,一路所向披靡。情急之中的孙权用人不疑,拜书生陆逊为大都督,终于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溃蜀军。刘备率败军撤至白帝城时病倒,并在临终前向诸葛亮托孤。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蜀国元气大伤之时,曹丕联合东吴与蜀汉降将孟达、南蛮孟获等势力五路发兵进攻蜀国。诸葛亮临危不惧,派出马超、赵云等猛将把守关口,又派出李严、邓芝等人说服孟达和东吴,安居平五路。为完成刘备匡扶汉室的遗愿,诸葛亮决计征伐曹魏。为保后方太平,诸葛亮亲领大军远征云南,以七擒七纵的大仁大智,平定南蛮孟获之乱。后曹丕病逝,其子曹睿即位,曹魏大权握于司马懿手中。诸葛亮率领兵马六出祁山,决心为恢复汉室鞠躬尽瘁。在此期间,诸葛亮收服姜维,且以平生所学相授。曹魏则以司马懿为统帅与蜀军对阵。诸葛亮与司马懿,这两位旷世奇才在无数次战斗中展开周旋,并在斗争中相互敬慕,留下了“失街亭”、“空城计”、“胭粉计”等典故。蜀汉与曹魏之间的战争延绵数载却不分胜负。诸葛亮最终因为操劳过度在五丈原病逝,蜀汉举国同悲。三分归晋 天下一统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兴兵伐魏,先后九次出征中原,却因为国力衰微和奸臣陷害,只能退避沓中屯田。魏将邓艾趁蜀国内乱之际发兵进攻,偷渡阴平继而兵临成都。蜀主刘禅不战而降,蜀汉至此灭亡。姜维图谋复国,最终因事机败露,自杀殉国。东吴自孙权死后,内乱不止。吴主孙亮被独揽大权的孙琳所废,孙休被立为帝。孙休联合老将丁奉除掉孙琳将大权夺回手中,但东吴此时也已呈现大江东去之势。曹睿死后,魏主曹芳继位,司马懿从大将军曹爽手中夺得兵权。此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把持魏国大权,并另立曹髦为帝,司马家族自此权势滔天。司马昭进而公然弑君,杀死魏主曹髦。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位,改国号为晋,魏国灭。吴主孙皓最终也投降西晋,百余年的战乱从此平息,天下一统。[3]过五关斩六将 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 三国演义虚构了哪些情节勇哥读史赞97阅读1.3万《三国演义》抹黑曹操,就为力捧刘备这样一个“哭包”?看鉴赞10阅读1483《三国演义》里杨修吃的那盒酥,到底是什么东西?视知TV赞999+阅读16.8万《三国演义》看了无数遍,这些问题很多人依然回答不上来历史大学堂赞74阅读1.4万为啥《三国》到了日本简单包装一下就火遍全世界?看鉴赞68阅读2.5万作品目录第001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002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第003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第004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第005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第006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第007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第008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展开全部[4][5][6]罗贯中:替古代人创造多少光辉事迹?米南德赞321阅读3.7万如果魏延没踢翻魂灯,诸葛亮七出祁山能匡扶汉室吗?冷兵器研究所赞119阅读1.5万创作背景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晚唐李商隐的《骄儿涛》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和《赤壁鏖兵》等。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一说建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已知仅有的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2]成书过程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已知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继嘉靖本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等,内容没有大的改动。[2]《三国演义》为何能够如此成功?米南德赞648阅读12.5万人物介绍《三国演义》里面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下千余人(根据版本不同有争议,毛本统计约为1100人,后来有人统计为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族后裔、后、妃、宦官等128人,黄巾起义者、鲜卑、羌等边远民族67人,宦官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物109人)。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人物形象中,描写得比较详细、人物性格突出的有近百位,对其肖像有所描绘的大约二、三百人。毛宗岗把曹操、诸葛亮、关羽称为其中的“三绝”。[7][8][9]核心人物政权人物介绍曹魏曹操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小说中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10][11]司马懿字仲达,由于他工于心计,老谋深算,司马氏的势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对朝政并无震动,其子孙仍把握曹氏朝政。蜀汉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小说中自称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12]展开全部其他重要人物势力属性人物曹魏文臣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陈群、华歆、钟繇、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杜畿、田畴、王修、杨修、辛毗、杨阜、田豫、王粲、蒯越、张继、杜袭、枣祗、任峻、陈矫、郗虑、桓玠、丁仪、丁廙、司马朗、韩暨、韦康、邴原、赵俨、娄圭、贾逵、陈琳、司马懿武将张辽、徐晃、夏侯惇、夏侯渊、庞德、张郃、李典、乐进、典韦、曹洪、曹仁、曹彰、曹纯、于禁、许褚、吕虔、李通、文聘、臧霸、郭淮、钟会、邓艾、曹休、张燕、张绣、朱灵、路昭、史涣、韩浩、王凌、孙礼、秦朗、郑文、夏侯尚、毌丘俭、诸葛诞蜀汉文臣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庞统、法正、许靖、马良、徐庶、陈震、杨仪、费祎、蒋琬、孟优、黄皓、诸葛亮展开全部三国时期一等一的奇才, 乱世中进退自如,谋略不输诸葛亮历史大学堂赞504阅读4.6万《三国演义》99人物谱,让你迅速读懂三国古典书城赞12阅读1206三国名将为何知名度最高?《三国演义》起了关键作用!狐狸晨曦赞177阅读2.2万三国这两个不知名小人物:一个力战江东多位猛将,一个令刘备尴尬说三国赞14阅读3474带你认识三国中的十大死对头,不是冤家不聚首!说三国赞73阅读7.3万文学特色作品主题纪录片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玄机?+关注1.7万次播放 |03:031.《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等等。刘备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小说第一回介绍刘备时说:此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后来又“跨下黄鬃马,手掣双股剑”,从而构成小说刘备的整体形象:作品不仅通过大量的具体故事和人物评价刻画了刘备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最主要的还是渲染了刘备宽厚仁义的特点:《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把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一个“仁”的典型来塑造的,“仁”是刘备性格的基凋,而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2.《三国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揭示了“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小说第1回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第37回刘备“一顾茅庐”时遇到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崔又谈论了汉朝四百年的“治乱”:“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沫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219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而小说《三国演义》本身,就是演义了汉末“由乱入治”的天下大势。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为了总结历史的兴衰规律。或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一种历史循环论或是宿命论的思想。然而,至少从《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周末七国分争”至清代,这一规律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3.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恶暴君、反对动乱的愿望。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的愿望。但是,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虽然时常被对手称为“汉贼”,却仍然是文有谋臣,武有勇将,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卫他。与吴、蜀相比,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议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小说最后,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而被人们视为“汉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全国。这是三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也体现了作品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4.作品通过“桃园结义”的故事,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从而表现出明显的“信义”思想。小说一开篇就是“桃园三结义”,“义”这一思想也就自始至终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尤其是通过关羽这一形象,典型地宣扬了“义”的思想。关羽是小说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在民间名声尤大,小说中的关羽,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字云长。因其髯长二尺,故人称之为“美髯公”。小说第1回中写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后来又加上“跨下赤兔马,手中青龙偃月刀”,从而构成了《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整体形象。作品中还多处表现了关羽的忠义性格。实际上,作品中突出表现的正是关羽“义”的一面,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是作为一个“义”的典型而出现的,“义”是关羽性格的基调。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精神当中“义”的人格化。5.作品通过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种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上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一大批智慧型的人物,比如蜀国的诸葛亮、庞统、徐庶、姜维,魏国的曹操、司马懿、荀彧、邓艾,吴国的周瑜、鲁肃、陆逊……这些智慧型的人物,其实就像胡适所说的包公一样,都是“箭垛式”的人物,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而通过这些智慧型的人物所演义的三国故事,不管是变化多端的战争,还是复杂多变的外交,抑或治国治民的政治,无不闪耀着中国人民智慧的光芒。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智慧型人物便是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作者用力最多、倾注感情最深,也是作品中占用篇幅最大的一个人物,因此,有人说诸葛亮才是《三国演义》的真正主角。这也明显体现了作者罗贯中的乡土观念。实际上,作品中的诸葛亮是作为一个“智”的典型出现的。可以说,诸葛亮是“智”的化身,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人格化。[15]艺术特色《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17]三国史事的历史著作不仅为《三国演义》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和史事框架,同时历史意识和官史所代表的史学意识也直接影响了小说的创作模式和基本倾向。求实传真精神与经世意识是史官文化的基本特征,这在史书编撰中要求编撰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同时又重视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探求,以达到“资治”、教化等目的。这些特征在《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史以演义,作者的创作目的是描绘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其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意图十分鲜明。[18]小说的叙事起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终于晋太康元年(280年),比较完整地叙述了汉、魏、吴三国兴起、发展及灭亡的历史。小说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编著模式,以三国纷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把近百年的历史故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主要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而作者的兴趣则在于揭示这个时期的各个军事集团如何兴、如何亡。如前33回的主要内容是汉末的群雄争霸,矛盾的焦点是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的斗争,作者对二人作了多方面对比,重点则是对兴亡教训的总结,顺民心、得人才、有谋略者得天下,这是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后十五回写三国的覆灭,主要展现的是三国各自的内部矛盾,尤其是对司马篡魏、后主信谗、孙皓暴政等作了深刻的描写,情节虽然简略,但着眼点仍在如何兴、如何亡。作者以写实的态度,比较客观、完整地展现了这百余年的历史过程,其中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因此具有较大魅力。在创作上,《三国演义》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七实三虚”可以说是该书取材的基本原则,小说中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事件皆取之于史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三国演义》的写作主体显然没有历史和文学的区分意识,所以,小说文本没有呈现历史与文学的差异性理念,所有历史和文学的故事元素和话语表达都是被混淆界线与纠缠不清的。正是导源于先天性质的美学观念的局限,小说被涂抹成为既不是历史又不符合文学一般规定性的一个混合性文本。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于,历史和文学的同一性关联在哲学意义上,它们都应该和必然地表现历史的客观规律及其偶然性结构,换言之,历史和文学都必然共同地隐含着历史理性和辩证逻辑。[19]然而,遗憾的是,《三国演义》也没有让读者阅读到这种哲学意义的历史与文学的同一性可能。于是,呈现出令阅读者沮丧的思想场景:本应该区分的历史和文学的差异性被混淆了,而相应的是,本应该被同一性关联的历史理性却被割裂了或缺席了。所以,《三国演义》宿命性地选择这样一种草率和粗俗的历史观:所有历史形式都不过隐藏着国家政治的机械运动和权力的逻辑循环。换言之,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竞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在所有的叙事场景中,历史的公正性或历史理性被消解和侵蚀掉,只有杂乱的历史故事的剩余物出场和偶然性的碎片主体成为历史的主角。《三国演义》的时间叙事是散点或弥散的,而这些散点或弥散的时间叙事缺乏统一的逻辑线索将它们串联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有机整体。因此,存在着时间与故事、故事与人物、人物与时间的多重断裂这类屡见不鲜的现象。与断裂的时间叙事相对应,《三国演义》的空间叙事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小说表现的历史空间和地理地域相当广袤而丰富,故事在不同的空间结构中产生、发展、渐变、突转、结局,理应为小说展开多幅富于审美惊异和快感的故事场景。但令人遗憾的是,原有的历史地域的丰富性和变化性没有提供给小说书写者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反而让作者迷途于空间叙事,整个小说的空间结构缺乏逻辑秩序而显得破碎零乱,主次、前后、轻重、衬映、深浅等应有区分度不够分明,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的统一性、有机性没有获得精妙的体现。[19]描写战争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11-30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评历史演义,感受三国风云——《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11-30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本文无侧重 点击 880 评论数 3  要说这做小兄弟的就是亏。《三国演义》中,老大刘备有四个老婆,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和吴夫人,个个都有出镜的机会。老二关羽还行,小说第73回借诸葛瑾之口说出关羽是有老婆的。老三张飞的老婆书中提都没提-——他一定是有老婆的,不然就不会有张苞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老大革命还没成功的时候,小兄弟们是不应该成家的。成了家,还怎么为老大卖命?但老大刘备允许关羽张飞在革命成功前娶妻,可见他们兄弟情深。  由于《三国演义》在家庭生活上重刘备,轻关羽张飞,所以编刘关张的家庭生活年谱有些困难。此处先试着整理一下主要事件。一条原则:所有数据来自《三国演义》,正史上的纪录不可采信。  先从出生年份说起。《三国演义》给出了刘关张的死亡年份和年龄。关羽死于公元219年(建安24年),58岁;张飞死于221年(章武元年),55岁;刘备死于223年(章武三年),63岁。我们可以推算出刘备生于公元161年,关羽162年,张飞167年。张飞小好几岁。  桃园三结义三人第一次出场,据书中交代,刘备当时28岁,所以关羽应该是27岁,张飞22岁。在那个时代,这个年龄都应该是成家的了。但从后面的故事发展看,三人都没有家小。有点奇怪。民间传说是关羽张飞互相杀死对方家小后,跟随刘备打天下。民间传说自然是无稽之谈,不必相信。但不管怎样,他们在这之前的家人都与后面的故事无关。  顺便纠正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错误。按刘备年龄算,桃园三结义发生在公元188年,三人随后参加对黄巾军的讨伐。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黄巾起义爆发于公元184年,历时9个月,结束时距桃园三结义还有三年。可见正史的记载是多么不可靠。  好了,我们一年一年的数,重点是搞清楚关羽张飞哪年娶的媳妇,生的孩子。  镇压完黄巾军后,刘备做过一段时间的平原县令,后参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中。伐董失败后,刘关张东奔西走,四处要饭吃,连个根据地都没有。三人抱定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出来混,此时功未成,不可能成家。  公元196年到200年,刘备卷入和曹操吕布的三角战争中。在此期间,刘备有了第一个根据地,徐州;有了两个老婆,甘夫人和糜夫人。这些事,刘备做的很差劲,典型的小富即安,胸无大志。想想看,刘备家小后来添了多少麻烦∶害得关羽投降了曹操,也差点要了赵云的命。此外,刘备这事也做的不够义气:自己都两老婆了,两兄弟还在那儿光着。  和曹操合伙干掉吕布后,刘备在曹操家做了一年客人,后因卷入针对曹操的御带诏事件,惹怒曹操。被曹操打败,刘关张失散,关羽投降曹操。关羽降曹这段时间的一个生活细节描写,可以证明关羽的确没有老婆:关羽降曹后,曹操为了破坏关羽和刘备的关系,故意只给关羽和甘糜二夫人一座房子,想让关羽给刘备带绿帽子。若关羽有老婆,则曹操危矣,必不会出此下策。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刘备投奔刘表。此事发生在小说第31回。第33回再次提到刘备,已是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刘禅出生,刘备仍在刘表处。六年间,刘备除了生了个儿子,什么也没做。奔波了十几年,也该歇歇了。结果歇出了一身肥肉。  老大都歇了,作兄弟的自然也不会太努力,不然对老大的压力太大。在刘表家不愁吃不愁穿,温饱解决之后,下一步该干什么呢?自然是娶妻生子。公元221年,刘备伐吴时,张苞关兴人称小将。按常规,小将的年龄应在15-20之间,所以出生时间应在201-206年之间,正好和刘关张在刘表处养膘的时间一致。这几年,刘关张不闹革命,只猛抓生产。  这哥仨其实也真不容易。刘备生刘禅时已经47岁。难怪刘禅那么笨。关羽也不年轻,生了关兴和一个女儿。后来因为女儿和孙权闹翻,丢了荆州和脑袋。张飞年轻有优势,生了张苞张绍哥俩,外加一个和刘禅同龄的女儿。张苞比关兴会打仗,张飞女儿后来做了刘禅的皇后。可见,为下一代着想,孩子不能生得太晚。  若不是曹操打来,哥仨也许会在刘表家养一辈子膘。被迫无奈,刘关张再次拿起了武器。此时家庭问题已经解决,哥仨可以集中精力闹革命了。此后一路顺风顺水,先后拿下荆州,益州,汉中。公元219年,三分天下成功。  算命先生一定觉得刘关张三人命相向克。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半年后,关羽丧命。公元221年,刘备当上蜀皇帝,同年,张飞归西。此间,刘备的一些家庭事件,叫人不得不称奇。刘备进位汉中王时,纳吴氏为王后。吴氏后生子刘协,刘理。此时刘备已经六十岁,之前十几年除刘禅外没有其他儿子。关羽张飞两个兄弟刚死就在如此高龄生两个儿子,刘备真能化悲痛为力量啊。  刘关张家庭生活简要年谱。  161年,刘备出生。父刘弘,母不详。  162年,关羽出生。父姓关,母不详。  167年,张飞出生。父姓张,母不详。p  183年,关羽22岁,杀人,离家出走。张飞17岁,杀猪,做土财主。刘备23岁,编织贩运个体户。  188年,桃源三结义,刘备28岁,关羽27岁,张飞22岁。(张角,换个时间起义行不?)p  196-200年,刘备娶甘夫人,糜夫人。关羽张飞光棍。  201年,刘关长失散。关羽陪甘夫人,糜夫人在曹操家做客。  202年,关羽40岁,收义子关平,18岁。  202-207年,刘关张在刘表家做客。关羽娶妻,生关兴和女儿。张飞娶妻,生张苞张绍和女儿。刘备甘夫人生刘禅(207年)。  208年,刘备收义子刘封。糜夫人死,刘备摔刘禅。  209年,甘夫人死,刘备娶孙夫人。  210年,孙夫人回娘家,与刘备永久分居。  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娶吴夫人。孙权为子向关羽女求婚,关羽拒之。关羽死,58岁。关平死。p  220年,刘备杀刘封。  221年,刘备登基蜀皇帝。张飞死,55岁。  220-223年,刘备吴夫人生刘永,刘理。  223年,刘备托孤。刘备死,63岁。  224年,刘禅娶张飞女,张飞女17岁,和刘禅同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11-30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这做小兄弟的就是亏。《三国演义》中,老大刘备有四个老婆,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和吴夫人,个个都有出镜的机会。老二关羽还行,小说第73回借诸葛瑾之口说出关羽是有老婆的。老三张飞的老婆书中提都没提-——他一定是有老婆的,不然就不会有张苞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老大革命还没成功的时候,小兄弟们是不应该成家的。成了家,还怎么为老大卖命?但老大刘备允许关羽张飞在革命成功前娶妻,可见他们兄弟情深。 由于《三国演义》在家庭生活上重刘备,轻关羽张飞,所以编刘关张的家庭生活年谱有些困难。此处先试着整理一下主要事件。一条原则:所有数据来自《三国演义》,正史上的纪录不可采信。 先从出生年份说起。《三国演义》给出了刘关张的死亡年份和年龄。关羽死于公元219年(建安24年),58岁;张飞死于221年(章武元年),55岁;刘备死于223年(章武三年),63岁。我们可以推算出刘备生于公元161年,关羽162年,张飞167年。张飞小好几岁。 桃园三结义三人第一次出场,据书中交代,刘备当时28岁,所以关羽应该是27岁,张飞22岁。在那个时代,这个年龄都应该是成家的了。但从后面的故事发展看,三人都没有家小。有点奇怪。民间传说是关羽张飞互相杀死对方家小后,跟随刘备打天下。民间传说自然是无稽之谈,不必相信。但不管怎样,他们在这之前的家人都与后面的故事无关。 顺便纠正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错误。按刘备年龄算,桃园三结义发生在公元188年,三人随后参加对黄巾军的讨伐。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黄巾起义爆发于公元184年,历时9个月,结束时距桃园三结义还有三年。可见正史的记载是多么不可靠。 好了,我们一年一年的数,重点是搞清楚关羽张飞哪年娶的媳妇,生的孩子。 镇压完黄巾军后,刘备做过一段时间的平原县令,后参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中。伐董失败后,刘关张东奔西走,四处要饭吃,连个根据地都没有。三人抱定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出来混,此时功未成,不可能成家。 公元196年到200年,刘备卷入和曹操吕布的三角战争中。在此期间,刘备有了第一个根据地,徐州;有了两个老婆,甘夫人和糜夫人。这些事,刘备做的很差劲,典型的小富即安,胸无大志。想想看,刘备家小后来添了多少麻烦∶害得关羽投降了曹操,也差点要了赵云的命。此外,刘备这事也做的不够义气:自己都两老婆了,两兄弟还在那儿光着。 和曹操合伙干掉吕布后,刘备在曹操家做了一年客人,后因卷入针对曹操的御带诏事件,惹怒曹操。被曹操打败,刘关张失散,关羽投降曹操。关羽降曹这段时间的一个生活细节描写,可以证明关羽的确没有老婆:关羽降曹后,曹操为了破坏关羽和刘备的关系,故意只给关羽和甘糜二夫人一座房子,想让关羽给刘备带绿帽子。若关羽有老婆,则曹操危矣,必不会出此下策。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刘备投奔刘表。此事发生在小说第31回。第33回再次提到刘备,已是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刘禅出生,刘备仍在刘表处。六年间,刘备除了生了个儿子,什么也没做。奔波了十几年,也该歇歇了。结果歇出了一身肥肉。 老大都歇了,作兄弟的自然也不会太努力,不然对老大的压力太大。在刘表家不愁吃不愁穿,温饱解决之后,下一步该干什么呢?自然是娶妻生子。公元221年,刘备伐吴时,张苞关兴人称小将。按常规,小将的年龄应在15-20之间,所以出生时间应在201-206年之间,正好和刘关张在刘表处养膘的时间一致。这几年,刘关张不闹革命,只猛抓生产。 这哥仨其实也真不容易。刘备生刘禅时已经47岁。难怪刘禅那么笨。关羽也不年轻,生了关兴和一个女儿。后来因为女儿和孙权闹翻,丢了荆州和脑袋。张飞年轻有优势,生了张苞张绍哥俩,外加一个和刘禅同龄的女儿。张苞比关兴会打仗,张飞女儿后来做了刘禅的皇后。可见,为下一代着想,孩子不能生得太晚。 若不是曹操打来,哥仨也许会在刘表家养一辈子膘。被迫无奈,刘关张再次拿起了武器。此时家庭问题已经解决,哥仨可以集中精力闹革命了。此后一路顺风顺水,先后拿下荆州,益州,汉中。公元219年,三分天下成功。 算命先生一定觉得刘关张三人命相向克。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半年后,关羽丧命。公元221年,刘备当上蜀皇帝,同年,张飞归西。此间,刘备的一些家庭事件,叫人不得不称奇。刘备进位汉中王时,纳吴氏为王后。吴氏后生子刘协,刘理。此时刘备已经六十岁,之前十几年除刘禅外没有其他儿子。关羽张飞两个兄弟刚死就在如此高龄生两个儿子,刘备真能化悲痛为力量啊。 刘关张家庭生活简要年谱。 161年,刘备出生。父刘弘,母不详。 162年,关羽出生。父姓关,母不详。 167年,张飞出生。父姓张,母不详。p 183年,关羽22岁,杀人,离家出走。张飞17岁,杀猪,做土财主。刘备23岁,编织贩运个体户。 188年,桃源三结义,刘备28岁,关羽27岁,张飞22岁。(张角,换个时间起义行不?)p 196-200年,刘备娶甘夫人,糜夫人。关羽张飞光棍。 201年,刘关长失散。关羽陪甘夫人,糜夫人在曹操家做客。 202年,关羽40岁,收义子关平,18岁。 202-207年,刘关张在刘表家做客。关羽娶妻,生关兴和女儿。张飞娶妻,生张苞张绍和女儿。刘备甘夫人生刘禅(207年)。 208年,刘备收义子刘封。糜夫人死,刘备摔刘禅。 209年,甘夫人死,刘备娶孙夫人。 210年,孙夫人回娘家,与刘备永久分居。 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娶吴夫人。孙权为子向关羽女求婚,关羽拒之。关羽死,58岁。关平死。p 220年,刘备杀刘封。 221年,刘备登基蜀皇帝。张飞死,55岁。 220-223年,刘备吴夫人生刘永,刘理。 223年,刘备托孤。刘备死,63岁。 224年,刘禅娶张飞女,张飞女17岁,和刘禅同龄。
鲍信:三回,初为济北相。剿青州黄巾军,被害。 鲍忠:五回,鲍信之弟。为华雄斩。 鲍隆:五十二回,桂阳管军校尉,猎户出身,为赵云所杀。 鲍素:一百十一回,蜀将,姜维帐下。 边让:十回,九江太守,为夏侯敦截杀。 边洪:三十八回,孙翊从人,杀孙翊后。被斩。 卞喜:二十七回,并州人,汜水关守将,善使流星锤,为关羽杀。 卞氏:六十八回,曹操妻,生曹丕等四子,被立魏王后。 步骘:四十三回,字子山,东吴谋士。 步阐:一百二十回,晋西陵太守,为陆抗杀。 邴原:六十六回,与华歆、管宁善,号为龙腹。 卑衍:一百六回,公孙渊将,为夏侯霸杀。 毕轨: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昭先。为司马懿斩 白寿:九十七回,蜀将,病亡。 C 陈蕃:一回,汉灵帝时太傅。 陈耽:二回,司徒,为十常侍害。 陈琳:二回,袁绍主簿,字孔璋。降曹。 陈宫:四回,字公台,初为中牟县令。离操后为东郡从事,后投张邈,再助吕布,为徐晃擒,杀。 陈翔:六回,汝南人,字仲麟,江夏八俊之一。 陈生:七回,襄阳人,黄祖部将,为韩当斩。 陈登:十一回,广陵人,字云龙。 陈炜:十一回,太中大夫。 陈武:十五回,字子烈,庐江松滋人。东吴将,为庞德斩。 陈兰:十五回,袁术将, 陈珪:十六回,陈登父。 陈纪:十七回,袁术将,操擒杀。 陈震:二十六回,南阳人,字孝起,袁绍谋士。归刘, 陈横:十五回,刘繇部将,为蒋钦射死。 陈孙:三十四回,江夏贼,为张飞杀。 陈氏:三十四回,刘表前妻,生子刘琦。 陈就:三十八回,黄祖将,为吕蒙斩。 陈矫:五十一回,曹将,为刘备军擒放,后为兵部尚书。 陈应:五十二回,桂阳管军校尉,会使飞叉,为赵云斩。 陈群:五十八回,字长文,治书侍御史、镇军大将军,司空。 陈式:七十一回,蜀军牙将,为夏侯渊擒,后放回。后取箕谷,兵败,为诸葛亮斩。 陈造:九十五回,魏将,为马岱斩。 陈泰:一百七回,魏尚书。 陈泰:一百七回,郭淮副将。 陈骞:一百十一回,魏安东将军。 陈俊:一百十二回,魏将。 陈元:一百二十回,羊祜部将。 程旷:一回,十常待之一。 程远志: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所杀。 程普:五回,右北平土垠人,字德谋,使铁脊蛇矛。 程昱:十回,东郡东阿人,字仲德。 程秉:三十八回,字德枢,汝阳人。东吴谋士。 程咨:四十四回,程普长子。 程银:五十八回,韩遂将,为曹军杀。 程畿:八十一回,蜀军参谋。兵败,自刎乱军中。 程武:九十二回,程昱子,参军。 岑晊:六回,南阳人,字公孝,江夏八俊之一。 岑壁:三十二回,袁谭将,为吕旷斩。 岑威:一百二回,魏镇远将军,为王平斩。 岑昏:一百二十回,吴中常侍。为众臣碎割。 成廉:十一回,吕布将。为乐进射杀。 成宜:五十八回,韩遂将,为夏侯渊杀。 成何:七十四回,于禁督将。 成倅:一百十二回,魏将。为司马昭斩。 成济:一百十四回,魏将。为司马昭斩。 曹节:一回,十常待之一。 曹操:一回,沛国谯郡人,字孟德,小字阿瞒。遇鬼惊风病故。 曹嵩:一回,操父,本姓夏侯,曹腾养子。为张闿乱军所杀。 曹腾:一回,中常侍。 曹仁:五回,字子孝,病亡。 曹洪:五回,字子廉, 曹德:十回,曹嵩之弟。为张闿乱军所杀。 曹豹:十回,吕布之泰山,为张飞杀。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曹性:十一回,吕布将,射瞎夏侯敦一眼,为其所杀。 曹氏:十六回,曹豹女,吕布次妻。 曹昂、十六回,曹操长子,张绣军杀。 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 曹丕:三十二回,字子桓,卞氏长子。废献帝为王。后感寒疾亡。 曹植:三十四回,卞氏三子。字子建。 曹氏:六十六回,曹操女,献帝贵妃,伏后死,为后。 曹纯:五十一回,曹仁弟, 曹休:五十六回,大将军,大司马,兵败石亭,疽发背而亡。 曹永:五十八回,曹仁部将,为庞德杀。 曹彰:六十八回,卞氏次子,字子文。黄须儿,勇而无谋。 曹熊:六十八回,卞氏四子,曹操死不奔丧,自缢。 曹真:八十四回,大将军,大司马,字子丹,为诸葛亮气死。 曹睿:九十一回,字元仲,为甄氏生,魏明帝。遇冤魂索命,病亡。 曹遵:九十三回,曹真宗弟,为魏延斩。 曹宇:一百六回,曹丕子,燕王 曹芳:一百六回,曹睿乞养之子,字兰卿,为王。被司马师废。 曹爽:一百六回,曹真子,字昭伯,大将军,为司马懿斩。 曹羲:一百六回,曹爽弟,中领军。为司马懿斩 曹训:一百六回,曹爽弟,武卫将军。为司马懿斩 曹彦:一百六回,曹爽弟,散骑常侍。为司马懿斩 曹文叔:一百七回,曹爽从弟。 曹据:一百九回,曹睿弟,彭城王。 曹髦:一百九回,字士彦,曹霖子。高贵乡公,为王。为成济杀。 曹霖:一百九回,曹丕孙,曹髦父,东海定王。 曹奂:一百十四回,曹宇子,原名璜,字景明,司马昭立为王。为司马炎废为陈留王。 蔡邕:一回,议朗、侍中,字伯喈。王允缢死。 蔡瑁:六回,襄阳人,赤壁之战为曹操杀。 蔡阳:二十六回,曹将,为关羽所杀。 蔡氏:三十四回,蔡瑁姊,刘表妻,刘琮母。为于禁军杀。 蔡中:三十四回,蔡瑁族弟,为甘宁杀。 蔡和:三十四回,蔡瑁族弟,为周瑜祭旗。 蔡勋:三十四回,蔡瑁族弟。 蔡(王熏):四十五回,蔡瑁弟,为甘宁杀。 蔡琰:七十一回,即蔡文姬,蔡邕女。 蔡林:一百八回,吴都督,降魏。 淳于琼:三回,左军校尉,袁绍将。失乌巢,为绍斩。 淳于导:四十一回,曹仁部将,为赵云杀。 淳于丹:八十四回,吴将。 崔毅:三回,十常侍乱政辞官归庄,救献帝。 崔烈:三回,崔毅兄。死于国难。 崔勇:十三回,郭汜将,为徐晃杀。 崔琰:三十三回,字季珪,清河东武人,青州别驾,为操待为上宾。后不满操为魏王,杖杀狱中。 崔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 崔禹:八十二回,朱然部将,为张苞擒,斩。 崔谅:九十二回,魏安定太守,兵败诈降,为张苞杀。 崔夫人:一百十八回,刘谌妻。 昌豨:十八回,泰山寇, 昌奇:六十七回,杨任部将,为夏侯渊斩。 单于:三十三回,乌桓老大。 车胄:二十回,曹将,车骑将军。为关羽杀。 常雕:八十五回,曹仁将,为朱桓杀。 爨习:九十一回,蜀偏将军。 彻里吉:九十四回,西羌国王 D 董卓:二回,陇西临洮人,字仲颖。 董重:二回,国舅,骠骑将军。自刎。 董太后:二回,刘苌之妻,汉灵帝之母。为何后废害。 董旻:三回,董卓弟。 董璜:八回,董卓侄。 董母:九回,董卓母。 董承:十三回,国舅。衣带诏事发,为操杀。 董昭:十四回,济阴定陶人,字公仁,洛阳令。进言加九锡。 董袭:十五回,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吴将,濡须战,淹死江中。 董贵妃:二十四回,董承妹,为操缢死。 董和:六十四回,刘璋将,益州太守,字幼宰,南郡枝江人, 董祀:七十一回,蔡琰夫。 董衡:七十四回,曹操七军领军将校,为庞德斩。 董超:七十四回,曹操七军领军将校,为庞德斩。 董治:七十九回,治曹操陵事。 董允:八十五回,蜀黄门侍郎。 董厥:八十七回,蜀掾吏。国亡忧死。 董荼那:八十七回,孟获第二洞元帅。为张嶷擒。释后为获所杀。 董禧:九十二回,曹将,为关兴杀。 董寻:一百五回,魏司徒,谏言被废为庶人。 董朝:一百十三回,吴中书郎。 丁原:三回,字建阳,荆州刺史,为吕布杀。 丁管:四回,尚书,为董卓害。 丁奉:三十八回,庐江人,字承渊。 丁斐:五十八回,渭南县令。 丁夫人:六十八回,曹操元配,无出,被黜。 丁仪:七十九回,字正礼,与丁廙兄弟,曹植友,沛郡人,为许褚擒,曹丕杀。 丁廙:七十九回,字敬礼,与丁仪兄弟,曹植友,沛郡人,为许褚擒,曹丕杀。 丁咸:九十一回,蜀笃信中郎将。 丁立:九十七回,蜀将,病亡。 丁谧: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彦靖。为司马懿斩 丁封:一百十七回,吴将, 典韦:十回,陈留人。张绣军杀。 典满:十七回,典韦子。 邓茂:一回,黄巾军副将,为张飞所杀。 邓龙:三十八回,黄祖将,为甘宁杀。 邓义:四十回,荆州治中。降曹。 邓芝:六十五回,蜀将,降刘。义阳新野人,字伯苗,汉司马邓禹之后。为田续杀。 邓铜:九十七回,蜀将,病亡。 邓飏: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玄茂,邓禹之后。为司马懿斩。 邓艾:一百七回,义阳人,字士载,口吃。 邓忠:一百十一回,邓艾子, 邓程:一百十三回,吴官。 邓敦:一百十五回,魏前将军。为司马昭斩。 邓良:一百十八回,蜀驸马都尉。降魏。 邓贤:六十回,刘璋将,为黄忠射杀。 邓贤:九十四回,孟达甥,出首孟达。 杜远:二十七回,廖化同伴,为其所杀。 杜袭:六十六回,汉侍中。 杜袭:七十一回,夏侯渊部将, 杜琼:八十回,蜀议曹、谏议大夫。 杜路:八十二回,洞溪汉将,兵败降吴。 杜微:九十一回,蜀尚书。 杜义:九十一回,蜀裨将军。 杜祺:九十一回,蜀武略中郎将。 杜睿:一百二回,蜀将。 杜预:一百二十回,晋镇南大将军。 段珪:一回,十常待之一。为闵贡杀。 段煨:十七回,杀李傕有功封汉荡寇将军。 戴员:三十八回,丹阳督将,谋杀孙翊,为傅婴、孙高杀。 戴陵:九十九回,魏将, 窦武:一回,汉灵帝时大将军。 督邮:二回,官名。 貂婵:八回,王允歌伎,吕布妾。 党均:一百十三回,魏官,襄阳人。 朵思大王:八十九回,秃龙洞洞主,死于乱军。 带来洞主:九十回,孟获妻弟,八番部长。 大乔:二十九回,孙策妻。 E 鄂焕:八十七回,高定将,使方天戟,为魏延、王平、张翼合擒,降,封益州牙将。 俄何烧戈:一百九回,羌将。兵败自刎。 F 傅婴:三十八回,孙翊心腹,报仇后封牙门将。 傅巽:四十回,字公悌,荆州东曹掾。降曹,封关内侯。 傅干:六十六回,曹参军,字彦才。 傅士仁:七十三回,关羽将,荆州失,降吴,后归蜀为刘备剐。 傅彤:八十一回,蜀将。军败,于阵中吐血亡。 傅嘏:一百八回,魏尚书。 傅佥:一百十二回,蜀将。兵败自刎。 伏皇后:十三回,汉献帝妻。为华歆捕,操杀。 伏德:十三回,国舅。 伏完:二十回,伏皇后之父。为操杀。 樊稠:三回,董卓将,韩遂友,被李傕杀。 樊能:十五回,刘繇部将,为孙策喝死。 樊氏:五十二回,赵范嫂。 樊建:八十七回,蜀掾吏, 樊岐:九十一回,蜀武略中郎将。 费观:六十四回,刘璋妻弟,降刘, 费祎:六十五回,蜀将,降刘。字文伟,长史, 费诗:六十五回,蜀将,降刘。前部司马。 费耀:九十七回,曹真中护军大将。中计自刎。 范滂:六回,字孟博,山阳高平人,江夏八俊之一。 范康:六回,字仲真,渤海人,江夏八俊之一。 范成:十四回,洛阳令。 范疆:八十一回,张飞将,刺杀飞,降吴。后为吴送归,为张苞剐。 冯方女:十七回,袁术妻。 冯礼:三十二回,袁尚将,降曹,为审配射杀。 冯习:八十一回,蜀将。兵败,死于乱军。 冯(纟枕):一百二十回,晋臣。 封谞:一回,十常待之一。 方悦:五回,河内名将,为吕布杀。 逢纪:七回,袁绍谋士,辅袁尚,为袁谭杀。 法正:六十回,字孝直,右扶风郿人,父贤士法真。归刘,张松、孟达友。亡故。 G 郭胜:一回,十常待之一。 郭汜:三回,小名郭阿多。为伍习杀。 郭妻:十三回,郭汜妻。 郭嘉:十回,字奉先,颖川颖阴人,水土不服,死于易州。 郭图:二十二回,袁绍谋士,辅袁谭, 郭常:二十八回,某庄主,留宿关羽。 郭常子:二十八回,盗关羽马。 郭奕:三十四回,郭嘉子。 郭恩:六十九回,家中有鬼,为管辂卜出。 郭淮:七十回,太原阳曲人,字伯济,魏雍州刺史。为姜维射杀。 郭永:九十一回,安平广宗人,郭贵妃之父。 郭贵妃:郭永之女,号女王,后为曹丕后。 郭攸之:九十一回,蜀侍郎。 郭夫人:一百五回,得曹睿宠,被立后。 顾雍:二十九回,字元叹,蔡邕之徒,东吴谋士。 妫览:三十八回,丹阳督将,预占徐氏,为傅婴、孙高杀。 干休:一百十三回,吴曲阿老人。 公孙瓒:一回,刘备友。北平太守,号白马将军。为袁绍败,自焚。 公孙越:七回,公孙瓒弟,为袁绍手下乱箭射杀。 公孙康:三十三回,辽东太守,襄平人,公孙度之子,斩二袁归曹。 公孙度:三十三回,汉武威将军。 公孙恭:三十三回,公孙康弟。 公孙渊:一百六回,公孙康次子,魏辽东太守。自称燕王,反魏,为司马懿军擒杀。 公孙晃:一百六回,公孙康长子。 公孙修:一百六回,公孙渊子。为司马懿军擒杀。 甘夫人:二十二回,小沛人,刘备妻,生子刘禅。病亡。 甘宁:三十八回,字兴霸,巴郡临江人,锦帆贼,降刘表,曾救黄祖,后投吴。患痢疾出征为沙摩柯射杀。 巩志:五十三回,武陵从事,降刘备。 关羽:一回,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败走麦城,为马忠擒,斩。 关纯:七回,韩馥别驾,为文丑杀。 关定:二十八回,某庄主。 关宁:二十八回,关定长子。学文。 关平:二十八回,关定次子,学武,过继为关羽义子。败走麦城,为东吴擒,斩。 关兴:七十四回,关羽次子。字安国。病亡。 关索:八十七回,关羽三子。 关彝:一百十九回,汉寿亭侯,死于乱军。 高升:二回,黄巾军副将,为张飞所杀。 高顺:十一回,吕布将。为操擒,杀。 高览:二十二回,袁绍将,降曹。 高干:三十一回,袁绍外甥,为王琰杀。 高沛:六十一回,刘璋将。为刘备军斩。 高定:八十七回,蜀越(山隹冏)郡太守,结连孟获反,后又降蜀,封益州太守。 高翔:九十一回,蜀玄都侯。 高柔:一百七回,魏司徒。 龚景:一回,青州太守。 龚都:二十六回,汝南黄巾军。后随刘备,为夏侯渊杀。 龚起:九十七回,蜀禅将,为王双杀。 戈定:五十三回,太史慈将,刺杀张辽不成,死。 谷利:六十七回,东吴牙将,合淝救孙权。 管亥:十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杀。 管宁:六十六回,与邴原、华歆善,号为龙尾。后与歆割席坐,不仕魏。 管辂:六十九回,字公明,平原人,善周易。 管辂舅:一百六回。 官雝:九十一回,蜀典军中郎将。 苟安:一百回,蜀都尉,解粮误期,为诸葛亮杖责,降魏。 耿武:七回,韩馥长史,为颜良斩。 耿纪:六十九回,字季行,洛阳人,侍中少府,讨曹操,被斩。 葛雍:一百十回,毋丘俭将。 H 侯览:一回,十常待之一。 侯成:十一回,吕布将。降曹。 侯选:五十八回,韩遂将,降曹。 何进:一回,大将军,起身屠家,国舅,为十常侍所杀。 何顒:一回,南阳人。 何太后:二回,何进妹,贵人,生刘辩。为李儒摔死。 何苗:二回,何进弟,钩结十常侍,为乱军杀。 何仪:十二回,黄巾军,为李典擒杀。 何曼:十二回,黄巾军,为曹洪杀。 何宗:八十回,蜀祭酒。 何平:一百五回,蜀将。 何晏: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平叔。为司马懿斩 何曾:一百十九回。 何氏:一百二十回,孙皓母。 何植:一百二十回,吴司徒。 韩忠:二回,黄巾军,乱军射杀。 韩馥:五回,初为冀州刺史。 韩当:五回,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使大刀。 韩遂:十回,西凉太守,与马腾交厚,后降曹。左手为马超断。 韩暹: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封征北将军,降袁术。关、张杀。 韩胤、十六回,袁术将,吕布擒,曹操杀。 韩融:十三回,汉太仆。 韩嵩:二十三回,刘表从事中郎将,归曹。加为大鸿胪。 韩福:二十七回,洛阳太守,为关羽杀。 韩猛:三十回,袁绍将。 韩莒子:三十回,袁绍将 韩珩:三十三回,幽州别驾,不降曹。 韩浩:三十九回,韩玄弟,曹将,为黄忠斩。 韩玄:五十三回,长沙太守,为魏延杀。 韩德:九十二回,西凉大将,开山大斧。为赵云杀。 韩瑛:九十二回,韩德长子,为赵云杀。 韩瑶:九十二回,韩德次子,为赵云擒。 韩琼:九十二回,韩德三子,为赵云杀。 韩琪:九十二回,韩德四子,为赵云杀。 韩祯:九十四回,蜀西平关守将。 韩暨:九十八回,魏太常卿。 韩综:一百八回,魏将, 为丁奉杀。 黄盖:五回,字公覆,零陵人,使铁鞭。 黄琬:六回,太尉,为董卓罢为庶民。 黄祖:七回,刘表心腹将,为甘宁射杀。 黄劭:十二回,黄巾军,为许褚擒杀。 黄承彦:三十七回,诸葛亮岳父。 黄忠:五十三回,南阳人,字汉升。初为韩玄将,归刘备。为马忠射伤,归营亡。 黄奎:五十七回,门下侍郎,黄琬子,为操害。 黄权:六十回,字公衡,西阆中巴人,刘璋主簿。降刘,右将军,光禄卿。兵败降魏。 黄皓:一百十二回,蜀宦官。为司马昭凌迟。 黄氏:一百十七回,诸葛亮妻。 黄崇:一百十七回,蜀将,兵败亡。 皇甫嵩:一回,中郎将,加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后被十常侍罢官。 皇甫郦:十三回,李傕同乡, 皇甫闿:一百十六回,魏将。 胡轸:五回,华雄副将,为程普杀。 胡赤儿:九回,牛辅心腹,为吕布杀。 胡邈:十三回,字敬才,侍中。 胡才: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死于乱军。 胡车儿:十六回,张绣之偏将,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 胡华:二十七回,曾为汉议郎, 胡班:二十七回,胡华子,荥阳从事,救关羽。后归蜀。 胡济:九十一回,蜀昭武中郎将。 胡质:九十六回,魏东莞太守。 胡忠:一百二回,蜀将。 胡遵:一百六回,魏将,征东将军, 胡奋:一百十二回,魏将。 胡氏:一百十五回,刘琰妻。 胡烈:一百十六回,魏将。 胡济:一百十五回,蜀将。 胡渊:一百十九回,胡烈子。 胡冲:一百二十回,吴中书令。 华雄:五回,董卓将,关西人,为关羽杀。 华佗:十五回,字元化,沛国谯郡人。为曹操杀。 华歆:二十九回,豫章太守,降孙策。后为曹操用,谄魏。曾与邴原、管宁善,号为龙头。 华核:一百十九回,吴中书丞。 桓阶:七回,孙策之军吏,与刘表有旧。 桓范:一百六回,字元则,魏大司农,"智囊"。为司马懿斩。 桓嘉:一百八回,魏将,为丁奉杀。 桓彝:一百十三回,吴尚书,为孙綝杀。 郝萌:十一回,吕布将。为张飞擒,操杀。 郝昭:九十六回,魏将,太原人,字伯道。陈仓太守,病重惊亡。 和洽:六十六回,汉侍中。 霍峻:六十二回,字仲邈,南郡枝江人,蜀将。 霍弋:一百十九回,蜀建宁太守。 花永:一百十回,魏将。 汉灵帝:一回,刘苌之子,中平六年崩。 后槽:五十三回,张辽军养马后槽,刺杀张辽不成,斩。 J 蒋钦:十五回,字公奕,九江寿春人。 蒋奇:三十回,袁绍将,为张辽斩。 蒋义渠:三十一回,袁绍将。 蒋干:四十五回,九江人,字子翼,周瑜友,曹操帐下幕宾。 蒋琬: 六十三回,字公琰,零陵湘乡人,荆襄名士,归刘, 蒋济:七十五回,曹军主簿。魏太尉。 蒋延:一百八回,吴将。为诸葛恪贬为庶人。 蒋班:一百十二回,诸葛诞谋士,降司马昭。 蒋舒:一百十二回,蜀将。降魏。 蒋斌:一百十三回,蜀将。降魏。 蒋显:一百十八回,蜀太仆。 贾诩:九回,字文和,李傕谋士,降汉,魏太慰,病亡。 贾华:五十三回,东吴将。 贾逵:七十九回,汉谏议大夫,魏建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11-30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演义与历史的区别ZT历史与现实——三国的真相 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古典名著,无疑首推《三国演义》。它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很早以前就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三分虚”,认为看过《三国演义》后,对三国历史就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其实,别小看了这“三分虚”,如果这“三分虚”照实写,整个《三国演义》就会大变味儿。 关羽 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青龙偃月刀——关羽的兵刃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刃也是长矛,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 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此乃江东猛虎——孙坚所为; 徐州诛车胄——此乃刘备所为; 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所为; 土山约三事——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古城斩蔡阳——此亦乃刘备所为; 华容放曹——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单刀赴会——本末倒置,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乃军士之佩刀; 水淹七军——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 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关公与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 关公月下斩貂蝉——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关羽的儿子——关平是关羽的亲生长子;关兴是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关索乃虚构人物;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顺便说一下张苞,他还为成年就夭折了; 赤兔马和周仓——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周仓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而且也有很多和《三国演义》记载不相符的野史,似乎是个虚构的人物; 至于,追命吕蒙,玉泉显圣等,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综观《三国演义》关羽之壮举,也就斩颜良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 诸葛亮 用兵如神——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内政治理,用兵并非其所长,可通过下面事实说明; 火烧博望坡——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草船借箭——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赤壁之战——只有智激孙权是史实,其它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三气周瑜——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七擒孟获——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空城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后出师表》——乃后人伪托,并非诸葛亮所作;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 综观《三国演义》诸葛亮之事迹,仅三顾茅庐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其它 关于年龄——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是,曹操→吕布→赵云→关羽→刘备→张飞→鲁肃→周瑜→诸葛亮→孙权→陆逊。孙尚香考证了一些资料,赵云至少比刘备大二岁,赤壁之战那一年,赵云已经五十上下了;张昭比孙坚小一岁;关羽比刘备还要大一岁。 蒋干中计——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七十二疑冢——曹操葬在高陵,没有七十二疑冢这一说; 鞭打督邮——此乃刘备所为,非张飞; 猛张飞——张飞是世家子弟,不但擅长书画,而且喜欢结交文士,也是文武双全的帅才; 关于身材——刘备172CM,张飞184CM,关羽203CM,曹操161CM,张松110CM,诸葛亮184CM; 气量狭小的周瑜——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关于马腾——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至于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 关于刘琮——献出荆州后,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未被杀。后曹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迁为谏议大夫; 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 彝陵之战——刘备仅带了四万多人,而孙权给了陆逊五万人。陆逊之所以能够取胜,不仅仅靠的是优良的战术《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11-30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演义与历史的区别ZT历史与现实——三国的真相 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古典名著,无疑首推《三国演义》。它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很早以前就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三分虚”,认为看过《三国演义》后,对三国历史就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其实,别小看了这“三分虚”,如果这“三分虚”照实写,整个《三国演义》就会大变味儿。 关羽 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青龙偃月刀——关羽的兵刃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刃也是长矛,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 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此乃江东猛虎——孙坚所为; 徐州诛车胄——此乃刘备所为; 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所为; 土山约三事——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古城斩蔡阳——此亦乃刘备所为; 华容放曹——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单刀赴会——本末倒置,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乃军士之佩刀; 水淹七军——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 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关公与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 关公月下斩貂蝉——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关羽的儿子——关平是关羽的亲生长子;关兴是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关索乃虚构人物;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顺便说一下张苞,他还为成年就夭折了; 赤兔马和周仓——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周仓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而且也有很多和《三国演义》记载不相符的野史,似乎是个虚构的人物; 至于,追命吕蒙,玉泉显圣等,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综观《三国演义》关羽之壮举,也就斩颜良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 诸葛亮 用兵如神——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内政治理,用兵并非其所长,可通过下面事实说明; 火烧博望坡——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草船借箭——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赤壁之战——只有智激孙权是史实,其它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三气周瑜——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七擒孟获——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空城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后出师表》——乃后人伪托,并非诸葛亮所作;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 综观《三国演义》诸葛亮之事迹,仅三顾茅庐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其它 关于年龄——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是,曹操→吕布→赵云→关羽→刘备→张飞→鲁肃→周瑜→诸葛亮→孙权→陆逊。孙尚香考证了一些资料,赵云至少比刘备大二岁,赤壁之战那一年,赵云已经五十上下了;张昭比孙坚小一岁;关羽比刘备还要大一岁。 蒋干中计——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七十二疑冢——曹操葬在高陵,没有七十二疑冢这一说; 鞭打督邮——此乃刘备所为,非张飞; 猛张飞——张飞是世家子弟,不但擅长书画,而且喜欢结交文士,也是文武双全的帅才; 关于身材——刘备172CM,张飞184CM,关羽203CM,曹操161CM,张松110CM,诸葛亮184CM; 气量狭小的周瑜——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关于马腾——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至于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 关于刘琮——献出荆州后,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未被杀。后曹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迁为谏议大夫; 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 彝陵之战——刘备仅带了四万多人,而孙权给了陆逊五万人。陆逊之所以能够取胜,不仅仅靠的是优良的战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11-30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转贴 2006-01-04 00:25:27 ] 发表者: 翔羽文章来源: http://hexun.com/heyuanling/default.htmlA阿会喃:八十七回,孟获管下第三洞洞主,蜀军南征被张翼所擒,释后为获所杀。B鲍信:三回,初为济北相。剿青州黄巾军,被害。鲍忠:五回,鲍信之弟。为华雄斩。鲍隆:五十二回,桂阳管军校尉,猎户出身,为赵云所杀。鲍素:一百十一回,蜀将,姜维帐下。边让:十回,九江太守,为夏侯敦截杀。边洪:三十八回,孙翊从人,杀孙翊后。被斩。卞喜:二十七回,并州人,汜水关守将,善使流星锤,为关羽杀。卞氏:六十八回,曹操妻,生曹丕等四子,被立魏王后。步骘:四十三回,字子山,东吴谋士。步阐:一百二十回,晋西陵太守,为陆抗杀。邴原:六十六回,与华歆、管宁善,号为龙腹。卑衍:一百六回,公孙渊将,为夏侯霸杀。毕轨: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昭先。为司马懿斩白寿:九十七回,蜀将,病亡。C陈蕃:一回,汉灵帝时太傅。陈耽:二回,司徒,为十常侍害。陈琳:二回,袁绍主簿,字孔璋。降曹。陈宫:四回,字公台,初为中牟县令。离操后为东郡从事,后投张邈,再助吕布,为徐晃擒,杀。陈翔:六回,汝南人,字仲麟,江夏八俊之一。陈生:七回,襄阳人,黄祖部将,为韩当斩。陈登:十一回,广陵人,字云龙。陈炜:十一回,太中大夫。陈武:十五回,字子烈,庐江松滋人。东吴将,为庞德斩。陈兰:十五回,袁术将,陈珪:十六回,陈登父。陈纪:十七回,袁术将,操擒杀。陈震:二十六回,南阳人,字孝起,袁绍谋士。归刘,陈横:十五回,刘繇部将,为蒋钦射死。陈孙:三十四回,江夏贼,为张飞杀。陈氏:三十四回,刘表前妻,生子刘琦。陈就:三十八回,黄祖将,为吕蒙斩。陈矫:五十一回,曹将,为刘备军擒放,后为兵部尚书。陈应:五十二回,桂阳管军校尉,会使飞叉,为赵云斩。陈群:五十八回,字长文,治书侍御史、镇军大将军,司空。陈式:七十一回,蜀军牙将,为夏侯渊擒,后放回。后取箕谷,兵败,为诸葛亮斩。陈造:九十五回,魏将,为马岱斩。陈泰:一百七回,魏尚书。陈泰:一百七回,郭淮副将。陈骞:一百十一回,魏安东将军。陈俊:一百十二回,魏将。陈元:一百二十回,羊祜部将。程旷:一回,十常待之一。程远志: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所杀。程普:五回,右北平土垠人,字德谋,使铁脊蛇矛。程昱:十回,东郡东阿人,字仲德。程秉:三十八回,字德枢,汝阳人。东吴谋士。程咨:四十四回,程普长子。程银:五十八回,韩遂将,为曹军杀。程畿:八十一回,蜀军参谋。兵败,自刎乱军中。程武:九十二回,程昱子,参军。 岑晊:六回,南阳人,字公孝,江夏八俊之一。岑壁:三十二回,袁谭将,为吕旷斩。岑威:一百二回,魏镇远将军,为王平斩。岑昏:一百二十回,吴中常侍。为众臣碎割。成廉:十一回,吕布将。为乐进射杀。成宜:五十八回,韩遂将,为夏侯渊杀。成何:七十四回,于禁督将。成倅:一百十二回,魏将。为司马昭斩。成济:一百十四回,魏将。为司马昭斩。曹节:一回,十常待之一。曹操:一回,沛国谯郡人,字孟德,小字阿瞒。遇鬼惊风病故。曹嵩:一回,操父,本姓夏侯,曹腾养子。为张闿乱军所杀。曹腾:一回,中常侍。曹仁:五回,字子孝,病亡。曹洪:五回,字子廉,曹德:十回,曹嵩之弟。为张闿乱军所杀。曹豹:十回,吕布之泰山,为张飞杀。三国演义人物简介曹性:十一回,吕布将,射瞎夏侯敦一眼,为其所杀。曹氏:十六回,曹豹女,吕布次妻。曹昂、十六回,曹操长子,张绣军杀。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曹丕:三十二回,字子桓,卞氏长子。废献帝为王。后感寒疾亡。曹植:三十四回,卞氏三子。字子建。曹氏:六十六回,曹操女,献帝贵妃,伏后死,为后。曹纯:五十一回,曹仁弟,曹休:五十六回,大将军,大司马,兵败石亭,疽发背而亡。曹永:五十八回,曹仁部将,为庞德杀。曹彰:六十八回,卞氏次子,字子文。黄须儿,勇而无谋。曹熊:六十八回,卞氏四子,曹操死不奔丧,自缢。曹真:八十四回,大将军,大司马,字子丹,为诸葛亮气死。曹睿:九十一回,字元仲,为甄氏生,魏明帝。遇冤魂索命,病亡。曹遵:九十三回,曹真宗弟,为魏延斩。曹宇:一百六回,曹丕子,燕王曹芳:一百六回,曹睿乞养之子,字兰卿,为王。被司马师废。曹爽:一百六回,曹真子,字昭伯,大将军,为司马懿斩。曹羲:一百六回,曹爽弟,中领军。为司马懿斩曹训:一百六回,曹爽弟,武卫将军。为司马懿斩曹彦:一百六回,曹爽弟,散骑常侍。为司马懿斩曹文叔:一百七回,曹爽从弟。 曹据:一百九回,曹睿弟,彭城王。曹髦:一百九回,字士彦,曹霖子。高贵乡公,为王。为成济杀。曹霖:一百九回,曹丕孙,曹髦父,东海定王。曹奂:一百十四回,曹宇子,原名璜,字景明,司马昭立为王。为司马炎废为陈留王。蔡邕:一回,议朗、侍中,字伯喈。王允缢死。蔡瑁:六回,襄阳人,赤壁之战为曹操杀。蔡阳:二十六回,曹将,为关羽所杀。蔡氏:三十四回,蔡瑁姊,刘表妻,刘琮母。为于禁军杀。蔡中:三十四回,蔡瑁族弟,为甘宁杀。蔡和:三十四回,蔡瑁族弟,为周瑜祭旗。蔡勋:三十四回,蔡瑁族弟。蔡(王熏):四十五回,蔡瑁弟,为甘宁杀。蔡琰:七十一回,即蔡文姬,蔡邕女。蔡林:一百八回,吴都督,降魏。淳于琼:三回,左军校尉,袁绍将。失乌巢,为绍斩。淳于导:四十一回,曹仁部将,为赵云杀。淳于丹:八十四回,吴将。崔毅:三回,十常侍乱政辞官归庄,救献帝。崔烈:三回,崔毅兄。死于国难。崔勇:十三回,郭汜将,为徐晃杀。崔琰:三十三回,字季珪,清河东武人,青州别驾,为操待为上宾。后不满操为魏王,杖杀狱中。崔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崔禹:八十二回,朱然部将,为张苞擒,斩。崔谅:九十二回,魏安定太守,兵败诈降,为张苞杀。崔夫人:一百十八回,刘谌妻。昌豨:十八回,泰山寇,昌奇:六十七回,杨任部将,为夏侯渊斩。单于:三十三回,乌桓老大。车胄:二十回,曹将,车骑将军。为关羽杀。常雕:八十五回,曹仁将,为朱桓杀。爨习:九十一回,蜀偏将军。彻里吉:九十四回,西羌国王D董卓:二回,陇西临洮人,字仲颖。董重:二回,国舅,骠骑将军。自刎。董太后:二回,刘苌之妻,汉灵帝之母。为何后废害。董旻:三回,董卓弟。董璜:八回,董卓侄。董母:九回,董卓母。董承:十三回,国舅。衣带诏事发,为操杀。董昭:十四回,济阴定陶人,字公仁,洛阳令。进言加九锡。董袭:十五回,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吴将,濡须战,淹死江中。董贵妃:二十四回,董承妹,为操缢死。董和:六十四回,刘璋将,益州太守,字幼宰,南郡枝江人,董祀:七十一回,蔡琰夫。董衡:七十四回,曹操七军领军将校,为庞德斩。董超:七十四回,曹操七军领军将校,为庞德斩。董治:七十九回,治曹操陵事。董允:八十五回,蜀黄门侍郎。董厥:八十七回,蜀掾吏。国亡忧死。董荼那:八十七回,孟获第二洞元帅。为张嶷擒。释后为获所杀。董禧:九十二回,曹将,为关兴杀。董寻:一百五回,魏司徒,谏言被废为庶人。 董朝:一百十三回,吴中书郎。丁原:三回,字建阳,荆州刺史,为吕布杀。丁管:四回,尚书,为董卓害。丁奉:三十八回,庐江人,字承渊。丁斐:五十八回,渭南县令。丁夫人:六十八回,曹操元配,无出,被黜。丁仪:七十九回,字正礼,与丁廙兄弟,曹植友,沛郡人,为许褚擒,曹丕杀。丁廙:七十九回,字敬礼,与丁仪兄弟,曹植友,沛郡人,为许褚擒,曹丕杀。丁咸:九十一回,蜀笃信中郎将。丁立:九十七回,蜀将,病亡。丁谧: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彦靖。为司马懿斩丁封:一百十七回,吴将,典韦:十回,陈留人。张绣军杀。典满:十七回,典韦子。 邓茂:一回,黄巾军副将,为张飞所杀。邓龙:三十八回,黄祖将,为甘宁杀。邓义:四十回,荆州治中。降曹。邓芝:六十五回,蜀将,降刘。义阳新野人,字伯苗,汉司马邓禹之后。为田续杀。邓铜:九十七回,蜀将,病亡。邓飏: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玄茂,邓禹之后。为司马懿斩。邓艾:一百七回,义阳人,字士载,口吃。邓忠:一百十一回,邓艾子, 邓程:一百十三回,吴官。邓敦:一百十五回,魏前将军。为司马昭斩。邓良:一百十八回,蜀驸马都尉。降魏。邓贤:六十回,刘璋将,为黄忠射杀。邓贤:九十四回,孟达甥,出首孟达。杜远:二十七回,廖化同伴,为其所杀。杜袭:六十六回,汉侍中。杜袭:七十一回,夏侯渊部将,杜琼:八十回,蜀议曹、谏议大夫。杜路:八十二回,洞溪汉将,兵败降吴。杜微:九十一回,蜀尚书。杜义:九十一回,蜀裨将军。杜祺:九十一回,蜀武略中郎将。杜睿:一百二回,蜀将。杜预:一百二十回,晋镇南大将军。段珪:一回,十常待之一。为闵贡杀。段煨:十七回,杀李傕有功封汉荡寇将军。戴员:三十八回,丹阳督将,谋杀孙翊,为傅婴、孙高杀。戴陵:九十九回,魏将,窦武:一回,汉灵帝时大将军。督邮:二回,官名。貂婵:八回,王允歌伎,吕布妾。党均:一百十三回,魏官,襄阳人。朵思大王:八十九回,秃龙洞洞主,死于乱军。带来洞主:九十回,孟获妻弟,八番部长。大乔:二十九回,孙策妻。E鄂焕:八十七回,高定将,使方天戟,为魏延、王平、张翼合擒,降,封益州牙将。俄何烧戈:一百九回,羌将。兵败自刎。F傅婴:三十八回,孙翊心腹,报仇后封牙门将。傅巽:四十回,字公悌,荆州东曹掾。降曹,封关内侯。傅干:六十六回,曹参军,字彦才。傅士仁:七十三回,关羽将,荆州失,降吴,后归蜀为刘备剐。傅彤:八十一回,蜀将。军败,于阵中吐血亡。傅嘏:一百八回,魏尚书。傅佥:一百十二回,蜀将。兵败自刎。伏皇后:十三回,汉献帝妻。为华歆捕,操杀。伏德:十三回,国舅。伏完:二十回,伏皇后之父。为操杀。樊稠:三回,董卓将,韩遂友,被李傕杀。樊能:十五回,刘繇部将,为孙策喝死。樊氏:五十二回,赵范嫂。樊建:八十七回,蜀掾吏,樊岐:九十一回,蜀武略中郎将。费观:六十四回,刘璋妻弟,降刘,费祎:六十五回,蜀将,降刘。字文伟,长史,费诗:六十五回,蜀将,降刘。前部司马。费耀:九十七回,曹真中护军大将。中计自刎。范滂:六回,字孟博,山阳高平人,江夏八俊之一。范康:六回,字仲真,渤海人,江夏八俊之一。范成:十四回,洛阳令。范疆:八十一回,张飞将,刺杀飞,降吴。后为吴送归,为张苞剐。冯方女:十七回,袁术妻。冯礼:三十二回,袁尚将,降曹,为审配射杀。冯习:八十一回,蜀将。兵败,死于乱军。冯(纟枕):一百二十回,晋臣。封谞:一回,十常待之一。方悦:五回,河内名将,为吕布杀。逢纪:七回,袁绍谋士,辅袁尚,为袁谭杀。法正:六十回,字孝直,右扶风郿人,父贤士法真。归刘,张松、孟达友。亡故。 G郭胜:一回,十常待之一。郭汜:三回,小名郭阿多。为伍习杀。郭妻:十三回,郭汜妻。郭嘉:十回,字奉先,颖川颖阴人,水土不服,死于易州。郭图:二十二回,袁绍谋士,辅袁谭,郭常:二十八回,某庄主,留宿关羽。郭常子:二十八回,盗关羽马。郭奕:三十四回,郭嘉子。郭恩:六十九回,家中有鬼,为管辂卜出。郭淮:七十回,太原阳曲人,字伯济,魏雍州刺史。为姜维射杀。郭永:九十一回,安平广宗人,郭贵妃之父。郭贵妃:郭永之女,号女王,后为曹丕后。郭攸之:九十一回,蜀侍郎。郭夫人:一百五回,得曹睿宠,被立后。顾雍:二十九回,字元叹,蔡邕之徒,东吴谋士。妫览:三十八回,丹阳督将,预占徐氏,为傅婴、孙高杀。干休:一百十三回,吴曲阿老人。公孙瓒:一回,刘备友。北平太守,号白马将军。为袁绍败,自焚。公孙越:七回,公孙瓒弟,为袁绍手下乱箭射杀。公孙康:三十三回,辽东太守,襄平人,公孙度之子,斩二袁归曹。公孙度:三十三回,汉武威将军。公孙恭:三十三回,公孙康弟。公孙渊:一百六回,公孙康次子,魏辽东太守。自称燕王,反魏,为司马懿军擒杀。公孙晃:一百六回,公孙康长子。公孙修:一百六回,公孙渊子。为司马懿军擒杀。甘夫人:二十二回,小沛人,刘备妻,生子刘禅。病亡。甘宁:三十八回,字兴霸,巴郡临江人,锦帆贼,降刘表,曾救黄祖,后投吴。患痢疾出征为沙摩柯射杀。巩志:五十三回,武陵从事,降刘备。关羽:一回,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败走麦城,为马忠擒,斩。关纯:七回,韩馥别驾,为文丑杀。关定:二十八回,某庄主。关宁:二十八回,关定长子。学文。关平:二十八回,关定次子,学武,过继为关羽义子。败走麦城,为东吴擒,斩。关兴:七十四回,关羽次子。字安国。病亡。关索:八十七回,关羽三子。关彝:一百十九回,汉寿亭侯,死于乱军。高升:二回,黄巾军副将,为张飞所杀。高顺:十一回,吕布将。为操擒,杀。高览:二十二回,袁绍将,降曹。高干:三十一回,袁绍外甥,为王琰杀。高沛:六十一回,刘璋将。为刘备军斩。高定:八十七回,蜀越(山隹冏)郡太守,结连孟获反,后又降蜀,封益州太守。高翔:九十一回,蜀玄都侯。高柔:一百七回,魏司徒。龚景:一回,青州太守。龚都:二十六回,汝南黄巾军。后随刘备,为夏侯渊杀。龚起:九十七回,蜀禅将,为王双杀。戈定:五十三回,太史慈将,刺杀张辽不成,死。谷利:六十七回,东吴牙将,合淝救孙权。管亥:十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杀。管宁:六十六回,与邴原、华歆善,号为龙尾。后与歆割席坐,不仕魏。管辂:六十九回,字公明,平原人,善周易。管辂舅:一百六回。官雝:九十一回,蜀典军中郎将。苟安:一百回,蜀都尉,解粮误期,为诸葛亮杖责,降魏。耿武:七回,韩馥长史,为颜良斩。耿纪:六十九回,字季行,洛阳人,侍中少府,讨曹操,被斩。葛雍:一百十回,毋丘俭将。H侯览:一回,十常待之一。侯成:十一回,吕布将。降曹。侯选:五十八回,韩遂将,降曹。何进:一回,大将军,起身屠家,国舅,为十常侍所杀。何顒:一回,南阳人。何太后:二回,何进妹,贵人,生刘辩。为李儒摔死。何苗:二回,何进弟,钩结十常侍,为乱军杀。何仪:十二回,黄巾军,为李典擒杀。何曼:十二回,黄巾军,为曹洪杀。何宗:八十回,蜀祭酒。何平:一百五回,蜀将。何晏: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平叔。为司马懿斩何曾:一百十九回。何氏:一百二十回,孙皓母。何植:一百二十回,吴司徒。韩忠:二回,黄巾军,乱军射杀。韩馥:五回,初为冀州刺史。韩当:五回,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使大刀。韩遂:十回,西凉太守,与马腾交厚,后降曹。左手为马超断。韩暹: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封征北将军,降袁术。关、张杀。韩胤、十六回,袁术将,吕布擒,曹操杀。韩融:十三回,汉太仆。韩嵩:二十三回,刘表从事中郎将,归曹。加为大鸿胪。韩福:二十七回,洛阳太守,为关羽杀。韩猛:三十回,袁绍将。韩莒子:三十回,袁绍将韩珩:三十三回,幽州别驾,不降曹。韩浩:三十九回,韩玄弟,曹将,为黄忠斩。韩玄:五十三回,长沙太守,为魏延杀。韩德:九十二回,西凉大将,开山大斧。为赵云杀。韩瑛:九十二回,韩德长子,为赵云杀。韩瑶:九十二回,韩德次子,为赵云擒。韩琼:九十二回,韩德三子,为赵云杀。韩琪:九十二回,韩德四子,为赵云杀。韩祯:九十四回,蜀西平关守将。韩暨:九十八回,魏太常卿。韩综:一百八回,魏将, 为丁奉杀。黄盖:五回,字公覆,零陵人,使铁鞭。黄琬:六回,太尉,为董卓罢为庶民。黄祖:七回,刘表心腹将,为甘宁射杀。黄劭:十二回,黄巾军,为许褚擒杀。黄承彦:三十七回,诸葛亮岳父。黄忠:五十三回,南阳人,字汉升。初为韩玄将,归刘备。为马忠射伤,归营亡。黄奎:五十七回,门下侍郎,黄琬子,为操害。黄权:六十回,字公衡,西阆中巴人,刘璋主簿。降刘,右将军,光禄卿。兵败降魏。黄皓:一百十二回,蜀宦官。为司马昭凌迟。黄氏:一百十七回,诸葛亮妻。黄崇:一百十七回,蜀将,兵败亡。皇甫嵩:一回,中郎将,加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后被十常侍罢官。皇甫郦:十三回,李傕同乡,皇甫闿:一百十六回,魏将。胡轸:五回,华雄副将,为程普杀。胡赤儿:九回,牛辅心腹,为吕布杀。胡邈:十三回,字敬才,侍中。胡才: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死于乱军。胡车儿:十六回,张绣之偏将,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胡华:二十七回,曾为汉议郎,胡班:二十七回,胡华子,荥阳从事,救关羽。后归蜀。胡济:九十一回,蜀昭武中郎将。胡质:九十六回,魏东莞太守。胡忠:一百二回,蜀将。胡遵:一百六回,魏将,征东将军,胡奋:一百十二回,魏将。胡氏:一百十五回,刘琰妻。胡烈:一百十六回,魏将。胡济:一百十五回,蜀将。胡渊:一百十九回,胡烈子。胡冲:一百二十回,吴中书令。华雄:五回,董卓将,关西人,为关羽杀。华佗:十五回,字元化,沛国谯郡人。为曹操杀。华歆:二十九回,豫章太守,降孙策。后为曹操用,谄魏。曾与邴原、管宁善,号为龙头。华核:一百十九回,吴中书丞。桓阶:七回,孙策之军吏,与刘表有旧。桓范:一百六回,字元则,魏大司农,"智囊"。为司马懿斩。桓嘉:一百八回,魏将,为丁奉杀。桓彝:一百十三回,吴尚书,为孙綝杀。郝萌:十一回,吕布将。为张飞擒,操杀。郝昭:九十六回,魏将,太原人,字伯道。陈仓太守,病重惊亡。和洽:六十六回,汉侍中。霍峻:六十二回,字仲邈,南郡枝江人,蜀将。霍弋:一百十九回,蜀建宁太守。花永:一百十回,魏将。汉灵帝:一回,刘苌之子,中平六年崩。后槽:五十三回,张辽军养马后槽,刺杀张辽不成,斩。J蒋钦:十五回,字公奕,九江寿春人。蒋奇:三十回,袁绍将,为张辽斩。蒋义渠:三十一回,袁绍将。蒋干:四十五回,九江人,字子翼,周瑜友,曹操帐下幕宾。蒋琬: 六十三回,字公琰,零陵湘乡人,荆襄名士,归刘,蒋济:七十五回,曹军主簿。魏太尉。蒋延:一百八回,吴将。为诸葛恪贬为庶人。蒋班:一百十二回,诸葛诞谋士,降司马昭。蒋舒:一百十二回,蜀将。降魏。蒋斌:一百十三回,蜀将。降魏。蒋显:一百十八回,蜀太仆。贾诩:九回,字文和,李傕谋士,降汉,魏太慰,病亡。贾华:五十三回,东吴将。贾逵:七十九回,汉谏议大夫,魏建威将军。贾范:一百六回,公孙渊副将。谏言被公孙渊斩。 贾充:一百十一回,字公闾,贾逵子,司马昭心腹。吉太:二十三回,字正平,皆呼吉平,洛阳人,太医,为操获,撞阶而死。吉邈:六十九回,吉平长子,字文然,起事为乱军杀。吉穆:六十九回,吉平次子,字思然,起事为乱军杀。金尚:十七回,兖州刺史,不从袁术,为之杀。金旋:五十三回,武陵太守,为巩志杀。金祎:六十九回,韦晃心腹,与王必交厚,讨曹操,为乱军杀。金环三结:八十七回,孟获第一洞元帅。为赵云杀。靳祥:九十七回,蜀将,陇西人。焦触:三十三回,袁熙将,降曹,为韩当斩。焦炳:七十一回,魏将,为赵云杀。焦彝:一百十二回,诸葛诞谋士,降司马昭。焦伯:一百十四回,曹髦护卫。为成济杀。姜叙:六十四回,与杨阜为姑表兄弟,抚彝将军。姜叙母:六十四回,杨阜姑,为马超杀。姜维:九十二回,天水冀人,字伯约。兵败诈降不成自刎。姜冏:九十二回,姜维父,汉天水功曹,羌人乱,没于王事。 沮授:七回,袁绍谋士,被绍下狱,为操获,不降,斩。沮鹄:三十二回,沮授之子,为张辽射杀。句安:一百七回,蜀将。降魏。蹇硕:一回,十常待之一。为郭胜所杀。纪灵:十四回,袁术将,山东人,五十斤三尖刀,为张飞杀。简雍:十八回,字宪和,涿郡人。明阴阳。军士:六回,孙坚军,袁绍乡人,密告孙坚得玺。K孔(亻由):五回,初为豫州刺史。孔融:五回,北海太守,字文举。鲁国曲阜人。为操杀。孔宙:十回,孔融父。孔昱:六回,鲁国人,字世元,江夏八俊之一。孔秀、二十七回,东岭关守将,为关羽杀。蒯良:六回,延平人,字子柔。蒯越:六回,延平人,字异度。刘表谋士,降曹,封江陵太守。阚泽:三十八回,会稽山阴人,字德润,献诈降书。轲比能:八十五回,辽东鲜卑国国王。L刘焉:一回,幽州太守。江夏竟陵人,汉鲁恭王之后。刘璋父。益州牧,患病疽死。刘备:一回,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祖刘雄,父刘弘。刘元起:刘备之叔父。刘恢:二回,代州太守。刘陶:二回,谏议大夫,为十常侍害。刘虞:二回,幽州牧,平寇有功,封太尉。刘苌:二回,解渎亭侯。汉灵帝之父。刘辩:二回,汉少帝。废为弘农王,为董卓鸩酒害。刘协:二回,陈留王,表字伯和,灵帝中子,汉献帝,被曹丕废为山阳公。刘岱:五回,初为兖州刺史。降曹为张飞擒,为操黜罢爵禄,刘表:六回,荆州刺史,字景升,山阳高平人,汉室宗亲。江夏八俊之一。病死。刘范:十回,左中朗将。刘晔:十回,字子阳,淮南成德人。曹操谋士。刘繇:十一回,扬州刺史,字正礼,东莱牟平人,刘岱之弟,刘宠之侄,刘艾:十四回,汉宗正,刘宠:十五回,汉室宗亲,太尉。刘璋:五十九回,益州牧。字季玉。降刘备,打发去南郡公安。刘安:十九回,猎户,杀妻食刘备,瞎搞。刘延:二十五回,东郡太守,刘辟:二十六回,汝南黄巾军。随刘备,为高览杀。刘勋:二十九回,庐江太守,为孙策败。刘子扬:二十九回,鲁肃友。刘禅:三十四回,刘备子。小名阿斗。刘琦:三十四回,刘表长子,病死。刘琮:三十四回,刘表次子,降曹,为于禁军杀。刘泌:三十六回,长沙人,汉室宗亲,樊城县令。刘封:三十六回,原姓寇,刘泌甥,刘备义子。不救关羽,为刘备斩。刘先:四十回,荆州别驾。降曹。刘馥:四十八回,扬州刺史,字元颖,沛国相人,久事曹操,为操酒后杀。刘熙:四十八回,刘馥子。刘度:五十二回,零陵太守。刘贤:五十二回,刘度子,为张飞捉,降。刘磐:五十三回,刘表侄,后为长沙太守。刘(王贵):六十回,刘璋将,为张翼杀。刘巴:六十二回,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刘璋士。降刘,左将军。刘循:六十二回,刘璋长子。刘(日俊):六十五回,刘璋将,为赵云杀。刘氏:六十八回,曹操妾,曹昂母。 刘(分阝):六十九回,太守,管辂卜之。刘瑁:七十七回,刘焉子,娶吴氏,早?#124;。刘永:七十七回,字公寿,刘备子,吴氏生。刘理:七十七回,字奉孝,刘备子,吴氏生。刘廙:七十九回,奏献帝让位。刘琬:二十九回,汉使,曾赞孙权。刘豹:八十回,蜀阳泉侯。刘宁:八十二回,洞溪汉将,兵败降吴。刘琰:九十一回,蜀车骑大将军,都乡侯。为刘禅斩。刘敏:九十一回,蜀偏将军。刘合:九十七回,蜀将,病亡。刘劭:一百三回,曹将,刘放:一百六回,魏侍中光禄大夫。刘达:一百十回,魏将。刘丞:一百十三回,吴将。为孙綝杀。刘寔:一百十六回,魏相国参军。刘(王睿):一百十八回,刘禅长子。死于乱军。刘瑶:一百十八回,刘禅次子。刘琮:一百十八回,刘禅三子。刘瓒:一百十八回,刘禅四子。刘谌:一百十八回,刘禅五子,北地王。国亡,杀妻、子,自刎。刘恂:一百十八回,刘禅六子。刘璩:一百十八回,刘禅七子。刘氏:三十一回,袁绍后妻,袁尚之母。刘氏:一百七回,曹爽妻。李傕:三回,西凉人,为段煨杀。李儒:三回,董卓婿,王允杀。李肃:三回,虎贲中郎将,吕布友。斩董卓首级,后为吕布杀。李典:五回,山阳巨鹿人,字曼成。李蒙:九回,董卓余党。死于马超之手。李别:十回,李傕之侄,为许褚斩。李膺:十一回,河南尹。李封:十一回,吕布将。为许褚斩。李暹:十三回,李傕之侄,为许褚斩。李乐: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封征东将军。为徐晃杀。李丰:十七回,袁术将,操擒杀。李通:十八回,江夏平春人,字文达,操将。为马超杀。李孚:三十二回,袁尚主簿。李珪:四十回,刘表幕官,为蔡瑁斩。李春香:五十七回,黄奎妾,告密被操斩。李堪:五十八回,韩遂将,为于禁误射杀。李恢:六十回,建宁俞元人,刘璋士。归刘,李严:六十四回,南阳人,字正方,刘璋将,降刘,后犯错,被谪为庶人。闻亮死病亡。李氏:七十四回,庞德妻。李伏:七十九回,汉中郎将,令献《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11-30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11-30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说了半天都只是局限于《三国演义》,看似很详细,但是你知道吗,《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有很多的内容它不具有真实性,就比如对诸葛亮和周俞,有意的提升诸葛的身价,从而贬低了周俞的地位。我建议大家看看《三国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