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吴郎作者的写作背景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1-10-11 19: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67年(大历二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0-11 19: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呈吴郎:此诗作于大历二年 (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当时,杜甫住在灢西一处草堂(不是成都那座草堂)中。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