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公路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6-4-10 19: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抗战期间我国战争物资的运输主要靠公路滇缅公路 2.历史尘埃撩开神秘面纱——滇缅公路“24拐”在贵州.24拐“原线上已完成于支线,横贯黔滇桂,实为西南一大动脉,于八年抗战中有辉煌之成绩表现。”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多年间,二十四拐仍然承运交通,往来车辆。。“24拐”就是沿古鸦关驿口凿山开路建成的盘山弯道。当年安南县境内的江上桥、盘山路,就像两把铁钳,控制了整个黔滇公路的开合锁闭。抗战时期,所有从粤、桂、川、湘等地,只要不坐飞机而去昆明的人,都必须经过晴隆县的盘江铁桥和鸦关山道。开山筑路进展顺利。到1936年9月,贵阳境风黄盘段公路完成;之前,平盘段公路也于1936年3月竣工。这就是60多年前经黔境连通中国东部和西滇边陲的第一条国道公路。 自此,川、黔、滇、陕、甘、青,由于这短短的然而至为关键的一段道路的修通,终于形成了西部中国一脉相连,往来畅通的新局面。这时中国横遭暴日侵凌。东南半壁河山,火光烛天,血腥涂地,国破家残,难民奔突。抗战重心,也因为京、津、沪、杭相继沦陷而全面向西转移。而此刻全线初通的黔滇公路干线,其在人员疏散、物资输送诸方面的重大经济国防作用立即显现出来。 3.这是作为表现中美两国军和知难而上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的的“24道拐”,从本质上区别于作为中国抗战后方同际货运通道的滇缅公路。此其一。“24道拐”之扬名中外,正当美国在1942年与中国军事结盟后,主要通过飞越驼峰,继而又通过公路运输,直接以军援械乃至军队维系了中国抗战局面。在此期间,滇西缅北均沦为日寇占领区,蜿蜒其间的滇缅公路名存实亡。稍具史地知识的人都知道,那几年的滇缅公路上没有也不可能有美国载货卡车在爬下行。二者不可同日而语,此其二。最为重要的是在1942年初至1944年10月近三年中。实际统帅援华美国三军并掌控援华军需物资的美国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史迪威将军。其总司令部驻节地与总司令办公室官邸,均设置于当年战时首都重庆。史迪威将军奉命任职的第一要务,就是动用美国提供的资源以改善和加强陪都重庆为代表的中国政府的抗日作战功能。正是基于这一前提,当年将“中印公路”改名作“史迪威公路”,使其连通利多到重庆的中缅印全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