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发现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1-10-23 08: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朝光绪25年,也就是1899年夏季的一天。北京东华门外锡拉胡同的一处深宅大院里,笼罩着一丝焦虑的气息。原来,这家的主人病了,家人赶紧去药房抓药。药抓回来后,颇通医的主人打开药包,翻检审视。突然他发现,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有一些他从未见过的奇异划痕。没想到,这一不经意的翻检,竟然触动了一个中国上古史和中国古文字学的惊世大发现。王懿荣,山东烟台福山人。他当时的身份,是朝廷国子监的祭酒,也就是当朝最高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王懿荣从那味名叫“龙骨”的药中,拣出几片仔细端详,发现这些划痕不像是随手刮削的痕迹,倒极像是一种有序的编排。这么细小的骨头上,怎么会有刻痕呢?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好奇。有文献记载说王懿荣“性嗜古”。喜欢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0-23 08: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痕迹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中国考古的第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可是它的发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 清末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王懿荣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0-23 08: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光绪25年,也就是1899年夏季的一天。北京东华门外锡拉胡同的一处深宅大院里,笼罩着一丝焦虑的气息。原来,这家的主人病了,家人赶紧去药房抓药。药抓回来后,颇通医的主人打开药包,翻检审视。突然他发现,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有一些他从未见过的奇异划痕。没想到,这一不经意的翻检,竟然触动了一个中国上古史和中国古文字学的惊世大发现。王懿荣,山东烟台福山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0-23 08: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10-23 08: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学者,他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年他生了病,医生给他开了一个药方,让他按方服药。他见药方里有一味药叫龙骨,觉得很奇怪。吃了药以后,他就翻看药渣。这样看不要紧,却看出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来。 原来,龙骨上有一些刻痕,是一些像字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