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说话结巴是怎么了[转自儿内科论坛]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6-12-22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孩说话结巴是怎么了[转自儿内科论坛]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孩说话结巴是怎么了[转自儿内科论坛]

补充说明:小孩说话结巴是怎么了[转自儿内科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12-22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坚平
副主任医师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新生儿、儿童常见病的诊治,儿童生长发育、喂养指导。
提问
口吃俗称结巴,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即说话能力的缺陷,表现在说话时迟缓,发音延长或停顿,不自觉地阻断或语塞,间歇地重复一个字或一个词,失去正常的说话节律,呈现出特殊的断续性,称之语言流行障碍。
一、口吃可分为暂时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
暂时性口吃是一种发育性口吃,始于l~2岁婴儿初学说话时出现的口吃,3岁年龄阶段最多。这时儿童言语发展到自己构造词句的阶段。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生理成熟程度还落后于情绪和智力活动所需要表达的有关复杂内容,因而说话时出现踌躇和重复,常常一句长话停三四次才能说完。这是儿童言语发展的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言语不流利的表现会逐渐消失。 3~5岁出现的口吃称良性口吃,也要家长耐心矫正,半年到六年内多可消失。
5~8岁后出现的口吃,常作为一种特殊的持续固定的言语形式存在,除非进行持续的有效的矫治,否则保持终生,称为永久性口吃。
二、致病原因>>>
遗传、生理因素 有人报告同卵双生子口吃发生率高于异卵双生子,提示口吃与遗传有关。口吃是一种言语协调功能混乱,可能与大脑言语调节功能薄弱、听觉对自己言语的延误反馈、发音器官调整障碍等生理因素有关。
心理应激、心理压力 如受惊吓产生恐惧、进入陌生环境、重大生活事件打击、剧烈的声响刺激,均可因极度紧张导致口吃。成人强迫左撇子儿童用右手执笔、握筷;让说话慢的孩子快说;让怯场的儿童当众讲话或表演;成人对孩子说话重复或停顿不耐烦;随意打断,过多矫正甚至训斥,使儿童对自己的说话能力过多关注或反应强烈,一说话就紧张。形成紧张——口吃——紧张——加重口吃的恶性循环。
模仿 儿童天性好模仿,若家人或周围有人口吃,他也模仿,日久习惯就会形成口吃。 家长对子女教育不一致 造成儿童心理混乱,在有分歧的父母面前无以答对,而致口吃。家长或教师专横粗暴、过于严厉,对怯懦儿童形成心理压力,导致儿童言语表达的迟疑与停顿,出现口吃或口吃加重。 口吃治疗主要依靠心理治疗。
1.社会心理支持疗法
(1)口吃的形成与思儿和周围人的态度有关。所以首先要向患儿以及周围人讲述口吃的性质与成因,要求老师、家人、同学尊重患儿人格,不嘲笑戏弄患儿。其次与患儿讲话时要保持心平气和、不慌不忙,使患儿受到感化,而养成从容不迫的讲话习惯。第三,听口吃者讲话要耐心听完、不可打断;不当面议论其病态;口吃严重时,不强求其讲话,以避免紧张,并转移对其口吃的注意。
(2)鼓励患儿树立战胜口吃的信心,培养沉着开朗的性格,鼓励患儿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减轻由口吃产生的神经质和心理障碍。
2.语言训练疗法
(1)系统脱敏疗法:先让患儿在没人的环境,从容地练习发音,先念单词,再练短句,再读长句。可配合音乐舞蹈、节拍器等,从容不迫地、有节奏地练习讲话。也可收听广播,模仿播音员朗读,逐渐克服口吃,说话流畅。由近及远地与他人对话,先与家人、再与同学、周围人对话,最后再上讲台讲话。
(2)集体训练:可组织言语矫正训练班,在集体中,口吃患儿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矫正。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教会口吃者尽量放松口腔、咽喉肌肉,先做呼吸练习,在呼长气时发各种单音,然后再练习不发音的唇、舌音。语言练习时先用简单的对答方式,一问一答,放慢讲话速度,使患儿说话呼吸正常。口吃自然减轻。
(3)阳性强化法:在个体或集体语言训练时,家长、教师可配合使用行为疗法中的阳性强化法。患儿口吃时不予理睬,而讲话无口吃时,给予适当的赞扬或鼓励。逐渐增加讲话速度和提高流利程度要求,每有进步,均给予表扬。
(4)松驰疗法:语言训练中不可配合松驰训练疗法,以放松情绪和肌肉,减少焦虑,有助于语言训练的成功。
(5)催眠疗法:有催眠状态下,按照施术者的指令,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学者邓维详认为催眠状态有助于消除患儿紧张情绪,不担心他人是否嘲笑,便于患儿集中注意力进行评议训练,疗效更好。矫正孩子口吃,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练习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背书、朗读富有韵律和节奏的儿歌或诗歌。
2006-12-22 21:09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