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数学定理,公式(奥数)可加分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9-7-21 21: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高考基础知识、常见结论详解一、集合与简易逻辑:一、理解集合中的有关概念(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 ,互异性,无序性。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如: , ,求 ;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用符号 , 表示。(3)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4)集合的表示法: 列举法 ,描述法 ,韦恩图。 注意: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 ; ; ; ; ; ; (5)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 和 的区别;0与三者间的关系)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注意:条件为 ,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 的情况。如: ,如果 ,求 的取值。二、集合间的关系及其运算(1)符号“ ”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 点与直线(面)的关系 ;
符号“ ”是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 面与直线(面)的关系 。(2) ; ;
(3)对于任意集合 ,则:① ; ; ;②



;③

;(4)①若 为偶数,则
;若 为奇数,则
;②若 被3除余0,则
;若 被3除余1,则
;若 被3除余2,则
;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 (1)若集合 中有 个元素,则集合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_________,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_,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2) 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公式为:
;(3)韦恩图的运用:四、 满足条件 , 满足条件 ,若
;则 是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若
;则 是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若
;则 是 的充要条件 ;若
;则 是 的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五、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否命题与逆命题具有相同的
;注意:“若 ,则 ”在解题中的运用,如:“ ”是“ ”的
条件。六、反证法:当证明“若 ,则 ”感到困难时,改证它的等价命题“若 则 ”成立,
步骤:1、假设结论反面成立;2、从这个假设出发,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断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结论正确。矛盾的来源:1、与原命题的条件矛盾;2、导出与假设相矛盾的命题;3、导出一个恒假命题。适用与待证命题的结论涉及“不可能”、“不是”、“至少”、“至多”、“唯一”等字眼时。正面词语 等于 大于 小于 是 都是 至多有一个否定
正面词语 至少有一个 任意的 所有的 至多有n个 任意两个否定
二、函数一、映射与函数:(1)映射的概念: (2)一一映射:(3)函数的概念:如:若 , ;问: 到 的映射有
个, 到 的映射有
个; 到 的函数有
个,若 ,则 到 的一一映射有
个。函数 的图象与直线 交点的个数为
个。二、函数的三要素: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
;②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1)函数解析式的求法:①定义法(拼凑):②换元法:③待定系数法:④赋值法: (2)函数定义域的求法:① ,则
;② 则
;③ ,则
;④如: ,则
;⑤含参问题的定义域要分类讨论;如:已知函数 的定义域是 ,求 的定义域。⑥对于实际问题,在求出函数解析式后;必须求出其定义域,此时的定义域要根据实际意义来确定。如:已知扇形的周长为20,半径为 ,扇形面积为 ,则
;定义域为
。(3)函数值域的求法:①配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特征来求值;常转化为型如: 的形式;②逆求法(反求法):通过反解,用 来表示 ,再由 的取值范围,通过解不等式,得出 的取值范围;常用来解,型如: ;④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转化为能求值域的函数,化归思想;⑤三角有界法:转化为只含正弦、余弦的函数,运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来求值域;⑥基本不等式法:转化成型如: ,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公式来求值域;⑦单调性法:函数为单调函数,可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⑧数形结合:根据函数的几何图形,利用数型结合的方法来求值域。求下列函数的值域:① (2种方法);② (2种方法);③ (2种方法);三、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定义:注意定义是相对与某个具体的区间而言。判定方法有:定义法(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导数法(适用于多项式函数)复合函数法和图像法。应用: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解不等式。奇偶性:定义:注意区间是否关于原点对称,比较f(x) 与f(-x)的关系。f(x) -f(-x)=0f(x) =f(-x)f(x)为偶函数;f(x)+f(-x)=0f(x) =-f(-x)f(x)为奇函数。判别方法:定义法, 图像法 ,复合函数法应用:把函数值进行转化求解。周期性:定义:若函数f(x)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满足:f(x+T)=f(x),则T为函数f(x)的周期。其他:若函数f(x)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满足:f(x+a)=f(x-a),则2a为函数f(x)的周期.应用:求函数值和某个区间上的函数解析式。四、图形变换:函数图像变换:(重点)要求掌握常见基本函数的图像,掌握函数图像变换的一般规律。常见图像变化规律:(注意平移变化能够用向量的语言解释,和按向量平移联系起来思考)平移变换 y=f(x)→y=f(x+a),y=f(x)+b注意:(ⅰ)有系数,要先提取系数。如:把函数y=f(2x)经过
平移得到函数y=f(2x+4)的图象。(ⅱ)会结合向量的平移,理解按照向量 (m,n)平移的意义。对称变换 y=f(x)→y=f(-x),关于y轴对称y=f(x)→y=-f(x) ,关于x轴对称y=f(x)→y=f|x|,把x轴上方的图象保留,x轴下方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y=f(x)→y=|f(x)|把y轴右边的图象保留,然后将y轴右边部分关于y轴对称。(注意:它是一个偶函数)伸缩变换:y=f(x)→y=f(ωx), y=f(x)→y=Af(ωx+φ)具体参照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一个重要结论:若f(a-x)=f(a+x),则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如: 的图象如图,作出下列函数图象:(1) ;(2) ;(3) ;(4) ;(5) ;(6) ;(7) ;(8) ;(9) 。五、反函数:(1)定义:(2)函数存在反函数的条件:
;(3)互为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关系:
;(4)求反函数的步骤:①将 看成关于 的方程,解出 ,若有两解,要注意解的选择;②将 互换,得 ;③写出反函数的定义域(即 的值域)。(5)互为反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
;(6)原函数与反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7)原函数为奇函数,则其反函数仍为奇函数;原函数为偶函数,它一定不存在反函数。如: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 ; 七、常用的初等函数:(1)一元一次函数: ,当 时,是增函数;当 时,是减函数;(2)一元二次函数:一般式: ;对称轴方程是
;顶点为
;两点式: ;对称轴方程是
;与 轴的交点为
;顶点式: ;对称轴方程是
;顶点为
;①一元二次函数的单调性: 当 时:
为增函数;
为减函数;当 时:
为增函数;
为减函数;②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首先要采用配方法,化为 的形式,Ⅰ、若顶点的横坐标在给定的区间上,则 时:在顶点处取得最小值,最大值在距离对称轴较远的端点处取得; 时: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最小值在距离对称轴较远的端点处取得;Ⅱ、若顶点的横坐标不在给定的区间上,则 时:最小值在距离对称轴较近的端点处取得,最大值在距离对称轴较远的端点处取得; 时:最大值在距离对称轴较近的端点处取得,最小值在距离对称轴较远的端点处取得; 有三个类型题型:(1)顶点固定,区间也固定。如: (2)顶点含参数(即顶点变动),区间固定,这时要讨论顶点横坐标何时在区间之内,何时在区间之外。(3)顶点固定,区间变动,这时要讨论区间中的参数. ③二次方程实数根的分布问题: 设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为 ;则:根的情况
等价命题 在区间 上有两根 在区间 上有两根 在区间 或 上有一根充要条件 注意:若在闭区间 讨论方程 有实数解的情况,可先利用在开区间 上实根分布的情况,得出结果,在令 和 检查端点的情况。(3)反比例函数: (4)指数函数: 指数运算法则:


。指数函数:y=
(a>o,a≠1),图象恒过点(0,1),单调性与a的值有关,在解题中,往往要对a分a>1和0o,a≠1) 图象恒过点(1,0),单调性与a的值有关,在解题中,往往要对a分a>1和00,则 。即不等式两边同号时,不等式两边取倒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②如果对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代数式,要注意它的正负号,如果正负号未定,要注意分类讨论。③图象法:利用有关函数的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直接比较大小。④中介值法:先把要比较的代数式与“0”比,与“1”比,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二、均值不等式: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若 ,则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基本变形:①

;②若 ,则 , 基本应用:①放缩,变形;②求函数最值:注意:①一正二定三取等;②积定和小,和定积大。当 (常数),当且仅当
时,
;当 (常数),当且仅当
时,
;常用的方法为:拆、凑、平方;如:①函数 的最小值
。②若正数 满足 ,则 的最小值
。三、绝对值不等式:
注意:上述等号“=”成立的条件; 四、常用的基本不等式:(1)设 ,则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2)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3) ;
;五、证明不等式常用方法:(1)比较法:作差比较: 作差比较的步骤:⑴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数(或式)作差。⑵变形:对差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成几个数(或式)的完全平方和。⑶判断差的符号:结合变形的结果及题设条件判断差的符号。注意:若两个正数作差比较有困难,可以通过它们的平方差来比较大小。(2)综合法:由因导果。(3)分析法:执果索因。基本步骤:要证……只需证……,只需证……(4)反证法:正难则反。(5)放缩法:将不等式一侧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以达证题目的。放缩法的方法有:⑴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 ; ⑵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⑶利用基本不等式,如: ; ⑷利用常用结论:Ⅰ、 ;Ⅱ、;(程度大)Ⅲ、; (程度小)(6)换元法:换元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等式中变量,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常用的换元有三角换元和代数换元。如:已知 ,可设 ;已知 ,可设 ( );已知 ,可设 ;已知 ,可设 ;(7)构造法:通过构造函数、方程、数列、向量或不等式来证明不等式;六、不等式的解法: (1)一元一次不等式:Ⅰ、 :⑴若 ,则
;⑵若 ,则
;Ⅱ、 :⑴若 ,则
;⑵若 ,则
;(2)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项系数小于零的,同解变形为二次项系数大于零;注:要对 进行讨论:(5)绝对值不等式:若 ,则

;注意:(1).几何意义: :
; :
;(2)解有关绝对值的问题,考虑去绝对值,去绝对值的方法有:⑴对绝对值内的部分按大于、等于、小于零进行讨论去绝对值;①若则
;②若 则
;③若 则
;(3).通过两边平方去绝对值;需要注意的是不等号两边为非负值。(4).含有多个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可用“按零点分区间讨论”的方法来解。(6)分式不等式的解法:通解变形为整式不等式;⑴
;⑵
;⑶
;⑷
;(7)不等式组的解法: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求其交集,即是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求交集中,通常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画在同一条数轴上,取它们的公共部分。(8)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 解含参数的不等式时,首先应注意考察是否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如果遇到下述情况则一般需要讨论:①不等式两端乘除一个含参数的式子时,则需讨论这个式子的正、负、零性.②在求解过程中,需要使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时,则需对它们的底数进行讨论.③在解含有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需要考虑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状况(有时要分析△),比较两个根的大小,设根为 (或更多)但含参数,要分 、 、 讨论。五、数列本章是高考命题的主体内容之一,应切实进行全面、深入地复习,并在此基础上,突出解决下述几个问题:(1)等差、等比数列的证明须用定义证明,值得注意的是,若给出一个数列的前 项和 ,则其通项为 若 满足 则通项公式可写成 .(2)数列计算是本章的中心内容,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项和公式及其性质熟练地进行计算,是高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3)解答有关数列问题时,经常要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善于使用各种数学思想解答数列题,是我们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①函数思想: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都可以看作是 的函数,所以等差等比数列的某些问题可以化为函数问题求解.②分类讨论思想: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应分为 及 ;已知 求 时,也要进行分类;③整体思想:在解数列问题时,应注意摆脱呆板使用公式求解的思维定势,运用整体思想求解.(4)在解答有关的数列应用题时,要认真地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抽象化,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利用有关数列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解答此类应用题是数学能力的综合运用,决不是简单地模仿和套用所能完成的.特别注意与年份有关的等比数列的第几项不要弄错.一、基本概念:1、 数列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 数列的项与项数:3、 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4、 递增(减)、摆动、循环数列:5、 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6、 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7、 等差数列、公差d、等差数列的结构:8、 等比数列、公比q、等比数列的结构: 二、基本公式:9、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 10、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1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Sn=
Sn= 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1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an≠0)1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 a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当q≠1时,Sn=
Sn= 三、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14、等差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差数列。15、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 16、等比数列{an}中,若m+n=p+q,则 17、等比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比数列。18、两个等差数列{an}与{bn}的和差的数列{an+bn}、{an-bn}仍为等差数列。19、两个等比数列{an}与{bn}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an bn}、 、 仍为等比数列。20、等差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21、等比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22、三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23、三个数成等比的设法:a/q,a,aq;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q,aq3(为什么?)24、{an}为等差数列,则(c>0)是等比数列。25、{bn}(bn>0)是等比数列,则{logcbn} (c>0且c 1) 是等差数列。26. 在等差数列 中:(1)若项数为 ,则
(2)若数为 则,
,27. 在等比数列 中:(1) 若项数为 ,则
(2)若数为 则, 四、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关键是找数列的通项结构。28、分组法求数列的和:如an=2n+3n29、错位相减法求和:如an=(2n-1)2n30、裂项法求和:如an=1/n(n+1)31、倒序相加法求和:如an= 32、求数列{an}的最大、最小项的方法:① an+1-an=…… 如an= -2n2+29n-3②
(an>0) 如an= ③ an=f(n) 研究函数f(n)的增减性 如an= 33、在等差数列 中,有关Sn 的最值问题——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1)当>0,d0时,满足
的项数m使得 取最小值。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六、平面向量1.基本概念:向量的定义、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2. 加法与减法的代数运算:(1) .(2)若a=( ),b=( )则a b=(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表示: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以向量 = 、 =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两条对角线的向量 = + , = - , = - 且有| |-| |≤| |≤| |+| |.向量加法有如下规律: + = + (交换律);
+( +c)=( +)+c
(结合律);+0=
+(- )=0.3.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 与向量 的积是一个向量。(1)||=| |·| |;(2) 当 >0时,与 的方向相同;当 <0时,与 的方向相反;当 =0时,=0.(3)若 =( ),则 · =( ).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1) 向量b与非零向量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仅有一个实数 ,使得b=.(2) 若 =( ),b=( )则 ‖b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若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 ,使得 = e1+e2.4.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设P1、P2是直线 上两个点,点P是 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 使 =, 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当点P在线段 上时, >0;当点P在线段 或 的延长线上时, <0;分点坐标公式:若 =; 的坐标分别为( ),( ),( );则
( ≠-1), 中点坐标公式:.5. 向量的数量积:(1).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作 = ,=b,则∠AOB=( )叫做向量 与b的夹角。(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它们的夹角为 ,则 ·b=| |·|b|cos .其中|b|cos 称为向量b在 方向上的投影.(3).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若 =( ),b=( )则e· = ·e=| |cos (e为单位向量); ⊥b·b=0( ,b为非零向量);| |= ;cos = = .(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b=b· ;()·b= ( ·b)= ·( b);( +b)·c= ·c+b·c.6.主要思想与方法:本章主要树立数形转化和结合的观点,以数代形,以形观数,用代数的运算处理几何问题,特别是处理向量的相关位置关系,正确运用共线向量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计算向量的模、两点的距离、向量的夹角,判断两向量是否垂直等。由于向量是一新的工具,它往往会与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解几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是知识的交汇点。七、立体几何1.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三个公理及推论,会说明共点、共线、共面问题。能够用斜二测法作图。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的概念;会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和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证明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一般用反证法。3.直线与平面①位置关系:平行、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方法及性质,判定定理是证明平行问题的依据。③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方法有哪些?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找它在平面内的射影,范围是{00.900}⑤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每年高考试题都要考查这个定理.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主要用于证明垂直关系与空间图形的度量.如:证明异面直线垂直,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确定点到直线的垂线.4.平面与平面(1)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2)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方法和性质。(3)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方法和性质定理。尤其是已知两平面垂直,一般是依据性质定理,可以证明线面垂直。(4)两平面间的距离问题→点到面的距离问题→ (5)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交的作法及求法:①定义法,一般要利用图形的对称性;一般在计算时要解斜三角形;②垂线、斜线、射影法,一般要求平面的垂线好找,一般在计算时要解一个直角三角形。③射影面积法,一般是二面交的两个面只有一个公共点,两个面的交线不容易找到时用此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21 21: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我仁兄回答的太全面了。其实你就照着课本看就行了。奥数也没有多少公式,反正你也是要买数学竞赛书的。那上面会有你想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9-7-21 21: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买本高三的数学总复习书看看 很有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